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
2.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雨跳珠乱入船。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用“续”字组成词语,并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
1.最近,我(______)看了几场足球赛。
2.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______)搬到岸上。
3.暴风雪将(______)到明天下午才能结束。
4.小明和莉莉获得了拉丁舞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老师鼓励他们不要骄傲,还需(______)努力!
3、判断下面毕业赠言中的修辞手法,并运用其中两种修辞方式,给老师和同学各设计一则赠言。
1.我们曾是并肩生长的两棵小树,我们曾是二重唱的两个声部,我们曾是一张课桌上的一对学友。当我们挥手告别时,请带上我最美好的祝福。_______
2.春雨,染绿了世界,而自己却无声地消失在泥土之中,老师,您就是我们心田的春雨,我们将永远感谢您。_______
3.当精神渴了,就听听音乐,当精神饿了,就读读书吧。_______
4.功夫自难处做去,学问从苦中得来。_______
给老师的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同学的赠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在“快乐读书吧”学习活动中,我读的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在阅读过程中,我尝试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方法(写出一种阅读方法即可)。
5、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它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长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墨绿色的长墙。( )
2、你看,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
3、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 )
4、我在长长的胡同里走着,听着,想着,钦佩着这个弹琴的人,“拳不离口,曲不离口”啊!( )
5、成百上千只雄企鹅挤在狭长的冰岛上,在漫长的黑夜和漫长的严寒中,站立在冰面上,整整64个不能进食的白昼,整整64个不能安眠的黑夜,整整64个日月轮回,换来小企鹅破壳而出的那一刻。( )
6、五六根枝条怎么会合伙呢?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所以生成这个样子。( )
7、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受的了呢?( )
8、假如我们先他们而去,他们的白发会从日出垂到日暮,泪水会使太平洋为之涨潮。
( )
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10、面对这无法承载的亲情,我们还敢说我不重要吗?( )
6、古诗理解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用“/”为这首词画出朗读停顿
【2】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作者送朋友离去的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5】这首词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独坐敬亭山
,孤云独去闲。
,只有敬亭山。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被世人誉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闲: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
【4】读第1、2句诗,完成填空
(1)这两句诗运用了 ________ 的写法,烘托了诗人心灵的____________。
(2)想象画面,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3、4句诗,完成填空。
(1)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出了诗人与_______之间的深厚感情。
(2)“只有”一词突出地表现了_______的思想感情。
8、古诗二则。
春夜喜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好雨知时节, 剑外忽传收蓟北,
当春乃发生。 初闻涕泪满衣裳。
随风潜入夜, 却看妻子愁何在,
润物细无声。 漫卷诗书喜欲狂。
野径云俱黑, 白日放歌须纵酒,
江船火独明。 青春作伴好还乡。
晓看红湿处, 即从巴峡穿巫峡,
花重锦官城。 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注释:
①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①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
②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②蓟北: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当时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③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从。 ③青春:指春天。
④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⑤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花重锦官城(zhòng chóng ) 漫卷(juàn juǎn )
【2】理解词语意思。
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阅读两首诗根据相关内容填表。
诗题 | (内容、体裁等)不同之处 | 相同之处 | |||
不同项目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春夜喜雨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9、现代文阅读。
珍藏的红书包
①在我家的衣柜抽屉里,有一个红书包。我珍藏它已经有二十年了,每次看到它,眼前就浮现出二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②那一年,我读小学四年级。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 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痒。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都退得远远的。放学时,汪丽娜走在我前面,我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气。一个念头升了起来:我一定也要有一个这样的红书包。
③一连几天,一放学,我就跑到文具店去找这样的红书包。终于,在一家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隔着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凑近点儿看,一会儿退远点儿看,一会儿又捂上一只眼看,怎么看也看不够。它太漂亮了,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
④我奔跑着赶到车站,等妈妈坐公交车下班回来。我等了三辆公共汽车,才等到妈妈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扯起妈妈的衣袖就把她拉到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我便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我不知怎的就想哭,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妈妈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好像心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文具店要关门了。
⑤夜里,我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哭起来,居然哭醒了。我擦擦眼泪,突然发现爸爸妈妈还没有睡,我又隐约听见他们好像在讨论着什么。妈妈摇摇头,爸爸跟妈妈说着什么,妈妈摆摆手,爸爸又继续说着什么……最后妈妈点了点头。房间的灯熄灭了。
⑥第二天,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他今天下了班就去把我想要的红书包买回来。于是,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活,而且还很紧张很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个红书包,同你的那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又变得忐忑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了。
⑦晚上,爸爸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转。等乐过之后,才看见妈妈正在给爸爸的膝盖抹红药水。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拐弯时不慎摔倒了,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我不禁低下头。
⑧第三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汪丽娜,谁知她已换了一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这下我有点儿傻眼了。回到家,我把事情告诉了爸爸和妈妈。爸爸说:“你能欣赏美,这已经很好了,可是……”妈妈说:“你能追求美也没错,可是……”
⑨爸爸妈妈当年说了什么话,我已经记不清了。可是,从那天起,我似乎更加关注一切美丽的事物,它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我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再没有为想得到它而伤害别人了……
⑩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给了我生活的启示。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我”的动作进行的描写,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自然段结尾写道,“我不禁低下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⑤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爸爸妈妈在讨论什么,他们各持怎样的意见?讨论的结果是怎么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使用了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爸爸妈妈说的话,并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这个红书包给了“我”什么生活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母 爱 的 力 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 ① )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 ② ),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 ③ )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
【1】给文中标有①②③的地方选择最恰当的词。
① 恳求 哀求 要求 _______
② 希望 期望 渴望 _______
③ 抓住 攥紧 牵着 _______
【2】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这位女护士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竺可桢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美丽的杏花呀!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_____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_____搞科学研究_____不能使用_____大概_____也许_____这类字眼_____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_____竺爷爷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________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________搞科学研究________不能使用________大概________也许________这类字眼________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________
【2】竺可桢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顷刻间”是指________;从“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我体会到竺可桢爷爷听到第一朵杏花开的消息时心情是那样的________、________;这种情绪表现在行动上就是________。
【3】从竺可桢爷爷的话中我知道了竺可桢爷爷是一个________的人。
12、阅读理解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从下列四种划法中选出一种正确的,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2】以上四个层次,分别说明了卢沟桥的四个特征。这四个特征是什么?用简洁的话写在下边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4】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不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根据课文回答问题,并说说文中这样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
【5】“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对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描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时间都去哪了
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②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奏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④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大多的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⑤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材料链接】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时间都去哪了》歌词
【1】对比【材料链接】和文中画“﹏﹏﹏”的句子,完成练习。
(1)【材料链接】用_______(抒情 说明)的表达方式,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的句子用________(抒情 说明)的表达方式,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请你根据短文所提供的信息,用比较简洁的话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个自然段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直观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用歌曲引出说明对象,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兴趣。
B.本文围绕着“时间去哪儿了”这一说明对象,说明了年龄增加时间“变快”的原因。
C.年龄增加时间“变快”,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
D.年龄增加时间“变快”,只是因为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再其人生中所占比重越小,人们对单位时间的感知能力越强。
14、课外阅读。
史上名人过春节
春节是我国辞旧迎新的重要节日。你知道名人们是如何过春节的吗?
书圣王羲之每到春节,都会写80个福字,再写20个寿字,分给来拜年的人。
有一年到浙江绍兴暂居,过年时,王羲之写了一副对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对联刚贴出不久,就被人偷走了。王羲之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莺啼北星,燕语南郊。
谁知,对联又被人偷走了。王羲之又提笔写了一副对联,为了防止再被“偷”走,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在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叫家人将对联剪去的一截粘贴上,变成了一副妙趣横生的对联: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过春节踩高跷,每年都要加高一点,寓意更上一层楼,《关汉卿传》记载:卿70岁,春节高跷过。
王安石写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千古绝唱。
1948年春节,丰子恺正住在杭州葛岭,一时书兴大发,欣然为一村人家家写春联。
钱钟书过春节忙看书,有人来访,钱钟书先生只露出一道门缝说:“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于是,有人说钱钟书不近人情。
【1】王羲之过春节要写福寿字, ;关汉卿要 ;王安石要 ;丰子恺 ;钱钟书要 。
【2】偷对联的人为什么看到王羲之的对联摇头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详写了________,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15、他跑得很快。(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把”字句)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奶奶对小明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改为陈述句)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为比喻句)小刚跑得非常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改为比喻句:)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这场比赛怎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呢?
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怎么会让人觉得舒服呢?
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刘波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浏览”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挫折。遇到挫折,有的人勇敢面对,有的人踌躇不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请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把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字数在4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