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玉溪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写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A.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B.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2、下列词语不是互为反义词的是(   

    A.惊愕——镇静

    B.潮湿——干燥

    C.幽深——幽暗

  • 3、我会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ù   shǔ

    战争开始的时候,科里亚刚 ________ ________,只会 ________到十。

    他的 ________学成绩一直不错。

    夏天的晚上,无 ________颗星星向我们调皮的眨眼睛。

    yìng yīng

    我现在就碎了,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 ________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

    显微镜的 ________用范围可大了。

     

  • 4、下列语句停顿错误的是(   )

    A.群儿/戏于庭 B.足/跌没水中 C.众/皆弃去 D.光/持石/击瓮/破之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2.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白云生处有人家。

    4.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6.《赠刘景文》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中“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秋天果实累累的丰收景象。

    7.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________

    8.“绒”第5笔是_________,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

  • 6、给下面的字组词。

    ( )       ( )       ( )

    ( )       湿( )       ( )

  • 7、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既……又……   有的……有的……有的……

    1下课了,同学们(   )在操场上做游戏,(   )在玩单杠,(   )在跳绳,真开心啊!

    2赵州桥(   )坚固,(   )美观。

    3这种设计,(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给多音字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蜻蜓点水

    初秋,村外的池塘里,水清如镜,一大群蜻蜓互相追逐,飞来飞去。时而俯冲下来,尾巴在水面上轻轻一点,又立即飞向空中,池塘里留下了一圈圈的波纹,慢慢地向四下扩散。见到这般景致,便想起了“蜻蜓点水”这一成语,它是用来比喻做事肤浅,不够深入。对于人来说,这只是根据对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对蜻蜓来说,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原来,在池塘水面上点水的是一群雌蜻蜓,它们之所以用尾巴点水,并不是要深入下去,或者测量水的深浅,而是要把卵产在池塘里,繁育后代。蜻蜓卵很小很小,它们落入水中,随着水的波浪游来荡去,开始了水中的生活。经过水温的孵化,卵变成了幼虫,这幼虫叫水虿(chài)。它身体扁阔,成长条状,头部比较大,很像一只小蝎子。一个秋冬的时间水虿在水里经过十几次痛苦的蜕皮,才能渐渐长大。待到第二年春天,水虿顺着水里的草茎,或从池塘的岸边爬出水面,不吃也不动。再经过几天的时间,又进行一次痛苦的蜕皮,水虿就变成了成虫。长着两只圆圆的大眼睛,两对透明的翅膀和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就是新一代的蜻蜓。

    起初,蜻蜓的身体和翅膀都很软,可是很快就变得硬朗起来,它便展翅飞上了天空。这时蜻蜓开始了新的生活,白天捕蚊虫,夜晚落在草茎上休息,经过一个春夏的生长,蜻蜓成熟了。初秋,它们又开始了蜻蜓点水的故事。

    蜻蜓是一种益虫,有人做过统计,一只蜻蜓一生中可以吃掉2000多只蚊虫,为人类除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爱护蜻蜓,不要捕捉它来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即——______   痛苦——______   爱护——______

    2“蜻蜓点水”这一成语是用来比喻_______,但对蜻蜓来说,用尾巴点水不是为了________,不是为了__________,而是为了____________

    3写出蜻蜓的成长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加点的部分给你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为什么要爱护蜻蜓?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快乐阅读。

    三峡风光

    我就要看到美丽的三峡了。

    黎明,乳白色的水鸟大声地叫着,在江面上飞来飞去。船开动了,一会儿驶进了三峡。只见波浪滔天的江水翻起江底的泥沙,冲到岩上,飞溅(jiàn)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万里长江一泻(xiè)千里,向东奔去,两岸的悬(xuán)崖()峭(qiào)壁,高高耸立。

    船到山前,突然一个急转弯,顺着水流,向旁边驶去。原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我心中不觉一喜。

    张飞塔、白帝城等名胜古迹一闪而过,我看到了白云缭(liáo)绕高耸接天的神女峰。

    看到这儿,我不禁想到:祖国大好河山多么雄伟壮丽啊!

    (1)给正确读音后的苹果涂上颜色。

    满分5 manfen5.com

    (2)短文内容你都理解了吗?

    作者看到的景物有:  

     

    作者听到的声音有:   作者想到的是:  

    (3)你最喜欢短文中哪个句子?请抄写在下面。

     

     

     

  • 11、一条大河蜿蜒向东流去,清澈的河面像长长的镜子,蓝天白云倒映其中,微风轻轻吹来,河面上泛起阵阵涟漪。

      阳光明媚,水鸟飞来飞去,河蚌们争先露出水面,爬到沙滩来享受阳光。

    一只河蚌轻轻地张开两片壳,和暖的阳光照在它身上,它觉得舒适极了。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心旷神怡。

      ……

    时间慢慢地溜走,太阳的唇已经吻住了山峰。鹬鸟好久没吃东西,饥肠辘辘。忽然灵感来了,它决定用激将法让河蚌松口,于是说道:“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肉吃。”

    鹬鸟深知河蚌是要喝水的,长期离开水就会受不了。鹬鸟对自己的一番话暗自得意。

      河蚌本来就十分生气,一听鹬鸟这挖苦话,心里更加不高兴了,就对鹬鸟反唇相讥道:“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只死鹬鸟留在沙滩上。”

      河蚌和鹬鸟互不相让,怒目相视,都好像要把对方吃掉一样。

      太阳渐渐投入了大山的怀抱,别的河蚌纷纷钻进河里去了,其他鸟儿也忙着归巢。

      这时,从船上走下一个渔夫,他看见了河蚌和鹬鸟,走过去,轻而易举地把它们捉住了。

    1选文第1、2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作者为何开头描写这么一幅画面呢?  ________

    2请从选文中找出描写河蚌和鹬鸟心理活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慢慢地溜走,太阳的唇已经吻住了山峰”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

    4鹬蚌相持的直接原因是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举例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①中国民间寓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界著名寓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短文写出了孔子的旅途之苦。表明路途遥远的词语是______;表明途中生活艰苦的词语是______;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的词语是______

    A.相距上千里   B.日夜兼程

    C.风餐露宿

    2)孔子和老子相见的地点在__________

    3)读了孔子与老子的对话,我感觉孔子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品行的人;老子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行的人。我对他们充满了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短文中,使我最受启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

    带刺的朋友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是猫,还是别的什么?”我暗暗地猜测着。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辟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他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的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1】照样子写一写。

    圆乎乎____________________

    晃来晃去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惊讶: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刺猬活动的顺序是:上树—______—下树—____________—离开。

    【4】“我”对刺猬的称呼先后是:“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从中体会“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①宋濂(lián)是我国明代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从小喜爱读书,但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

    ②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寒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抄吧。人家又不是等着这书看。宋濂说 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书看 到期限就要还 这是个信用问题 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③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长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天不出发就会误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④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称赞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爱不释手:________

    出息: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给画线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结合短文内容填空。

    “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说到做到,这不仅是______问题,也是______的表现。它的反义词是______

    【4】读了材料一的故事,你是否想到了本学期课本中的《我不能失信》这篇文章,文中最后宋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__________

  • 1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倒过来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油画家和板画家。他十三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苦。泥水匠、马车夫、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

    当时,有一个青年也经常作画,可他的画总是卖不出去。他看到门采尔的画总是被人们抢购一空,就去找门采尔,请他介绍成功的窍门。门采尔告诉青年画家说:“要是有窍门,那就是多看多画。”青年画家说:“我画的数量可不少呀!有时一天就能画好几张,可是想要卖出去往往得等上一年,这是为什么呢?”门采尔笑着说:“这件事好办,你可以倒过来试试。”青年画家感到十分奇怪:“倒过来?这是什么意思,先生?”门采尔一本正经地说:“对,就是要你用一年的时间画一张画,你就能一天把它卖出去了。”青年画家苦笑着说:“一年画一张画,那多慢呀!”门采尔严肃起来:“画画是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jié)径可走的”。

    青年画家回去后,按照门采尔说的去做,果然不到一天就把画卖出去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窍门:_____________

    (2)一本正经:_____________

    2有一个青年经常作画,但是他的画总是____。于是,青年请门采尔介绍____,门采尔告诉他要“____”,画画是艰苦的劳动,没有____

    3青年的画总是卖不出去是因为(  )。

    A.青年太过年轻,画画水平不行。

    B.画画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卖画。

    C.画画态度马虎,作品质量不高。

    4门采尔要青年画家“倒过来”才能很快把画卖出去。这里的“倒过来”具体是指什么?请在文中用“  ”画下来。

    5读了门采尔关于成功的窍门,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句子天地。

    1.我家屋后的竹子长得飞快。(照样子,补充句子)

    (1)他饿得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把下面的句子接着往后写。(注意加点的词哦!)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_______________

    3.大自然是一本大书。(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排比句。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一群一群的花儿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照样子写一写)

    ___

    (2)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改为反问句)

    ___

    (3)果园里种了许多果树,有苹果树,杏树,松树,梨树……(修改病句)

    ___

    (4)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缩句)

    ___

  • 18、口语交际

    赵军学习英语时怕吃苦,既不肯读,又不肯背,还对督促他的小组长说:“不学ABC,因为我是中国人。”如果你是这位小组长会如何劝告这位同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修改病句

    下雨了,爷爷戴着一顶斗笠,一件破旧的雨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修改病句。

    (1)春天的校园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如果坚持锻炼身体,所以身体很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美食、音乐、梦想、诚信、养花、游园活动、助人为乐……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请以“一件有趣的事”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详略得当,写一件有趣的事。

    (2)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不少于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