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龙岩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葵花的项链是(       )做的。

    A.一条红线和几颗吹好洞的冰凌

    B.几十颗水晶,一条红线

    C.几颗白色珠子和一条红线

  • 2、从描写方式上看,《渔歌子》中的“青箬笠,绿蓑衣”主要属于(     )

    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

    C.动静结合

    D.以上都不是

  • 3、《风之王》的作者是哪个国家的?(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中国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意思写词语。

    1.耳朵都震的快要聋了。( )

    2.目光迅速的向周围看。( )

    3.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

    4.形容事情多,不得闲。( )

    5.丢掉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心神不定的样子。( )

    6.非常疲乏,没有精神。( )

  • 5、读拼音,写字词。

    特shū( )       juàn( )       由zhōng( )          xiáng( )

    水piáo( )       ( )       都dū( )       xiōng   táng( )

  • 6、仿例写词。

    (1)左顾右盼

    左____右____   左____右____

    (2)不胜其烦

    不____其____  不____其____

    (3)大模大样

    大____大____  大____大____

    (4)一日三餐

    一____三____  一____三____

  • 7、根据读音和提示,写出正确的汉字。

         ( )          ( )          ( )        ( )

           ( )          ( )          ( )( )

    xùn    ( )        ( )            ( )        ( )

  • 8、根据课内所学填空。

    1.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恐失之。

    3.克勤于邦,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学校食堂里,我经常看到有这样的宣传标语:“一粥一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恒念物力维艰。”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诀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我”的哪些表现可以着出“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有几次写到“秋天”?分别是怎么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描述的哪些场景或细节能表现母亲对儿子的那“无言的爱”?试着找出三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地形 ( )的喜悦 ( )地指挥

    2细细地读第二段全文,回答问题。

    你认为狼牙山五壮士牺牲自己解救大部队和老百姓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  博物馆可以采用  银行可以采用  珠宝店可以采用  存放重要图纸  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给画直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________博物馆可以采用________银行可以采用________珠宝店可以采用________存放重要图纸________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________

    (2)我知道它们的朋友。

    近义词朋友:盗窃——________   企图——________

    反义词朋友:藕断丝连——________   珍贵——________

    (3)读一读划线的句子,再进行仿写。

    不是……而是……

    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

    (4)联系上下文,理解藕断丝连的意思,再用它写一句话。

    (5)我会填。

    新型玻璃名称

    特点

    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

    ________

    ________

    夹丝玻璃

    ________

    ________

     

  • 12、课内阅读知识回顾与练习。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 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cù zù)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èng féng)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段话选自____,作者是____

    【2】“缝”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再查____画,____结构。“缝”的解释有:①接合的地方②缝隙、裂缝③喻言行中出现的漏洞、差错。其中“天衣无缝”的“缝”字意应选____

    【3】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用“√”选出正确读音和词语。

    【4】选文作者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作者是按照____的顺序来观察。

    【5】你从划线句子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

    周庄水韵(节选)

    最近一次去周庄也是春天,是在晚上。那是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街道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坐船夜游,感觉是进入了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晶莹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的农民在摆弄丝弦。

    还没有等我细看,那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晶莹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漆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彩霞照映的群山,凝重的线条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的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一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幽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短文描述了作者游周庄的所见、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①中的光带______。句②中的光带_________

    2古镇尽头的小河与屋脊在焰火升空前后有何变化?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

    A. 比喻  动态描写 B. 拟人  动态描写

    C. 比喻  静态描写 D. 拟人  静态描写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短文题目是周庄水韵,第二自然段却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了焰火,重点不突出

    B. 短文按空间顺序依次写了周庄夜晚岸上、河中、天上和地上的景色

    C. 短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周庄节日的夜景描写得多姿多彩

    D. 慢慢”“点点”“黑黝黝”“一串串等叠词的运用,使文章充满了韵律美

    5作者为什么说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幕 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 辩)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 需)挖起来才知道。

    【1】用“√”标出括号内正确的字。

    【2】父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对比,突出了花生的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我们身边有哪些像花生一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五元钱的故事

    美国海关有一批被没收的自行车决定拍卖。拍卖会上每次叫价的时候总有一个十岁出头的男孩喊价而且总是以五元钱开始出价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自行车被别人用30□40元买去拍卖员问那个小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来买,男孩说,我只有五元钱。

    拍卖会继续进行,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自行车相同的价格,然后又被别人用较高的价格买了去。后来聚集的观众开始注意到那个总是首先出价的男孩。

    眼看拍卖会就要结束了,只剩一辆最棒的自行车。车身光亮如新,有多种排档,10段杆式变速器,双向手刹车,速度显示器和一套夜间电动发光装置。

    拍卖员问:谁出价?只是站在最前面,几乎已经绝望的小男孩说:“5元钱。

    拍卖员停止唱价,停下来站在那里。所有在场的人都看着这个小男孩,没有人出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价,直到拍卖员唱价三次后,他大声的说:这辆自行车卖给穿短裤白球鞋的小伙子!此语一出,全场鼓掌。

    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的五元钱,买了那两漂亮的自行车,脸上露出灿烂地笑容。

    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去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个世界增添多少美好和欢乐。

    1 给文中处加上标点。

    2 写出下面词的反义词

    聚集——     绝望——     增添——  

    3 拍卖员问那个男孩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格来买,男孩说,他只有5块钱。改成问答的形式。

    4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最后那辆自行车是最棒的?用“——————”画出来。

     

  • 16、阅读《草船借箭》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见了周瑜,告诉他借箭的经过。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本文表现了诸葛亮什么品格?

     

  • 17、同学们在专题实践活动中搜集到了下列有关材料,请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秋天节气一览表

    节气名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名称含义

    秋天开始

    暑天终止

    草木生露

    昼夜平分

    秋寒露重

    露水凝霜

    时间点

    8月7—9日

    8月22—24日

    9月7—9日

    9月22—23日

    10月8—9日

    10月23—24日

    白天温度

    30-35℃

    30-35℃

    25-30℃

    20-25℃

    15-20℃

    10-15℃

    (上表主要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情况进行统计)

    材料二: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的表征,与白露相比,寒露时气温更低,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气温下降速度极快,天气常是昼暖夜凉。当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水汽在植物或其他物体表面会直接凝华成一层白色的冰晶,这就是“霜”。比如,深秋时节,窗户玻璃上结的“霜花”就是这样形成的。

    材料三: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是观赏枫叶的最好时节。天气变冷,光照时间减少,叶绿素的合成开始慢慢减少,这就为叶子中的其他色素提供了显现的机会。所以,秋天放眼望去,到处挂满了红色和黄色的叶子。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知道,在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霜降这天通常最不可能出现的温度是(       

    A.0℃以下

    B.9℃

    C.12℃

    D.29℃以上

    【2】【材料二】中没有使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秋叶变黄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各地观众被香玉剧社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每到一处,剧社都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演出场场爆满。观众们踊跃地把自己的积蓄投进募捐箱。许多爱国民主人士,用高出票价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钱买票,支持他们的义举。在广州演出的时候,有一位从南洋回国的华侨特地来到后台,拉着常香玉的手说:“我们华侨在国外也过得很苦啊!祖国母亲多年来受人欺侮,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儿女也没有地位。这次我回国,看到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真叫人高兴啊!可惜我带的钱花完了,我值钱的东西就剩下这块金壳手表了,我把它捐给你们,表表我们对祖国母亲的赤子之情吧!”说着,他就捋下了手表交给了常香玉。常香玉十分感动,收下了这块金表,并当即让人到剧场门口拍卖。立即有人买下了这块手表,出价是六十万元。但买主又把它交给常香玉,:“我再把它捐献出来!”接着第二个人又买,出价一百万,买后又捐献了。于是,许多人买了又捐,捐了又买,反复多次,到最后这块手表的价钱上升到一千万元!

    1.“捋下”一词中的“捋”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部首    ,再查    画。这个字在这里的意思是        

    2.“每到一处,剧社都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演出场场爆满。”这是因为  。(用原文填空)

     

  • 19、课内阅读。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1.用“  ”画出文中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2.找出文中描写摔跤动作的词语,并写下来。

    3.小嘎子和小胖墩儿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读下面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脑袋,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腊月,天真冷。 _____

  • 2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仿写句子)

    那么多的鸟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芳草地。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但情节都很长,请仿照课本中《景阳冈》的缩写,按照缩写要求,选择一篇课文进行缩写。

    注意:内容要完整,语言要简练,不超过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