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相同的。
B.“争奇斗艳”只能用来形容花儿。
C.“闷热”这个词语中,加点字读第四声。
D.“减少”与“减弱”是一对近义词。
2、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可能与“煦”的读音相近的一项是( )
A.火
B.日
C.昫
D.照
3、下面的诗句,不是杜甫写的是:( )
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C.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鹿角和鹿腿》一课中,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鹿当时对自己的角非常满意?( )
A.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B.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
C.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D.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5、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修饰词,描述图片中美丽的景物。
(______)的天空(______)的云朵(______)的阳光
(______)的草地(______)的花朵(______)的树木
6、辨字组词。
悼(____)掉(____) 峻(______)俊(______) 蓬(______)篷(______)
宪(____)宠(____) 彻(_______)砌(_______) 陈(______)阵(______)
7、比一比,组词。
乱(____) 经(____) 怜(____) 形(____)
刮(____) 径(____) 冷(____) 行(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jiāo ào dài jià bào yuàn shān hú shī zi
9、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二天清早,路过这片树林,我惊奇地发现,弱小的蜘蛛织的网是那么大,那么密,那么好。我呆呆地望着望着,心灵为之一颤,多么了不起的小生灵啊!蜘蛛虽小,但它那种不怕困难、不等不靠、百折不回、奋力拼搏的精神,难道不值得赞扬和学习吗?
1.弱小蜘蛛织的网的特点是( )、( )、( )。
2.我们应该向蜘蛛学习 ( )、 ( ) 、( ) 、( )的精神。
3.我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用“_______”划出来。
10、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kǎo)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cí)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kù)热带来的疲(pí)劳。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根据短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准确地填上一句诗。(2分)
(2)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小草。(4分)
(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两个反义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围绕文中的哪句话来写的?请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5)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请画上“~~~”。
11、课外阅读 。
王安石改“绿”
宋神宗年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闲职在金陵。
初春的一天晚上,王安石因事又来到瓜州,在岸边散步游玩。此时,王安石正在酝酿改革变法事宜,对面京口依稀可见,钟山巍然……想着自己虽然变法受阻,但宋神宗对自己还是信任,变法也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还可以继续下去,来日还可大展宏图……心潮澎湃不觉口出一章:“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偶得佳句,王安石非常高兴。冷静之后,王安石又觉得此诗虽然可以,但句子比较平淡,诗味不浓,缺少画龙点睛之感。尤其是第三句那个“到”字,看了怎么也觉得不合适,于是他又想了“过”字,“春风又过江南岸”,也觉不妥,后来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一连用了“临”“度”“来”“吹”“遍”等十几个字,都觉得不好,一时江郎才尽,一连三天寝食难安,茶饭不思。
有一天,王安石喝完酒后还在推敲用哪个字好,想着想着,突然想到:春风又到江南岸,万物复苏,江南不就绿了吗,对,春风又“绿”江南岸。就这样王安石酒后诗兴大发,用一个“绿”字,把江南的生气勃勃,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色“活”画了出来,一时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千古佳作。
不久王安石第二次为相回到京城,见面第一天,宋神宗问道:“爱卿又得佳句,可否赐教?”王安石道 怎么连皇上也知道了 天下人都知道了 怎么我不会知道 神宗笑道 后来有人写了一首诗道:“丞相苦无句,幸得家乡人,一酒酿佳诗,千古传美名。”
【1】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王安石觉得原诗中的“到”不妥,是因为____________。
【3】王安石经过推敲后把“到”改成了“绿”,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文中提到的“到”“临”“度”“来”“吹”“遍”等字外,我觉得还可以将“___”填入“春风又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中。
【5】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街的故事
清晨,小街上异常繁忙,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喂!快走啊!”一个小伙子猛按车铃,厉声喊道。“急死人了!”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唉!小街太窄了!”一个中年人长叹一声。有几个干脆调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嗓音洪亮:“一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他态度温和的劝开两个正要打架的年轻人,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东边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快点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暴躁( ) 宽( ) 悠闲( )
继续( ) 嘶哑( ) 急速( )
【3】这篇短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请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我家的芦花鸡
我家的大芦花鸡个儿高,身体壮,样子挺威武。它头上的冠子红红的,就像戴了一顶红帽子。它走起路来总把头昂得高高的,它的羽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灰色的,混杂在一起,花花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长长的尾巴翘翘着,两只金黄色的脚走起路来“噔噔”地响。
有一次,邻居家的一只大公鸡啄我家的小鸡,被大芦花看见了,它倾斜着身体连跑带飞地猛扑过去,用利爪勾住那只鸡的翅膀,又用尖硬的嘴啄那只鸡的冠子,那只鸡被大芦花啄得直叫,像打败了仗似的,没命地逃跑。可大芦花呢,却像打了一次大胜仗,威风得很。只见它抖抖满身的羽毛,“咯咯咯”地叫个不停。
【1】多音字组词。
混hùn________ 没mò________
hún________ méi________
【2】比积累。
长长的 红红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小练笔。
你喜欢什么小动物,试着动笔写上一段,读给同学们听听。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海底世界(节选)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到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1】找出这段话中三个表示声音的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文中有一个自问自答的句子,请你用“ ”画出来。
【3】文中具体描写海底动物的声音是哪一句?用“﹏﹏﹏”画出。最后一句写了一些动物在哪些情况下发出不同的声音?(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5、课内阅读。
小 珊 迪(节选)
故事发生在爱丁堡。有一天,天气很冷,我和一位同事站在旅馆门前谈话。这时走过来一个小男孩儿,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冻得通红。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又薄又破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又( )又( )
【2】这是故事的开头,简单地介绍了故事发生的地点:____;天气情况:____。
【3】在文中用“ ”画出对珊迪的外貌描写的句子。句子表明小珊迪是一个 的孩子。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树林里去游玩。 (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 路线 我 根本 不 认识 就 环湖 赛跑 啊(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笑眯眯地问儿子:“说说看,孩子,你都干了些什么?”(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句子练习。
1.藏在石块下的一只小虾被我捉到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是很麻烦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学家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些泡泡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美丽。(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底难道不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鱼缸里养了金鱼几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一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我国东晋时期,王羲(xī)之博采众长,创造了潇洒清秀的一种书体。这种新书体在南方很快流传。到了唐朝初年,由于唐太宗的建议,他的书法被认为是我国全国的正宗书法,在当时有很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我国传统节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清明上河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写我心。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请你将眼中的春天描绘出来,与大家分享,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