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C.多行不义,必自毙。
D.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2、喜不自胜。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赢,胜利,跟“败”“负”相对
B.优美的
C.能担任,能承受
3、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的是长城的( )。
A.嘉峪关
B.山海关
C.雁门关
D.玉门关
4、比一比,字组词。
仿______ 挽______ 肋______ 绰______ 高______
防______ 晚______ 协______ 掉______ 商______
5、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描写方法。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______
(2)“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______
(3)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______
(4)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______
(5)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衬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蛋。 ______
6、比一比,再组词。
纱( ) 诲( ) 罕( ) 陷( )
抄( ) 悔( ) 刊( ) 毁( )
7、判断下列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______)
2.我为什么不从毛衣入手,自已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呢? (______)
3.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鯨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美观。
老师没容我们zhēnɡ biàn(__________),只是ɡào jiè(__________)我们,做事一定要谦虚jǐn shèn(__________),不jiāo(________)不zào(________)。
9、课内语段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 )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按原文填空。
【2】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种花生、_________、尝花生、_________这些内容,选文是在讲__________。我知道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3】“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好看”是指_______,“很有用”是指________。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写出了父亲对“我们”的希望,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6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短文开头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抄书使鲁迅先生“受益匪浅”。这里的“益”表现在:____________。
【3】“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是说( )
A.鲁迅先生生活清贫,家里的藏书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B.鲁迅先生生活清贫,但是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这些宝贵的书就是证明。
【4】“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这句话表明( )
A.鲁迅先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B.鲁迅先生读过的书深奥难懂。
【5】读第2、3自然段,概括鲁迅先生的爱书方式。
(1)买回来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线装书容易脱线,________________
(3)看书时,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书放在箱子里,____________
【6】你是怎样爱护书的?请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我非常喜爱仙人掌,不仅是喜爱,而且还敬佩。
我有幸去了墨西哥。在那里,由于太阳和土地的爱抚,仙人掌遍地都是。世界上的仙人掌约有两千余种,而墨西哥竟占了一半,所以,它享有“仙人掌之国”的美誉。
那里的仙人掌家族非常(巨大 庞大)。从形状上看,这些“亲属”相互间并不十分相似,有球形、圆柱形、山形、片状、(辩 瓣)状、穗状等等。有的形状奇妙极了,从主茎上伸出一根根平行向上弯曲的分茎,每根茎的直径都宽达几十厘米。远远望去,它活像是一座小山般大的翡翠烛台。仙人掌家族的基本“肤色”是绿色,花朵却是五颜六色:鹅黄、金粉、猩红、淡蓝……仙人掌浑身带刺,其貌不扬,却能为跋涉在荒漠中的人们解除饥渴。采摘一片嫩茎放在嘴里,细细地咀嚼,虽然它没有桃李的脆生,没有荔枝的滑润,但是它那酸涩中带着丝丝甘甜的味道,足以令人神清气爽,忘掉旅途的疲乏。
仙人掌大多生长在终年干旱的地区,严酷的自热条件淘汰了弱者。仙人掌是强者,你剪掉它的茎,等于帮助它繁殖。即使你连根挖掉它,它横卧在地上也会滋生出新体。你要试试用干旱来威胁它吗?一棵重37公斤的仙人球,6年无水,仍可维持26公斤的体重!你若用火烧它,它那饱满的汁液会抵消火舌的威力。你对它置之不理,它照样会倔犟地活上百年。
无论是在孤寂中还是被遗忘,无论在蔑视中还是受到其他不公正的待遇,仙人掌总是保持本色:它会悄悄地在额头上顶出一朵朵花,它会热情地挂满一身酸甜的果,它会吐出片片嫩茎供人们采食,它会用自己的绿来装点穷乡僻壤。
归国前,一位爱画画的朋友要为我作一幅画,以作为对墨西哥的纪念。我对他说:“画仙人掌吧,画一株体现出信仰与生命力的仙人掌。”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些的字词,打上“√”。
【2】绐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文中加粗词“本色”指的是 。请用“( )”在文中括出相关的语句。
【4】本文第3自然段抓住仙人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写出了仙人掌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仙人掌的________之情。
【5】短文第5自然段揭示了仙人掌令“我”敬佩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12、群文阅读
福建德化九仙山位于温暖的南方,山东济南位于寒冷的北方。在作家的笔下,两地的雪有什么不同呢?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一)《济南的冬天》(节选)
老舍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二)《雪》(节选)
德化九仙山,一直耳闻的是它的云海,还有南方难得一见的雾凇。总是计划,却总是错过。总觉得,老天爷一直在和我开玩笑,却不想,原来老天爷是想让我在最好的时间遇见它——好一座银装素裹的仙山。
①雪封的山,原像一个耐人思猜的谜语,被一层白色的神秘包裹着,它无言语,它无声息,它不显露一点儿底蕴,只静静地坐在那里,毫不理会我这个不知趣的访客。②但朝阳是有耐性的,它似乎比我更有耐性,它慢慢地在那里守候着,以它的温热,来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动性”的说服。③不知什么时候,那神秘的山峦“内心”开始起了变化,它发出一阵轻微的碎语,我赶紧低下头,啊,多动人的画面啊,这山丘的无缝银衣,像是一个圣者的长袍,被无数虔诚者的手撕碎了(他们是每人要珍存起一块碎片来做纪念吧)。④同时,那发亮的银绸上面,更像蜿蜒着许多透明、活泼的小蛇,它们在欠伸着轻盈腰身,嬉笑着,婉娈地向着山坡而去,不多时,山巅褪去洁白的外衣,而山脚下是谁在唱歌呢?当然,是那一道由雪水汇成的清亮小溪。我忍不住捧了一掬,那淡蓝的如同自盐湖汲来的雪水,那微凉,一直沁透了我心脾,多可爱的雪啊,谁还记得它翩然而来时,那片轻巧的翅膀呢?
【1】(整体感知)读两篇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篇选文都是描写雪景的。
B.选文(一)主要描写的是雪后的山景和城外的远山雪景。
C.选文(二)主要描写的是德化九仙山刚刚下雪时的情景。
D.前者是小雪,后者是大雪,从“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和“雪封的山”可以看出来。
【2】(写作顺序)选文(一)是按照( ),有层次地来写秀美的山景的。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情的发展顺序 D.没有特定顺序
【3】(句子赏析)下面对选文中句子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雪后矮松的美丽模样,是静态描写。
B.“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被大雪覆盖的山坡的样子,是动态描写。
C.选文(二)中的句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山的动态变化,句④是静态描写。
D.选文(二)中的句②、句③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被太阳照射下的雪山的变化。
【4】(写法探究)选文(一)把雪后的小山比作一件美丽的“带水纹的花衣”,选文(二)把雪山比作“圣者的长袍”,描写景物时它们分别侧重于哪种描写方法呢?你喜欢哪一篇的描写方法?请简要说说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文中画横线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描写,从带点词语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
【2】从文中画曲线句子可以体会到_________
请用上“立刻”这个词语仿写一个相同类型的句子: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自然段对母亲车间的一个女人的描写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
【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作者当时会怎么想?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请写下来。你一定也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请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 )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这段话侧重写了松鼠乖巧的行为特征。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______);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______);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______)。
A.它的轻快 B.它的聪明 C.它的警觉
【4】请将从选段中收集到的有关松鼠的信息概括一下,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松鼠”这个词条写一句介绍。
松鼠十分警觉,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在过冬前贮藏食物。
15、《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 如果曹兵出来 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给划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______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______》中的一段改写的。
【3】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_。
【4】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把_____比作______。
【5】鲁肃吃惊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生命比火更红
①在肯尼亚西部的裂谷里,有个湖叫纳古鲁湖。站在高处远望,湖上红光闪闪,仿若烈焰燃于湖上。但走近一看才发现,原来是鸟——成群成群的火烈鸟。
②火烈鸟是一种大型涉禽,它的身子高,眼睛小;双翼长,尾羽短;它的长喙如镰,长颈弯曲;羽毛是红色的,腿脚也是红色的。这红色的腿又细又长,故而无论站立还是行走,它永远都是亭亭玉立、优雅端庄的。
③为了保护自己,火烈鸟常常成千上万地聚集在一起。当它们结群起舞时,便如桃林盛开;当它们绕湖而飞时,又似红霞涌动。
④但是,火烈鸟并非生来就是红色的。初生的火烈鸟,其体色是灰褐色的,腿也是灰褐色的。一年后,它已经长得跟成鸟一样大了,但体色还是灰褐色的。三年后,几经换羽,它的羽毛才变为红色。
⑤那么,它的羽毛是如何变红的呢?火烈鸟栖息的湖泊,并非普通的湖泊,而是碱水湖。这个纳古鲁湖便是。
⑥纳古鲁湖里的水是咸涩的,因地处赤道,照在湖上的光又是灼热的。但这咸涩的水和灼热 的光使湖里长出了一种特殊的水藻。
⑦火烈鸟之所以通体粉红,就是长期食用此藻的结果。因为此藻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叶红素。
⑧又到了晚餐的时候。在湖边的浅水中,一只火烈鸟把头埋入水中,用它的长嘴搅动湖水。随着火烈鸟的搅动,水藻便浮到了水面上。火烈鸟把浮上来的水藻吞入嘴里,但不会一并吞下浑水和渣滓,因为它的嘴里有一块过滤板。这块过滤板就像一个筛子,能把多余的水和渣滓过滤掉。大自然无奇不有,但只有火烈鸟是使用过滤器觅食的。
⑨碱水湖里的水是有腐蚀性的,但火烈鸟腿脚上的角质鳞片十分厚实,足以抵御这种腐蚀。
⑩火烈鸟没有牙齿,不能啄也不能咬:其喙虽长,却不锋利。所以它看起来虽然很庞大,却跟雕、隼等猛禽全然不同。它其实是一种善良的弱禽。
⑪火烈鸟从不伤害比它弱小的动物,却免不了被其他动物所伤,比如海雕、秃鹳,比如狒狒、鬣狗。粉红的羽毛虽然美丽,却因太过醒目而使它时刻处于被攻击的危险中。但火烈鸟是机警的。任何时候,鸟群里都有岗哨。一旦发现敌情,哨兵便立即报警。若危险来自天上,它们便潜入水中;若危险来自水下,它们便腾空而起,飞向高空。它们就像这样保护着自己,从而使这个美丽的族群得以延续。
⑫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生命还是胜利了。咸涩的水和灼热的光不仅没有阻碍和压制生命,反而促进了生命的生长,使生命更美更善。所以苦难并不必然使人堕落和苦恨,苦难也能使 人奋发,使人爱并成长。因为苦难有时就是化装的祝福。正如泰戈尔所言:“你的负担将变成礼 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1】用下列词语造句。
优雅端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介绍了火烈鸟的哪些特点,请至少写出四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面一段话改成一段说明性文字,至少运用三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火烈鸟是一种大型涉禽,它的身子高,眼睛小;双翼长,尾羽短;它的长喙如镰,长颈弯曲;羽毛是红色的,腿脚也是红色的。这红色的腿又细又长,故而无论站立还是行走,它永远都是亭亭玉立、优雅端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句子“当它们结群起舞时,便如桃林盛开;当它们绕湖而飞时,又似红霞涌动。”蕴含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生命还是胜利了。(联系课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联系生活实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精读课文深感悟。
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样写道:“朋加沙告诉我们,变色龙数量不多,难得碰到。于是我们将它放回了原始森林。”
【1】这段文字告诉我们( )
A. 变色龙数量多。
B. “我们”害怕变色龙。
C. “我们”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2】请你为野生动物设计两条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英雄》经过激烈角逐,“字典姐”陈怡曦不负众望摘得“汉字状元”的桂冠。在观众大呼“节目结束太快还不过瘾”的同时,参加节目的小选手也无不暗下决心,打算明年重返赛场,并呼吁更多的学生朋友加入《汉字英雄》的行列中来。由此可见,《汉字英雄》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收视率上,更体现在观众的口碑与他们对下一季节目的期许上。
材料二:
最近一项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2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94.1%的人曾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人们更多地将此现象归因于“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人们天天敲击键盘,不习惯于手写,如果要记住字形肯定是有难度的。
【1】请“ ”划出能概括材料一主要内容的句子。
【2】读材料二,你认为汉字书写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汉字书写危机”,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逶迤而去,在远处同蓝天连成一片。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有时,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望着那壮阔的河流和繁茂而荒野的两岸。看它头上的两弯“新月”,看它沾满淤泥的飘拂的长髯,你可能把它当成河神。
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河边、山巅、岩石上、幽谷里,到处都是各种颜色的树木花草,散发着各种气味。大树高耸入云,野葡萄、喇叭花在树下交错生长,往树枝上攀缘,一直爬到树的顶梢。它们从械树延伸到鹅掌楸,从鹅掌楸延伸到蜀葵,形成无数洞穴、无数拱顶、无数柱廊。那些在树间攀缘的藤蔓常常迷失方向,它们越过小溪,在水面搭起花桥。木兰树在丛林之中挺拔而起,耸立着它静止不动的锥形圆顶。它树顶开放的硕大的白花,俯瞰着整个丛林。除了在它身边摇着绿扇的棕桐,没有任何树木可以同它媲美。
丛莽中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在小路尽头,有几只因为吃饱了葡萄而醉态酩酊的熊,它们在树下满跚;鹿群在湖中沐浴;黑松鼠在茂密的树林中嬉戏;麻雀般大小的弗吉尼亚鸽从树上飞下来,在长满红草莓的草地上来回走动;黄嘴的绿鹦鹉和火焰般的红雀在柏树顶上飞来飞去;蜂鸟在佛罗里达茉莉上熠熠发光,而捕鸟为食的毒蛇倒挂在树枝交织而成的穹顶上,像藤蔓一样摇来摆去,同时发出阵阵嘶鸣。
【1】根据意思填写文中出现的词语。
(1)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
(2)闪耀地发着光。( )
【2】阅读短文内容,概括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不同。
西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侧重的是 描写。(A.动态 B.静态)
【4】短文中画“﹏﹏﹏”的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
B.引出下文
C.总结上文
【5】用“ ”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两个句子,用成语或诗句(俗语)在旁边做批注。
【6】读本文时,你在哪个地方产生了疑问?请先用“ ”标出有关句子,然后在句子旁边写出自己的问题和自己思考的答案。
20、按要求完成句子。(10分)
(1)填上适当的语句,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①老师____________地说:“小明,你行,一定能做成这件事!” 小明____________地说:“老师,请放心,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做成!”
②李白说:“孟夫子,您的诗篇誉满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说:“我俩的友谊很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的责骂不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滴年复一年,锲而不舍,怎么不能滴穿顽石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说的那句话我牢牢记在心里,一辈子终生难忘。(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读一读,仿照例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巨石呈半球形,像一个竖着的巨型馒头。
我爱大海,它那无边无际的空旷,仿佛使我看到它的伟大胸怀。
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
(2)众多游人来西湖来赏月、划船,一片欢歌笑语。
这就是人间天堂。(请把这句话改写成反问句。)
改写:
联系上面的句子,你认为哪一句更符合上面句子的语境,为什么?
22、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事不能不让人高兴。(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阳升起。(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同学们,一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在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中,你肯定有不少收获。请你把在学习中或在生活中遇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写下来,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