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带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绿丝绦(tāo) 饱胀(zhǎng) 五线谱(pǔ) 赞歌(zhàn)
B. 一转眼(zhuàn) 俊俏(qiào) 吹拂(fó) 似剪刀(shì)
C. 增添(zēng) 海滨(bīn) 凑成(còu) 翩翩起舞(piān)
2、将下列表示动作的字按顺序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松鼠 在树枝上,尾巴轻轻一 ,就 到地面上, 起一个松果, 走了。
A.站 甩 跳 抱 跑
B.站 摇 跑 拿 跳
C.趴 甩 跳 抱 跑
D.趴 摇 跑 拿 跳
3、选字填空,恰当的是哪一项?( )
月光穿过树 洒在静静的庭院里,星星 躲进云里, 失不见了。不知从哪里传来一声清脆的口 声,打破了这夜晚的宁静。
A.稍 俏俏 消 梢
B.稍 悄悄 消 梢
C.梢 悄悄 消 哨
D.梢 俏俏 捎 消
4、加点的字词正确的解释是( )
碧水东流至此回。
A.到这里回还。
B.回到这里。
5、按课文原句填空。
①牧童骑黄牛,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顶个诸葛亮。
③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6、我会填。
本学期我读了《神话故事》。我喜欢______(人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老师 ( )的动物
( )的翅膀 ( )的帽子
( )的( )
( )的( )
8、看拼音,写词语。
(1)赵州桥的shè jì,体现了劳动人民的zhì huì
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lì shǐ
文化遗产。
(2)小lù站在池táng
边,xīn shǎng
自己倒yìng
在水中的影子。
(3)鱼食刚放入水中,鱼儿们就欢快地jù jí过来了。
9、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红花和绿叶
百花园里一片春光,花儿露出红艳艳的脸庞。蝴蝶围着她跳舞,蜜蜂围着她唱歌。于是,花儿骄傲起来,觉得唯有自己最漂亮,她瞧不起四周的绿叶,认为他们既不美也不香。
花儿想要突出自己,她(觉 决)定离开绿叶,于是乘(chén chéng)着一阵风儿向天空飘去。她飘呀飘呀,越飘越高。地下的绿叶向她喊道:“花儿姐姐,快回来吧,离开我们你活不成的。”
花儿哪里肯听,依然在空中飘,她还得意地舞动身姿呢!谁知风儿一停,她一头栽(zāi zhāi)倒在地上。她躺在那儿,蜜蜂、蝴蝶都不来了,唯有灰尘伴在她的身旁。不久,在阳光照射下,她枯萎了,最(中 终)被扫进了垃圾箱。这时,她后悔了,心想:_______________
【1】圈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用“√”表示。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仍然——( ) 懊(ào)悔——( )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花儿觉得_________,很骄傲。她认为绿叶________,瞧不起他们。最后花儿___________。
【5】在第3自然段中找出表示花儿动作的词,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6】结尾处花儿被扫进了垃圾箱,这时,她会怎么想呢?把最后一自然段补充完整。
10、苦练——贝多芬的故事
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kànɡ),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他感叹道:“真努力呀!怪不得他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滴在旅客脸上的水是( )。
A.汗水
B.茶水
C.矿泉水
D.水盆里的水
【2】短文写的是( )在旅店里弹琴。
A.旅客
B.作者
C.贝多芬
D.服务员
【3】旅客轻步走上楼,是因为( )
A.他本身走路很轻。
B.服务员叫他走路轻些。
C.贝多芬不喜欢他打扰。
D.他不想打扰贝多芬弹琴。
【4】文中“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用( )代替最恰当。
A.情不自禁
B.身不由己
C.大惊失色
D.慌慌张张
【5】“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这句话朗读时应用( )的语气。
A.高兴
B.生气
C.哀愁
D.失落
【6】“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
【7】从短文的描写中,你还觉得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
【8】你看到贝多芬这么努力练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
【9】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勤学苦练的故事?请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
11、课外类文阅读。
大兴安岭林区像一座美丽的花园一样。
春天,繁茂的李子树开满了白色的花,小巧的白翅鸟在树上快乐地歌唱。森林里的小野兽偷偷跑到洞外来了,它们在宽广的草地上打闹着玩。夏天,草地上盛开着一片片不知道名字的花儿,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什么颜色的都有,多么好看的大花坛啊!山谷里断断续续地传出一阵阵汽笛的吼声,火车满载(zài zǎi)着木材,源源不断地送往祖国各地。秋天,森林里各种各样的野果都成熟了,“都斯”是一种像小葡萄似的野果,吃起来酸甜可口;“刺里梅”的叶子用开水沏一沏就是很好的茶;榛子长满了山腰,它的果实炒熟了又香又脆。在这里人参(shēn cān)等珍贵药材也可以采到。冬天,森林区大雪纷纷,千万棵树都披上了耀眼的银装,一派北国风光。
大兴安岭林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
【1】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本文是按_________的顺序来描写大兴安岭林区的。本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画出来。
【3】作者说大兴安岭林区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又说它是宝库是因为它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第一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跑到了一片草地上,一头小母牛正在那里安详地吃草。
“你去哪儿呀?”
“我不知道。“
“那就别走了。这里的青草特别鲜嫩。”
“唉,青草不能医治我的病”
“你病啦?”
“可不是,我不会叫。”
“可是,这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你听我叫:哞……哞……哞……还有比这更好听的叫声吗?”
第二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
……
第三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突然停住了。它听见一种奇怪的叫声。“汪汪,汪汪……”
“这叫声像在对我说什么,”狗想道,尽管我搞不清这是什么动物在叫。”
“汪,汪”
……
【1】你觉得哪一种最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文中三个结局的其中一个结局,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青 蛙
青蛙喜欢吃昆虫,苍蝇 蚊子 白蛉 蚱蜢 飞蛾等它都爱吃。它鼓着一双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就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进嘴里去了。
有人把青蛙养在笼子里,拿许多死苍蝇放在笼子里来喂它。很奇怪,青蛙一只也不吃,竟活活饿死了。是不是因为苍蝇是死的,青蛙不爱吃呢?不是。
只要把死苍蝇拴在线上,在青蛙眼前掠(lüè luè)过,青蛙跳起来就把它吞了,跟吃活的苍蝇一个样。
青蛙的眼睛非常特殊,看动的东西很敏锐(luì ruì),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dùn dèng)。只要虫子在飞,( )飞得多快,往哪个方向飞,它( )能分辨(biàn piàn)清楚,还能判断什么时候跳起来准能把虫子逮住。可是虫子( )停住不飞,它( )看不见了。所以拿死苍蝇来喂青蛙,青蛙不知道眼前放着可吃的东西,只能活活饿死。
1.在短文第1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仔细读短文,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如果……就…… 不管……都……
5.青蛙平时怎样捕捉虫子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6.青蛙为什么不吃放在眼前的东西呢?请你来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死的东西不好吃,所以青蛙不吃放在眼前的东西。 ( )
(2)因为青蛙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取食物。 ( )
(3)因为青蛙看不见放在眼前的东西,它只能看见动的东西,所以它才不吃。 ( )
7.如果你的身边有人捕捉青蛙,你会怎么劝说?
14、 船底鱼
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鱼印。
鱼印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鱼印吸附在物体上,周游四海。在这个过程中,遇上了饵(ě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这时,它的细长的尾巴,似海藻随海流飘动。它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
鱼印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不仅省力气,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词的意思
“鱼印吸附在物体上,周游四海。”这里的“周游”是指( )
A.游一个星期
B.环绕游一圈
C.到各处游历
D.随着东西一起游
【2】鱼印乘的“船”不可能是( )
A.蓝鲸
B.鲨鱼
C.鲸鲨
D.海星
【3】鱼印的特点包括( )
①行动敏捷②不善于游泳③吸附在礁石上休息④诱捕鱼类⑤尾巴随海流飘动
A.① ② ③
B.② ③ ④
C.① ② ⑤
D.① ③ ⑤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鱼印“一举两得”:
一举指的是______________;
两得指的是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直尺和天平
直尺简简单单,清清爽爽,看不起天平那始终把一副担子压在肩头的样子。直尺说:“你我虽说都担负着计量任务,但我因为正直才敢去丈量别人,你凭什么呢?”
天平很自信地说:“因为我公平啊,你知道法官服装的肩章上是什么吗?告诉你吧,就是我。我是公正无私的楷模!”
直尺说:“凡经过我测量的长度没有半点儿差池。”
天平说:“____________”
直尺说:“整长余短,我一看就知。”
天平说:“缺斤少两,我过眼即明。”
……
柜子听到他俩的吵吵闹闹后说话了:“请你们暂停一下。你们只说自己的长处,难道就没想想自己的短处吗?”直尺骄傲地说:“我没有短处!”天平自豪地说:“我也没有短处!”
柜子说:“那就让我这个旁观者来说说你们的缺点吧!”
直尺和天平说:“愿洗耳恭听!”
柜子说:“请恕我直言。直尺,你总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度量别人;天平,谁给得多点儿你就倾向于谁的那一边……”
直尺和天平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他们停止了争论,开始在心里默默反思自己的行为。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1)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
(2)形容专心地听(多为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直尺和天平的共同点是_________;直尺的缺点是__________;天平的缺点是______。
【3】联系上下文,在短文中的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
【5】寓言故事中有三个角色,分别是直尺、天平和柜子,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滩上有贝壳。(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常常每天去附近的公园散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合适的词语连成一句话。
陈星生病了。陈星没有来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改变说法,意思不变)
2.天空显得明洁。(把句子写具体)
3.按要求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水中的鱼儿 。(把鱼当成人来写)
(2)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好像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19、修改病句。
他把连长交给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期日,同学们带了面包、鸡蛋、苹果、香蕉、炊具和食品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小兴安岭有许多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文学科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着一些美好的事,一次郊游,一场比赛,一个游戏……请你以日记的形式,写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