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鹤岗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情和境是构成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即意境的基本类型大致有三种:(1)意与境浑(情景交融)(2)以境胜(寓情于景)(3)以意胜(缘情而发)。对诗词意和境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以意胜

    B.曹操《观沧海》                     以境胜

    C.毛泽东《沁园春·雪》                 以境胜

    D.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意与境浑

  • 2、下列各句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汉朝史学家,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其《史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其史学著作《后汉书》记事上起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囊括东汉一代一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C.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被称为史学“双璧”,“四史”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东晋陈寿的《三国志》。

    D. 张衡,东汉人,字平子,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他的《灵宪》属历法书籍,诗歌有《四愁诗》等。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鉴于科学的双刃剑性质,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其他人类公敌手里怎么办?

    B.据人社部消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全部调整到位,全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共一亿多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有所改善,部分地区还提高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C.雪莱在精神上对死亡是早有准备的,甚至说是欢迎的。雪莱一生都生活在纯真情感所建构的理想世界里,忽略了现实本身。

    D.10月1日,近10万名群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国庆升旗仪式,现场放飞了一万多只白鸽送出美好祝福。

  •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暑()   笑(shěn)(xù) 瑕瑜互jiàn)

    B.(jí)   神yù)   (juàn) 心积虑(chù)

    C.(qiáo)   (gū)   (pāng)xiāo

    D.(yán) (yān)   邻()   夜雪初(jì)

  • 5、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初冬时节,雁栖湖畔,碧绿的湖水、湛蓝的天空、金黄的柳树、别致的建筑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②无论是从医护人员的群体荣誉出发,还是从社会的公共利益出发,全面深化改革都刻不容缓。这次改革能不能让医生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呢?我们刮目相看

    ③几十年飞云掣电,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能量,让远隔万里的人们“鸡犬之声相闻”,将人类发展的进程调整到同一节奏上来。

    ④在今天留存下来的古桥中,多数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和修补,这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古代桥梁已是凤毛麟角

    ⑤在韩国,教育支出跟家庭收入挂钩,极大影响了教育机会的均衡分配,继而造成教育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⑥这个周末,适逢秋阳高照,朗朗乾坤,金灿灿的柑橘挂满枝头,红彤彤的柿子频频点头,碧水青山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超过190万座的5G基站,星罗棋布。在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汇集着数百万家数字化工厂,联网设备总数超过7000万台套。数字经济催生的产业新生态对经济运行效率带来很大的变化,从2018年到2021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速6.8%,快于国内生产总值6.6%的年均增速,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率变革。

    这十年,数字化浪潮还重塑了社会分工。十年间,我国对199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进行了两次修订。在最新公示的职业分类大类中,首次出现了数字职业标识,数量高达90多个,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增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商务数据分析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从这些新职业名称可以看出,如今数字职业从业者已分布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覆盖了一、二、三产业。

    十年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如今,从城市到农村,从社会到个人,从线上到线下,中国掀起的数字化浪潮,正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摘编自《解码十年·中国掀起数字化浪潮》)

    材料二:

    信息平台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载体,也提升了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水平。打造信息平台,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业务协同、畅通政策传递和信息反馈通道,另一方面有助于推进涉农服务事项在线办理,为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下沉提供便利。

    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催生出大量连续性原始数据,涉及乡村空间地貌、农民生活方式、农业生产关系等。将这些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提纯、分析应用,不仅能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重要支撑,也能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此如,有的地方方面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农村延伸,在农业生产、服务、监管上实现新突破;有的地方运用移动议事厅等平台,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发展讨论,提高了村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摘编自陈川、刘渊《为乡村振兴赋能,微字乡村建设展现广阔前景》)

    材料三:

    数字乡村治理是信息技术在乡村空间中不断应用、嵌入与融合的过程。虽然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存在多重耦合基础,并在经济、生态、文化、民生等重点领域有着应用空间,但这一行进过程还面临诸多的挑战、误区及潜在风险,精准定位这些阻力因素,有助于数字乡村治理的持续推进。

    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开发是数字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两者分别是数字乡村的硬件底座软件基础。目前来看,在硬件上,存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的挑战。不少研究明确提出,当前我国数字多效治理面临的最突出挑战是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薄弱,而向农业生产的物联网、农机智能装备、4G5G网络、北斗导航、遥感卫星等基础设施的研发和应用都远落后于现实需求。在软件上,面临系统平台互斥与数据孤岛的梳战。实践中,数字乡村建设尚未形成一体化的数字治理体系,始终存在条块平台分割、系统独自运行的矛盾,数字技术与乡村现实情境难以形成有效耦合。因此,数字乡村治理要想真正实现,一定要以数据包容为理念,注重共性平台的打造,通过县域数字一体化平台的推进,纵向上形成中央一省一市一县一乡各层级基础数据资源的互联贯通,横向上注重各部门条口的数字协同与涉农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应避免园数字平台条块分割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平台的重复建设,从而消除数据资源的横向排除与信息孤岛。

    (摘编自中国农村研究网《数字乡村治理何以可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十年间,国家职业分类大典进行了两次修订。我国数宰职业从业者已分布在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

    B.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存在多重耦合基础,导致这一行进过程面临诸多的挑战、误区以及潜在风险。

    C.“数据资源开发”是数字乡村的“硬件底座”。目前来看,存在乡村数字基础设施薄弱的挑战。

    D.数字乡村建设尚未形成一体化的数字治理体系,始终存在一些矛盾,数字技术与乡村现实情境无法融合。

    【3】请根据材料,谈谈新形势下“数字技术”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以青泥岭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表现了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宋荣子不逍遥的原因,用“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列子不逍遥的原因。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数字表明蜀国年代久远,“___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数字说明蜀道弯多路险。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小石潭周围枝蔓互相缠绕、连接,随风摆动的样子。

    (2)《氓》中写女主人公不见复关时“___________”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痴情,但是“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男子在心愿达成后对女主人公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水潭周边的树木藤蔓遮掩缠绕,长短不齐随风飘摆的样子。(柳宗元《小石潭记》)

    (2)《曹刿论战》中曹刿针对鲁庄公提出的增加祭品,求得神灵保佑的意见进行的批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

    (3)在感慨人生就像一场大梦之后,苏轼在“____________”中表达了还要用杯中的佳酿祭奠这江水月色,寄托自己的豪情与失意的意愿。(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认为笔直的木材制作成车轮之后就“_______________”,然后进一步设想木材“_______________”也不会再变直了。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一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多个意象写出夔州的特殊秋景,而“_______________”则点明自己备尝国难家愁之苦,白发日多。

    (3)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在介绍了小石潭四周树木青翠和藤蔓翠绿之后,接着对其进一步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鹿车:佛教语,三车(羊车、鹿车、牛车)之一。此处以喻归隐山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采用反问句式,点明自己既热爱自然而又心绪黯然的矛盾心理。

    B.颈联写当权者应“包羞”,与白居易《观刈麦》一诗结尾的自惭写法相近。

    C.尾联则以“贤者避世”之想,表现了诗人对浮沉于世的苟且生活的憎恶。

    D.全诗并未托秋意写黯然别恨,而是借秋景表达诗人忧国之心,格调高致。

    2诗的颔联在抒情方面有什么特点?它在结构上又有何作用?请予以说明。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盖今世之所谓文者难言矣。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诋排前人。韩文公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颃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无乃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以倡道之欤?

    (节选自归有光《项思尧文集序》)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归有光是“_______________ ”(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3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刚落幕的《脱口秀大会》第五季上,李诞就“比赛和朋友的关系”谈自己的体会时说:“脱口秀演员们的关系是‘竞而不争’的。‘竞’的意思是大家向着同一个方向奔跑,看谁跑得快。‘争’的意思是就那么点儿东西,大家抢。在脱口秀比赛过程中,我们不是互相抢的,我们是携手往同一个地方跑。”

    材料二:中国三度飞天第一人、“神十一”乘组指令长、特级航天员景海鹏在采访时谈及2003年杨利伟飞天而他没有上去的感受时,他说:“我们这个团队确实存在竞争,而且我们都主张竞争,因为一个事业如果没有竞争,出不了战斗力,但我们的竞争是‘竞而不争’。无论最终是谁上天,我们都给他鼓掌加油。”

    材料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君子是不爱跟人争的,但并不是不争。君子有君子的争法,比方说射箭,上场的时候相互行礼作揖,比完了就下场一起喝酒,这才是君子之争。

    以上材料给你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