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甘孜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作品和作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四季之美》——清少纳言

    B.《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C.《慈母情深》——郭沫若

    D.《圆明园的毁灭》——王英琦

  • 2、下列几个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了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其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⑤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A.③②④①⑤

    B.①⑤③②④

    C.③④②①⑤

    D.③②①⑤④

  • 3、下列词语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榜文(通知)客舍(宿舍)

    B.驿站(招待所)墨客(教师)

    C.郎中(医生)货郎(司机)

    D.店家(经理)印信(公章)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区别字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填空。

    (   )张声(   )   救(   )(   )伤   天(   )地(   )

    (   )心(   )胆   铁骨(   )(   )   推(   )(   )人

    名(   )言(   )   舍(   )取(   )   同(   )敌(   )

    披(   )斩(   )   临(   )不(   )   前(   )后(   )

    (1)写出和画“________”一样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 ) ( )

    (2)根据解释,选择正确的成语。

    指“全体一致的痛恨敌人”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指“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害怕”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指“人有骨气,刚正”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3)从上面的成语中选择合适的词放入句子中。

    同学之间要做到将心比心____________,就能够搞好团结。

    坚强者从来不怕____________的对手。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她带着五个孩子,整天____________地过日子。

    作为一名____________的医生,每天的工作都是充满责任的。

  • 7、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A举世____)(____   B足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忘形

    D________血 E______)(______多端   F兴高______)(______

    1.万里长城是____________的伟大建筑。

    2.王老师为了教育事业____________,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

  • 8、补全下列词语,挑选合适的词语填空。

    ( )( )   ( )然起( )   血肉( )

    ( )不自( )   ( )成趣   ( )( )

    (1)父亲________地说:“你之所以成绩退步,是因为不够努力。”是啊,父亲说的对,如果我努力一点就不会退步了。

    (2)为了革命胜利,老人甘愿捐出了自己的全部家产,这种_________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啊!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自 1980 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乏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吟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冰心《忆读书》选段

    【材料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三】

    某市小学生课外阅读喜好调查表

    类别

    文史类

    科技、科幻画类

    漫画类

    卡通画类

    学术知识类

    比例

    27.9%

    52.4%

    45.8%

    32.3%

    5.4%

    【1】【材料一】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三则材料都与____________有关。

    【2】阅读【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三】的统计表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材料三】调查表中的现象,有以下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个?请简要谈谈。

    A.重“读图”轻“读文”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

    B.重“读图”轻“读文”对青少年的危害较大。

    我赞同______(选项),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界读书日快要到了,我校拟开展读书宣传活动,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给地球爷爷的一封信

    敬爱的地球爷爷:

    您好!我是生活在您身上的一名学生。您也许会感到奇怪:一个已有五十亿岁高龄的大星球会收到一个学生寄给您的信呢?但我却写了,因为我热爱您,同情您,并决心保护您。

    地球爷爷,我热爱您。油黑的土壤,是您的皮肤,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江河湖海,是您血液,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水源;埋藏在您身体里的石油、煤和各种矿石,是人类工业的动力和原料。您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也安在了我们中国,让我们自豪地说:“瞧,世界之巅就在我们中国!“

    地球爷爷,我同情您!由于人类的无知和目光短浅,对您曾进行过长期的无情伤害;乱砍滥伐破坏森林,是您的皮肤受到破坏;滥挖乱采,破坏和浪费矿产资源;滥捕乱杀,造成物种灭绝;工厂大量排放废气,破坏了您的臭氧层……唉!人们无情地伤害您,必然会受到教训和惩罚:臭氧层受到破坏,已经渐渐稀薄,使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在人体上,造成伤害;工厂排出的废气,变成酸雨,使农作物枯萎,建筑物外表受到腐蚀;干旱使万顷良田变成沙漠;洪水吞噬了无数美好的家园……

    地球爷爷,您不要伤心,人类正在从教训和惩罚中觉醒,保护环境,救救地球正成为世界共同的心声。人类正采取措施,控制工业废气排出,严禁使用破坏臭氧层的物品;大量种植树木,医治您的创伤;大街上,到处可见“保护地球,救救地球……”的大标语。告诉您,地球爷爷,人类已经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每年这一天,我都打扮得干干净净,与小伙伴们一起参加环境保护活动。  

    祝您身体健康!

         一位中国小学生

            2006年8月13日

    1找近义词。

    提供(   ) 教训(   ) 强烈(   ) 觉醒(   )

    2结合信的内容填空。

    (1)地球形成的时间大约在(   )亿年前。

    (2)“世界环境日”定在每年的(   )月(   )日。

    (3)油黑的土壤,为人类提供了(   )。

    (4)江河湖海为人类提供了(   )。

    (5)(   )、(   )和各种矿石是人类工业的动力和原料。

    (6)我们对保护地球发出的口号是:(   )。

    3你是如何保护地球的?找信中第三部分4个字的词语补充说说。

     不(   )!不(   )!不(   )!不(   )!

  • 11、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chǔ  chù)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  )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和字。

    2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相比,说明花生没有_____,却具有_____

    3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

    4下面对父亲的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不喜欢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认为它们比不上花生的果实好吃。

    B.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C.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外表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可贵。

    5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是人要______,不要_______的人。

  • 12、课内阅读我能行。

    ( )的宣告,这(  )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照原文填空。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__ __

    3.“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__ __,两个“传到”说明这一宣告已传遍了__   __。“欢呼”“欢跃”是毛主席的宣告使全国人民感到了__   __。

  • 13、课内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应接不暇”在文中指什么?请你用“_____”画出相关语句。

    【2】选段展现的是“鸟的天堂”的_______(动态 静态)美。我可以用一个小标题概括这一画面:_________

    【3】根据选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①第一自然段中,“大的,小的,黑的”写出了鸟的形态和颜色,“有的……有的……有的……”写出了鸟的姿态。_____

    ②画波浪线句子围绕“热闹”一词展开,用两个“到处”写活了众鸟活跃的场景。_____

    ③选段写的是作者第二次看到的“鸟的天堂”的景象,作者在对“鸟的天堂”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呼吁人们爱鸟、护鸟,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喜爱及对其处境的担忧。_____

    【4】作者最后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zhēng  zhèng)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振   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1】划去括号内错误的音或字。

    【2】选文第二自然段运用的是(      )。

    A.环境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3】用简洁的语言总结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四个自然段,反复强调自己家穷,其作用是(   )。

    A.衬托母爱,为下文做铺垫

    B.说明家里真的很穷

  • 15、法布尔的故事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他为了研究昆虫,花费了一生的时间如醉如痴地观察昆虫的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有人还骂他是个“怪人”,可他全然不知。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蜣螂的活动入了迷,直到树,下有人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还有一天的大清早,他在路上散步,忽然听见蛐蛐的叫声,于是他循着声音来到一块石头旁,轻轻地躺下,观察蛐蛐的活动。几个农夫早晨去摘葡萄就看见了他,到黄昏收工时,他们看见法布尔还躺在那里呢。他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的功夫,只看一块石头,简直是中了邪! 其实他们不知道,法布尔在观察石头旁的蛐蛐呢。

    6. 选择答案,正确的打“√”。

    ⑴“可他全然不觉得”中“全然”的意思是

    忽然(②必然( )   ③完全(

    ⑵朗读这句“以致四周围满了人”时,停顿正确的是:

    以致/四周围/满了人( )   ②以致/四周/围满了人(   )

    7. 第二自然段在材料安排上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A、总——分关系   B、分——总关系 C、总——分——总关系

    8. 人们用“全神贯注”一词概括出罗丹雕塑时的投入,我也会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这个四字词语是________。

    A、执迷不悟 B、如痴如醉 C、一心多用

    9 .短文是用哪几个小故事说明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的?(   )  (多选

    A、看蜣螂的活动 B、看蚂蚁搬死苍蝇 C、看摘葡萄 D、看蛐蛐的活动

    10 .读了本文你认为是什么让法布尔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的?  (   )  (多选)

    A、做事专心致志、一丝不苟。

    B、对昆虫世界的痴迷及执著地去观察、研究昆虫

    C、很少有人像他这样花这么多时间来观察昆虫。

  •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如果动物界有长寿奖的话,毫无疑问,获胜者一定是象龟。象龟是陆地龟里最大的一种。为啥叫象龟呢?因为它的腿太粗了,跟大象腿有一比,所以被叫作象龟。不过象龟还不是最老的,这个世界上古老的东西多着呢!象龟跟它们比起来,还是小字辈,还感觉自己“萌萌哒”呢。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内华达山脉西侧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红杉,它大概已经生长了2000多年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①它直径约8.5米,高达115米,足足有30多层楼房高。由于它长得太高,至今还没有摄影师能够成功地在一张照片里拍下它的全貌。

    巨型红杉确实够老的了,不过还有比它更老的。那就不是“活的”了,谁呀?——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这样庞大的建筑是六七千年前的,真是了不起的杰作。

    还有比金字塔更古老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陨石坑。②它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留下的“伤疤”,这个陨石坑大约49000岁了,金字塔比它就年轻多了。

    还有什么更古老的吗?——猛犸象的化石,一百万年前它曾在北美洲辽阔的草原漫步。猛犸象的个头和今天的大象也差不了多少,可它的外形真是太强大了,那个象牙长得怎么那么奇葩啊?不过,大约在1万年前猛犸象灭绝了。猛犸象灭绝的原因现在科学上还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人类的捕杀,有人认为是气候的变化。

    猛犸象还不是最古老的,比猛犸象还老的是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大家都太熟悉了。

    比珠峰更古老的——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暴龙化石。暴龙是科学上的称呼,霸王龙是人们根据它彪悍的食性,送给它的“绰号”。

    比暴龙更古老的,有我们的地球,46亿岁了。书上说,月球的年龄与地球相仿,这个说法可不太准确,根据阿波罗13号带回的月球岩石标本,月球估计有60亿~70亿岁啦!

    __________,月球也不是最老的。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能看到的仅仅是一小部分。科学家认为,宇宙已经存在了100多亿年了。

    (节选自罗伯特·E·韦尔斯《妙想科学》系列)

    1填入最后一个自然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话是(   )

    A.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2根据短文的内容,按距离现在时间的远近给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样子填序号。

    象龟   红杉   地球   金字塔   猛犸象化石

    9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陨石坑   喜马拉雅山   暴龙化石   月球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仿照示例,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试着分别梳理第2、3、4自然段的主要信息。

    第1自然段:象龟是动物界里最长寿的。

    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横线的三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下面判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①列数字   ②作比较   ③举例子

    B.①作比较   ②列数字   ③举例子

    C.①举例子   ②作比较   ③列数字

    D.①列数字   ②举例子   ③打比方

    5仔细阅读短文,我们能发现这篇短文的结构特点:每个自然段都是__________

  • 17、阅读。

    炊烟

    ①早晨,公鸡们早早地就穿上裤子,扑腾着翅膀,迎接太阳的到来了。喔喔的叫声,铜锣般在乡村滚动,其实最先迎接到的并不是太阳的光芒,而是飘飞在乡村上空的炊烟。乡村里,起得最早的,还是那些勤劳、朴素的村民。他们的手________着生活的丝线,________着亲情的双手,________着好客的胳膊,________着幸福的衣袖,________出的才是最壮观、最复杂,又最温馨的风景。而那炊烟,则是他们放出的生活信号。

    ②炊烟是一群无骨的动物,善于表达幸福、温馨、热情、喜悦等情感。它们如同沁水一般,从瓦缝里、门缝里、窗户缝里、烟筒里,汩汩冒出来,无可阻挡,激情四射。一进入天空,就如同牛羊进入开阔的草原,任意驰骋。也仿佛流水奔入宽阔的海洋,随意奔涌。在天空中张扬着、奔跑着、舞蹈着。把幸福扯成一片片旗帜,把温馨拧成一股股绳索,把热情放飞成一只只风筝,把喜悦扭成一支支舞蹈,生动,优美,豪放。我的老家鄂西子娘园,经历过最为严酷的饥荒。那饥荒就是一把无情的剑,斩断乡村的炊烟。没有炊烟的乡村,死寂成一片沉默的山岩,荒凉堆满整个山谷,萧条一片。而只有炊烟活着,乡村才是生动图画

    ③炊烟也是一群娃子。最初它们养在各家各户中。但一到半空,它们就纠缠到一起,分不清哪是你家的,哪是我家的。然后,它们就如同鄂西山里,被苞谷、洋芋、红苕养大的山里娃,有着羊羔般的热情和牛犊般的野性,玩着捉迷藏、过家家的游戏,追逐着、叫喊着、嬉闹着。鞋儿跑掉了,辫裕子跑散了,扣子拉脱了,但他们依旧笑着,喊着,追着,闹着,把乡村的未来,涂成蔚蓝的天空。

    【1】文章第①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挽            

    B.拽            

    C.牵            

    D.拽            

    【2】文章第②段除了把炊烟比作无骨的动物,还把它比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为了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句话,体会加点部分的表达效果。

    而只有炊烟活着,乡村才是生动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主要赞美乡村生活的美,但第②段画“          ”的部分却写了闹饥荒时的情景,你觉得有必要写吗?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2自然段中“不是……而是……”一句突出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列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中“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 )

    A.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B.读得快了,就懂得书里的意思了。

    C.认识书里的字了。

  •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材料二)

    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鲁迅

    有的人总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

    ——雷锋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钻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雷锋

    (材料三)

    毛泽东主席在青年时代读书时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读书方法是:“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到了晚年,对他喜爱的同一本史书,也是反复研读,并有读过一遍书就在封面画上一个圈做记号的习惯。阅读时,他总是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杠、点等符号,或是作批注,或是写读书笔记,或是在原书上改错纠正。

    1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孔子在《论语》中告诫后人:“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______

    (2)“不耻下问”指的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______

    (3)“三复四温”是指读书后要至少复习三次,温习四次。______

    (4)毛泽东主席主张阅读时要动笔,他在阅读中也是这样做的。______

    2五1班针对全班45人开展了读书情况调查,针对阅读中的问题,请你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三)提出改进建议。

    提示:1.照样子结合材料相关内容举例说明。   2.观点明确,表达清楚

    阅读中的问题

    改进建议

    阅读面比较窄:21人只读动漫书,仅有2人读科普作品,7人读儿童文学作品……

    结合鲁迅的名言,建议大家要博览群书。不要偏看一类书,科普、儿童文学等各种书藉都要读一读。

    28人阅读时只图速度快,读后收获不大。

    __________

    32人认为平时没有阅读时间。

    __________

     

    3在本学期阅读的课外书籍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形象,照样子在表格中填写信息。

    人名

    书名

    喜欢的理由

    哪吒

    《哪吒闹海》

    武功高强、见义勇为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阅读(材料一)至(材料三),想想哪一种读书方法最适合你,再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加以说明。

    读书方法:_______________

    阅读经历: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句子万花筒。(12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

     

    (2)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狼论个头和力气比不过狮、虎、豹等。

    狼也有胜过狮、虎、豹的地方。

     

    (3)读一读,回答问题。

    在事情未办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儿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无须自夸,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请把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

     

    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用“尖锐”的不同意思写话。

    尖锐(表物体):

    尖锐(表声音):

     

  • 22、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身体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你喜欢漫画吗?漫画里的人,特点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漫画”你身边的一个人,突出她(他)特点,再选择一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题目自拟,内容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