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童年》第九章至第十二章的内容,仿照示例,给每一章拟一个小标题。
第九章:母亲与外祖父争吵
第十章: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章: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章: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a.他对这份工作全力以赴,不敢懈怠。( )
b.他夜夜失眠,手中的画笔颓然搁下,没了灵感,没了生机。( ) ( )
c.灵感只青睐那些愿意倾听的耳朵。(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①万水千山只等闲。__________________
②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
③三军过后尽开颜。__________________
4、一起唱反调(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美好—— 拥有——
虔诚—— 神圣——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
[jiàn]山(_____) 水花四(_____) (_____)盘 贵(_____)
[pénɡ](_____)湃 (_____)程万里 帐(_____) 凉(_____)
6、赏析古诗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悲伤的是什么?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要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把诗歌读懂,然后抓住诗句的关键词进行体会,如本诗我们可以抓住“悲”“九州同”进行分析。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桑茶坑①道中
[南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②水满溪。童子③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注释】①桑茶坑:地名,在安徽泾县。②草满花提:即花草满堤。③童子:儿童。
苏幕遮①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②。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③。
黯乡魂④,追旅思⑤,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②“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③“芳草”二句: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④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乡魂,即思乡的情思。⑤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菩萨蛮·大柏地①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②,谁持彩练③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④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⑤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①大柏地:乡名,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②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种颜色。③彩练:彩色绢带,喻彩虹。④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⑤弹洞:枪眼。
【1】《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题目是( )。你知道的词牌名还有( )、( )、( )。
【2】《苏幕遮》这首词的开头抓住( )、( )、( )、( )等景物的特点,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3】解释下面的句子。
(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词中有很多想象,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从彩虹联想到彩色绸带“当空舞”,从关山联想到雨后斜阳时“阵阵苍”。而他的《七律·长征》诗更是充满绝妙的想象,请写出其中相关的诗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词人把情感心绪、意态与形象融合为一个表象,这便形成了特定的意象。比如“水”意象、“月亮”意象、“芳草”意象等。补充下面的诗句,体会意象的曼妙。
“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6】《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真正是“词中有画,画中有词”,整个画面丰富和谐,生机盎然。想象一下作者描绘的意境,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逸逛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
【1】将这首诗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透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写出了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阻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也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4】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_______ ③渡_______ ④抢_______ ⑤翻_______
【5】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们学过的诗句中,有的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句式整齐对称,富有韵律美,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首诗中也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这两联是( )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9、阅读《长征中的炊事班(节选)》回答问题。
长征中的炊事班(节选)
谢方祠
进入草地的第二天,炊事班长老钱向我提议:“司务长!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不烧点热水烫烫脚怎么行呢?”我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觉得,草地行军炊事员比战士更辛苦,担米、做饭已经够受的了,怎能再加重负担呢?我没同意。可是一到宿营地,他们就把洗脚水烧好了。战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赞扬我们的炊事班。
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一天早上,一个炊事员挑着铜锅在我前面走,忽然身子一歪倒下去,一声不响就辆牲了。第二个炊事员从我身后跑过去,脸上挂着眼泪,拾起铜锅又挑起走。
草地的天气变得快极了:一会儿是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是暴雨,淋得人直起鸡皮疙瘩。正午,雨下大了,部队停下休息,炊事班赶忙找个地方支起锅,烧姜汤、辣子水给战士们解寒。汤烧开了,刚才挑铜锅的炊事员端着碗往战士手里送。可他刚把姜汤递给战士,便一头栽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仅仅半天工夫 眼睁睁地看着牺牲了两个同志,怎能不伤心呢?
第五天晚上宿营时,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为同志们烧开水。我知道他昨天还发高烧,劝他休息,但他怎么也不肯。于是我便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不对头,刚要问他,只听到他用低沉的声音对我说:“老谢,给我点水喝!”这时水开了,我忙把锅盖掀起来,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我急忙伏在他身上叫着、喊着。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有的人死在 ,有的人死在 ,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了他的岗位上—— 。
炊事员们醒了,连首长、战士们都来了,大家都沉痛地淌着泪。
转过夜,铜锅又被另一个炊事员挑着前进。每天宿营,部队还是照常有开水和洗脚水。
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流出了眼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一个人因饥饿而栖牲。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铜锅,仍被珍贵地保留在我们连里。
【1】结合时代背景,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
【2】“我”为什么不同意烧水烫脚?( )
A.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B.长征途中烧水不方便
C.不能加重炊事员负担。
D.炊事员要担米,送饭。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草地天气恶劣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4】从炊事员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高尚品质?
_____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景区介绍
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在泰安市境内,主峰玉皇顶海拔153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建庙塑神,刻石题字。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山势重叠,苍松巨石,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游泰山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5月到11月,游泰山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登山路线
红门登山线:最经典的登山线,是历朝皇帝的登山御道,适合步行。
天外村登山线:从天外村出发乘坐旅游车抵达中天门。可步行上山,也可坐索道直达山顶。
天烛峰登山线:该线奇峰俊秀,松石多姿,是自然风貌最原始的路线,适合步行,但道路峙岖,不建议老人、儿童走该线路。
门票、车票价格
115元/人;学生57元/人;教师、省部级劳模、英模100元/人;对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60岁以上老人、儿童(1.4米以下)免费。购票提示:身高1.2—1.4米(含)儿童、老年人(满60周岁)等享受免票政策人员,乘车上山需购买30元车票。
【1】只是了解景区有哪些好的风景,应该重点阅读______部分。当熟知泰山风景确定去游览泰山后,应重点阅读______部分。(可多选)
A.门票、车票价格 B.登山路线 C.景区介绍
【2】假如小华一家四口登泰山,小华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身高145厘米,小华的弟弟两岁,爸爸是现役军人,妈妈是教师。他们一家四口的门票需花费( )
A.257元
B.157元
C.172元
【3】妈妈想寒假期间去泰山游览,小华看了上面的资料后认为寒假不适合去泰山游览、你知道为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谁是最优秀的人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 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 深情地说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 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连忙答道: “我们明白,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导师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盲(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是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就闭上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 )你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1】给第1自然段加上标点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文中画“——”一句,我是这样理解的:苏格拉底为_____而失望,而徒弟是为___而对不起他自己。
【4】苏格拉底在死前才明说“最优秀的是你自己”,在此之前他对助手有所暗示吗?请你在文中用“——”画出。
【5】助手说自己“明白”了导师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的蜡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1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__,第2个“蜡”是指:______________。
【7】助手努力寻找“最优秀”的,结果最优秀的却就是他自己,由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发?写下来,与同学交流交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缴电话费的老人
①到电信大楼营业厅去缴电话费,队伍排得老长,只有慢慢地等。终于我是第二个了,在我前面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从步履神态上看好像已经是年逾六十了。
②“请问您的电话号码。”营业员问老妇人。老妇人脱口就说出了一个电话号码,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又问:“是叫李敏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儿子的名字!”然后她又说了一个电话号码,还是脱口而出,没有一点犹豫。营业员在电脑上点出之后,问:“是叫李捷吗?”老妇人说:“不是的,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营业员说:“对不起,阿姨!你们家的电话到底是什么号码?”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后面有人开始不耐烦了,叽叽喳喳有些骚动。
③可能是她觉察到后面的骚动。便转过身来,半是自言自语半是道歉地对大家说:“没有记住自家的电话,老了,忘事啦。孩子家的倒是记住了,不打磕绊,主要是成天往他们家打,问问孙子外孙。”她刚想走,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刚才那两个电话没缴费吗?”“没缴。”“那我给他们缴了
吧,省得他们再跑一趟。”于是老人歉意地一笑,又排在了我前面。这次,后面一片寂静。
【1】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属于________描写;第②段中画线句子属于______描写;第③段中画线句子属于______描写。
【2】第②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人物。老人“歪着脑袋在柜台前想了足足有几分钟,就是想不起来”一句,与前文的一词_______形成对比。
【3】找出与“这次,后面一片寂静”一句相照应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老人什么品质?(用简洁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父亲
①那年,乡里给父亲所在的学校发了一个通知:国庆节,举行职工越野赛,对前三名选手进行奖励,第一名奖励一双球鞋。
②父亲看到通知时,已近9月中旬。而之前,戴深度近视眼镜的父亲,走路说话都是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别说越野赛,就连百米比赛都没有参加过。那天,父亲放下通知,就去找体育老师询问越野赛的行程有多长?训练时应该注意什么?体育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后,将信将疑地问:“你要参加越野赛?”父亲点头,说:“是的。”语气坚定,毋庸置疑。
③那天放学,父亲就开始奔跑了。村里人都惊异地看他:“家里有急事?”父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只打一个否定的手势,便跑了过去。回到家,母亲惊异地拿来毛巾,父亲一边擦汗一边解释缘由:“有一个比赛,奖品是球鞋,我想赢得,送给大孩(大孩是我的小名)。”那年秋季开学,我去城里上初中,穿的是露脚趾的鞋。我对一双新鞋的强烈渴望,成了父亲心头解不开的结。
④自此,父亲开始拼命地奔跑。他跑着上下班,跑着去田里,跑着去教室,跑着去厕所。早晨,天不亮父亲就起来,去寂静的路上奔跑;晚上,外面漆黑一团,看不清路况,他就在窗台上点一盏灯,把院子当作操场……
⑤正式比赛那天,父亲像一颗蓄势待发的子弹,朝着心中的那双球鞋快速奔跑。他第一个冲到终点,然后两腿瘫软,几乎晕倒,可灿烂的笑容像菊花一样盛开了。
⑥唯一让父亲遗憾的是,球鞋是成人尺码,可他还是在比赛的第二天就送到了城里。大大的球鞋穿在我的脚上像一条船,我把鞋带系得紧紧的,走了一圈又一圈,脚下像生了花一般,轻松舒适,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问及球鞋的来历,父亲笑而不答。
⑦父亲奔跑的故事,是后来母亲讲给我听的。我的心像被蜜和盐浸透了,有浓郁的甜,也有酸涩的痛,我低头看如船的球鞋里面装盛的是无尽的爱。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 )。
A.越野赛
B.球鞋
C.父亲
【2】请你用“ ”画出描写父亲知道越野赛消息之前的状态的句子,与后面的做法进行对比阅读。
【3】理解下面的句子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正式比赛那天,父亲像一颗蓄势待发的子弹,朝着心中的那双球鞋快速奔跑。
“蓄势待发”的意思是_______,在这里指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
(2)他第一个冲到终点,然后两腿瘫软,几乎晕倒,可灿烂的笑容像菊花一样盛开了。
这句话通过对父亲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父亲愿望实现后的欣慰,体现了强烈的父爱。
(3)我的心像被蜜和盐浸透了,有浓郁的甜,也有酸涩的痛,我低头看如船的球鞋里面装盛的是无尽的爱。
“蜜”指的是____________,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盐”指的是__________,表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母为了子女宁可吃遍世间苦,受尽天下罪。你的父母对你也一定有深沉浓郁的爱,请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截取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写出人物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选自《少年间土》)
【1】按原文内容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2】从选文中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_____________
【3】这段中,描写闰土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动词中你感受到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15、按要求写句子。
(1)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用不同的词代替“说”。
______________:“别过来,危险!”
(2)围绕下面的关键句写一段话。
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__________________
(3)人的内心是复杂多样的,写出自己此时的心理活动。
轮到我上场了。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天空挂着圆月。(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树在风中摇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索溪峪的美使我们流连忘返。(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
1.袁隆平问他的助手:“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伏了硝化甘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几句话体现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请你仿照例句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
(1)詹天佑不怕困难。詹天佑不怕嘲笑。(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
2 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老师的指导,我们能够取得成功。(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洛宁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写句子)
人们都爱春日,_______________
21、先判断,后习作。
(1)以“助人为乐的同学”为题,下列能作为习作材料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可作为详写材料的再在括号里画“△”。
①在家主动帮家长做家务。 ( )
②主动修补班级图书角损坏的图书。 ( )
③做好班级卫生清洁工作后,认真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 )
④同学家里有急事,主动代替同学值日,做好班级卫生清洁工作。 ( )
⑤下雨时,送低年级同学回家。 ( )
⑥品学兼优,连续五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 )
(2)根据选择的材料以“助人为乐的同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