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屏息凝视 ( )
A.休息 B.利息 C.呼吸时进出的气
【2】尽职尽责 ( )
A.职位 B.掌管 C.职务,责任
【3】变化多端 ( )
A.方面 B.事物的两头 C.端正
【4】生气勃勃 ( )
A.生长 B.具有生命力 C.产生,发生
2、下列成语与“铁杵成针”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水滴石穿
B.恍然大悟
C.点石成金
D.粗中有细
3、下面对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洛阳的亲友如果问我,我会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表现了作者清高自爱的品格。
C.“太白感其意,还卒业”的意思是: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D.“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战胜自己才是强者的表现。
4、妹妹买了新衣服,穿上新衣服的她迫不及待地跑到邻居家( )
A.夸耀 B.显耀 C.炫耀
5、下列成语中,与古人读书求学无关的是( )
A.悬梁刺股
B.凿壁借光
C.手不释卷
D.南辕北辙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彩那天》让我们从中懂得诚实守信比财富更为重要。
B.“父亲把锅端下来,放在备好的架子上。”句中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
C.伽利略善于思考,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运筹帷幄 腹背受敌 风声鹤唳”这些成语都与战争有关。
7、以下关于《蝙蝠和雷达》这篇文章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蝙蝠在夜间飞行,无论怎么飞,也不会撞上什么东西,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的绕开。
B. 蝙蝠在空中飞行,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人的耳朵听不见,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C. 夜航的飞机上装有雷达,相当于蝙蝠的嘴和耳朵。
D. 蝙蝠夜间飞行,探路的工具是它视力超群的眼睛。
8、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拆(_________) 彻(_________) 牌(_________) 损(_________)
折(_________) 砌(_________) 碑(_________) 员(_________)
9、日积月累。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
,
只有敬亭山。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填作者),他被称为“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尽”字解释为_________,“闲”字解释为________,“厌”字解释为_______,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加粗字“这”指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下划线的句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赞美天窗激发了孩子们的______(从语段中找一个合适的词填空)。
【3】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孩子,晚上你透过天窗看到一条黑影一掠而过,你会想到些什么?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类文阅读
沧海日出(节选)
峻青
这时候,残云已经散尽了。几颗寥(liáo)寥的晨星,在那晴朗的天空中闪烁着渐渐淡下去的光辉。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的霞光,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粉红的颜色。这广阔无垠(yín)的天空和大海,完全被粉红色的霞光融合在一起了,分不清它们的界限,也看不见它们的轮廓(kuò),只感到一种柔和的明快的美。
朝霞渐渐变浓变深,粉红的颜色,渐渐变成了橘红,以后又变成为鲜红了。而大海和天空,也像着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在那水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在那闪烁着一片火焰似的波光的大海里,一轮红得耀眼、光芒四射的太阳,冉(rǎn)冉地升腾起来。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hú)形的金边儿,不久,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这路,金晃晃红彤彤的,又直又长,看着它,仿佛使人觉得:循着这条金晃晃红彤彤的大路,就可以一直走进那太阳里去。
啊,美极了,壮观极了!
我转身向西边望去,从渔村里飘起来乳白色的炊烟和在山林中飘荡着的薄纱似的晨雾,也都变成了金晃晃红彤彤的颜色,像一缕缕色彩鲜艳的缎子,在山林和楼房之间轻轻地飘拂着、飘拂着。西面的山峰、树木、庙宇、楼房,就在这袅(niǎo)袅的炊烟和晨雾之中,时隐时现,似真似幻。眼前的这幅带有神奇色彩的优美画面,多么像那虚幻缥(piāo)缈(miǎo)的仙境!
(选文有删改)
【1】(词语理解)下面不能用来替换文中加点词语“霎时间”的一项是( )
A.刹那间 B.一会儿 C.一眨眼 D.一瞬间
【2】(写法探究)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日出的?( )
A.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时间顺序。
B.按照作者观察位置的变化顺序。
C.按照天空颜色的变化顺序。
D.按照“总—分”的顺序。
【3】(写法探究)读着文章,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风景画。试着按照短文的描写顺序给图画排序,下面排序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①壮美日出图 ②满天红霞图 ③晨星闪烁图 ④西山仙境图
A.③②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4】(写法探究)下面是作者描写景物时抓住的景物特点,按照作者描写的先后顺序排序,应是( )
①柔和明快的美 ②雄伟壮观的美 ③色彩神奇的美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①③②
【5】(品析句子)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部分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写景物的。
“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对这句话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生机勃勃。
B.作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生机勃勃。
C.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生机勃勃。
D.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太阳的明亮照人。
【6】(品析句子)“在那太阳刚刚跃出的海面上,金光特别强烈,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铺成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从太阳底下,一直伸展到鹰角亭下的海边。”对这句话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光芒四射的太阳。
B.作者生动描写日出时海面布满了金光的景色,犹如一条金色的海上大路。
C.作者描写了一条又宽又亮又红的海上大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
D.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日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7】(语言运用)仿照巴金的《海上日出》或本文中的描写,试着写一写你看到的日出景象。
开始的时候,它升得很慢,只露出了一个弧形的金边儿,不久,这金边儿很快地扩大着、扩大着,涌了上来。到后来,就已经不是冉冉升起了,而是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在线。
班长脸红了
陈千穿上雪一样白的的确良衬衫,红着脸,悄悄地站在妈妈用的穿衣镜前,对着镜子,扯了扯衣角,拉了拉衣领、袖口……直到自己觉得衣服合身后,才高高兴兴地背上书包,一路上小跑地向学校奔去。
陈千和李华同桌。李华是班长,他早已端端正正地坐在课桌前读书了。陈千走到座位上,从肩上取下书包,不料手一抖,“哗啦!”一声,一失手将李华桌边的文具盒碰翻了,掉在地上。钢笔、蜡笔、圆规、直尺……sǎ( )了一地。
陈千见了,忙说:“对不起,李华,请你原谅。”说完赶紧弯下腰,收拾地上的东西。
“你瞎了眼啦!还原谅个屁!”李华瞪着眼吼道。
“李华,你……干吗发火骂人?!”陈千直起腰,把整理好了的文具盒轻轻地放在李华的桌子上,生气地说。
李华没有zài( )吱声,因为值日老师已站在教室门口了。
老师走后,李华余怒未息,愤愤地拿起钢笔,准备做作业。不料,在抽笔套时,由于用力过猛,笔管里的墨水溅了出来,有一滴正好掉在陈千那雪白的的确良衬衫上。墨水滴像只顽皮的“小蝌蚪”摇头摆尾地游动,又难看,又刺眼。李华吓呆了。两眼僵僵地盯着陈千的新衬衫和衣服上的那个“小蝌蚪”,硬着头皮,准备挨对方的一顿骂。
陈千明白,他的这件衬衫来得不容易啊!它是用妈妈上个月加班加点的钱买的料子,又是妈妈昨晚辛辛苦苦干到深夜才做成的。想不到还没穿一天,就……陈千越想越nǎo( )火,真想对着李华大嚷一阵。但他一看到李华那十分尴尬的样子,刚到嘴边的话却变成了另一种语言:“没关系。以后做事小心点就是了。”出乎意料!李华的脸“唰”地一下红了……
1.请在文中注音后面的( )里写出相应的汉字。
2.把正确解释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息”字在字典里有下面几种解释:
A.呼吸时进出的气 B.消息 C.滋生 D.利钱 E.停止
“余怒未息”的“息”的意愿是( )
②“失”字在字典里有下面几种解释:
A.丢,丧失 B.错误 C.没有把握往,疏忽
D.没有达到目的 E.找不着 F.改变常态。
“失手”中的“失”的意思是( )
3.想一想,写一写。
①“刚到嘴边的话”大概是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华的脸为什么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女孩与花的私语
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个小女孩站在花丛中,正扶着花枝,歪着脑袋,煞有介事地对花私语。我走过去,靠近她,蹲下身去,问:"你在说些什么呀?"
小女孩道:“我说,花朵你好漂亮啊!"
“花朵能听到你的话吗?”
“能的,”小女孩很自信,"只要靠近她,她就能听到你说的话。”随后,她又机灵地说:“你对我说话时,不也是蹲下身来,靠近我的吗?”
孩子的天真,让我不禁笑了起来。但我并不怀疑小女孩所说的真实性。我相信小女孩的心灵与花是相通的,相信小女孩对“距离”的认识。
我告别了可爱的小女孩,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此时,小女孩刚才的一番话仍萦绕于我心,让我心生感触。我想:要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你就得首先用心贴近他人,缩短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
只要用心交流,你也能听到花的细语。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篇短文讲述作者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通过与小女孩的交流,作者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女孩扶着花枝,歪着脑袋,与花私语。她觉得,只要靠近花,花就能听到她说话。
B.在与小女孩的沟通中,“我”知道她在与花交流,但“我”很怀疑小女孩所说的真实性。
C.恰当的“距离”能加深人与人、人与生物之间的感情。
D.想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需要用心贴近他人,缩短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
【3】你觉得短文中的小女孩的特点是( )
A.天真可爱,自信机灵。
B.坚强勇敢,异想天开。
C.诚实可信,堂堂正正。
D.温柔善良,爱护幼小。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哈尔威( )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 )的众人,他( ),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1】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井然有序——( ) 争执——(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调派;差遣。 ( )
(2)(情节)悲哀而雄壮。 ( )
(3)凶狠、混乱地格斗。 ( )
(4)整整齐齐的样子。 ( )
(5)思考、探索问题。 ( )
15、句子练习。
1.纺织娘唱起歌来。(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叮咚作响。(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句子。
今年暑假,我有机会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的内容真是丰富多彩:有画画、跳舞、唱歌、朗诵、做游戏等……
___________________
17、病句门诊。
【1】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所以不会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语言不得体的是( )。
A.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学校标语)
B.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安全标语)
C.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门口标语)
D.实践“八荣八辱”,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街道标语)
18、修改病句
1.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的德州是个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话故事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植物王国里有无穷的奥妙。请选择一两种植物,仔细观察,认真研究,然后把你的发现、你的研究成果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