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瘦弱 脊背 口罩 踩高跷
B.龟裂 忍心 数落 万花筒
C.平衡 忱边 拥抱 缝韧机
D.摇橹 腼腆 撒娇 自豪感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出差(chāi) 水浒传(zhuàn) B.允诺(nuò) 萤(yíng)火虫
C.红晕(yùn) 摄(shè)氏度 D.间(jiān)隔 流线型(xíng)
3、生字双胞胎。(选择正确的一个填到括号中。)
[申 伸] ( )请 ( )展 延( ) 重( )
4、试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激励( ) 痴迷( ) 访问(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还有什么比父母( )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 ),是( ),是( ),它的火焰照耀温暖着凝集在( )。
(2)( ),不走长路不知远。
(3) 春潮带雨晚来急,( )
6、成语填空。
7、读句子细体悟,按要求回答问题。
(1)“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这句话写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声音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五位壮士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眺望”和“望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先填空,组成成语,使所填的相邻的两个字组成一个词语。
甜言蜜_____ _____质彬彬 死里逃_____ _____斟句酌
无恶不_____ _____过饰非 心心相____ ____日如年
自怨自____ ____出于蓝 气壮山_____ _____辕北辙
生花妙_____ _____蛇添足 万古长____ ____底捞月
倚老卖_____ _____己救人 见多识____ ____山再起
9、课外阅读。
科学喝水
水在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我们体液、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更是机体一切生物化学反应及物质运输的液体介质,具有调节人体体温和润滑等作用。那么,我们每天要怎样科学补充水分呢?
喝水要因人而异。常听人说,“每天要喝八杯水”。其实喝水和很多事情一样,因人而异——人对水的需要量受年龄、身体活动、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适合自己的饮水量才是最科学的。一般情况下,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约7~8杯)。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或运动的人,身体活动水平较高,出汗量较大,这就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每日水的饮用量。即使在一般环境温度下,运动员、农民、军人、矿工、建筑工人、消防队员等人群,在日常工作中仍有大量的体力劳动,都会因出汗而增加水分的流失,要注意多补充水分,同时需要考虑补充盐分。
喝水要讲求科学方法。首先要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1杯)。体内水分达到平衡时,就可以保证进餐时消化液的充足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妨碍对食物的消化。其次要及时补充。饮水时间应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随时喝,切莫感到口渴时再喝水。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睡前喝一杯水,有利于预防夜间血液黏稠度增加。运动会使体内水分流失加快,更需要及时补充。补充水分时首选白开水。廉价、安全、卫生、健康是白开水最大的优点。比起甜饮料,白开水能避免因糖分过高带来的肥胖、龋齿等风险。
摘自《北京青年报》(有改动)2017-03-29
【相关链接】口渴是身体最明显的缺水信号,感觉渴了,已经缺水。缺水达到一定的量就是失水。失水10%会让人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而失水超过体重的20%,会引起死亡。
【1】读短文后填空。
(1)“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约7~8杯)。”这里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地___________。
(2)“比起甜饮料,白开水能避免因糖分过高带来的肥胖、龋齿等风险。”这里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______________。
【2】围绕“科学喝水”这个话题,短文从水在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作了说明。
【3】小明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工人,他说:“夏天干活儿,每天喝八杯水就行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短文和相关链接回答问题。
(1)水对人来说很重要。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怎样喝水才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鲸》文段,完成练习。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A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B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语段中A句运用了___________说明方法
【2】语段中B句运用了____________说明方法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苏武牧羊
西汉大臣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君主单(chán)于多次wēi xié( )利诱,许以丰厚的fènɡ lù( )和高官,劝其投降,苏武严词拒绝了。
单于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kù xínɡ( )。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qū fú( )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它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直到19年后,苏武才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写出词语。
【2】“严词拒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面对单于一次又一次的wēi xié利诱,苏武会这样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根据问题提示标画句子,再完成第(3)小题的填空。
(1)“单于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这里的”酷刑”指的是什么?(用“____”标出有关句子)
(2)面对酷刑,苏武是怎么做的?(用“____”标出有关句子)
(3)单于先许以高官厚禄,后又施以酷刑,他前后的做法可以用“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形容。
【4】苏武的信念是什么?(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湖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 )的翡翠, 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 )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 ),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 )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 )视湖面,偶尔投一枚小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闪、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见湖面上竞相( )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正是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一致的词语。
(1)互相争着抢着绽放。______
(2)动作轻快,宛如跳舞。______
【3】文章为了突出表现“湖”之美,是从______、______两个角度来写的。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______,“礼炮”指的是______,“玉花”指的是______,“掌声”指的是______。
【5】用“ ”画出本文的过渡句。这个过渡句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购买上帝的男孩
①一个小男孩捏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 盘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自主 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②天快黑了,第29家商店的店主,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热情地接待了男孩。他笑眯眯地问男孩:“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人,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叔叔帕特普鲁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教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他就会好的。
③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人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这瓶上帝,就没事了。”
④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抱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⑤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普鲁进行会诊。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普鲁的病。
⑥帕特普鲁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的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人帮他把钱付清了,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人花重金请来的。那老人原来是某公司的董事长,退下来后(隐居 隐藏)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
⑦帕特普鲁听后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人不在,出国旅游去了。后来帕特普鲁接到了老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福了,为了救您,他拿着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请用“/”画去文章括号内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结合上下文解释第④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医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而小男孩的理解是_________。
【5】第③段中“老人听完眼睛湿润了”,此时,老人会想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描写一下老人此刻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选 择
①他本来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
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的妻子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道:“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三天早饭时 父亲说 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 您们每天上班 孩子又上学 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 所以 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 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
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向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lǚ)了捋衬衣上的褶(zhě)皱,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准备回去后与她作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商量——(________) 冷清——(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 连连碰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寝食难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三小节加上标点。
【4】认真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认真读第1-6小节,父亲第一次选择了什么?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第7小节,概括地说说父亲第二次选择了什么?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①“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睛在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把话又咽了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无限神圣的亮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语文综合实践。(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调查报告
经常写错别字 | 经常提笔忘字 | 觉得自己的字不好看 | 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
36.67% | 56.67% | 70% | 1.21% |
材料二
汉字书写能力下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电脑飞速发展和普及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互联网时代,我们习惯于敲打键盘,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写症”。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对汉字“敬畏之心”的淡漠。古人常说“一字为师”,而现在,浮躁的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的态度已相当草率,甚至积非成是、将错就错。
【1】由材料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可以得知,汉字书写能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你认为该如何提高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请提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的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化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户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地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摔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根据短文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的人民 _________的历史
_________的物产 _________的斗争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思考——_________ 立即——_________ 贫穷——_________
反义词:苏醒——_________ 马虎——_________ 懒惰——_________
【3】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1)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不以为然”是什么意思?宋庆龄对什么不以为然?她为什么会不以为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交口称赞。
“交口称赞”是什么意思?大家交口称赞什么?为什么要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这句话是宋庆龄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说的?表达了宋庆龄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有一句话既点题,又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用“_____”在文中画出来。
17、课内阅读。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____________。纵有千古,______________。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将原文补充完整。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选文中以龙喻少年中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关于“干将莫邪”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对少年中国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将“少年中国”比做了什么?作者列举这些事物,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画线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欢乐岛。
古井
我们村东头有一口古井,井里的水清凉可口,村里的人都到这儿取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古井离我们家才十来米远。每天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取水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我家门前走过,桶儿“叮叮当当”,扁担“吱吱呀呀”,像一支支快乐的乡间小曲。门前的路面总是湿漉漉的,像是刚下过一-场春雨。
我们的邻居是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妇。男的是个老党员,在抗日战争时期腿负过伤,走路一瘸一拐的;女的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好像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在外地教书。乡亲们见两位老人用水困难,这个帮着挑一担,那个帮着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两位老人多次表示要给帮助他们挑水的人一些报酬,可是谁也不肯接受。
“日子长着哩,俺们不能总让大家白出力气啊。”老两口带着歉意说。
“古井给人们出了多少力气?可它从来没跟人们要过报酬。”乡亲们总是这样劝说两位老人。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1】画“~~~~~”的句子中“她”是指____________,“乳汁”是指___________,“儿女”是指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画 出文章的中心句。
【4】文中一对年过六旬的夫妇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井教育乡亲们怎样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综合展示厅
【1】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以上图片反映的是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福文化。想要进一步了解“福文化”,我们可以搜集与之有关的资料,如________、_______等。
【2】下列搜集“福文化”资料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等地方查阅书籍,查的时候,我们可以按照书的类别找。
B.在网上查找资料,查找的时候,我们要输入恰当的关键词。
C.我们可以自己编写一些有关“福”的故事。
20、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仿写句子)
微笑,是_______________,让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用恰当的关联词语链接下面两个句子。
我们很穷。 穷并不是我们的过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马虎做事情怎么这么粗心呢?
小马虎做事不能这样粗心。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像残兵败将,我怎么能不生气呢?
例: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3)大人们往往还会给孩子讲一些有关月亮的故事。(缩句)
(4)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 真是其乐无穷。
②树妈妈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难道小燕子不想飞到埃及吗?(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明星越来越多。(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让我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练笔。
回忆父亲“议”花生的话,仿照这种写法,任选一种事物,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______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______。我们生活中的______(什么人/谁),不正像______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