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下列与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B.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C.雨后的天空出现了七彩的虹,犹如花束编织的环带,缀在蓝色的裙襟上。
D.昙花开了,花苞像一盏盏精致的宫灯似的。
2、下列加点多音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降伏(xiáng) 降临(jiàng)
B.宁肯(nìng) 息事宁人(níng)
C.弯曲(qǔ) 曲调(qū)
D.号角(jiǎo) 角色(jué)
3、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浦城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B.爷爷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C.下雪了,我赶紧穿上皮袄和帽子到院子里堆雪人。
D.这学期,小明端正了学习目的,成绩进步很快。
4、世界上所有的字母都是从( )字母演进而来的。
A.印度
B.埃及
C.俄罗斯
D.意大利
5、选词填空
突然 果然 虽然 居然
(1)鸟的天堂里________有许多鸟。
(2)他来得很________。
(3)老师________生病了,但坚持给我们上课。
(4)我真没有想到他________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6、下列词语中,描写乡村生活的一项是( )
A.繁华
B.璀璨
C.肥沃
D.灯火通明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胳膊(bo) 殷切(yīn) 堤岸(tí)露(lòu)头
B.笨拙(zhuō) 破绽(zhàn) 溃败(kuì) 霸占(zàn)
C.兴旺(xīng) 挖掘(jué)扎煞(shā) 模(mú)型
D.模范(mó) 踱步(duó)惩处( chéng) 挣扎(zhá)
8、补充词语。
(1)依山( )水 车水( )龙 ( )门立雪
(2)临危不( ) 空空如( ) 手不( )卷
9、按要求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补充诗句。
【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______的感觉。
【3】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鄱阳湖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最大的绿宝石一样点缀在祖国金色的腰带——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陶醉。
鄱阳湖令人陶醉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鄱阳湖就像一面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
鄱阳湖最令人胸醉的,还是它那丰盛的水产。这里的水产品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鳊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 螃蟹 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鱼 银鱼 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 鄱阳湖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鄱阳湖,人们爱你的美丽多姿,人们赞美你的物产丰富。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丑陋(_________) 批评(_______) 汹涌澎湃(_______)
【2】仿写词语。
波光粼粼 (ABCC式)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写了鄱阳湖的美丽多姿? 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第3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标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1、课外阅读训练
童年趣事
我的童年有一段时间是在苏北度过的。那时,我住在一个如画的小村子里,村外有流淌的小河、碧绿的草地和高大的树木。
不必说我和小伙伴们在小河里游泳、钓鱼、捉螃蟹、捉龙虾,抬来家里的大木盆划船;也不必说我们在草地上打滚、摔跤、捉蛐蛐、捉蚂蚱,看两头大黄牛打架。单是村东头那颗歪脖子的大枣树,就有无限的乐趣。这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春天悄悄地到了,百花相继怒放,而歪脖子大枣树似乎还没有睡醒,直到春末夏初,它才开满了芬芳醉人的小黄花,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马蜂,在树上筑起一个莲蓬似的巢。大人们说:“千万不要去惹它们,不然会挨蜇的!”我们当然十分害怕,只敢远远地看着它。一天,我们实在忍不住了,大家拿来弹弓,聚集在歪脖子树下,装好石子,对准马蜂窝一齐“开火”。果然,一群马蜂嗡嗡地出动了,冲着我们飞来。我们吓得扔掉了弹弓,捂着脑袋没命地跑。我很不走运,被蜇了一下,肿起一个大包,很长时间才好。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惹马蜂了。
夏天来了,歪脖子树上的知了叫了起来。中午,大家每人拿着一根长竹竿,在竿头上绑一块面筋,来到树下,发现知了就悄悄地把竿头伸过去,瞧准了,用竿头的面筋猛地一粘,它就成了我们的俘虏。傍晚,大家每人拿着一把小铁铲,又来到树下。只要能在地上找到蚕豆大小的洞,就能挖出一只浑身是泥的“知了猴”。把它放在盒子里,第二天,它就神奇地成了一只又黑又亮的蝉。
秋风送爽,歪脖子树上的叶子簌簌地落了。歪脖子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大枣,有红的,有黄的,也有青的,像是一盏盏小灯笼,放着奇异的光彩,真叫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便每人拿上一个大塑料袋,一根带钩的长竹竿,“噼里啪啦”炒豆子似的把树上的枣全都打下来,每人捡上满满的一袋,拿回家去,洗净,放在锅里煮熟,去掉核,加点面粉,做成薄糕,这就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枣糕。
秋去冬来,歪脖子树上垒起了一个个脸盆大小的喜鹊窝,一垒就是五六个。到了晴天,我们就聚到树下,脱去笨重的棉衣,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要掏鸟窝去。
这段快乐的童年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美丽的小村庄,可爱的小伙伴,那繁茂的树木,绵绵的草地,潺潺的小河,特别是那棵歪脖子大枣树。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乐趣(_____)怒放(_____)十分(_____)聚集(_____)扔掉(_____)
无限(_____)睡醒(_____)浑身(_____)奇异(_____)繁茂(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俘虏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涎三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按四季的更替顺序,回忆了童年与大枣树有关的四件趣事,请分别概括。
①春天:_____________
②夏天:_____________
③秋天:_______________
④冬天: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紧扣“趣”字,有详有略地回忆了快乐的童年。以第二段为例说一说详写的是什么事,略写的又是什么事。
①详写:______________
②略写: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用横线画下来。
【6】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按__顺序分别记述了与枣树相关的童年趣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___之情。
12、课内片段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选段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纪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千里眼”和“顺风耳”在文中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现代,“千里眼”指______,“顺风耳”指______。因此,此处引号的用法是______。
【2】“一个世纪”是指______年,我们现在是_____世纪。文中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__________,是为了说明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变化_________。
【3】地球被称为“村”,下面的原因哪一项不正确?( )
A.登月和潜海 B.火车和船舶 C.网络和飞机 D.电话和电视
【4】选段部分想告诉我们什么?下面哪一项正确?( )
A.作者感叹人类上百万年来一直生活在农耕社会。
B.飞机、火车等的发明让我们的星球变成“地球村”。
C.20世纪科技成就如万树“梨花”改变人类生活。
【5】明明是写“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什么又要写“上百万年的历史"?下面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说明我们人类历史源远流长,社会发展不能忘本。
B.与前面的上百万年比较,突出了20世纪的科学成就大。
C.为了赞美人类坚持不懈,上百万年的幻想终于变成现实。
【6】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现代科学技术还创造了哪些奇迹,这些奇迹怎样改善了我们的生活?(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项具体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脖子上系灯绳的娘
文/王会敏
小时候上晚自习,回家最晚的是临考前的哪些日子。
有一天,北风呼呼地吹着,我缩着脖子朝家跑去。推开家的那扇小木门,我兴冲冲地朝堂屋奔去,一只大老鼠突然窜出来,把我吓得打了个冷战,一个趔趄(liè qie)摔倒在地。谁知这一摔,竟磕碰着下巴,磕出了血。
娘听到摔倒声,急急地跑过来,心疼地问:“这是磕到哪儿了?磕到哪儿了?”她是从床上跳下来的,连鞋都没顾上穿。她不顾地面冰凉,疾步朝里屋奔去。为我找止血的东西。
娘拉着我进屋里,自责道:“瞅瞅,上了年纪觉就多了。我刚才还醒着,谁知打了个盹儿竟然睡着了。都怪娘,若姑娘家脸上留下个疤,娘这辈子都有罪呀!”我宽慰她:“不碍事,又不是多大的伤口,缝了针也不见得会留疤。”
第二天我又去上晚自习,走的时候,我拿了个手电筒,回头跟娘说:“晚上不用等我。”正蹲着洗锅碗的娘扶了扶鼻梁上的老花镜,然后将身子挺了挺,朝我摆手:“去吧,路上慢点。”
晚自习结束回到家,我拿着门闩插门儿时,手电筒“哐啷”一声掉地上。我捡起手电筒,可不管怎么开,它就是不亮。这时堂屋的灯亮了,娘在屋里喊:“外面冷,赶紧进来,一会儿我去插门儿。”就在我进屋的那一刻,娘正在解脖子上系着的灯绳,我的心被触动了,想想这场面,只有在书中看到过啊!
我责备道:“娘,你在脖子上系灯绳干吗?这样会窒息的!”娘没有文化,哪懂这些,她转过脸得意地笑着说:“你还别说,这个办法真好,打个盹儿,灯绳就会勒一下。”我心疼得泪水模糊了双眼,上前一步紧紧地将娘搂住。
我把绳子解下来,抚摸着娘被绳子勒红的脖颈,娘说:“不碍事,娘为你做再多的事都是心甘情愿的。”
(摘自《幸福·悦读》,有改动。)
【1】作者回忆小时候上晚自习的那段日子,重点讲述了两个晚上发生的哪两件事?按要求填空。(2+1+1+3=7分)
有一天晚上 | 第二天晚上 |
第一件事:娘等“我”回家时睡着了,未及时开灯,导致“我”进屋时磕破了下巴,她很难过。 |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发现第______件事是起因,第______件事是结果。我会用“因为……所以……”写出选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情节的发展,娘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3】和娘谈及她在脖子上系绳之事时,“我”为何心疼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
A.“我”感觉娘在脖子上系灯绳没文化
B.“我”被娘不寻常的创意所打动
C.“我”为娘给予“我”的爱而感动
【4】“娘为你做再多的事都是心甘情愿的”,这句话闪耀着母爱的光辉。生活中,你的妈妈也一定对你说过类似的话,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请你试着描述当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海上日出(节选)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国,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ー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カ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画,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的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转眼间”表示时间极短,也表示速度很快,请你再写出两个类似的三字词语。________
【2】____和____两个字表现出太阳势不可挡的威力。
【3】作者是按____顺序一步一步地写出了日出时景象的变化,作者不仅抓住日出时太阳的____变化,还抓住太阳____和____的变化来写的。
【4】文中画“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试着用这种方法仿写一句话。
________
【5】你能用一句话来夸赞这美丽的景象吗?
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怎么也抓不住。(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次做饭。(写一组连续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仿写描写颜色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努力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纳米技术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厚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一段话。
突然,天空乌云蜜布,刮起了微风。一会儿,雨哗哗地下起来,越下越大。向窗外望去,近处的景物看不见了,远处的景物也看不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土地茂盛,森林肥沃。
________________
(2)听了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_____________
(3)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
____________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近几个月来,我市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们的素质普遍全部得到了提高。城市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变,街道更加整洁了,道路更加宽阔平坦了,树木花草增多了。上级领导到我市检查后,都给予了充足的肯定。如今,我市的面貌真是改头换面了。
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我得到了
提示: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表扬、锻炼、理解、启发、帮助……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按一定顺序把它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