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的“异”字与“石钟乳和石笋颜色各异”的“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他独自在异乡求学。
B.奇花异草不容易养活。
C.大家异口同声地赞成老师的提议。
D.他的表现让大家很惊异。
2、选择下列诗词的意思。
【1】“四时田园杂兴”中“杂兴”( )
A.兴趣 B.随兴而写的诗 C.杂乱的兴趣
【2】“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 )
A.死皮赖脸 B.逃亡 C.顽皮,淘气
3、知音乐园。(在下列读音正确的字下面画“——”)
长廊(lǎng láng) 槛(jiàn kǎn)
画舫(fáng fǎng) 栏杆(gǎn gān)
4、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剥(bō)莲蓬 一瞥(piē) 徜(chánɡ)徉 倔(jué)强
B.负荷(hé) 单(chán)于 供(ɡōnɡ)养 哺(pǔ)育
C.枝折(shé)花落 锲(qì)而不舍 冠(ɡuàn)状病毒 一丝不苟(ɡǒu)
5、我会选。(6分)
⑴下面的加点字读音和部首都正确的是( )
A、弥漫(mí)(弓) B、针剂(jí) (刂 )
C、飞蛾(ér) (虫 ) D、震撼(fǎn)( 心 )
⑵有错字的成语是( )
A、栩栩如生 B、莫明其妙 C、成群结队 D、迫不及待
⑶给带点词选择正确的注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亮;①开朗。②光线强
1)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 )
2)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
6、下列故事中不是同一类的一项是 ( )
A. 走麦城 B. 闹天宫
C. 苦肉计 D. 借东风
7、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同舟共济( ) 接济( ) 无济于事( )
A.有益;成。 B.过河;渡。 C.救;救济。
(2)南征北战( ) 征稿( ) 特征( )
A.征讨。 B.表露出来的迹象。 C.征求。
8、多音字组词。
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倒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9、古诗文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 。
【1】将全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杂兴:__________________ ②篱落: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用梅子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菜花稀,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时节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4】说说“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
10、拓展阅读,按要求答题。
______
我的朋友是一位老师。冬天的时候,她的手指常常被冻裂。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
这一天,
课堂上,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她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去拿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老师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细看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很特别,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独特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的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
学生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1】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借“北风”“雪花”“树木”和“屋顶”写一写寒冷的冬天填在第二段横线上。
【3】同学们把粉笔用五颜六色的彩纸裹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的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老师流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中画线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拓展阅读。
皇帝的新装(节选)
①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缝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系上一件什么东西似的——这就是后裙。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
②“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③“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顶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④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⑤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1】第1自然段中的“弄”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皇帝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表现了他_________的特点。
【3】人们齐声称赞皇帝那身并不存在的新装是因为( )
A.为了表明自己称职或者不愚蠢
B.人们也被那两个骗子欺骗了
【4】小孩子为什么说真话?这篇短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新天地。
____________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晩上,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挂满红枣的树权,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枣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噗”的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来,摔得还挺重呢!很快,它又慢慢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儿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向四周,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大了一圈。兴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急匆匆地跑走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处,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却已经没有了踪影。
【1】给短文按个合适的题目,写到短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蹑于蹑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去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加点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13、阅读天地。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国工作,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文中表现出来钱学森对祖国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学森早年留学哪里?成为了什么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
【3】钱学森被那个学院聘为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辩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燃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的景象,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_时日出的景象。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3】作者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辨字组词。
煮( ) 蝉( )
著( ) 禅( )
其( ) 折( )
期( ) 哲( )
16、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了金奎叔的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千万万数不清的小学生参加了“关爱生命,预防溺水”征文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但要改造世界,而且要认识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阿姨从超市买回了芹菜、菠菜、莴苣、菠萝、茄子……等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正确的打“√” ,是病句的在原句上改正。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 ( )
2.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眨着眼睛。 ( )
3.王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 )
19、作文。
梦想是人类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亲爱的同学,你有梦想吗?为了实现它,你在进行着怎么样的努力呢?请围绕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 4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