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吉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哪一个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       

    A.分

    B.

    C.

    D.花

  • 2、“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下列词语中,与“霎时”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顿时

    B.忽然

    C.刹那间

    D.一眨眼

  •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B.

    C.

    D.

  • 4、我想送给朋友一个书签,想告诉他:要成为有智慧有才能的人,就要勤学好问。你觉得最合适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C.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D.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住宿     尖锐     预妨     无一例外

    B.邮寄     慰籍     顺序     无忧无虑

    C.隐形     挤压     漫灭     东躲西藏

    D.需要     双翼     详细     豪不相干

  • 6、给多音字圈出正确的字音

    1站在峰顶的巨石上,极目眺望,美丽的景色陆续映入眼帘,令人应(yīnɡ yìnɡ)接不暇。

    2大榕树仿佛变成了鸟儿的天堂,栖息的鸟儿不可计数(shǔ shù)。

    3好(hǎo hào)读书  不好(hǎo hào)读书好(hǎo hào)读书  不好(hǎo hào)读书

     

  • 7、关于提高书写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书写时要集中注意力。

    B.书写速度要匀速,不要忽快忽慢。

    C.一次尽量多看一些内容,一句话要连贯地写出来。

    D.看一个词语写一个词语。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照样子,写词语。

    1.例:闪闪烁烁(AABB)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例:横七竖八(含有反义词)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例:毫不可惜(含否定词“不”)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逊”的意思是___________,和句中的“ __________”意思相近。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

    【2】这两句诗能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语(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D.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理解。

    《爬山虎的脚》节选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蚊龙的爪子。

    【1】这两段话先写了_____________,然后写了_______________

    【2】“嫩红”一词中“嫩”的意思是_______(①初生而柔弱;②淡,浅;③幼稚;④轻,微。)

    【3】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用“ ”画出有关句子,圈出表示爬山虎向上爬时动作的词。

    【4】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文回放。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皮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1】“居然”是_______的意思,从这个词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家伙”这个词让我们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描写了_________的情景,出现这种情景是因为_____________

  • 12、阅读理解

      1913年,一个考察小组在南极洲找到了煤。这些煤块上显示出远古时代湿热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的痕迹。这些植物怎么会出现在南极洲这个严寒的冰雪世界中呢?

      科学家们继续寻找。不久,他们又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说明,两亿年前南极洲并不在今天的位置上,也不是现在冰封雪盖的样子,而是一个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

      1960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南极一个山峰的悬崖上,发现了冰碛岩。冰碛岩就是冰川携带的岩石,它上面有冰川移动时留下的擦痕。科学家们发现,南极的冰碛岩和大洋洲、非洲发现的冰碛岩,是完全相同的。它们上面的擦痕显示,它们全都来自同一大陆。

    1选文第二自然段中的标下划线的那里________,“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在选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碛岩是在哪里发现的?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追溯历史。

    人类起源的证据(节选)

    ①人是从猿进化来的,我一直认为:在从猿向人类演化的过程中,只有能制造工具时,才算是人了。

    ②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化,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逐渐减少,丰富的地面食物促使树栖生活的古猿向地栖生活转化。为了取食、防御猛兽的(侵害 杀害),谋求生存和发展,它们不得不借助其它的物体来延长自己的肢体,用来(弥补 补充)自身的不足。频繁地使用木棍和石块,慢慢地成了地面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这也意味着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随之开始了。

    ③这些人科动物因频繁使用天然物,上肢逐渐从支撑身体的功能中解放出来,形成了灵巧的双手,上肢变短,拇指变长并能与其他四指相对,以便灵巧地捏、拿、握任何物体;整个下肢          ;骨盆的变化更大,猿的半直立的狭长的骨盆开始向短宽强壮的人类骨盆发展,这说明人科动物正在向人的直立姿势进化。

    人与灵长类的区别,表现在直立行走,制作和使用工具,有发达的大脑和语言。双手使用天然工具,(促使 促进)身体朝着直立发展,而直立又反过来进一步解放了双手。随着思维活动的增强,大脑也逐渐发达起来,脑量增加了,产生了原始语言,也增强了自觉能动性。

    ⑤从使用天然工具逐步变成了制作适手的工具,最后到制作各种不同用途的工具,从猿到人的演化已经基本完成了。

    【1】划掉文中不正确的词语。

    【2】通读全文,我知道本文节选自科普读物《_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地质学家_____________。“人类起源的证据”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品读选段③,我们知道,作者分别从人科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改变,来具体描述“人科动物正在向人的直立姿势进化”。请你发挥想象,勾连前后内容,补全段中横线部分,写在下面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读选段④,画横线的句子明确了“人与灵长类区别的具体表现”,后面的内容围绕这句话来进行说明。这是典型的__________结构,画横线的句子是这段话的__________句,其作用是_______。(填序号)(①总结全文 ②点明中心 ③承上启下)

    【5】策略阅读。阅读短文时,我遇到了一个不懂的问题:_______________,我想用__________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 14、阅读短文。

     

    一个有九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海滨。前面的海滩是孩子们戏耍的地方。

    有位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子,住在山上,从那里可以俯视村子、庙宇和大海。一天,天气闷热,大地微颤,房屋轻摇,发生地震了。海水刹那间变成墨色,迅速从岸边退去。村民们未加注意,都跑到海滩上去了。老爷爷知道,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必须立即向村民报警。他急忙叫孙子拿来火把,亲自点燃了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一片熊熊大火把天空映红了。孙子急得大声哭喊:“爷爷,你怎么能把自家的稻子给烧了呢?”可是,老爷爷没有时间解释,只想到拯救四百多村民的生命。庙里的和尚看见了山上的大火,忙把警钟敲响,海滩上的人们发现山上起火了,都蜂拥上山来灭火。第一批上山的青年要灭火,可是老爷爷制止了他们,说:“让它烧吧!全村人都应到这儿来,山下危险。”人们疑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孙子哭着说:“我爷爷发疯了,是他自己点燃了稻子。”老爷爷此时向四周望了望,问:“全村人都来了吧?”他指着大海说:“你们看!”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

    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大地在颤抖,人们不禁惊呼:“海啸来了!”海水咆哮着   席卷大地 经过几阵巨浪的冲刷   村子变成了一片汪洋  老爷爷低沉地说   这就是我烧稻田的原因 人们恍然大悟   流着泪 跪倒在老爷爷的面前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老爷爷的功绩,在重建家园时,还修建了一座庙宇。据说,这座庙宇至今还屹立在海滨的山上。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文章加个题目。

    2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照样子,写一写。

    熊熊大火(AABC式)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铺天盖地(含反义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海啸是什么样子的?短文有多处对海啸的描述,用“____”画出两处。

    5老爷爷为什么要点燃自家即将收获的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口语交际。

    小丽的家要搬到另外一个城市,马上就要离开自已的好朋友了。为此,小丽难过不已。如果你是小丽的朋友,你要怎么安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我写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想来想去反复思考,总是找不到解题思路。老师忽然想起了我说的联系生活来理解,赶紧震作精神,动起笔来。居然,我很快找到了门道,难题解决了。

    _______

  •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清晨,我来到海边,吸一口崭新的空气,向远处跳望。那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真让人心旷神怡啊!

    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1)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土地茂盛,森林肥沃。

    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_____________

    (3)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近几个月来,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的素质普遍全部得到了提高。城市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变,街道更加整洁了,道路更加宽阔平坦了,树木花草增多了。上级领导到我市检查后,都给予了充足的肯定。如今,我市的面貌真是改头换面了。

    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我会写。

    妈妈温暖的手曾帮我擦去脸庞上的泪;爸爸有力的手曾托起我在他肩膀上望远;老师灵巧的手曾教会我许多知识……请你以“ 的一双手”为题,从这无数双伴你长大的手中选择一双写一写,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