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写近义词。
焦急——______ 漫长——______ 变化——______
兴奋——______ 明媚——______ 奇怪——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 )
(2)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
(3)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 )
(4)西藏地广人稀,生活节奏比较缓慢。( )
3、根据下列解释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夜晚接着做。________
②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________
4、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______)
2.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______)
3.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______)
4.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______)
5、感悟和平。
鲜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不会有好收成。——雨果
在和平主义的温床上培植香菌,那是不需要什么肥料的,一夜之间它们就可以突然茁长起来。——罗曼·罗兰
读了上面两句名言,我有这样的感受:________
6、课内阅读。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诗歌的第一、二句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2】这首诗中的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A.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原野上吃草。
B.披着威武的鞍具(金络脑),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3】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诗人通过咏马,表达了自己热望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的愤懑之情。
B.希望自己像马一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
7、
完成下列各小题。
【1】“ 不得语”填入横线处正确的选项是( )
A.陌陌
B.默默
C.脉脉
D.墨墨
【2】描写织女美丽勤劳的诗句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3】“素”在这首诗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本来的,原始的
B.质朴,不华丽
C.白皙
【4】这首诗的前两句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排比
C.互文
D.拟人
【5】我国传统节日众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神话传说也是诗人经常引用的,以下诗句中哪一句没有引用神话传说?( )
A.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D.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对古诗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刻画了银河两岸,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却不得见面的画面。
B.这首诗中的过渡句是“河汉清且浅”,既是前因也是后果。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两句诗,意在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
D.此诗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1】“高贵的头”指的是__________。“魔鬼的宫殿”指的是____________。
【2】从“放声大笑”中体会到陈然____________的英雄气魄。
【3】标题中“自白书”上的引号表示________,“自白书”在诗中的实际含义是_________。
【4】请再写出两句表达视死如归、凛然正气的诗。(注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猛然、突然),小女孩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镇静)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划去括号里使用不当的词。
【2】照样子写词。
瞧了瞧: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3】“娇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杰奎琳“娇声”对司令官说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杰奎琳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有声有光”的语句。
【2】根据选文内容,体会老舍先生是如何把元宵节写详细的。
(1)在第一自然段中,先写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采用________的写法突出其与众不同;然后用总分的写法描写元宵节__________的习俗。
(2)在第二自然段中,对孩子们过元宵节的场面单独进行描写,突出孩子们过节的特点是__________。
【3】读画“ ”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描写灯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作者从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说明灯很多。
11、课外阅读。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香烛纸马送灶王爷上天。最好玩的是把灶王爷的神像揭下来,火化之前,从糖瓜上抠下几块糖粘儿,抹在灶王爷的嘴唇上,叮嘱他上天言好事,下界才能保平安。灶王爷走了,门神爷也换岗了,便在影壁后面竖起天地杆儿,悬挂着一盏灯笼和寒风中哗啦哗啦响的秫秸棒儿,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邪魔鬼怪就不敢登门骚扰了。腊月三十的除夕之夜,欢乐而又庄严。阖家团聚包饺子,谁吃到包着制钱的饺子最有福,一年走红运。院子里铺着芝麻秸儿。小丫头儿不许出门,小男孩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免得冲撞了神明。不管多么困乏,也不许睡觉。大人给孩子们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这叫守岁。等到打更的人敲起梆子,梆声中才能往锅里下饺子,院子里放鞭炮,门框上贴对联。小孩子们在饺子上锅之前,纷纷给老人们磕辞岁头,老人们要赏压岁钱。男孩子可以外出,踏着芝麻秸到亲友近脉的本家各户,压岁钱便装满了荷包。天刚刚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我平时串百家门,正月初一要给百家拜年。出左邻入右舍,走东家串西家,村南村北各门户拜了个遍,这时我才觉得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
【1】本段文字中,作者介绍了“过年”的哪些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们的家乡,大年三十晚上有哪些习俗?试着列举两个,具体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别人。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选文第1自然段写无名指和小指虽然能力_______,但也有__________的时候。
【2】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强调了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这朵“兰花”中“__________的两瓣”。
【3】结尾以手指的全体比喻________________,阐明“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这是文章表达的主旨。
【4】读了选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珍珠泉》。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1】文中“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中“彩色的珍珠”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这段写的是珍珠泉的( )。
A. 泉水 B. 潭底冒出的水泡 C. 潭底的石头
【3】写出文中的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随着网络的普及,广告也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好的广告既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也是一种现代文化的享受。阅读下面的广告语,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或是一次勇敢的探险,或是虚掷光阴。 一红牛广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一足浴店广告
味道好极了。 一雀巢咖啡
动态的诗。向我舞近。 一丰田汽车
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一丰田汽车
【1】最后一则广告可以作为哪类产品的广告词? ( )
A.丝币广告
B.牛奶广告
C.巧克力广告
D.饼干广告
【2】从以上广告中选择一个,说明其中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自己对广告词的了解,自己拟一则广告,范围不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上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鲁迅先生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把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小明是学生。
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道题这样做事对的。
把陈述句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原句:鲁肃答应了为诸葛亮借二十条船的要求。
(1)改写成带“把”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写成带“被”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办法好,我们怎么会不采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难道英语不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兵工厂。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我知道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我能把它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昨天一夜几乎完全没合眼。(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妈妈都出差了,我只能自己学着做饭、收拾房间。(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泪水,是感情的流露,或喜悦,或悲伤,或懊悔,每一次流泪都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都会在情感深处留下深深的印迹。泪水是成长的记录,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折射着你走过的历程。回首往事,你会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呢?请以“泪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内容真实感人。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真实生动。
记叙的中心明确,详略得当,不少于500字。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