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原文填空。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普哉乎鼓琴,________乎若太山。”________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________,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要求写词语。
(1)(_____)妙(____)肖 (____)(____)不安 一尘(____)(____)
天(____)之(____) 轻歌(____)(____) (____)(____)不齐
(2)照样子写词语。
亭台楼阁(并列式)_____________
垂头丧气(人物神态)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写词语。
人们常用_________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_______来赞美贝多芬的《月光曲》。
3、动词填空。
( )柜子 ( )雨衣 ( )脖子
( )楼梯 ( )袖子 ( )胡子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写词语。
(____)色欲(____) 硕大无(____) (____)(____)自怜
(____)(____)千里 心(____)神往 孤芳自(____)
1.写出三个含 “然”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三个“AABB”式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远的晴空,嫩绿的草坪,潺潺的流水,如此情景,怎能不令人______________?
5、补充词语。
余音绕____ 惟妙惟____ 笔走________ 汹涌________
忘____所____ 有目________ 聪明________ 热血________
6、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①,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②漫道③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这首词写于长征路上,作者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之后。
注释:①烈:凛冽。②雄关:指娄山关。③漫道:徒然说,枉然说。
【1】(提取信息)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__”。
【2】(理解字词)联系上下文,“马蹄声碎”的“碎”的意思是( )
A.不完整。 B.说话唠叨。 C.杂乱。 D.完整的东西破坏成零片零块。
【3】(提取信息)为了渲染红军急速而又坚毅地向娄山关前进的英勇姿态,作者写到的景物有 、 、 、 、 、 和 。
【4】(品词析句)用自己的话说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整体感知)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
A.悲伤 B.壮烈 C.消沉 D.欢快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它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的,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
A.攀(五岭) B.越______ C.渡______ D.夺______ E.翻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B.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C.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下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
文/〔宋〕陆 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透过“少壮”和“老”,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遗力”表现出古人怎样的一种学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愉悦)。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 勾画)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 奇特)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2】写出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原》的作者是( ),原名舒庆春,满族人,被称为( )。代表作有《( )》《茶馆》《骆驼祥子》等。
【4】写出文中的拟人句( ),这样写的好处是:( )
【5】写出文中的比喻句:( )。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 )。
10、现代文阅读B
汉字与中国心
①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②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③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江海”、“明月”、“鸿雁”……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④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⑤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么?
【1】根据文意回答:汉字的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中华”、“神州”、“大地”、“江海”、“明月”、“鸿雁”这些词语,其中哪两个词语最容易勾起华夏儿女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参照选文内容,补全语段:
杜甫在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喜悦吟诵“漫卷诗书喜欲狂”; A_________
深情道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苏轼在远念胞弟时, B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请传递给下一位
①一场大雪,将我们困在了沪浙皖高速上。
②七个多小时过去了,车龙动都没动一下。又饥又寒,我们一家三口,蜷缩在小车里。为了省油,车早熄了火。
③儿子又喊饿了。还是早上吃的一点早饭,我们也饿,可是,车上仅有的几盒饼干已经吃完了,只剩下几袋方便面和冰冷的矿泉水。妻子只能无力地安慰儿子。
④我下车看了看,车龙前不见首,后不见尾。路面上的积雪已经有十几厘米厚,而且结了冰,踩在上面,很滑,根本不能行走。高速路外,完全被大雪覆盖,甚至连个村庄都看不见。此时我的内心焦虑惶恐。
⑤我回到车上,打开收音机,调到交通频道,收音机在反复播放,因为骤然而至的大雪,高速都已经封道了。我们这条沪浙皖高速也封了。政府正在组织抢修。
⑥突然,前面的小车车门打开了,走下来一个中年男人,只见他扶着车子走到车头,接过一个袋子,又扶着车子走到车尾,在朝我打手势。
⑦我下了车。中年男人大声喊:“这是前面送过来的盒饭,你帮忙往后传一下。”
⑧我小心翼翼扶着车子,挪到车头,伸出手,将他手里的袋子接了过来。疑惑地问他:“怎么回事啊?”
⑨他说:“我也不知道,袋子里是盒饭,是我前面的车子传过来的。”听他一说,我抬头往前一看,果然前面每辆车子边都站着一个人,在摸索着传递。中年男人大声说:“可能是有人将盒饭送上了高速,路太滑,没法一辆辆送,才想出让大家互相传递的办法吧。”
⑩我明白了。扶着车子,我慢慢挪到车尾,喊我后面的驾驶员。后面是辆大货车。我将中年男人的话重复了一遍,请他将盒饭往后传递。
⑪又一袋盒饭传了过来。中年男人问我:“车上有老人和孩子吗?有的话,先拿一份盒饭给他。”我感激地冲他笑笑。
⑫就这样,大雪纷飞中,一袋袋盒饭从前方传来,又从我的手上,传到后面车上的人。几次听到惊叫声,路太滑了,虽然扶着车子,一不小心,还是会摔倒。雪飘落在每个人的头上,脸上,身上。我前面的人,后面的人,都像个雪人。
⑬终于,后面的货车司机告诉我:“不用再传了。后面的人,都已经接到盒饭了。”
⑭这一袋盒饭,是我和妻子的。坐在车里,打开盒饭,还飘着温温的热气。
⑮几个小时后,高速终于恢复了通车,长长的车龙在缓慢地向前移动,每一辆车,都打开了双跳灯,温暖的橙色,在冰天雪地的高速上,汇成了一股暖流。
⑯我们缓慢而温暖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雪纷飞: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找出下面小标题概括的段落内容。
(1)路上被困:第( )自然段——第( )自然段
(2)传递盒饭:第( )自然段——第( )自然段
(3)温暖回家:第(⑮)自然段——第(⑯)自然段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我”的情感态度发生变化经历了一个过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疑惑惊讶→_____________
【5】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心读完全文,说说标题“请传递给下一位”有何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丁香花
①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
②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
③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得相当有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再对个四点五点六点什么的就不新鲜了。刘塘不慌不忙地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您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百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那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
④后来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地跑出去,再哐当哐当地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
⑤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米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它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得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呵地笑了。
⑥放下饭盆坐在了丁香树下的马路牙子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供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
我只想沉浸……
⑦我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
【1】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文字,概括作者与丁香花相识的三次经历。
在废品站的园艺书籍里,初识丁香——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识丁香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识丁香花。
【2】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验,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塘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可呵呵地笑了,
(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吾母吾师
[泰国]宇瓦迪•通萨昆隆朗
①母亲是60多年前从中国移民泰国的。我年幼的时候,母亲的泰语说得很别扭,常常被当地人取笑。
②我上四年级之后,有一天,母亲翻出我的旧笔记本、旧书本,开始学习泰文。那时候,我不但没有以她的学习精神为荣,反而觉得这是我有生以来最苦恼的日子。我被迫做了母亲的老师。当时她36岁,我还未满10岁,而她对字母、发音、语法、字义等无所不问。有些难字我不是没学过,就是还不能理解。
③通常晚饭之后我做功课,母亲则学泰文。我们坐在饭桌两边,桌下蚊香的毒烟把人熏得昏头昏脑。母亲拿着我的旧课本来读,碰到不懂的字就大声拼出来给我听。有时她拼错了,我就得站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字。我说出读音、字义,母亲就用简单的泰文或中文记下来,不久,我那些旧课本上满是她草草写下的笔记了。
④她进步之迅速令人难以置信。仅仅两年,她就什么都可以读了,不论是小说、史书还是报纸。泰语娴熟了之后,她又开始学英语。
⑤母亲现在还做了我几个孩子的老师,这又是个奇迹。我的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于是,母亲毫不犹豫地替我代劳,把孩子们照顾得妥妥帖帖。她把自己过去的艰苦经历归纳成为宝贵经验,传给外孙。她会告诉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最初看来总是困难的,你尽了力还是觉得似乎永远不可能成功,但是只要锲(qiè)而不舍,总会有得心应手的那一天。
⑥母亲发奋求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和母亲一样,我36岁才开始学习一些从前没机会学的科目。我明白求学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求学需要的只是努力和恒心。
【1】“吾母吾师”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画线句和下面哪句话表达的意思一致?请在它后面的括号里打上“√”
A.万事开头难。( )
B.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C.一分钟的成功,付出的代价,却是好些年的失败。( )
【4】母亲为什么能做“我”几个孩子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母亲奋发求学这件事,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自己的母亲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请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传递微笑
闹铃还没响,我就醒了——哦,晨练时间到了。走出房间,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顿觉心里舒畅而轻松。及至走出家门,凉爽的夏风迎面扑来,更是让我心旷神怡,抑制不住的喜悦写在脸上。
赶至花园内跳健美操的地方,看到很多人已在等候。我满脸的笑意感染了身边的人,我看到他们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这更加感染了我的情绪。于是在喊口令的时候,我的声音里也加入了喜悦的元素,越发能够带动人们运动了。呵呵,微笑带给人的感觉真好!
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去早市上买些蔬菜瓜果,微笑挂在脸上的我总能换回卖菜人的微笑,没有了往昔的讨价还价,没有了往昔的斤斤计较,让人忍不住想高歌一曲来表达满心的愉快。看来,对于陌生人来说,微笑就是一种互相沟通的语言,是一把走进彼此心灵的钥匙。微笑的力量真不小!
继而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家小餐馆,因为饭菜味道好,价格又便宜,所以吸引来了很多顾客。但美中不足的是,这家餐馆只有一张长条桌,所有来就餐的客人都坐在一起。而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这是一件很别扭的事情。尤其是吃饭的时候,大家也都小心谨慎,不敢侵占别人的“空间”。这时,一个小孩拿起桌上的一个盐罐,微笑着对身边的人说:“阿姨,我觉得这菜有点淡,您需要盐吗?”就这样,一罐盐被人们微笑着传递下去。不一会儿,全桌的人都像老朋友一样谈笑风生了。与其说打破人与人之间隔阂的是一罐盐,不如说是人们脸上挂着的微笑!
人其实就是一种感情动物,你对他好,他会感知到并回报给你同样的好,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婴儿。我有个三个月大的小侄子,当我开开心心地逗他的时候,只会哼哼呀呀的他也会露出甜美的笑容,舞动小手小脚来回应我。再想想我们的生活,因为缺少了微笑而缺少了多少温情: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表情漠然;一些上班的人也因工作的忙碌而失去了本该挂在脸上的微笑,他们失去的不单单是微笑,还有快乐的心灵啊!相反,一些老爷爷老奶奶却总是露出和蔼的微笑,让人心里暖暖的。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微笑吧,你会觉得天很蓝,花很香,世界很美好!把微笑传递给身边的每个人吧,你会觉得生活处处都有阳光!
【1】这篇文章表现的中心是______让生活更美好。
【2】作者列举了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来写微笑的力量。如第二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微笑带给人的感觉真好;第三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微笑的力量真不小!
【3】作者想到的一个关于微笑的故事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鸟怎么会是恐龙变的呢?(改为陈述句)
(2)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缩句)
(3)“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4)濛濛的细雨润湿了眼前的景物。(改为“被”字句)
16、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你知道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万花筒。
(1)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集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18、小练笔
(1)读下面的句子,思考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①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②他大吼了一声,大山都抖了三抖。
饿 厚 盼望 喜欢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用“弹琴”这个情境,就心情好这种状态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①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
②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缩句) ________
③那一摞碗在少年的头上不停地晃动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
④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⑤她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用划线词造句) ________
21、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开展“十个一”这项活动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为了打好你们的基础而发展的。每天十分钟计算,是为了培养你们的计算能力,开发你们的大脑潜能;每天的十分钟朗读以及阅读一篇文章,是为了进一步的提高你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希望你们认真完成好十个一活动,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