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五指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

    A.狮子

    B.老虎

    C.狐狸

    D.大象

  • 2、熊夫人跟孩子们说话之前(     )是她的习惯。

    A.微笑

    B.鞠躬

    C.问好

    D.总得先拍几下手掌

  • 3、下列三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这个香蕉有点硬,要放熟一点才好吃。

    这条路我已经很,可以自己走回去。

    B. 我最喜欢妈妈身上的味道,总是香香的。

    一闻到烤鸡翅的味道,我的口水就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C. 小丽换了双运动鞋,走起路来就轻快多了。

    春游的路上,我们一起唱着轻快的歌。

  • 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浪花   拔打   葫芦   破碎   夺门而逃   胆小怕事

    B.手表   胆子   仇人   饭婉   迫不及待   一清二楚

    C.抑头   肥皂   扯开   付责   五光十色   自由自在

    D.虽然   邮件   长廊   加倍   言而有信   坐卧不安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下面每小题中,含有错别字的一个选项是:

    1. _____A. 抚摸   B. 架驶   C. 煤炭   D. 完好无损

    2. _____A. 历害   B. 庭院   C. 宽阔   D. 百看不厌

  • 6、看拼音写词语,把它写得正确、端正、美观。

    xiǎng shòu shā  tān zhī xiǎo yǎng wà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yàn  wù yǐn  yuē zēng zhǎng   cè yà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7、根据拼音,写同音字。

    yī xiù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jiǎo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尽脑汁 ____ ____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看拼音,写词语。

    xiū jiàn sū xǐng xīn rán biàn rèn jì yì

    jiāng jìn jǐn guǎn yán tú mì fēng bāo kuò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课外阅读。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很爱学习,也非常尊敬老师。

    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看见程颐坐在椅子上睡着了。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他醒来时,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浑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你们为什么不进屋呢?”

    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么能惊动您呢?”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有删改)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音、字义。

    尊师

    字音:______    A.hǎo      B.hào

    字义:______    A.友爱     B.喜爱

    【2】根据短文内容,填写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寒风    ________地等着    ________的脚

    ________地解答    ________的面容    ________地说

    【3】你觉得文中的哪句话最能概括杨时的特点?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故事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

    程门立雪:________

  • 10、家乡的蒿笋

    ①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

    ②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刚刚发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外皮,便露出里面洁白无瑕的笋芯(xīn),鲜嫩得仿佛吹弹可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

    ③蒿笋的吃法很多,(    )每种做法各有各的妙处,(    )总少不了鲜、嫩、香、脆这四大特点。这个季节,正值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虾”。瞧,白嫩的蒿笋上托着鲜红金亮的籽虾,红白相间,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

    ④蒿笋(    )香浓味鲜,美味可口,(    )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

    ⑤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善良的家乡人们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

    1请在第③、④自然段的括号里分别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作者依次介绍了有关蒿笋哪些内容?请你将下列选项按照文中的介绍顺序进行排序。____

    3蒿笋做的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好吃。

    4家乡的蒿笋有个奇怪的特性(  )

    A. 它是王母娘娘的银簪变成的。

    B. 它要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才能用来制作菜肴。

    C. 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

    5文章介绍了有关蒿笋的______道名菜。

    A.   B.   C.

    6“银条托金虾”中的“银条”指的是菜里的__________。作者通过多种感官对这道菜进行了具体描写,它看起来“红白相间”,________起来“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________起来“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傍晚时,我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蜜蜂靠的________超常的记忆力,________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准确——________     陌生——________     超常——________

    2在文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蜜蜂靠的________超常的记忆力,________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3“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表现了蜜蜂回家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体现了作者对蜜蜂高超的认路本领的赞叹。

    4从文段划线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用“________”在文段中画出相关语句。

    6你认为作者实验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乐山大佛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四川的乐山大佛。它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大佛,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

    乐山大佛形象生动,气魄雄伟。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面容慈祥,双手扶膝,安然端坐。整个造型比例匀称,体态庄严。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8米,耳长7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一百多人。真是“头大与山高,足宽踏浪涛。千年仍未老,静坐看朝朝!”

    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这套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被雨水侵蚀(shí)。清代诗人王士祯(zhēn)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在大佛头部的18层螺髻中,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靠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的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这些奇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乐山大佛在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锤地凿,一刀刀地刻,花了整整90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然身形完好,端坐安详。

    这座石刻大佛被人们誉为世界艺术珍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乐山大佛。现在每天来这里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登上凌云山峰,无不赞叹这尊举世无双的大佛坐像。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络绎不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世无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文章,读懂每一自然段的内容。照样子找出关键词句,填一填表格。

    地理位置

    三江汇流处、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

    外表

     

    排水系统

     

    修凿过程

     

    地位

     

    【3】读第3自然段,完成练习。

    (1)说说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依次从大佛的哪些部位介绍了排水系统的设计巧妙?根据课文内容排列顺序。(写序号)

    ①头部 ②两耳背后 ③衣领和衣纹皱折

    ④胸部背侧 ⑤正胸靠向左侧 ⑥右臂后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下面的例句,运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例:这座石刻大佛人们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_________被人们誉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被____________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说鼠

    ①鼠,俗名耗子,家族庞大,种类繁多。如家鼠、田鼠、香鼠、石鼠、梧鼠、东北山鼠等等,不胜枚举。

    ②鼠的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据专家统计,中国现今约有老鼠30亿只,占世界总数的30%。

    ③老鼠为害之烈,世人皆知。它偷吃粮食。在我国,老鼠每年吃掉的粮食相当于一年粮食总产量的10%左右,同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总额几乎相等。它还危害农田和水利设施,破坏草场,咬坏衣物,传播疾病……怪不得人们要群起而攻之了。

    ④诚然鼠有百害,但有时亦可化害为利。

    ⑤有的国家利用老鼠的灵敏嗅觉,经过一番专门驯养,将它们“派”到邮电部门、海关、仓库侦察爆炸物,战绩十分显赫。

    ⑥我国北部黑河地区,有一种麝鼠,毛皮呈深棕色,防寒能力很强,比狐皮、貂皮还要珍贵;雄鼠脐下有一白核,其味芬芳,比麝香犹有过之而无不及,麝鼠因此而得名。

    ⑦另外,那短短3寸鼠须制成的毛笔,写字劲挺有力,十分难得,远比黄鼠狼毛制成的狼毫来得珍贵。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笔经》中说:“世传张芝、钟繇用鼠须笔,笔锋强劲有锋芒。”据载,苏东坡对鼠须笔有特殊嗜好。倘若果真如此,那老鼠也是能引以为“毫”了。

    【1】请你写出3个带“鼠”字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鼠的“多”,主要体现在___多和___多。

    【3】老鼠的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老鼠的歇后语中与“群起而攻之”意思相近的是(     

    A.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B.出洞的老鼠——东张西望

    C.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5】下列关于短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鼠的须可以用来制作毛笔。

    B.老鼠灵敏的嗅觉可以用于海关、仓库等侦察爆炸物。

    C.老鼠百害而无一利,应该把它们都消灭掉。

  • 14、课内阅读。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

    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冷漠——_______   普通——_______

    2选文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名松。

    3“____”画出文中描写陪客松的句子。

  • 15、阅读《春天的雨点》片段,回答问题。

    乌罕娜把达丽玛送以家门前,扭身走了。达丽玛摸着自己干干的衣服,望着老师细雨中朦胧的背影。她没答理跑来讨好的自己的叭儿狗,没去看心爱的小羊羔儿,不理睬调皮的小牛犊儿。细雨打湿了达丽玛的头发,她一直望着老师的背影消融在绿蒙蒙的原野里。

    绵绵春雨一直下着。第二天早晨,乌罕娜推开家门,只见达丽玛正高高举着一 把鲜红的雨伞,站在绿茸茸的草地上等待着她。看见老师出来了,达丽玛的笑脸像绽开的花朵。     

        春天的雨点儿,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蓬勃的生机,春天的雨点儿,仿佛也落在了乌罕娜和达丽玛的心里。

    1课文大搜索(在文中找到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的背影     )的原野   (      )的雨伞  

    (      )的草地        (      )的花朵         (      )的生机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在这个比喻句中,把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的雨点儿”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以“春天的雨点”为题,主要是因为(  

    A. 这一天下着细细的春雨。

    B.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关心就像春天的雨点,滋润着她们的心田。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绝句》是 代诗人   写的。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   之情。

    2.《惠崇春江晚景》是 朝诗人   为惠崇的画作《   》所写的题画诗。诗中写到的植物有     ,动物有

    3.《三衢道中》描述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   的心情。这首诗的前两句是  

  • 17、复述《亡羊补牢》的故事,并说说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 18、按照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缸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几只较大的虾的腹部藏有许多圆圆的卵。(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

    (3)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着缸壁。(用加下划线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

    (4)藏在石块下面的一只小虾被我捉到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修改病句。

    (1)预备铃一响,语文老师就涌现在教室门口。_________________

    (2)我介绍给来宾们学校的情况。______________

    (3)我估计这道题你肯定做错了。______________

  • 20、目前,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修改病句)

    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作。

    想象的世界真奇妙。假如你变成了一棵树,一朵花,一只小鸟……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请以“我变成了________”为题,发挥想象编一个故事吧!

    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尽量把句子写通顺,把故事写完整并写得生动具体。不少于300字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