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很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B.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C.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D.通过默写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擂鼓(léi) 大臣(chén) 似乎(shì)
B.造诣(yì) 匕首(bǐ) 妖娆(ráo)
C.抽噎(yē) 入场券(juàn) 侮辱(rǔ)
D.陷阱(jǐn) 脊梁(jǐ) 绅士(shēng)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B.不惑指人四十岁
C.花甲指人二十岁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众星______月 ______气冲冲 _____调有序 _____开眼笑
______不示弱 一_____汪洋 与国无_____ 不可______量
1.一次集训对于最理想的备战有着_______的价值。
2.小刚取得了男子100米跑冠军,大家_______似的簇拥着他。
3.看到小刚能主动做家务,父母不禁_______。
5、填空。
“卿”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再查_____画。“卿”的意思有:①古代高级官名:②古时夫妻或好朋友之间表示亲爱的称呼:③古时君称臣。“赵王封相如为上卿”中的“卿”取第_______种意思;“爱卿”中的“卿”取第_______种意思。
6、回忆课文,将句子补充完整。
(1)白鹭实在是一首_______,一首______________。
(2)珍珠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______________。
(3)珍珠鸟竞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_______盖住眸子,_______刚好被胸脯上_______盖住。
(4)松鼠面容_______,眼睛_______,身体_______,四肢_______。
7、根据课文《冀中的地道战》内容填空。
1.作者介绍任丘的地道是按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具体介绍的。地道中的洞有五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如:______可以防备敌人的火攻;______可以粉碎敌人的毒气攻;______可以对付敌人的水攻。
3.地道的作用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4.冀中的地道战是我国______的一个奇迹。
8、【看拼音,写词语】
liè wù chóu xiè zhēn bǎo ɡǎn jī fù huó
( ) ( ) ( ) ( ) ( )
yì lùn bēnɡ tā bān jiā chí yán zhèn dìnɡ
( ) ( ) ( ) ( ) ( )
9、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练习。
神奇的墨水
你需要的材料:
一个柠檬、柠檬榨汁机、一个小盘子、水、一把勺子、几根小棉签、白纸、灯
请照着以下步骤做:
①榨出柠檬汁,倒入小盘子内,加水稀释柠檬水,并将液体搅拌均匀。
②取一根小棉签,蘸上一点儿稀释后的柠檬汁,在白纸上写一句话。(用来写字的汁液风干后,白纸上的字就不见了)
③把纸放在灯泡上加热。
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白纸上的字显露出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
柠檬汁中含有碳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的水溶液是无色的。加热时,碳化合物分解,会生成单独的碳原子,字就显露出来了。
你想知道更多吗?
我们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一切有机化合物内部都含有碳元素。糖(葡萄糖)、黄油、面粉、蜂蜜(果糖)、食用醋(醋酸)都是碳水化合物。相应地,我们把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黏土(氧化铝)或食盐(氯化钠)就是无机化合物。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文中“神奇的墨水”是指用酒稀释柠檬水。 ( )
(2)稀释后的柠檬汁在白纸上写字风干后是可以看得见。 ( )
(3)柠檬汁和蜂蜜都是有机化合物。 ( )
(4)柠檬汁这类含有碳化合物的水溶液是无色的。 ( )
(5)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 )
【2】结合材料,解释为什么用柠檬汁液写在白纸上的字风干后就不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忆读书》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补充词语。
栩栩(____)(____) (____)(____)无味 朦朦(____)(____)
无病(____)(____) (____)(____)多情 心动(____)(____)
【2】根据内容写出作者对下面书籍的评价。
《西游记》__________ 《封神榜》__________
《荡寇志》__________ 《水浒传》__________
【3】选文主要告诉我们看书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是_________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试着写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园中许多景物都是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______________,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 (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_______________;流连其 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_____________。所以,它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文段补充完整。
【2】请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请在“□”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最后一段的构段方式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5】这两段话从( )、( )方面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课文用这么多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是为了( )。
【6】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学了《匆匆》我懂得了 ;读了《人类的朋友》我明白了 ;通过《一诺千金》我认识到了 的重要性。
13、课外阅读。
1921年,57岁的齐白石开始对中国传统画风实施大胆突破,希望通过这种“变法”式的创新画法,赋予中国画新的活力。
但他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北平画坛保守派们的一致反对和攻击,他们合起伙来极力贬低齐白石,称他的画是“野狐之禅”“俗不可耐”“根本上不了台面”。
齐白石的作品也因此备受冷落,甚至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他也只能在这样一片谩骂和否定声中,独自苦苦支撑着。
在几年后的一次国画展览会上,齐白石的一幅《虾趣》图被挂在一个很不显眼的角落里,而且标价仅为8元,为全场最低价。这让他无比失落。
展会第二天,现场来了一位画坛上的重量级人物,他便是刚刚走马上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他一眼便看到了齐白石的那幅画,并当即让画展负责人将其移到展厅的最中央,与自己的《奔马图》并列挂在一起。
接着,他还亲自提笔将《虾趣》图的标价从8元改为80元,并在一旁注上“徐悲鸿标价”五个字,该画也因此一跃成为全场最高价,比徐悲鸿的那幅画的标价还要高出10元,此举流传出去以后,一下子引起了轰动,让处于低谷中的齐白石再度声名鹊起,重新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受到鼓舞的齐白石也因此坚定了创新之路,最终成为泰斗级的画坛大师。
与“同行是冤家”以及“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传统人情观相比,徐悲鸿这种自降作品价格,以让位和提携处于逆境中的画友的品质,令人佩服,可谓德艺双馨。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后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
【2】齐白石在57岁时有什么想法?遇到了什么阻力?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齐白石的画改变画风后被人们说是“野狐之禅”“俗不可耐”“根本上不了台面”,真成了画界的笑话。(______)
②在几年后的一次国画展览会上,齐白石的一幅《虾趣》图被挂在一个很不显眼的角落里,而且标价仅为8元。(______)
③齐白石的《奔马图》和徐悲鸿的《虾趣》挂在了中央醒目位置,说明徐悲鸿对老画家的认可和鼓励。(______)
【4】对徐悲鸿标价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徐悲鸿为了证明自己是画坛上的重量级人物,让大家了解自己这个刚刚走马上任的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的权力和地位。
B.让处于低谷中的齐白石再度声名鹊起,重新受到了人们的认可。
C.徐悲鸿为了让位和提携处于逆境中的画友。
14、课外阅读。
蜘蛛脱险
天冷极了,我生起了壁炉。当火焰笼罩木柴时,在一根劈柴发暗的断面上,我看到了一只蜘蛛。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着。不一会儿,也许是因为觉得热而感到不安,它顺着断面跑到了尽头,迎接它的却是一片火海。蜘蛛又奔到另一瑞,那儿也是一片火海。A它在劈柴的整个断面上跑了一圈,停下来,呆住了。
这时,火已包围了这根劈柴,支撑着它的另一根劈柴坍塌下去了,轰隆一声,这根有蜘蛛的劈柴突然垮下。
我以为,经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经粉身碎骨了。但是,当我捡起那根劈柴的时候,蜘蛛却生气勃勃,在地板上跑起来了。这时,我的小狗发现了它,而且像往常碰到昆虫时一样,淌出一大滩口涎,形成了一片口涎的“海洋”。在这片“海水”当中,影影绰绰看得出蜘蛛像一个很小的小岛。
渐渐地,“小岛”动弹起来,从“海里”爬上了“陆地”。B蜘蛛似乎只剩了两条腿,但后来变成三条,四条……就这样,粘在一起的腿都舒展开了,它很快向一个黑暗的角落爬去。
我向它祝贺,同时想起了自己生活中一件情况复杂的意外事故。当时,我也是丝毫不靠别人帮助,在一场火灾中安然脱险。后来又想到战时的情况,想到我也曾像这只蜘蛛一样,浑身湿透,从大海里爬出来。什么事情我没经历过啊!
可见。在面对困境的时候不要怕,也不要在灾难之中沮丧灰心,自暴自弃。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填在括号里。
①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
②指模模糊糊;不真切。( )
【2】本文主要写了蜘蛛两次遇险又脱险的经过。请给蜘蛛两次遇险的情景各加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仔细品读文中的B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所不为。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父亲脸一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后,我仍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竞)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瓶底”的老师见到父亲的老实相时,(惊讶、激动)得险些把 “瓶底”晃下来:“你就是他父亲?不像不像!您那宝贝儿子哪一点像您,把您的脸都丢尽了。打架、 逃学、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小学升初中,我全乡第一,初一、初二均全届第一,参加(竟、竞)赛获二等奖。“名片”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大会上时,(惊讶、激动)得半天才说出一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全场笑了,我也笑了。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自豪的“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然接过别人的一支烟了。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打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它在文章的表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所说的“名片”指的是
A.父亲介绍身份的证件
B.父亲的脸面
C.我的表现
【5】读读第一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请在文中找出与它相照应的句子并画上横线。
【6】你有当名片的经历吗?说说你的感受或看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语段阅读。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将这段话分成四层,按顺序排列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外祖父教导我要学习梅花的精神。
B. 赞美梅花的精神。
C. 外祖父说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D. 赞美中国人有梅花这种精神。
【2】选择句意,把A或B写在横线上里。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_____
A. 梅花赶在别的花之前开放,给大自然增添了秀美。
B. 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
【3】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_____
A. 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坚强不屈的秉性。
B. 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和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4】“气节”在课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5】外祖父那么喜欢这幅梅花图,为什么在莺儿回国的时候把梅花图送给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能举出中国历史上几个有气节的人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雨
星期天的下午,我坐在窗前做作业。忽然天色暗下来,要下雨了。我赶紧关好窗户,屋里显得特别闷热。
一会儿,豆大的雨点落下来了。打在玻璃窗上“叭叭”直响,雨越下越大,我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去。天地间像拉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蒙蒙的一片。
雨落在对面屋顶的瓦片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雨水顺着屋檐流下来,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渐渐地连成一条线。地上的水愈来愈多,汇成一条条小溪。
一会儿,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我推开窗户,一股泥土的清香迎面扑来,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窗外的杨树、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舒枝展叶,绿得发亮,美丽极了。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2】我会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是作者的________。
【5】文中的一个拟声词是:________。
【6】“闷热”的“闷”音节是_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组成词语:________。
18、课内阅读。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1】文中的“我”是指(谁)_______________,“传世宝”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
【2】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说明
B.话题转折
C.声音延长
【3】画横线的句子是( )句,画波浪线的句子是( )句。
A.疑问 B.反问 C.设问
【4】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把“我”和______进行对比,表现了共产党人____________的品质。
19、阅读
香椿的味道
① 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 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 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 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 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 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漫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中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 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第① 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近水楼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以“香椿”为线索写了四个部分的内容,下列排序正确一项是( )
① 扒香椿 ② 炸香椿 ③ 吃香椿 ④ 盼香椿
A.① ② ③ ④
B.④ ② ① ③
C.④ ① ② ③
D.④ ② ③ ①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②自然段提及的“暗红”指香椿芽已经变老。
B.“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写出了作者小时候非常贪吃。
C.母亲带来的嫩香椿芽嫩到“可惜”,说明母亲总想把最好吃的留给“我”。
D.吃上母亲炸的干香椿,夏天的炎热就消失了,是因为干香椿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4】读读文章第④自然段妈妈为“我”炸香椿鱼儿的场景,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题目“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没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___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__。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走了__________,也带走了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或照样子写句子。
(1)人有耻,________________。(把名言补充完整)
(2)我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月亮。(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么久不见,你的脾气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恰当的歇后语)
(4)孩子走到横木那头,拿到帽子。孩子难以回转身来。(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她红扑扑的脸上眼睛一闪一闪的,好像明亮而美丽的珍珠在闪耀。睫毛又密又长,尤其黑,像被浓墨染过似的。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仿佛飞舞的彩蝶。(照样子,写一写你熟悉的一个,人的外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0分)
(1)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和欢乐的歌声。(修改病句)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写个句子,用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不会关闭。(改为反问句)
(4)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改为肯定句)
(5)阿曼达对爸爸说:“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改为第三人称转 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展示台。
你一定读过好多本书,有的特别感人,有的神奇有趣,有的富有启示……请你选一本你最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题目自拟,3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