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bāopō)   niǎo)  不落言quán

    B.亭ɡāolàijú)   心有余jì

    C.窸sū)   tiáo)  shù惑人心ɡǔ

    D.寒zhēn)  wěishū灼其华zhuó

  • 2、下列句子中对诗句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可真难,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这段时间,我们一起流汗,一起流泪,“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则“最严鞭炮禁放令”最终以朝闻夕改的方式而告终,确实让人意外,这或许与该省烟花爆竹经营企业的联名上书有关。

    ②许多时候,我们往往注重对孩子的说教而忽视自身的行为规范,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其实父母的示范会让孩子自觉地邯郸学步

    ③古今中外,一些过分张扬、锋芒毕露之人,不管功劳多大,官位多高,最终多数不得善终,这是尽人皆知的历史教训。

    ④要是没有敦诚、敦敏两兄弟和张宜泉写给曹雪芹的诗,我们还真不大相信《红楼梦》的作者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

    ⑤美国作为互联网的缔造者和网络战的始作俑者,最了解网络攻击的杀伤力,所以高度重视网络战。

    ⑥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斗   永/秀   量/忖/

    B. 晖/觐   纰/绸缪   茎叶/庭   角/

    C. /菜   脸/要   蜕/宫   略/

    D. /蕾   针/谪   笔/误   然/

  • 5、在古代诗文题目中,往往含有文体标志词,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不全表示文体的一项是()

    A. 《师《马《捕蛇者

    B. 《左《张衡《屈原列传

    C. 《琵琶《短歌《梦游天姥留别》

    D. 《过秦《岳阳楼《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田自秉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史》一书,是中国工艺美术通史类著作的开山之作,他的这本书可谓是一部划时代的通史著作。

    有关工艺美术的专门著作,春秋时期就有如《考工记》等书籍出现,所涉及的是对产品、工艺及技术等的专门论述。但作为一种专业领域里独立的艺术通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的通史形式的专著,在1917年时,才有了许衍灼先生所著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略》一书,以独立面貌面世。然而,受战乱等因素影响,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相关研究,才走上科学化、专业化的轨道。

    作为一部工艺美术领域的史学著作,《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必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系统总结工艺美术领域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如在该书的前言中提到:“我国的工艺美术是历代劳动人民、匠师、艺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另外,《中国工艺美术史》对一些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采用了史论结合的表述方式,在重视详实史料的同时,又不局限于对史料单纯的解读与诠释,体现出一种在按一定原则处理史料的基础上,寓论于史的鲜明学理阐述风格。书中,田先生对一些史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在第一章结尾部分谈到原始社会工艺美术“实用和装饰统一”“技术对艺术的影响”“形式感的应用”等方面,既是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特点,又是整个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也是对整个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过往进行的梳理。

    但在笔者看来,《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尚存在些许不足,可谓白璧微瑕。首先,该书没有对“工艺美术”这一概念进行十分科学合理的界定,尚存商榷的空间。田著对工艺美术做出的定义,是外延式的:“工艺美术是美学和生活的结合,是艺术和科学的产儿,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它通过衣食住行各方面服务于人民。”然而,这一定义不属于内涵界定,他并没有概括出工艺美术本质特征的属性总和,即什么是工艺美术。其次,重史料罗列梳理,轻现象分析阐述的情况,时现其中。田著自始至终体现出对史料的重视,从史料是历史研究起点的观点来看,这种处理方式有其积极意义。然而,对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的罗列,只应是工艺美术史研究的起点,研究的终极目的,应当是通过对器物、造型、纹饰等客观史料的描述及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特征。在这方面,田著是有所欠缺的。

    总之,田自秉先生所著《中国工艺美术史》问世至今已逾30年。作为中国工艺美术通史开山之作,其采用的体例、范式、研究方法等被沿用至今。从史学角度看,这部《中国工艺美术史》虽有不足,却以相对合理完善的架构,深深影响着随后30年间中国工艺美术通史的编纂。后来的研究者,如欲使中国工艺美术通史研究再上台阶,从史学角度对其中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研究和回答,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摘编自乌英嘎《白璧微瑕:田自秉版<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成就与不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因为饱受战乱之扰,中国的研究者对工艺美术领域并没有科学和专业的研究。

    B.从通史编纂的角度看,要研究中国工艺美术领域的发展,必须系统总结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C.《中国工艺美术史》注重理论探讨,不对史料进行单纯的解读和诠释,形成了鲜明学理阐述风格。

    D.作者认为,田自秉对“工艺美术”这一概念的界定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指出工艺美术的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直接引出论述对象,点明了《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性质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B.文章通过将《中国工艺美术史》与《考工记》等著作做对比,突出其划时代的意义。

    C.文章引用《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具体内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让说理更加深刻。

    D.文章在肯定《中国工艺美术史》历史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观点辩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自秉先生在《中国工艺美术史》前言中的论断,表明“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

    B.田自秉先生注重史料的罗列和梳理,而不看重对现象的分析和阐述,实有缺憾之感。

    C.正因为有了田自秉先生建立的研究架构作为基础,中国工艺美术才能获得飞速发展。

    D.从发展的观点看,《中国工艺美术史》虽有不足,但也给后来者提供了进步的空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饮酒》中写出作者恬淡闲适的心境和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常用侧面描写手法写音乐的魅力。自居易《琵琶行》“______”一句,以诗人因内心深受触动而泪雨滂沱,侧面写出琵琶女所奏音乐的感染力;而苏轼《赤壁赋》“_______”两句,以蛟龙和寡妇的表现,侧面写出客人箫声的感染力。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以来,爱情被无数的才子佳人歌咏,《静女》就曾描绘了男子在约会地点找不到爱人而徘徊的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帘”本是生活中寻常的物品,在唐宋诗词中,“帘”这一意象却承载着诗人绵长的情思,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两句描写了烟雾散尽后皓月千里,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月影宁静的画面。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表达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清末进步思想家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下这样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该诗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爱国之情。

    (2)《琵琶行》中,作者因被贬江州终年听不到丝竹之声,从早到晚满耳都是“_________”,虽有山歌村笛,却“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一句,写百姓有着自己的各种快乐,用“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会一直追求修身养性的高洁品格。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反复论证了苦难对人的价值和意义,并深切指出:如果一个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难以避免灭亡的命运。

    (2)韩愈在《师说》中通过与古代圣人的谦虚好学对比,来批评当时普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敌占区的百姓已忘记国恨家仇,令人痛心。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此词约作于辛弃疾废退闲居时。由于南宋朝廷对外屈辱求和,主张抗金的辛弃疾被废退家闲居达十八年之久。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极写饮酒,词人通过酒醉不醒沉溺其间来自我麻醉,来逃避现实中的忧愁。

    B.上片后两句写读书。“信着全无是处”表明词人读古人之书从不相信,表达愤激之意。

    C.下片前两句写醉酒神态。“松边醉倒”见其大醉,以至迷蒙间把松树看成了人且相问询。

    D.下片后两句写幻觉。词人恍惚间觉得松树要来扶他而推手拒绝,写出了词人倔强的性格。

    【2】词的下片带有戏剧性,戏剧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

    种皓传

    范晔

    种皓字景伯,河南洛阳人。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皓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耻贵货利,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皓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皓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皓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将军梁冀,皓纠发逮捕,驰传上言,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皓。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皓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皓、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皓、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详。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皓、承以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上乃赦皓、承罪,免官而已。

    后凉州羌动,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人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后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及到郡 ,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

    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皓为度辽将军。皓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诚心怀抚,由是羌胡、乌孙等皆来顺服。皓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

    延熹四年,迁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凉边人咸为发哀。匈奴举国伤惜。

    (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六》,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皓素慷慨,好立功立事       慷慨:大方、爽快。

    B. 而二府畏懦,不敢案之       案:查办。

    C. 吏人诣阙请留之          诣:到……去。

    D. 会匈奴寇并凉二州         寇:侵略。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者  ①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②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 乃  ①皓乃手剑当车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C. 因  ①冀因此陷之           ②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D. 为  ①并、凉边人咸为发哀       ②阉竖恐终为其患

    3下列各组中, 全都能够表现种皓“好立功立事”的一项是(  )

    ①人之进趣名利者,皆不与交通   ②宣恩远夷,开晓殊俗

    ③以皓为凉州刺史,甚得人心    ④化行羌胡,禁止侵掠

    ⑤先宣恩信,诱降诸胡       ⑥去烽燧,除候望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4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种皓为人为官胆大心细,在监护太子时,为国家命运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胆 质疑中常侍不合常理的行为,深得太傅杜乔的钦佩。

    B. 种皓担任刺史时,敢做敢为,发现太守的不法行为后及时奏报朝廷,后来太守伺机报复种皓,种皓被免官。

    C. 种皓由凉州刺史任上升迁时,官民不愿他离开,他因此得到太后的嘉许。调任汉阳太守时,凉州民众一直送到汉阳地界。

    D. 种皓被提拔为度辽将军,到任后先礼后兵。边境地方的百姓因为种皓而感念朝廷,诚心顺服汉朝,边地平安无事。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

    (2)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律对国歌奏唱方式、国歌使用、国歌传承等做出了明确规范。“国歌中有中国故事,国歌中有民族精神,为我们的国歌终于立法喝彩!”

    重庆市民文廷玉、张敬之因侮辱国旗获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香港立法会议员郑松泰在立法会内倒插国旗、区旗被裁定罪名成立,被罚款5000元,其任教的香港理工大学将其逐出教职。

    请根据材料内涵,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演讲词,阐述你的思考和见解。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