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榆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作家与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白鹭》   冰心《忆读书》   叶文玲《我的“长生果”》

    B.朱熹《观书有感》 辛弃疾《示儿》   龚自珍《己亥杂诗》

    C.曹雪芹《红楼梦》 施耐庵《三国演义》 吴承恩《西游记》

    D.梁晓声《慈母情深》 老舍《鸟的天堂》 吴冠中《父爱之舟》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蓑衣   疏菜 赏赐

    B. 肿涨   灯盏 忐忑

    C. 婉转   狭窄 伴侣

  • 3、妙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时机,机会

    B.心思,念头

    C.计谋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

    圆明园在北京西jiāo_____是一zuò_____huáng_____家园林。那里有金碧huī huáng__________的diàn_____堂,也有玲珑剔tòu_____的tíng_____台楼阁,还有数不清的奇zhēn_____异宝。màn_____步其间,既可观民族建zhù_____,又可shǎng_____西洋景观。它是名guàn_____全球的艺术瑰宝。在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圆明园被英法qīn lüè__________者huǐ_____掉了,这是我国文化史上不可gū_____量的sǔn_____失!

  • 5、填空。

    1.红日初升,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鳞爪飞扬。______,百兽震惶。

    2.我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人材。

    3.看到有的同学不努力学习,不珍惜时间,我会用一句恰当的名言警句来劝他()______________

    4.信赖,往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民间故事《_____》和《______》,课外我读过的民间故事有《_____》和《______》。

  • 6、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结合情境,判断五个加点短语属于动态描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找近义词。

    惊叹----- 凌空----- 驰名-----   保持----- 轻盈-----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黄山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绝闻名于世。

    迎客松___________,枝干遒劲。虽然___________,却仍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文片段,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是为了突出(  )

    A.花生味美、价钱便宜、可以榨油。

    B.桃子、石榴、苹果有华丽的外表。

    C.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

    D.桃子、石榴、苹果光有外表,没实在用处。

    【2】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填上一个字)

    ____花生——____花生——____花生——____花生

  • 10、阅读短文。

    北京的树叶

    ①我带着南方人一种特有的绿色的骄傲,步入了北京城。然而,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②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从机场进入市区,夹道的松树、柏树,高高的白杨树,全是绿的,就在这绿色中间,呈现出我在家乡所看不到的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团团簇簇的红,一时辨认不清的乔木、灌木,把千百种奇妙的色彩纷繁而又和谐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使我又惊又喜。

    ③后来,我漫游天坛,发现北门那两排银杏树,满身都停满了金黄的蝴蝶,时有秋风吹来,整个天空都是翻飞的蝴蝶,然后纷纷扬扬地飘落到地面。待细细一看,却又都变成了用黄绢裱制的小扇面,层层叠叠地静静地卧躺下了。瞧,宽边上,还留着一道未曾褪尽的绿镶边呢。哦,这树叶的色彩,主次真是相得益彰啊!

    ④我登香山,探访那秋日里最后一批黄栌树的红叶,我又发现在那残留枝头和铺满地上的红叶中,竟也有我在南方想象不到的层次:金黄,橘红,红,猩红,赭(zhě)红……几乎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就是同一片叶子也绝不雷同,往往是柑黄中渗透着桃红,干红中凝结着玫瑰紫。

    ⑤北京城这彩色的秋天啊,终于使我明白: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颜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

    【1】深秋欣赏北京树叶的色彩,作者的观察地点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让人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结尾相互照应,这样写更能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②—④自然段,写出北京树叶色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慈母情深》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⑤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⑥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⑦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⑧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⑨“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⑩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忙碌——__________ 羞愧——__________

    【2】④段中的四个“立刻”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⑥两段是“我”灵魂深处震撼之后,对妈妈的认识理解和自我感受,那么,你从中能读出“我”的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夏天是夜里最好。有月亮的时候,不必说了,就是暗夜里,许多萤火虫到处飞着,或只有一两个发出微光点点,也是很有趣味的。飞着流萤的夜晚连下雨也有意思。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三四只一起,两三只一起急匆匆地飞去,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飞去,随后越看去变得越小了,也真是有趣。到了日没以后,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破晓:__________________   不消说:__________________

    2用选文中的一个三字词语来概括选文中景物的总体特点:______

    3对于作者关于秋天傍晚时最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夕阳辉煌地照着,到了接近了山边的时候,乌鸦都要归巢去了。

    B. 大雁排成行列飞去,随后越看去变得越小了。

    C. 风的声响以及虫类的鸣声,不消说也都是特别有意思的。

    D. 许多萤火虫到处飞着。

    4选文是按________顺序来写的,请用“——”在文中画出表明顺序的词。

  • 13、鹿角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鹿是唯一能再生完整身体零部件的哺乳动物。世界上约有50种鹿类动物,其中大部分种类的雄鹿都长有鹿角,且“奢侈”到每年都要换一对最新款。

    那么,鹿角是如何长出来的呢?原来,每年春暖花开时,雄鹿头顶就会冒出一对小小的隆起,且以每天几厘米的速度“疯长”着,直到逐渐形成双角的形状。令人惊奇的是,最初的鹿角内部是软骨,外覆一层类似天鹅绒般薄薄的皮肤和绒毛,圆润而软韧,绒毛里充满血管,不断供给鹿角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鹿角生长,这便是人气极高的补品——鹿茸。

    由于鹿茸内有大量血管、神经,所以相当敏感,雄鹿们十分珍惜这顶娇嫩的“桂冠”,从不将它作为进攻的武器。鹿茸生长2到4个月后,内部会生出一个环状物,切断鹿茸的供血,使得鹿茸逐渐干涸,在鹿用角和树皮摩擦的过程中脱落成再生的鹿角。此时,鹿角完全骨化,成为雄鹿进行种内竞争和抵御天敌的兵刃,待顺利与母鹿“完婚”后,鹿角的脱落循环将再次开始。

    鹿角脱落时,鹿会疼吗?其实,鹿角脱落就像人类换牙,会流血,有轻微的疼痛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相反,割鹿茸就有些残暴了。由于鹿茸里遍布血管和神经,人为割断时,不但会流出很多血,而且会非常疼,就像我们不打麻药拔牙齿一般。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以英国皇家兽医学院普赖斯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对鹿可以长出新鹿角的非凡再生能力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这种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的细胞在鹿角再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生长成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鹿角的再生功能令人惊诧又羡慕,这种生长脱落规律帮助人类了解了“再生”的自然模型。也许未来,不管是身体损伤还是器官病变,都可通过干细胞修复再生,而这个技术核心秘密就藏在美丽的鹿角中。

    (选自《知识窗》2019年第11期)

    【1】藏在美丽鹿角中的“技术核心秘密”指的是( )

    A.干细胞修复再生

    B.每年的再生脱落

    C.再生的自然模型

    D.鹿角内部是软骨

    【2】雄鹿们从不将鹿茸作为进攻武器的原因是( )

    ①因为鹿茸是人气极高的补品,必须珍惜。

    ②因为鹿茸内有大量血管、神经,很敏感。

    ③因为雄鹿们十分珍惜这顶娇嫩的“桂冠”。

    ④因为鹿角还未完全骨化,不能成为兵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你对人为割鹿茸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读书再读书

    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

    商人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赶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发现它们都变成了宝石!商人无比高兴,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却很懊悔。高兴的是,石头变成了宝石;懊悔的是,捡得太少了。

    亲爱的小读者,读书也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作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很幸运的是,我从小就爱看书。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就开始捧着厚厚的《女游击队长》囫囵吞枣地看,这份读书的兴趣一直伴随我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多:小时候从不为写作发愁,考大学语文得了高分,选择职业考上电台主持人,直到今天开始尝试写作……这,都是读书的功劳。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不读书也就不会有今天,但在庆幸的同时我也和那个商人一样懊悔:我为什么不读得多一些再多一些呢?这份懊悔来自我在工作的时候,常常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么?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啊,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卡通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致懊悔,让我们快快来捡宝石噢。

    【1】“商人捡石头”的故事中作者形象地把读书类比作_______,把读书获得的好处类比成__________

    【2】面对读书,作者是________。她高兴的是____________;懊悔的是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含有加点词的句子,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句子中“偷”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别人的智慧”指的是________

    【5】从文中摘录一句关于读书的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完成练习。

    【材料一】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艺术魅力的认识,它越来越受到重视。书法艺术,从精神层面上讲是“书为心画”,从人格层面上讲是“字如其人”,从表现层面上讲是“心正则笔正”。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雷奔云集。草书绵婉流转,使通篇郁郁苍苍,奇姿雄迈。各种书体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之美。

    【材料二】认识文房四宝。

                名称

       朝代

    南唐

    安徽宣城

    诸葛笔

    安徽徽州

    李廷圭墨

    安徽徽州

    澄心堂纸

    安徽徽州婺源

    龙尾砚

    宋朝

    安徽宣城

    宣笔

    安徽徽州

    徽墨

    安徽宣城

    宣纸

    歙砚(安徽)

    洮砚(甘肃)

    端砚(广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极具艺术魅力,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B.文房四宝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书写工具,即笔、墨、纸、砚。

    C.南唐时期的文房四宝均产自安徽。

    D.在宋朝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宣笔、安徽徽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歙砚(甘肃洮砚、广东端砚)。

    【2】请照样子,用四个字概括每种字体的特征。

    隶书(轻灵飘逸)                                  楷书( )

    行书( )                           草书( )

    【3】书法艺术的三个层面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各种书体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

    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皮人涂有各种颜色,表达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风、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短文画线句中的“中国灯影”加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讽刺

    B.表示强调

    C.表示否定

    D.表示特定称谓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2~4自然段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皮影戏起源于___________年前,在_________________时已经极为盛行,_________________ (时候)传到欧洲,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3】根据第3自然段准确提取信息,写出皮影戏的制作过程。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句中“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1)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2)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1】画“    ”的句子用一个成语表示是:____________

    【2】找出选段(1)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3】围绕中心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请用序号在句首做标注,并用“      ”把相关句子画出来。

    【4】读选段(2),并填空。

    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关系?

    商人

    ______

    ______

    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从中可以体会到小艇给威尼斯带来的____________(静态 动态)之美。

  • 18、阅读感悟部分。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文是围绕着哪两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2】作者采用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园子里的倭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植物写活了。

    【3】园子里还有什么也是自由的?请用“……就像……”或“……愿意……就……”的句式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 19、   父爱之舟

    吴冠中

    ①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②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③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起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④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者吧!

    ⑤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

    ⑥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⑦我唯一的法宝就是考试,从未落过榜,我又要去报考无锡师范了。

    ⑧为了节省路费,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时值暑天,为避免炎热,夜晚便开船,父亲和姑爹轮换摇櫓,让我在小舱里睡觉。但我也睡不好,因为确确实实已意识到考不取的严重性,自然更未能领略到满天星斗、小河里孤舟缓缓夜行的诗画意境。船上备一只泥灶,自己煮饭吃,小船兼作旅店和饭店,节省了食宿费。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

    ⑨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⑩……醒来,枕边一片湿。

    1阅读文章,说一说在“我”的梦中出现的“父亲卖蚕茧后给我买枇杷”“第一次住旅店”“逛庙会”三个场景外,还写了哪四个难忘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⑥自然段的“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一句中,“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⑨自然段的“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父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以“父爱之舟”为题非常贴切,是因为(  )

    A.父亲总是借姑爹的小渔船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和上学,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我的期望和深沉的爱,这只小船是人生之舟,希望之舟,爱之舟,也是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舟。

    B.作者的家乡在江南水乡,江南水乡有很多小渔船。人们的生活和出行都离不开这些小船,小船是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作者在回忆往事时在课题中加上了“舟”。

    C.父爱博大而深沉,而小船也有这个特点,在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的过程中不求回报。父爱是无言的,小船也是无言的,二者有相似之处,所以作者以“父爱之舟”为题,只由于他们有相似性。

    5文中的父慈子也孝,比如“我”宁愿被臭虫咬,也不愿意换房间就表达出了作者对父亲的孝顺。请再从文中找出两处子孝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练习。

    (1)改为反问句:水是九寨沟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美丽的九寨沟越看我们越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造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改为转述句。

    小白蛇对海力布说:“动物说了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给 的一封信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截至2021年1月8日,全球累计确诊人数达8843万例,累计死亡190多万人。我们中国在这场抗疫大战中,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疫情期间,数百万医务工作者逆行而上,日夜奋战;钟南山、李兰娟,都已经七八十岁高龄,坚持奋斗在最前线;区志愿者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所有师生开启线上学习,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你还听到或看到哪些令你感动的人或事,你有什么话想对他(她)说,请用书信的方式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吧。最后署名为李强,时间为2021年1月25日。

    要求:1.书信格式正确。

    2.能关注当时的场景,抓住感人的细节,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心里话。

    3.正文内容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

    4.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在450字左右。

    5.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老师、同学的名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