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上一层楼。
2.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雨跳珠乱入船。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2、看拼音,写词语。
1.看到liǎng bìn bān bái( )的老人摔倒在路口,我刚想去扶却立刻想起“碰瓷”二字,内心tǎn tè ( )起来。不料,一位身材kuí wú( )的叔叔大步上前,一边问候一边扶起老人,老人感动得rè lèi yíng kuàng( ),连声道谢。我却陷入了深思……
2.这座山上chù lì( )着一座寺庙,听说庙里的菩萨很灵,qián chéng( )的信徒fēn zhì tà lái( ),使这里终日yān wù liáo rào( )。
3、名著知识积累。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这句话中的“周郎”是指________。这部作品中,你最熟悉的一个故事是________,你最欣赏的一个人物是________。除了这部作品之外,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红楼梦》。
4、读拼音,写词语。
kǒng jù jì mò lǐ zhì zhà lan qīn xí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富裕——(______) 康健——(______)
6、课外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 ①水国:水多。②蒹葭(jiān jiā):水草名。③苍苍:深青色。④今夕:今晚。⑤离梦:离人的梦。⑥杳(yǎo):无影无声。⑦关塞:边关塞外,代指遥远的地方。
【1】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往往要借助独特的景物。从第一、二句能看出本诗是在______季所作,选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都能够传递离情。
【2】第三句诗的意思是:谁说友人千里之别从今晚就开始了?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和语气可知道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 )
A.离别后的梦无声无息,就像迢迢关塞一样绵长(有这样的梦相伴,我们如同没有分离)。
B.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让我连离别的思念都无法寄托)
7、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回答问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忆江南》是一首( )。
A. 曲 B. 词 C. 诗
【2】“江南好”中的“好”字,包含着诗人深情的________。
【3】诗人描写了江南的____、____和____的景色之美。“________”一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与“________”一句相呼应。
8、课文理解。
题西林壁
[宋]苏轼
,
。
,
。
【1】把诗句填写完整。
【2】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看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当局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你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快乐岛。
雕像
一位致富不忘家乡的农民企业家出资修了一座跨河大桥。
大桥竣工后,企业家找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塑家,请他塑一尊人物石雕立在桥边。
雕塑家问:那你是否带来了这个人的正面、侧面照片?
企业家说:照片我没有,但请你听听这个故事——
20年前一个夏日傍晚,山洪暴发,天昏地暗。一个放学归来的少年躲在河边一棵孤柳下,浑身透湿,惊恐地盯着面前咆哮的河水。突然,少年听到一声声呼唤:狗子——狗子——
少年隐约看见河对岸母亲顶着一块儿塑料布艰难地走来了,可河上的小木桥早被洪水冲走了。母亲也看见了儿子,来不及挽起裤腿便踏进湍急的河里。突然,一股更猛的洪水奔涌过来,母亲一闪不见了。良久,母亲又被洪水托了起来。娘!娘——少年哭喊道。
母亲在被浪头掀起的片刻,用了最大的声音喊:狗子——饭在灶膛里……热着——有20块钱在床上棉絮里……母亲语音未落就被洪水卷走了。
后来少年辍学了。少年用母亲积攒下的分分角角到镇上做生意,一直到今天。
企业家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了,他说:“你知道,那少年是我,我要给母亲塑一尊雕像。”
雕像揭幕的那一天,当这位农民企业家亲手掀起雕像上的红绸时,他惊呆了,久久不语——风雨中,一位头发凌乱的母亲顶着一块儿雨布,佝偻着腰,神情焦急地呼唤……母亲的背后,映衬着彩虹一样的跨河大桥。企业家回身紧紧抓起雕塑家的手:“谢谢你!雕塑家,谢谢你!”企业家的声带颤动着,眼睛闪着泪光。随后他说:“工钱多少?你说个价!”
雕塑家轻轻推开企业家的手,郑重地问:“你说呢?”
【1】企业家回身紧紧抓起雕塑家的手:“谢谢你!雕塑家,谢谢你!”企业家感谢雕塑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
【3】你认为企业家与雕塑家分别是怎样的人?
企业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雕塑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_________ 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_____ ,流必向下,______ ,它好像有情义。水__ 山岩, ___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_____ ,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根据课文内容,将片段补充完整。
【2】造句。
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说“水是真君子”的原因有:①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 ;④ ______。
【4】根据你对孔子的了解填空。
(1) 写出与孔子相关的一个故事:_________ 。
(2) 写出孔子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说“勤”
①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一勤天下无难事”。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这就是说,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好学。
②勤,对于好学上进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德。我们说的“勤”,就是要人们珍惜时间,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勤于实践,勤于总结。古今凡有建树者,在其历史的每一页上,无不用辛勤的汗水写着一个闪光的大字——“勤”。
③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知识青年曹南薇,坚持自学,数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④勤出聪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浑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是他不气馁,不灰心。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他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数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坚持练习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我国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姓陈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可是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终于“无书不读”,成了一个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有些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的人,只要有勤奋好学的精神,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⑤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一个人的知识多寡,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知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⑥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只要我们不怠于勤,善于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灼见的人,是一定能够体会到“勤”的深刻含义的。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造诣(________) 变拙(________)为巧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概括第④段中的两个具体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够再举出一个或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论点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八个有关勤奋学习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横线画出静态描写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动态描写的句子。
【2】第2自然段突出了草原___的特点。写的主要景物有: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请找出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抄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滴水穿石的启示
(1)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qiè)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3)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dí)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zī)孜不倦,竟拥有白炽(chì)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4)我们知道,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它的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但它却不能把石块滴穿。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
(5)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1】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下面哪些双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不教一日闲过。” “滴穿” “顽石” “滴水穿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搔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棵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选文前四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五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指____、“风景”指_______、“灵魂”指________。
【4】写出本文的行文线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鲁滨孙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孙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孙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小红军对陈明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照管花草。(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题目:我想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作文。仔细想想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然后再详细地写下来。叙述要有条理,最好用上首尾呼应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