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大理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填序号)。

    ①一________  ②____色欲____  ③久立________

    这三个词语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其中________描写了绿的状态,________描写了绿的范围。课文中“我”见到这样的草原而想________,是把所处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融合起来。

  • 2、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谋面”就是________的意思,用“________”来形容苏珊,看得出“我”对苏珊的________

  • 3、反义词:

    滚烫( )沉重( )便宜( )辜负( )炫耀( )

    稚嫩( )魁梧( )黧黑( )嘈杂( )永恒( )

    贪婪( )慷慨( )推辞( ) 暂时( )成功( )

    敞开( )恬静( )沉重( ) 机敏( )热情( )

    娓娓动听() 三心二意(   ) 身临其境(   )

     

  • 4、拓展延伸。

    (1)五音十二律是古代的定音方法,五音是__________________,相当于现在常用的________________。十二律又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谷指_________________;我能积累一个与之相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读拼音,写词语。

    guō(   )老师的字写得juān(   )秀漂亮,并且会体liàng(   )人,很有才华,大家很xiàn mù(   )她。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

    倦 夜

    杜 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在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______________             开颜: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长征》这首诗,对的打“√”,错的打“×”。

    (1)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上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

    (2)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 )

    (3)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紧扣“万水”来写。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三个历史事件。( )

    (4)诗的联尾,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

  • 8、课外阅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1在这首伯牙追悼知音钟子期的诗歌中,和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一样的诗句是_______。最能表达伯牙痛失知音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帮我捞一条。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

    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画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在我的印象中,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

    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于是,我说:“你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这是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下列最不适合作为本文题目的一项是(  )

    A. 尊重生命 B.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C. 鱼的故事 D. 一次买鱼的启示

    2下列符合在买鱼的过程中心理变化的一项是(  )

    A. 意外——疑惑——震撼 B. 疑惑——震撼——意外

    C. 疑惑——意外——震撼 D. 震撼——疑惑——意外

    3联系上下文,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他是商人,唯利是图是商人的本性。

    B. 他的话让感悟到应当发自内心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C. 他的话有些高深莫测,受益匪浅。

    D. 他的话让觉得在他面前的无比渺小。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 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C. 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 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这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

    5文章第⑥段和第⑧段两次提到”“疑惑”,“当时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卖鱼的工作人员是个怎样的人?你从他卖鱼的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列车时刻表

    车次

    出发站

    到达站

    出发时间▲

    到达时间▼

    历时

    商务座

    特等座

    一等座

    二等座

    G101

    始 北京南

    过 南京南

    0643

    1114

    0431

    当日到达

    12

    G5

    始 北京南

    过 南京南

    0700

    1030

    0330

    当日到达

    G117

    始 北京南

    过 南京南

    0925

    1404

    0439

    当日到达

    13

    G203

    始 北京南

    过 南京南

    1835

    2310

    0435

    当日到达

    13

    G17

    始 北京南

    过 南京南

    1900

    2213

    0313

    当日到达

    家在北京的小涵决定12月14日去南京参观纪念馆,上面是北京到南京的列车时刻表。

    【1】如果你是小涵,你准备搭乘哪个车次的火车到南京?并说明理由。

    车次: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搭乘的是G117次列车,需要给接站的司机发一条短信,至少要告诉他哪两条信息?打“√”。

    ⑴列车是北京南站始发。             (     )            ⑵坐的是二等座。                         (     )

    ⑶车票的价格是443.5元。       (     )            ⑷行车时间是4小时39分钟。            (     )

    ⑸列车在1404到南京南站。       (     )            ⑹乘坐的是12月14日G117次车。(     )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蝴蝶

      春送了绿衣给田野,给树木,给花园;甚至于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也点缀着新绿。就是油碧色的湖水,被春风粼粼地吹动,山涧的溪流也开始淙淙细细地流动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蓝的,以及不能名色的花开了;于是黄的,白的,红的,黑的,以及各色的蝴蝶们,从蛹中苏醒了,舒展着美的耀人的双翼,栩栩地在花间、在园中飞了;便是小小的墙隅屋角,小小的庭前阶下,只要有新绿的花木在开着的,只要有什么花舒放着的,蝴蝶们也都栩栩地来临了。

      他捉住了一只蛹,用手帕包好带回家,又用美工刀小心地在蛹旁边划一道缝,放在一只瓶子里,静静地观察。

      它似乎很能享受这份自由,沿着瓶的边缘行走,但它不能飞。起先他以为翅膀需要些时间变干,但过了许久,蝴蝶仍然不能飞。

      他担心。于是请在高中教科学的邻居过来。他告诉邻居他怎样找到蛹,怎样把它放在瓶内,以及蝴蝶怎样挣扎着出来等。当他说到如何小心地在蛹旁边划一道缝时,老师叫他不必说了。噢,这就是原因所在。你看,挣扎本可使蝴蝶有飞行的力量。

      我们也是如此,有时候生活中的挣扎,最能增强我们的信心。

    1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________(pà  pài)   ________(chàn  càn)

    2文中写到他用美工刀小心地在蛹旁边划一道缝,这里特别强调小心说明________

    A. 他极喜爱蝴蝶

    B. 他动作不熟练

    C. 他怕伤到蝴蝶

    3蝴蝶不会飞,是因为________

    A. 翅膀发育不健全

    B. 他的无知造成

    C. 蝴蝶没有挣扎,缺少飞行力量

    4他发现蛹后,做了四件事:

    ①用手帕包好带回家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本文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练习。

    一盏灯下的爱

    皮尔斯十二岁那年成了孤儿,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从此,他便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①无情的车轮不仅夺去了双亲的生命,也碾碎了他美好的少年时代。

    于是大家常常能看见这样一个小孩,他面色阴沉,眼中射出冷冷的光。是的,皮尔斯开始憎恨这个世界,憎恨每一个人。那些日子,他不去上学,整日里东游西荡,欺负爱笑的小同学,给别人的汽车轮胎放气,夜里投石头去打路灯,他用种种极端的行为去发泄愤恨。

    就在这时,一个爱管闲事的人出现了。那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当地人都叫她琼斯太太。琼斯太太第一次闯进皮尔斯的生活,是在皮尔斯痛殴一个小男孩的时候。②从那以后,这个琼斯太太竟然缠上了皮尔斯,经常在皮尔斯做坏事的时候突然出现,唠唠叨叨地讲一大堆废话,这让皮尔斯极为恼火.

    有一天他悄悄地跟踪琼斯太太,知道了她家的位置,于是夜里便跑了过来。他本想扔石头砸玻璃吓吓这个多管闲事的老太太,忽然发现她家的门顶有一盏极亮的灯,于是立刻改变了主意。他一扬手,石头飞出砸中那盏灯,灯灭了,传来一阵碎片落地的声音。

    皮尔斯有些兴奋地躲在黑暗中观察着,琼斯太太出来了,她抬头看了看,便回屋里搬出一把凳孑,颤颤巍巍地踩着凳子更换灯泡。不一会儿,灯又亮了。皮尔斯又捡起一块石头,想了想觉得这样做容易暴露,便停了手。第二天夜里,皮尔斯又来到琼斯太太的门前,又轻易地打碎了那盏灯。而琼斯太太依然像昨晚一样,艰难地换上了灯泡。③这一下激起了皮尔斯的斗志,他心想:我天天晚上来,看你能坚持多久。

    于是一场拉锯战开始了,让皮尔斯不解的是:这个老太太家里到底预备了多少个灯泡?终于,在第十二天的夜里,当皮尔斯打碎灯泡,琼斯太太更换时,她被玻璃划破了手,从凳子上摔了下来,挣扎了半天也没能爬起来。皮尔斯一见祸惹大了,转身欲逃,却听琼斯太太叫他:“皮尔斯,你过来一下,我知道是你!”皮尔斯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走了过去。

    琼斯太太对他说:“我屋里有灯泡,快去拿来帮我换上!”皮尔斯还在犹疑,老太太说:“快去呀!你想让我控告你吗?夜里经常有车经过。你还记得你父母吗?他们就是在这条路上被车撞到的,从那以后我就在门顶安了这盏灯,我不想再有人被撞到,也不想再出现你这样的孩子!”

    ④那一刻,皮尔斯的心里轰的一声,他潸然泪下。是的,琼斯太太对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潜移默化地滋润着他的心灵,只是他不愿面对,不愿承认。那一点一滴的关爱,就如雨水般浸润着他干涸的心田,又如春风融化了他心底的坚冰,他的心田开出了花朵,坚冰融化成清溪,他生命中的美好自此长流不绝。

    1文中画“   ”的这个情节和前文中______________这句话相照应。

    2下列对皮尔斯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有(多选)_____

    A.父母双亡、孤独无依 B.性格忧郁,憎恨社会

    C.报复心强 D.喜欢砸灯泡 E.痛恨琼斯太太

     

    3下列对文中画“______”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①说明皮尔斯有种种极端行为的原因是他的父母出了车祸,他成了一个孤儿。

    B.②表明琼斯太太主动关心帮助皮尔斯,可皮尔斯不领情,很反感。

    C.③中“这”指皮尔斯刚打烂灯泡琼斯太太马上便换上新灯泡;“斗志”指皮尔斯的战斗意志,他越来越憎恨琼斯太太,越战越勇。

    D.④说明琼斯太太的善举使皮尔斯内心深受触动与震撼。

    4结合小说结尾的部分,想象一下,皮尔斯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①父亲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70年了。

    ②1936年10月19日清晨,7岁的我从沉睡中醒来,觉得天色不早,阳光比往常上学的时候亮多了。我十分诧异:保姆许妈为什么忘了叫我起床?我连忙穿好衣服,这时楼梯上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许妈来到三楼,只见她眼圈发红,却强抑着泪水对我说:“爸爸没了,依现在勿要下楼去。”我没有时间思索,不顾许妈的劝阻,急忙奔向父亲的房间。父亲仍如过去清晨入睡一般躺在床上,那么安详,好像经过彻夜的写作以后,正在作一次深长的休憩。母亲流着泪,赶过来拉住我的手,紧紧地贴住我,像是生怕再失去什么。我只觉得悲哀从心头涌起,挨着母亲无言地流泪。父亲的床边还有一些亲友,也在静静地等待,似乎在等待父亲的醒来。时钟一秒一秒地前进,时光一点一点地流逝,却带不走整个房间里的愁苦和悲痛……

    ③70年过去,这个场面在我的脑海里还是很清晰,仿佛可以触摸。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父亲的写作习惯是晚睡迟起。早晨不常用早点,也没有床上喝牛奶、饮茶的习惯,仅仅抽几支烟而已。我早晨起床下楼,蹑手蹑脚地踏进父亲的房间,他床头总是放着一张小茶几,上面有烟嘴、烟缸和香烟。我取出一支香烟插入短烟嘴里,然后大功告成般地离开,似乎尽到了极大的孝心。每次许妈都急忙地催促我离开,怕我吵醒“大先生”。偶尔,遇到父亲已经醒了,他只眯起眼睛看着我,也不表示什么。就这样,我怀着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样的满足心情上幼稚园去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诧异——( )                  悲痛——( )

    【2】用“ ”画出描写鲁迅先生去世时样子的句子。

    【3】用一句话概括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时钟一秒一秒地前进,时光一点一点地流逝,却带不走整个房间里的愁苦和悲痛⋯⋯”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希望时间能带走房间里的愁苦和悲痛。

    B.“却带不走整个房间里的愁苦和悲痛”这个说法形象地渲染了当时的悲痛气氛。

  • 14、挑战课外阅读。

    “咔嚓——呼”,一声尖响,一降冷风骤雨,沉闷拥挤的车厢里激起一片惊呼,原来,后车厢前排那块有裂纹的窗玻璃,在公共汽车急转弯中被震飞了小半块,幸好没伤人。

    一阵忙乱之后,就听见客人中有人说:“大清早就触头!”“现在乘车啊,真是…”后门那位理着童花式短发的年轻女售票员红着脸,一声不吭地站起来,走到玻璃窗前。座位上一对官人夫妇手握着手,默默坐着,水已打湿了他们的脸和前襟。姑娘的脸更红了,忙撑开手中的花折伞,堵住洞口。

    车厢里一下子静了,大家的目光柔和下来。

    “对不起,师傅们,这块玻璃应该换了。怪我们……姑娘柔气轻声地刚说了一半,一阵狂风把地娇小的身子刮退半步,话也咽了进去。这时,一只大手抓住伞柄,助她往前一顶。只听“咝——”,伞面被尖利的玻璃撕开一道子。伞骨也断了一根,但洞口又封住了。“唷——”在乘客的惋惜声中,姑娘却朝着身边这位四十来岁、面带歉意的大汉感激地笑了,笑得弯了眉毛。

    “你去吧,我来!”大汉胸前的红字告诉人们,他是一位钢铁工人。他的声音也像金属撞击一样铿锵有力。

    姑娘又去忙着招呼售票,只是声音更甜更亮。

    玻璃窗修好了?”盲人夫妇问。

    雨停了”。大汉回答

    “那就好”

    乘客们都善意地笑了,车厢里显得格外地温暖。

    公共汽车又驶过两站。大汉身边一位正在背外语的小伙子突然伸出手说:“你该下车了,交给我吧!”“你怎么知道?”“咱们都是老乘客了。”“那,哈哈……”

    又过了两站,小伙子也要下车了,一位女同志刚想接过来,可是伞柄却被一个面皮白白的学生急忙抢了过去。周围的人又笑了。

    一站又一站,一人又ー人。伞柄被众人握得暖烘烘的。这暖意不断传给后来者,也传给了车厢里的每一个人。

    【1】请给短文加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记叙了在冷风骤雨的天气里,公共汽车车厢玻璃破了以后,售票员和乘客_______________的事。

    【3】“大汉”面带歉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姑娘却朝“大汉”感激地笑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文中画线部分,想一想:“大汉”为什么要“欺骗”盲人夫妇?乘客们为什么又都“善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情节,可以分为“震飞的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6】联系全文,可见文章结尾处的“暖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少先队员们都在注视和倾听辅导员的讲话。

      修改病句:  

    2、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要好好学习。

      改为双重否定句

    3、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反问句

    4、“我们不能无谓地死亡,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

      改为提示语在中间:

    5、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句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声真诚的赞美是一朵花,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   ……

     

  • 16、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字句)

  • 17、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8分)

    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缩句:

    今天晚上有大雨。我们要按时到达。(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4)他非常着急。(改成比喻句)

     

  • 19、仿照例句(写人物说话时,不用“说”字),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例: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王老师宣布了“校园戏剧节”各班可以报三个节目的消息,同学们____________,我和同桌____________

  • 20、渔夫的额头上刻满了一道道深深的沟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都会有感人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写跟动物有关的故事。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45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