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掉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1.一条(清澈 清凉)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围绕 环绕)着村庄。
2.即使天旱,这条小溪也不会(干燥 干涸)。村民平时靠它来(灌溉 浇灌) 田园,清洗衣物,(点缀 美化)风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遐想(jiá) 踌躇(cú)
B.湛蓝(zhàn) 窈窕(tiǎo)
C.船艄(shāo) 吆喝(yāo)
D.牲畜(chù) 桅杆(wéi)
3、下列文字能组成一副对联的是( )
①生意兴隆通四海 ②山青水绿春常在 ③人寿年丰福无边 ④百福年增世业长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3)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
5、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书籍______ 过瘾______ 卓越______ 借鉴______
磁石______ 馈赠______ 报偿______ 酵母______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食堂门前的垃圾桶里倒满了饭菜,老师用“一粥一饭,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告诫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齐齐喜欢不懂装懂,老师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你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
3.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读书要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书要做到“读书好,__________,__________。”多读书,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正像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
7、补全下列名句。
(1)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 (2)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
(3)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 (4)__________,才了蚕桑又插田。
(5)人有耻,_______。
8、根据提示补写句子。
(1)“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亘古不变;它是王昌龄《从军行》中“黄沙_______,________”的忠勇顽强的雄心壮志;是陆游诗中“遗民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收复失地的深切盼望。
(2)自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中国已是民富国强,今非昔比,在世界上可谓无人不知,真是隔着门缝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包含着一幅幅画卷。春天寂静山林图,“人闲桂花落,
__________”;江边友人送别图,“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4)豆蔻年华,是指女子___岁的年纪。
9、阅读理解。
金字塔夕照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1】文章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___。作者将“金字塔”比作“_____”,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的_______。
【2】用“ ”画出能够体现出“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的相关句子。
【3】由眼前的金字塔,作者产生的联想有( )。(多选题)
A.金字塔中文译名中“金”字的由来
B.金字塔极高的价值
C.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
D.夕阳下的金字塔展现出一片迷人的金色
【4】读完本文,金字塔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聂 耳
聂耳是我国着名的音乐家。
聂耳很聪明,学习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校,就把冬衣卖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聂耳拉小提琴常常入迷,忘了周围发生的一切。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天阴沉沉的,一会儿就下起了小雨。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到。悠扬的琴声透过蒙蒙细雨,飘荡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后来,聂耳成了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1931年,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聂耳万分气愤,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战斗的歌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很快传遍了全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用“ ”画出第2段的段意。
【2】解释下列词语。
(1)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聂耳写的最有名的曲子是_______,这支曲子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这支曲子后来被定为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请简单介绍聂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飞入太空。杨利伟回忆,“以前在地球上,我感受不是很强烈,但是到了太空,我发现地球真的太飘亮了,简直无可比拟(nǐ)。我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激动得不得了。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pò)的光芒,她坡着浅蓝色的纱裙,天上的如同仙女慢慢飞行。”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最后一句中有一处错误,请你用学过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2】给文中空白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你认为恰当的一项是( )
A.顺当
B.顺心
C.得胜
D.顺利
【3】请你阅读内容后,在旁边的空白处做两个批注。
【4】由文中画“______”的这句话,联想我们学过的诗句,下面意思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眨眼,他们又成了原来的样子。他们回到家里,倒头就睡。第二天,“没头脑”一觉醒来,把自己浑身上下看了个够,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他上学前到我家,把整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我说这一定是他做的梦。他说不管是不是梦,从小养成好习惯总是对的!他还说,放学后,一定给我讲讲“不高兴”的变化。最后__他把帽子__手套__围巾__书包都检查了一遍__看一样儿也不少__才哼着歌上学去了__
【1】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最后________他把帽子________手套________围巾________书包都检查了一遍________看一样儿也不少________才哼着歌上学去了________
【2】文中的“没头脑”身上的缺点是________。“不高兴”的缺点是________。因为他们自己的毛病,给大家带来了________,造成自己的________。
【3】“没头脑”回家后有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没头脑”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为下面的话加上标点。
警卫员说 报告主席 为了不影响您工作 我和村长商量了 要他请乡亲们到别处碾去了 毛主席皱了皱眉 把拿起来的香烟又放下了 这怎么行 他严肃地说 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 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 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 你也看见了 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 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照样子,再写几个形容人刻苦学习、工作的成语。
夜以继日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毛主席还有很多爱民的动人故事,请向大家介绍一下伟大领袖毛主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和小鸟最相亲爱
①小鸟是怎样的玲珑娇小!在北京城里,我只看见老鸦和麻雀,有时也看见啄木鸟。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②知更鸟的红胸,在雪地上,草地上站着,都极其鲜明。小蜂雀更小到无可苗条,从花梢飞过的时候,竟要比花还小。我在山亭中有时抬头瞥见,只屏息静立,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
③此外还有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我因找不出它们的中国名字,只得阙疑(把疑难问题留着,不下判断)。早起朝日来出,已满山满谷的起了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枕倾听,使人心魄俱静。春是鸟的世界,“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话,我如今彻底地领略过了!
④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那巢都是筑得极低,一伸手便可触到。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想到我自己不过是暂时离家,我的母亲和父亲已这样的牵挂。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1】短文描写了作者看到的____________。
【2】“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却从不做偷卵捉稚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山亭中有时抬头瞥见,只屏息静立,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这句话让我们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4‘)
羊吃草的启示
我家后面有一片绿草茵茵的坡地,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羊的地方。
太阳隐去了羞得通红的大圆脸,偏南风吹来了五彩缤纷的晚霞,这是夏天里最怡人的时刻,羊吃草,要数这时最欢了。瞧,它们那副聚精会神的样子,真好像世界上再没有事可使它们分心了。它们把小嘴儿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有毒的“土香草”被留下了;嫩芽一根接一根被扯断了送进嘴里,长长的羊嘴巴一歪一歪的,是那样永不倦怠地咀嚼着……几只羊吃过了草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胃里尚未消化的草根、草茎,这时又被送进口中,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咀嚼。
羊吃草 实在有趣 可是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吸取教益 那该多好啊 我们的学校 不正是这一片绿草如茵的坡地吗 同学们在校学习是否专心致志,珍惜大好时光呢?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特别是羊吃草那种一丝不苟、不厌其烦、永不倦怠的精神,同学们是否善于经常“翻草”、反复咀嚼,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我不止一次观察过羊吃草,也不止一次地琢磨上面的这些问题。要是我们在学习中能像小羊吃草那样,那我们还有什么知识学不好呢?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3‘)
①五彩缤纷:
②聚精会神:
③专心致志:
(2) 给第三自然段画“ ”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
(3)用“~~~~”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羊是怎样吃草的句子。 (2’)
(4)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8‘)
对于我们周围的世界分得清嫩芽和“土香草”吗?
这句话中“嫩芽”指 ,“土香草”指 。这句问话的意思是:作者要求我们对于周围的世界 。
(5) 文中的“翻草”是指 (3’)
(6) 读完这篇短文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5‘)
16、阅读下面的小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溪水与石头
一块石头顺着山势又蹦又跳地落到小溪里,挡住了溪水前进的路。那天然生就的棱角,像一把锋利的钢刀,保护着躯体,大有不可侵犯之势。
溪水唱着歌儿,由远而近。
石头说:“伙计,你还是绕道而行吧,不然我会把你劈的落花流水。”
溪水说:“我前进的道路是不会改变的,宁可粉身碎骨!”说完,挺身向前,后面的伙伴犹如千军万马,前赴后继。
不知过了多久,石头锋利的棱角变秃了,高傲的身躯变小了。溪水唱着歌儿,缓缓地流着。
问题: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体会?请写下来。(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熊老师是我的中学语文教师,由于他手脚特大,又爱戴副大黑框眼镜,常使人想起憨厚的狗熊,于是背地里同学们都称他“熊哥”。
那时,同学们都喜欢恶作剧。上课时,常悄悄往老师背上甩墨水,同学们称之为“梅花铭”。有一次,熊哥穿了件雪白的衬衫来上课,我心里暗喜:表现自己天才技艺的机会来了!整节课,我都在找机会,终于在他讲得得意之际,我把钢笔轻轻一晃,一排清晰的墨色梅花便在他雪白的衬衫上傲然开放。不知是同桌暗示,还是他背上长有眼睛,快下课的时候,他终于发现了梅花。我心里一乐,想:这下可好了,看戏的机会又到了。
我假装若无其事地注视着他,想看他如何大发雷霆,如何苦口婆心教训我们。谁知他却脱下了衬衫,只穿件背心,指着“梅花”,笑着说:“同学们,看来你们和我的感情,还没有和你们班主任的深,你们甩在我身上的墨水还没有你们班主任身上的多。看来,我还要努力……”“哄”,他的话还没说完,同学们就大笑起来,从那以后,再没有人从事“梅花铭”的工作了。
还有一次作文,为了交差,我便抄了一篇交上去。没想到下次作文课老师讲评的时候,我的作文(居然 果然)成为当众宣读的范文,我既受宠若惊又忐忑不安。(居然 果然)没读几句,我的“反对派”便站起来指责道:“老师,李树彬的作文是抄的!”我的脸一下子便红到了脖子根。熊哥看了看窘迫中的我,又看了看趾高气扬的“告密者”,顿了顿道:“孩子们,这篇文章太美了,老师无法拒绝美,所以让我们一起用心欣赏。在此之前,我们要感谢李树彬同学,谢谢他给我们推荐了一篇这么美的文章,我也相信总有一天,李树彬同学也会写出同样美的文章来,我想他不会令我失望的!”说完,静悄悄的教室,又回荡起熊老师特有的那种抑扬顿挫的朗诵声。
我脸上的烧退了。“老师无法拒绝美”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坐在座位上,我深受感动,觉得非要把书读好不可,否则对不起熊老师的宽容和赏识。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人格的美和平凡中的伟大。
去年9月,我特地去拜访退休在家的熊老师,一见面,他便笑着说:“当年的捣蛋鬼,果然没令我失望,如今都快成作家了!”
【1】结合语境,选择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并在选择的词语上打√。
【2】品读第五段,谈谈此时“我”为什么“脸上的烧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熊老师说自己“无法拒绝美”,其原因是( )
A.学生虽然很调皮,但那白衬衫上的墨色梅花真的很好看。
B.“我”的作文虽然是抄袭的,但那篇文章却真的是写得很美。
C.熊老师要借这篇美文维护“我”的自尊心。
【4】这篇文章写了哪两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从下面几个中选一个做题目,最恰当的是( )
A.我的老师
B.我的语文老师
C.我的熊哥老师
D.老师无法拒绝美
18、阅读类文,完成练习。
论读书(节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gao)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 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智力不集中”的人可读___________。
【2】和画“ ”的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短文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①把短发弄乱了,没有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的东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②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③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阅读文段中标有①②③的句子,完成填空。
①句可以改写成“被”字句:____________
②句朗读时应读出________的语气。
③句写出了“我”强烈的_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字都是描写人物____________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1) 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1、把下列句子改成意思不变的陈述句。
等打跑了敌人,还怕没有好日子过?
_________________
22、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把句子写得更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题目:未来的马。
马是我们最好的伙伴,它不但对人忠心耿耿,而且工作起来任劳任怨,尤其是在没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的年代,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人们都要靠马来当交通工具。不过,未来的马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去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