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图,根据部首猜猜加点字与什么有关。
1.财富 “财”字的部首是_____,表示与______有关。
2.切分 “切”字的部首是______,表示与_____有关。
2、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明白——(__________)
镇定——(__________)
防患未然——(__________)
3、照样子,写一写。
例:挑—(跳)(跳高)
经——_____________ 现——________________
读——_____________ 扬——________________
底——_____________ 饱——________________
4、我会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1.平时肯帮人,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人玫瑰,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忙趁东风放纸鸢。
5、给加点字注音。
旗杆_____ 钉着_____放假_____ 相称_____ 中间_____
枪杆____ 钉子____ 假如____ 称重____ 黑白相间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1.乘着 wēn nuǎn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2. mèi mei 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3.糖呢,是用甘蔗汁、 tián cài汁熬出来的。
7、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 《咏柳》和《村居》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作者也都生活在唐代。(______)
(2) 《咏柳》这首诗中把柳叶比作丝带,把柳条比作碧玉,把柳树写得非常美。(______)
(3)“黄莺(yēng)、喝醉(zuì)、咏(rǒng)柳、裁(cái)剪”这四个读音只有一个是正确的。(______)
8、根据本周学习的内容判断对错。
【1】《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是赞美雷锋叔叔的。他牺牲后,毛主席曾为他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____
【2】“甘”是独体字,第二笔是“丨”。____
【3】“暖”“特”“舞”都是左右结构的字。____
【4】“熬糖”中“熬”的读音是“áo”。____
9、根据课文《小马过河》内容判断对错。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 (____)
(2)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 (____)
(3)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____)
(4)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____)
10、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枫树上的喜鹊》中作者是不喜欢看喜鹊的窝的。 (______)
2.古时候,贝壳被当作钱币,因为它很珍贵。 (______)
3.重阳节可以赛龙舟,吃粽子。 (______)
4.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______)
11、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我怎么没汗呢?”
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
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
小花猫看不清舌头。就请小猪看。
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
小猪把自己的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1】短文共有______段,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故事中出现了 、 、 、 、 。
【3】读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______,小马的汗在______,小狗的汗在______,小花猫和______的汗都在______。
【4】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里。
( )鼻子 ( )脚掌
( )舌头 ( )全身
12、阅读
白鸡
我最喜欢那只白鸡。它周身的羽毛洁白无瑕(xiá),头上的鸡冠(guān)如血一样红,像戴(dài)着一顶小红帽。它那黄色的小嘴尖尖的,略(luè)微(wēi)带点钩(gōu)。它还有一双金黄色的脚。白袍(páo)、红帽、小黄鞋搭(dā)配(pèi)在一起,你说它漂亮不漂亮?
【1】短文中的“白袍”指的是________;“红帽”指的是___________;“小黄鞋”指的是__________。
【2】因为那只白鸡___________,所(suǒ)以“我”最喜欢它。
【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__)的羽毛 (________)的小嘴 (_______)的脚
13、课内阅读。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节选)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写下来。
(1)烂泥淤积,不好走。 ( )
(2)找,觅求。 ( )
【2】按选文填空。
( )的孩子 ( )的路上
( )的小路 ( )的细雨
【3】朗读选文的时候语速要( )。
A.舒缓
B.急促
C.轻松
【4】雷锋叔叔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找出选段里的动词。
【2】选文共写了________动物,它们分别是________。
15、课内阅读。
雷雨(节选)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 )。一只蜘蛛从网上( )下来,( )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选文中的括号里。
逃 摆 垂
【2】这段话描写的是( )的自然景象。
A.雷雨前 B.雷雨中 C.雷雨后
【3】这时乌云怎样?空气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也看见过雷雨前的景象吧!用自己的话说说当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圆圆的池塘就像一面大镜子。(用带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船驶过来。(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里的课外书被我认真地读完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园里的景色美。(变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1.宇宙 有趣 走路 飞船里 在 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懂 就能 岩石书 为 更多的 找到 宝藏 国家 这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句子。
1.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
没有________,就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此,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几年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对付得了他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
(想一想)“很久很久以前,天空中没有星星,后来……”后来怎样了呢?请发挥你的想象,把这个故事写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