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面这幅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图案,仔细观察,滑冰、滑雪运动员的造型组成了一个“ ”字。( )
A.参
B.会
C.冬
D.云
2、下列成语,不属于寓言故事的是( )
A.刻舟求剑
B.滥竽充数
C.邯郸学步
D.唇亡齿寒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渴望打破陈规
B.愉快欢乐之情
C.渴望祖国统一
D.赞美中原之情
4、看拼音,写词语。
dà ɡānɡ qǐ mǎ suí biàn tōng shù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céng jīng piān kē péi yǎng guàn tō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根据语言环境,写出划线词的反义词。
老人 ________年
老歌 ________曲
老根 ________芽
老绿 ________红
6、《九色鹿》中“灵魂肮脏的小人”指的是( )
7、补充句子。
(1)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夫当关; _____________。
(3)学习了《落花生》一文,我们知道了花生的可贵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6分)
度{——( )落{——( )宁{——( )
——( ) ——( ) ——( )
仇{——( )相{——( )丧{——( )
__( ) __( ) __( )
9、课内阅读。
①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②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请在第②自然段的“口”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忠骨”的意思是______,在本文中是指_________。
【3】根据文中的理解,解释下列词语。
(1)踌躇:___________(2)黯然:____________
【4】毛主席签字的电文稿,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第①自然段的描写判断正确的是( )。
A.对主席的外貌进行描写。
B.对主席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C.对主席的神态进行描写。
D.对主席的动作进行描写。
【6】从“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学类作品,完成习题。
智慧之花
孙晓云
那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上五年级的维吾尔族小姑娘玛丽亚,放学后背着书包往家走,蹦蹦跳跳就像一只飞舞的蝴蝶。在不远的前边,五个邻班的男生正在嬉闹:一个男生摇动一根细绳,身边一个男生伸手去抢,两个人突然大叫一声倒在地上。这时,另外三个男生相继冲上去,想把同伴拉起来,却同样惨叫着扑倒在那里。
玛丽亚愣住了,她不明白男孩子们在玩什么把戏。她走近一瞧,那五个男生一动也不动,每个人的表情都是惊恐万分,好像在拼命挣扎而又难以逃脱。
“你们怎么啦?”玛丽亚尖叫着,就要冲上去救他们。刹那间,她发现了男生们身边有一根刚刚被风刮断的电线。
玛丽亚的心狂跳起来,她突然明白了:五个男生触电了!她急切地思索着,一遍遍问自己: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玛丽亚虽然只是小学生,但她已经学过关于电的基本知识了。她知道,如果自己贸然冲上去,会和那些男生一样触电,不但救不了伙伴们,连自己也要丧命的。她隐约想起老师讲过,橡胶、尼龙、木头等物体是绝缘体,可以避免触电。在这紧急关头,上哪儿去找那些东西?她急得双手直拍身体,忽然转忧为喜:我不是穿着尼龙裙子吗?
说时迟,那时快,玛丽亚迅速将尼龙裙揉成一团,用百米冲刺般的速度冲过去,又小心翼翼地蹲下来。这是一个危险的时刻,稍有不慎,便会触电身亡。为了五个小伙伴的生命,玛丽亚毫无退缩逃避之意。终于,她用厚厚的尼龙裙将电线裹住了,又用尽全身力气猛地一拽,将致命的电线从同伴身上拉开了。
五个男生得救了!当他们清醒过来,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感谢玛丽亚才好。玛丽亚像个大姐姐一样认真地说:“要记住和运用学过的知识,学会保护自己呀!”
【1】“为了五个小伙伴的生命,玛丽亚毫无退缩逃避之意。”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玛利亚( )
A.富有爱心
B.勇敢无畏
C.目中无人
D.镇定沉着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文章写的是玛丽亚沉着冷静想出办法拯救他人的事情。
B.文章主要通过外貌描写来刻画玛丽亚的形象。
C.玛丽亚救人时的智慧来自老师教授的知识。
D.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遇到危险时,要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保护自己。
【3】阅读文章,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起因:玛利亚发现五个男孩触电。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困难和危险?当时又是怎样做的呢?本文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本文内容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天桥》,完成练习。
天桥
天桥,是对各类天桥的统称。其实,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可划分为“人行天桥”,“车行天桥”,人车混行的立交桥和构成城市高架路系统的“立体交叉高架桥”等等。
天桥的结构,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已有梁式结构天桥,钢架结构天桥,悬索结构天桥、斜拉结构天桥等多种。它们有的结构简单,便于建造;有的富于变化,形式多样;有的凌空飞架,雄浑壮观……构成了城市现代交通的一幅彩虹竞渡的立体画卷。
天桥的形状更是千姿百态,风格各异。人行天桥一般有一字型、T字型、十字型、S型、Y型、U型等多种,皆无定型,根据地形地貌灵活设计。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环型、喇叭型等。总之,只要把使用功能、结构和外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能取得良好的艺术和技术效果。
城市里的天桥,不仅是城市繁荣兴旺的标志,更主要的是它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诸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以上海延安东路人行天桥为例,在天桥启用后,天桥附近100米内的机动车速度较前提高了28%,而交通事故下降了80%,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大分明显的。我国自1964年广州建造第一座立交桥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目前所建各类立交桥已达数千座,在城市交通、能源、效益诸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删改)
【1】本文依次写了天桥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仔细观察选文第2-4自然段,可以发现每个自然段都是________结构。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_______的说明方法,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4】“车行天桥基本类型有菱型、环型、喇叭型等。”一句中加点的“基本”是否可以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上合适的说明方法介绍介绍姚明。(不少于两种说明方法)
中文名:姚明 别名:小巨人、移动长城 身高:2.26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吧。
示 儿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 写出与下列古汉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现代汉语。
乃( ) 翁( ) 无( )
元( ) 师( )
(2)“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情。
(3) 抄出能体现诗人目的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诗人的遗憾是______ 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诗人的嘱咐是_ ______ 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着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刚才的话,便向自己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见几个孩子在玩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懊悔的痛哭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
“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时光老人那么生气。从此,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谁也别想多得一分一秒!
【1】返”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画。
“返老还童”的意思是 。
【2】“熟悉”的反义词是( ) “懊悔”的近义词是 ( )
【3】文章用“∥”分成三段,写出各段的段意。
【4】回答问题。
(1)流浪汉苦苦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时,是怎么说的?用 “ ”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2)流浪汉第一次见到时光老人时,呜呜地哭着,他说:“我真后悔呀!”你知道他后悔什么呀?后来他是怎么做的呢?
(3)流浪汉第二次见到时光老人时,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时光老人的话是什么意思?
14、课内阅读
牛郎织女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 ),名字叫织女。每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 )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选出与“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中的“老”字意思相同的句子。( )
A.我们要学会尊老爱幼。
B.这孩子老爱生病。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描写,表现了织女________。
【4】天上往往是人们向往之所,可织女却常常想离开,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织女想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你能给她介绍一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在我童年居住的三合院里,沿着屋檐滴水的沟槽下,摆了一排大水缸。
水缸有半人高,缸口大到双手不能环抱过来,为的是接盛从屋顶流下来的雨水。
下过雨的水缸是浑浊的,放一些明矾进去,等个两三天,水就会慢慢地澄清。因此,妈妈严格规定我们不能去玩水缸里的水。可是,不玩自己家的水,并不表示不玩别人家的水。
我们家正好在去中学必经的路上,每天有成百上千的学生走过。有一些喜欢恶作剧的孩子,路过的时候就会突然冲进院子,每个水缸都搅一下,然后呼啸着跑走。
这可恶(è wù)的举止,使我们又愤怒,又紧张。为了防止水被弄浑,我们终日都坐在院子里,等待恶作剧的孩子。
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整天坐在院子里,有时要上学,有时要工作,一旦稍有疏忽,孩子们就冲( chōng chòng)进来,把水弄浑。
这使我们更陷入痛苦之中。
妈妈看我们被水缸弄得心神不宁,就安慰我们:“你们的心比水缸的水还容易混( hún hùn)乱。那些恶作剧的孩子,根本不用理,时间一久,他们自然就觉得没什么好玩了。你们各自去做该做的事,不要管水。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我们听了妈妈的话,该上学的上学,该干活的干活,不再理会恶作剧的孩子。他们也很快就失去兴趣,水,也自然澄清了。
“水,终有澄清的一天!”妈妈的教诲,常常在我被误解、扭曲、诬陷的时刻,从水缸中浮现出来。我们的心像水一样容易被弄混乱,但在混乱之际,不需要过度的紧张与辩白,需要的是安静如实的生活。当我们的心清明,水缸的水自然就澄清了。
如今,我每次走过乡下的三合院,童年院子里的水缸都历历在目,于是我就会想到一个洁身自爱的人,心境就如水缸里的水,来自天地,自然澄清。生命中的曲(qŭ qū)解,是一时一刻的,智慧与心境的清明追求,却是生生世世的。
一秒钟的混乱,可能要三天才能清明,但只要我们能够迈向更高的境界,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1】给文章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孩子们的恶作剧指的是____________,文章表面是写水,其实是写_____________,浑浊的水也就是____________,澄清的水也就是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文,谈谈“水,终有澄清的一天”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画线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认真观察下面漫画,然后答题。
【1】根据画面内容填空。
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上写有“____”的字样,封底写有“____”的字样。下面露出了三个人的腿脚,分别代表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家人在共同阅读这本书。前面描述图片的这段文字是按照从_____到部分的顺序写的。
【2】请写出这张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却说那妖精,原来行者第二棍也不曾打杀他。那怪物在半空中,夸奖不尽道:“好个猴王,着然有眼!我那般变了去,他也还认得我。这些和尚,他去得快,若过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伏我所管了。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我还下去戏他一戏。”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老公公,真个是: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耳中鸣玉磬,眼里晃金星。手拉龙头拐,身穿鹤笔经。数珠掐在手,口诵南无经。
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唐僧道:“怎么是祸?”八戒道:“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啊,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孙大圣也当作个等闲的,遂答道:“长老啊,我老汉祖居此地,一生好善斋僧,看经念佛。命里无儿,只生得一个小女,招了个女婿,今早送饭下田,想是遭逢虎口。老妻先来找寻,也不见回去,全然不知下落,老汉特来寻看。果然是伤残他命,也没奈何,将他骸骨收拾回去,安葬茔中。”行者笑道:“你瞒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那妖精唬得顿口无言。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好大圣,念动咒语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这妖精三番来戏弄我师父,这一番却要打杀他。你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众神听令,谁敢不从?都在云端里照应。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
(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1】上文节选自《西游记》中的著名故事: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带点词语选出正确解释。(用“√”表示)
(1)可不唬了师父(A.威逼 B.骗,吓)
(2)把孙大圣也当作个等闲的(A.寻常,平常 B.无端;平白无故)
(3)行者掣出棒来(A.抽,拔 B.收,藏)
(4)他就现了本相(A.阴谋诡计 B.本来面目)
【3】填空。
那白骨精第一次变作一位年轻的女子,第二次变作________,第三次变作________,这三次都被孙悟空识破,第三次被孙悟空打回了原型,化作一堆骷髅,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________”。
【4】下面是对选文中人物形象的判断。你认为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白骨精诡计多端,欺骗他人。( )
(2)孙悟空火眼金睛,本领高强。( )
(3)唐僧慈悲心肠,明辨是非,对徒弟要求严格。( )
(4)猪八戒不分真假,糊涂而自私。( )
【5】再写出《西游记》中两个有趣的故事。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各题。
小刚将在“朗读者”活动中为大家朗读《春酒》这篇散文。理解是朗读的基础,小刚在理解这篇文章上还存在疑惑,请你帮助他解决。
春酒
①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零食回家。
②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桂圆、松糖等,并不稀罕。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要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③八宝酒,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 荔枝 桂圆 杏仁 陈皮 枸(gōu)杞(qī)子 薏(yì)仁米 再加两粒橄榄。这八宝酒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kǎn)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④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zhēn)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⑤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12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11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的酒席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wēi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
⑥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⑦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⑧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倒一杯给儿子喝,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
⑨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乡的酒呢?
(作名琦君:选文时有改动。)
【1】本文回忆了儿时令我印象深刻的三个场景,分别是第①自然段我喝春酒、第②到④_____,第⑤到⑥自然段_____。
【2】第①自然段中画“ ”的语句,将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我爱喝春酒就像蜜蜂爱采蜜一样,因为蜜蜂和春酒都是甜甜的。
B.我鼓鼓的肚子和蜜蜂的样子像,就连去喝春酒的勤快劲儿也像。
C.我去家家户户喝春酒,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像蜜蜂爱采蜜一样。
D.我代表母亲去喝春酒,把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的样子真像。
【3】小刚朗读到《春酒》第2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联想起《桂花雨》中的类似描写“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这两处语言,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请写在横线上。
_____
【4】小刚在朗读第3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时,不知道该怎样停顿。请你帮助小刚在句子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5】第③自然段加点的部分。是对“我与小花猫”的细节描写,将这样描写的作用理整准确的一项( )
A.突出我很不小心是个鲁莽的孩子。
B.突出我十分爱喝母亲泡的八宝酒。
C.突出小花猫是个爱喝酒的小酒仙。
D.突出母亲亲手泡的八宝酒特别好喝。
【6】将第⑤自然段“最最讲究的酒席”中“讲究“一词,以下选项中的“讲究”意思最一致的一项( )
A.妈妈是个有品味的人,她对家中的每一处布置都很讲究
B.爸爸是一个做事讲究效率的人,工作时他总是争分夺秒
C.姐姐是位翻译官,她常常告诉我翻译的技术可大有讲究
【7】联系上下文,体会第⑧自然段中“如法炮制”的意思,并展开想象,用具体情景把成语的意思表现出来,将内容写在“_______”上。
【8】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写出你对文中第⑨自然段的理解,并在阅读链接中用“〇”圈画出帮助你理解这段话含义的词语。
阅读链接 | 琦君,1917年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中学时随父母迁居杭州。1949年去台湾工作。1977年,琦君随夫远赴美国,客居纽约。直到2004年才和丈夫重返台北养老。她一生在台湾与美国间多次辗转,始终远离故土。 |
【9】琦君曾写道“每回写到我的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其中就有母亲。作者眼中的母亲是怎样的,结合文中对母亲的描写,至少从两个不同方面写出你的理解。
_____
【10】同学们听完小刚朗读《春酒》后,围绕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展开了讨论,你最认同的观点( )
A.赞扬母亲身上具有的美好品质
B.展现家乡邻里之间的真挚情谊
C.夸赞家乡八宝酒的味道很独特
D.表达作者对家乡与亲人的情感
19、阅读短文。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深情地说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
得(de dé dě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连忙答道
明白
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án zhuàn)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揭 竭 渴)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肓(huā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山山水水 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闭上了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你[ ]不敢相信自己,[ ]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你要知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才,关键在于能否自己认识自己,自己尊重和推荐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苏格拉底就永远地离开了他深切关注的世界……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打上“√”。
【2】在文中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在这句话中,第一个“蜡”是指_______,第二个“蜡”是指______。
【4】在第一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
【5】助手说自己“明白”了苏格拉底的意思。你认为他真的明白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哲学家的故事中,你收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3选2)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亮——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喜 挤 高 苦 香 累
我选( )——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是对景物的静态描写,照样子,写一写放学后校园的样子。
例: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
放学后,校园恢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例句,结合具体事例,把自己感觉时间很慢的内心体验写下来。
例: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很重。(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一篇习作。(任选一题)
(1)每一个人的手都有不同的特色,有的纤细修长,有的皱皱巴巴布满老茧,有的柔弱细滑,有的充满力量,你身边有哪一双手让你印象深刻?请以“ 的手”为题,写写它的故事,写出真情实感。要求:1.语句通顺;2.字数为450字左右。
(2)根据下面的漫画及提示,自选角度,完成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50字;2.可通过一件事情写出自己的感受,语句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