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谋议、辞说以及他们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和人物。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几千年的史实,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汉书》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断代史,记录了从汉高祖建立西汉到东汉政权倾覆的完整历史,后来的正史都有以其为范本,名称也多称为“书”。
2、当代知名的服装设计大师,绝大部分还没从服装设计学校毕业就已经离开学校,开始自己的服装设计生涯。因此,有人认为服装设计的专业学习对学生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并没能提供有力的帮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最有力地反驳上述推论?
A. 服装设计大师都承认,他们学习了服装设计学校的基础课程。
B. 知名服装公司在招聘设计师时,很看重应聘人员的毕业院校。
C. 调查显示,服装设计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年收人要显著高于同类院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
D. 在服装设计行业中职业发展比较好的从业者,基本都毕业于服装设计学校。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进化人类学家认为,因为我们从过去几代人那里继承了在这个世界立足的行动指南,所以我们被包裹在文化里。人类进化的目的 , , , 。不过,环境既包含文化层面,也包含物理层面。文化的快速变化正在对人类的进化过程产生巨大影响。
①是将其应用于生活环境相同情景中
②不是通过个人努力独自解决问题
③是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共同积累知识
④不是通过集体合作快速解决问题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干禄(gān) 名宿(sù) 装模作样(mú) 少安毋躁(shāo)
B. 经幢(chuáng) 违拗(ào) 教学相长(jiāo) 拾级而上(shè)
C. 粳米(jīng) 薄面(bó) 呼天抢地(qiāng) 扺掌而谈(zhǐ)
D. 辟邪(bì) 供职(gōng) 强词夺理(qiǎng) 不着边际(zhuó)
5、丰子恺有一幅题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漫画,此处以“钩”作为“新月”的量词十分形象。图中的新月画得( )。
A.十分形象,弧形向左,正是上弦新月如钩的情状。
B.画图错误,弧形向左,却是下弦残月如钩的情状。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门 董桥
(1)“门”是人们日常生活里最恐怖的威胁。开着的门,是陷阱;紧关着的门,是绝望的面具。无论是铁门、木门、蓬门、朱门,高高的门和低低的门,厚的门和薄的门,卧室的门、厕所的门,无不象征一种不可告人的故事。中国人有所谓的“门人”或“门生”之称,更是树朋党立门户的前奏曲。《宋书》说徐湛的门生千余人,皆三吴富人子,每次出入行游,“涂巷盈满”,这使人想到时下文坛林林总总的帮派,各创惊人之语,然后当街谩骂,然后执笔上阵,然后各揭隐私,然后非置仇人于死地而不休。这都是“门”的罪过。
(2)人间还有许多不同类人的脸:商贾的脸,乞丐的脸,富孀的脸,绅士的脸,作家的脸,娼妓的脸,义士的脸,大官的脸和小白脸……但是,天下最不讨人喜欢的脸,是“门吏”的脸。“门吏”者,守门之吏也,或私家所用之阍人也,或门下办事之人也。这些人寄身在人家的门下,还要作威作福,吆喝异己。“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时候,门吏固然不可一世;一旦权势已去,门可罗雀,门吏也就卷席他往,另寻门户。这一生从一扇“门”辗转到另一扇“门”,既不能摇身一变而为“门神”,寿终正寝的时候,可能连“门”边儿都不曾摸到,一辈子是“门外汉”。
(3)我们现在“朝九晚五”,营营役役,猎食终日,晚上还要兼职补贴,宁愿冷落娇妻、不顾儿女,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光耀“门”楣。因为“门”是面子,只要“门庭”漂漂亮亮,自己面黄骨瘦,也在所不惜!至于莘莘学子,废寝忘食,甘做混蛋教育制度的牺牲品,不外是为了迎合《颜氏家训》里所谓的“笃学修订,不坠门风”。
(4)现在世界大乱,许多人口口声声在高谈追求世界和平之“法门”。其行虽愚,其情可悯。其实,只要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门都给劈掉了,世界和平的日子自然接踵而来了。一切流血斗争,深仇大恨,都因于阶级权利的不平衡。而“门”是打破这个阶级悬殊的阻力:小自住家门上的“外窥孔”,大至象征国门的机场海关的入境登记处,都是属于变相的“门罗主义”。
(5)日常生活里,我们受“门”之“累”,几不可胜数!夫妻吵架,妻子把门砰然关上,大丈夫只好冤沉大海,睡在客厅,不得其门而入。上司老板关起门来密谈,小的在门外忐忑不安,等到门开了,上司可能宣布请你“另谋高就”;一声拜拜,砰然关门。此外,妻子在手术是生产,丈夫关在门外踱方步,此时此际,那扇白色的门,是最“他妈的”门。此外,关起门之后,叱咤风云的名流可以调戏闺女;名满天下的文豪可以变成文抄公;长袖善舞的商人可以诱良为娼;门当户对的情侣可以玩火。这时“门”的好处。
(6)天下还有“伟大”的“门”——那是“门庇”“门荫”“门功”之类的门。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云:“生四岁,以门功拜太子舍人”。这是托祖父之功而得官也。还有“石阶藉门荫,屡登崇显”,现代人所谓藉“人事关系”而升官发财,而鸡犬升天者,泰半是托伟人的“门”之福。但是,人间最伟大的“门”,大概只有主理人体新陈代谢作用的那一“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指明“门”的各种类型,既突出其日常生活的特征,也点明了它所具有的“最恐怖的威胁”的性质,让人对“门”有了更深的认识。
B. 作者在谈到“门吏”时,先用不同类人的脸引入,然后笔锋一转,谈到“门吏”的脸。这种手法把“门”和“脸”联系到一起,启人深思。
C. 在表现手法上,文章还用了反语。比如对我们所受“门”之“累”,在列举种种“累”后,却说“这是‘门’的好处”。
D. 文章结尾说“人间最伟大的‘门’,大概只有主理人体新陈代谢作用的那一‘门’”,语言大俗,这也体现了董桥散文的一贯文风。 ^
【2】结合全文,概括说明文中的“门”有哪些含义。
【3】董桥的散文驳杂而有内涵,宽度、深度兼具,读来发人深思。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做 到这一点的。
7、名句默写: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秦人年深日久,大肆掠夺囤积各国人民珍宝财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眼前处境扩展到感慨动乱以来种种遭遇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声声慢
(1)《声声慢》中使用了一连串叠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把词人内心的悲哀、孤独、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声慢》中描写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3)《声声慢》中写晚风寒气逼人,淡酒难敌,含蓄地道出了词人想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痛苦心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面对花凋花谢的感慨。
(5)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词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6)《声声慢》中词人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凄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遥想当年刘裕挥戈北伐收复故土的豪迈气势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遥忆当年抗金战火弥漫扬州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年纪虽老而壮志犹存,感叹自己被弃置不用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的结局。
(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通过对比四十三年前的“________”和现实中的“________”,表现了金兵南侵时的战火烽烟和被占区人民忘却战败历史在佛狸祠前迎神赛社的景象。
(7)南宋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10、默写《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假舆马”“假舟楫”等进行类比,是为了得出“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与王湾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一诗中,自居易用“_________”形容音乐声啁啾婉转,而用“_________”形容音乐声激越爆裂。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菩 萨 蛮
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注:李师中,字诚之,楚丘(今属山东曹县)人。此词为作者广西罢任后题别而作。
【1】此词精于炼字,上片第一、二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传神?请简析。
【2】词的下片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情感的?具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梁元帝尝为吾说:“昔在会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学。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闲斋张葛帏避蝇独坐,银瓯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以自宽痛。率意自读史书,一日二十卷,既未师受,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重之,不知厌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寀①,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东莞臧逄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②书翰纸末,手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
齐有宦者内参田鹏鸾,本蛮人也。年十四五,初为阍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所居卑末,使役苦辛,时伺间隙,周章询请。每至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睹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沈吟久之。吾甚怜爱,倍加开奖。后被赏遇,赐名敬宣,位至侍中开府。后主之奔青州,遣其西出,参伺动静,为周军所获。问齐主何在,绐云:“已去,计当出境。”疑其不信,殴捶服之。每折一支,辞色愈厉,竟断四体而卒。蛮夷童丱③,犹能以学成忠,齐之将相,比敬宣之奴不若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注】①寮寀(cǎi):官舍。引申为官的代称。②客刺:名帖,相当于今天的名片,不过纸幅宽大。③童丱(guàn):指童子;童年。
【1】下列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必须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的答题标号涂黑。
早A孤B家C贫D灯E烛F难G办H常I买J荻K尺L寸M折N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阴,是浙江绍兴古县名,得名于其南部的会稽山,王羲之曾在这里集会,流觞曲水,畅叙幽情。
B.“殊蒙礼遇”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的“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中的“蒙”字含义相同。
C.《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D.“绐云”中的“绐”是通假字,与《石钟山记》中的“殆与余同”的“殆”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氏家训·勉学》与《荀子·劝学》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但前者更注重树立“勤笃”典范。
B.文中作者所谈及的好学者尽管家境贫寒,但都经过不懈努力从而改变了身份地位,且大有作为。
C.文章从不同侧面列举勤学的经典范例,劝勉子女要学习前人,刻苦读书,方能有所成就。
D.文中通过田鹏鸾的事例说明学习不仅能使人增长知识,还可养成忠贞的气节,使人品格高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
(2)每折一支,辞色愈厉,竟断四体而卒。
【5】梁元帝为帝子时在学习方面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盛世华诞,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祭扫烈士活动。截至目前,1000余家单位、近50000人次在纪念馆现场瞻仰祭奠烈士,社会各界群体还通过线上“云祭扫”祭奠、献花18.6万余人次。
——《齐鲁晚报》
材料二: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清明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02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6%,国内旅游市场正在有序复苏,游客出游热情高涨,红色旅游持续升温,踏青游、近郊游、乡村游、自驾游等需求加速释放。
——人民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