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为迎接国庆节的到来,我县最大的康乐家园社区活动室里,一些书法爱好者正在舞文弄墨,进行着书法比赛。
B.亚洲投资银行的顺利成立和运营,将惠及亚投行各国,也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这是不言而喻的。
C.现在的生活水平虽比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还是需要瞻前顾后,从细处打算;还是要节俭,不可铺张浪费。
D.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齐白石的画大体是某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啦,树丛啦, ,好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啦,蚱蜢啦,则画得细致极了,那真是 描绘出来的,纤细的触须,虫翅上的脉络,都历历可辨。这两种笔墨结合在一起,彼此衬托, :植物更显得欣欣向荣,草虫更显得 。
A.用墨如泼 惜墨如金 相映成趣 生气蓬勃
B.浓墨重彩 轻描淡写 相映生辉 勃勃生机
C.寥寥数笔 煞费苦心 相互配合 呼之欲出
D.粗犷豪放 刻意求工 相得益彰 栩栩如生
3、下列各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不如因而厚遇之”中的“因”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因人之力而敝之
C.蒙故业,因遗策 D.相如因持璧却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B.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是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C.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D.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
5、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 ①下围棋 ②荡秋千 ③抖空竹 ④放风筝
B. ①抖空竹 ②荡秋千 ③下围棋 ④放风筝
C. ①下围棋 ②放风筝 ③抖空竹 ④荡秋千
D. ①抖空竹 ②放风筝 ③下围棋 ④荡秋千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节选)
史铁生
我插队的时候喂过两年牛,那是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村儿——清平湾。
我们那个地方虽然也还算是黄土高原,却只有黄土,见不到真正的平坦的塬地了。由于洪水年年吞噬,塬地总在塌方,顺着沟、渠、小河,流进了黄河。从洛川再往北,全是一座座黄的山峁或一道道黄的山梁,绵延不断。树很少,少到哪座山上有几棵什么树,老乡们都记得清清楚楚;只有打新窖或是做棺木的时候,才放倒一、两棵。碗口粗的柏树就稀罕得不得了。要是谁能做上一口薄柏木板的棺材,大伙儿就都佩服,方圆几十里内都会传开。
在山上拦牛的时候,我常想,要是那一座座黄土山都是谷堆、麦垛,山坡上的胡蒿和沟壑里的狼牙刺都是柏树林,就好了。和我一起拦牛的老汉总是“唏溜唏溜”地抽着旱烟,笑笑说:“那可就一股劲儿吃白馍馍了。老汉儿家、老婆儿家都睡一口好材。”
和我一起拦牛的老汉姓白。陕北话里,“白”发“破”的音,我们都管他叫“破老汉”。也许还因为他穷吧,英语中的“poor”就是“穷”的意思。或者还因为别的:那几颗零零碎碎的牙,那几根稀稀拉拉的胡子。尤其是他的嗓子——他爱唱,可嗓子像破锣。傍晚赶着牛回村的时候,最后一缕阳光照在崖畔上,红的。破老汉用镢把挑起一捆柴,扛着,一路走一路唱:“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过得好光景……”声音拉得很长,虽不洪亮,但颤微微的,悠扬。碰巧了,崖顶上探出两个小脑瓜,竖着耳朵听一阵,跑了:可能是狐狸,也可能是野羊。不过,要想靠打猎为生可不行,野兽很少。我们那地方突出的特点是穷,穷山穷水,“好光景”永远是“受苦人”的一种盼望。天快黑的时候,进山寻野菜的孩子们也都回村了,大的拉着小的,小的扯着更小的,每人的臂弯里都着个小篮儿,装的苦菜、苋菜或者小蒜、蘑菇……孩子们跟在牛群后面,“叽叽嘎嘎”地吵,争抢着把牛粪撮回窑里去。
越是穷地方,农活也越重。春天播种;夏天收麦;秋天玉米、高粱、谷子都熟了,更忙;冬天打坝、修梯田,总不得闲。单说春种吧,往山上送粪全靠人挑。一担粪六、七十斤,一早上就得送四、五趟;挣两个工分,合六分钱。在北京,才够买两根冰棍儿的。那地方当然没有冰棍儿,在山上干活渴急了,什么水都喝。天不亮,耕地的人们就扛着木犁、赶着牛上山了。太阳出来,已经耕完了几垧地。火红的太阳把牛和人的影子长长地印在山坡上,扶犁的后面跟着撒粪的,撒粪的后头跟着点籽的,点籽的后头是打土坷拉的,一行人慢慢地、有节奏地向前移动,随着那悠长的吆牛声。吆牛声有时疲惫、凄婉;有时又欢快、诙谐,引动一片笑声。那情景几乎使我忘记自己是生活在哪个世纪,默默地想着人类遥远而漫长的历史。人类好像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清明节的时候我病倒了,腰腿疼得厉害。那时只以为是坐骨神经疼,或是腰肌劳损,没想到会发展到现在这么严重。陕北的清明前后爱刮风,天都是黄的。太阳白蒙蒙的。窑洞的窗纸被风沙打得“唰啦啦”响。我一个人躺在土炕上……
那天,队长端来了一碗白馍……
陕北的风俗,清明节家家都蒸白馍,再穷也要蒸几个。白馍被染得红红绿绿的,老乡管那叫“zi chui”。开始我们不知道是哪两个字,也不知道什么意思,跟着叫“紫锤”。后来才知道,是叫“子推”,是为纪念春秋时期一个叫介子推的人的。破老汉说,那是个刚强的人,宁可被人烧死在山里,也不出去做官。我没有考证过,也不知史学家们对此作何评价。反正吃一顿白馍,清平湾的老老少少都很高兴。尤其是孩子们,头好几天就喊着要吃子推馍馍了。春秋距今两千多年了,陕北的文化很古老,就像黄河。譬如,陕北话中有好些很文的字眼:“喊”不说“喊”,要说“呐喊”;香菜,叫芫菜;“骗人”也不说“骗人”,叫作“玄谎”……连最没文化的老婆儿也会用“酝酿”这词儿。开社员会时,黑压压坐了一窑人,小油灯冒着黑烟,四下里闪着烟袋锅的红光。支书念完了文件,喊一声:“不敢睡!大家讨论个一下!”人群中于是息了鼾声,不紧不慢地应着:“酝酿酝酿了再……”这“酝酿”二字使人想到那儿确是革命圣地,老乡们还记得当年的好作风。可在我们插队的那些年里,“酝酿”不过是一种习惯了的口头语罢了。乡亲们说“酝酿”的时候,心里也明白;球事不顶!可支书让发言,大伙总得有个说的;支书也是难,其实那些政策条文早已经定了。最后,支书再喊一声:“同意啊不?”大伙回答:“同意——”然后回窑睡觉。
那天,队长把一碗“子推”放在炕沿上,让我吃。他也坐在炕沿上,“吧达吧达”地抽烟。“子推”浮头用的是头两茬面,很白;里头都是黑面,麸子全磨了进去。队长看着我吃,不言语。临走时,他吹吹烟锅儿,说:“唉!‘心儿’家不容易,离家远。”“心儿”就是孩子的意思。
队里再开会时,队长提议让我喂牛。社员们都赞成。“年轻后生家,不敢让腰腿作下病,好好价把咱的牛喂上!”老老小小见了我都这么说。在那个地方,担粪、砍柴、挑水、清明磨豆腐、端午做凉粉、出麻油、打窑洞……全靠自己动手。腰腿可是劳动的本钱;唯一能够代替人力的牛简直是宝贝。老乡把喂牛这样的机要工作交给我,我心里很感动,嘴上却说不出什么。农民们不看嘴,看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用几句简洁的描写,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水土流失严重、贫瘠荒凉的陕北山村的自然环境,顿时摄住人的灵魂,
B.文中的“破老汉”是穷山穷水里生活着的穷人,自然生态与人的生态密不可分,融为一体,从而彰显生命的绝望和无奈。
C.小说人物对话中的方言富有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这样使人物形象呈现得更加真实生动、可触可感,增强了表现力。
D.小说中写到了陕北清明节的风俗“子推”馍的来历,“陕北话中有好些很文的字眼”,为小说描绘的黄土高原增加了历史文化色彩、
【2】小说的标题“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有怎样的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中表现了陕北老乡们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感到烦闷忧郁、潦倒失意,孤独而走投无路,他发出了痛苦而无奈的叹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给当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
8、名句默写。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金”作比,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发生变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氓》中表达什么事物都有个限度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吸取经验教训就会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后,愤怒地质问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对秦统治者极其奢靡的无情揭露。
(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通过古宫殿的破败概括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孟子·鱼我所欲也》批评那些“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是见利忘义,并用了“___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他们的行为丢弃了初心。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回家后农人告诉他春日已到,应当躬耕西部田园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由秦入蜀的行人仿佛可以用手触摸星辰甚至从中穿过,仰首屏住呼吸、以手抚摸胸膛以平息内心惊恐的奇幻体验,从而写出蜀道之“难”。
(3)“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与节操,象征着知音与年华,也是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伤春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①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②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③,疲兵敢犯犬羊锋④。
【注】①甘泉:秦汉行宫,此处代指宋皇宫。②飞龙:旧时以龙比天子,此处指宋高宗。③向延阁:指长沙太守向子諲,当时他率军抵抗金兵。④犬羊锋:代指金兵。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采用借古讽今的笔法,以烽火可达甘泉宫的典故,矛头直指平庸无能的统治者。
B.颔联以汴京沦陷与高宗出逃相对,写出局势的恶化出人意料,痛心之中暗含讽刺。
C.颈联以“三千丈”凸显自身愁绪,而爆竹烟花“一万重”的欢乐景象则更增其哀。
D.陈与义的诗取法杜甫,此诗风格雄浑沉郁,忧愤深广,深得杜诗同类题材的神韵。
【2】前人说此诗“末二句转出一意”,请从结构与情感的角度加以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敬儿,南阳冠军人也。本名苟儿,宋明帝以其名鄙,改焉。父丑,为郡将军。敬儿年少便弓马,有胆气,好射虎,发无不中。随同郡人刘胡领军伐襄阳诸山蛮,深入险阻,所向皆破。又击湖阳蛮官军引退蛮贼追者数千人敬儿单马在后冲突贼军数十合杀数十人箭中左腋贼不能抗朝廷疑桂阳王休范,密为之备,乃起敬儿为宁朔将军、越骑校尉。桂阳事起,隶太祖顿新亭,贼矢石既交,休范白服乘舆往劳楼下,城中望见其左右人兵不多,敬儿与黄回白太祖曰:“桂阳所在,备防寡阙,若诈降而取之,此必可擒也。”太祖曰:“卿若能办事,当以本州岛相赏。”敬儿相与出城南,放仗走,大呼称降,休范喜,召至舆侧。回目敬儿,敬儿夺取休范防身刀,斩休范首,休范左右数百人皆惊散,敬儿驰马持首归新亭。除骁骑将军,加辅国将军。敬儿于襄阳城西起宅,聚财货。又欲移羊叔子堕泪碑,于其处立台,纲纪谏曰:“羊太傅遗德,不宜迁动。”敬儿曰:“太傅是谁?我不识也。”三年,征敬儿为护军将军。敬儿武将,不习朝仪,闻当内迁,乃于密室中屏人学揖让答对,如此竟日,妾侍窃窥笑焉。敬儿始不识书,晚既为方伯,乃习学读《孝经》、《论语》。初娶前妻毛氏。后娶尚氏。尚氏有美色,敬儿弃前妻而纳之。妻谓敬儿曰:“昔时梦手热如火,而君得南阳郡。元徽中,梦半身热,而君得本州岛。今复梦举体热矣。”有阉人闲其言,说之。事达世祖。敬儿又遣使与蛮中交关,世祖疑其有异志。永明元年,收敬几。敬儿脱冠貂投地曰:“用此物误我。”少日,伏诛。
(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又击湖阳蛮/官军引退/蛮贼追者数千人/敬儿单马在后/冲突贼军/数十合/杀数十人/箭中左腋/贼不能抗/
B.又击湖阳蛮/官军引退/蛮贼追者数千人/敬儿单马/在后冲突贼军数十/合杀数十人/箭中左腋/贼不能抗/
C.又击湖阳蛮/官军引退蛮贼/追者数千人/敬儿单马在后/冲突贼军数十/合杀数十人/箭中左腋/贼不能抗/
D.又击湖阳蛮/官军引退蛮贼/追者数千人/敬儿单马/在后冲突贼军/数十合/杀数十人/箭中左腋/贼不能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校尉,武官官职,“校”为军事编制单位,“尉”为军官,校尉即为部队长之意,在汉朝其地位仅次于将军。
B.卿,古代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卿亦是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称荆轲为“荆卿”;颜真卿、关汉卿亦属同类。文中是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C.太傅,古代职官,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位次于太师。后历代沿置,多为赠官、加衔之用,无实权。
D.方伯,古代一方诸侯的首领,后泛指地方长官。唐朝转运使、观察使、采访使,明清布政使,皆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敬儿善骑射,勇武过人。少年时就有胆气,射虎百发百中。多次参与讨伐蛮人,深入险阻地区,英勇善战,所向披靡。
B.张敬儿有谋略,智取叛贼。休范谋反,张敬儿献计诈降,接近敌人,在黄回的配合下,拔出自己的防身刀斩下休范首级,大胜而还。
C.张敬儿始不识书,晚年好学。他出生于武将家庭,原本并不曾读过书,到晚年做了方伯,便开始学习、诵读经典。
D.张敬儿贪财货,好美色。他在襄阳城西修建住宅,聚敛钱财。又贪恋美色,抛弃发妻迎娶尚氏,为后来被诛埋下了祸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桂阳所在,备防寡阙,若诈降而取之,此必可擒也。
(2)敬儿武将,不习朝仪,闻当内迁,乃于密室中屏人学揖让答对,如此竟日。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巴尔扎克说:“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也有人说:“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慢慢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