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1)这句话中的四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看花灯的人______________, 请仿照例句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一比,再组词。
鸟(______) 庄(______) 永(______) 含(______)
乌(______) 压(______) 水(______) 念(______)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1分)
(1)( )生紫烟,遥看瀑布( )。
(2)两个黄鹂( ), 一行白鹭( )。
(3)要是你在野外( ),可千万别( ),( )有很多天然的( ),会帮助你辨别( )。
(4)春雨惊春( ),夏暑芒( )。
4、照样子,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里——(埋)(埋下)
另——________ ________ 令——________ ________
白——________ ________ 皮——________ 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远(______) 买(______) 此(______) 苹(______)
完(______) 卖(______) 些(______) 评(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mǎ pǐ jǐng sè yāo qiú
liàn liàn bù shě hǎo xiàng
7、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____)
【2】我大声说:“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朗读这句话时要读出欢喜、髙兴的语气。(____)
【3】《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____)
【4】小组讨论时,只听别人说就可以了,自己不用主动发表意见。(____)
8、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艾”字共有5笔,第四笔是乀。(_______)
【2】“热”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 扌。(_______)
【3】“鸡”左右结构,第2笔是点。(_______)
【4】“煎 、 蒸 、 煮” 部首是四点底(灬),都与“火”有关。(_______)
【5】“恋”字下面是“心”是卧钩,不是斜钩。(_______)
9、根课文内客判断对,对的画“√”,错的画“×”。
1.古时候人们曾把贝壳当作钱币来使用。 (_____)
2.八月十五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_____)
3.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_____)
4.敬老、赏菊、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_____)
10、判断
【1】“母”字共有五笔,第三笔是横。________
【2】“轻诺必寡信”说的是一个人随便说什么,其他人都会相信。________
【3】“股、胳、肚”这几个字的偏旁都是“月”,都和人的身体有关。________
【4】《沙滩上的童话》一文中,孩子们根据垒起的城堡编了一个童话。________
11、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1】照样子写词语
例:转来转去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例:自言自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知道——(______) 焦急——(______)
【3】根据要求画出句子。
用“———”画出那个人看到禾苗没有长高时是怎么说的。
用“~~~~~”画出那个人看到禾苗没有长高时是怎么做的。
用“=====”画出写结果的句子。
【4】造句。
例: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一边……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问题。
想象一下:当那个人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会怎么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一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地球的外衣
从前,地球也常被石头砸疼。宇宙中飞舞着许许多多的石头。
有一次,地球对人们说:“给我做件外衣,让我不再被砸得这么疼,好吗?”
玻璃工人忙碌起来,为地球做了一件透明的外衣。可是不行, “乒哩乓啷”,玻璃外衣被石头砸得七孔八洞。大家发愁了,没主意了。
“戒来试试看。”卖气球的营业员说。他一个接一个,把气球里的气朝空中放要买气球的顾客排起了长队,他也不管,只顾忙着放气,直到地球全身被裹上一件透明的空气外衣。
大家都觉得空气外衣好:透过它,依然可以看得见太阳;宇宙中的石头——那些陨石呢,撞到空气外衣,就会燃烧解体、
卖气球的营业员还给地球的空气外衣取了个名字,叫“大气层”。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飘舞——(______) 繁忙——(_____)
【2】这篇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其中第(___)自然段写了卖气球的营业员往空中放气。
【3】地球的空气外衣有个名字叫“_________”。
【4】为什么大家觉得空气外衣好?在文中用“~~~~~~~”画出来。
13、阅读短交,按后面的要求做。
可爱的小象
毛毛是一只经过驯(xùn)养的可爱的小象,它常常帮助主人做一些家务活儿,可能干啦!
有一天,主人让毛毛把一只漏水的铜壶送到铜匠(jiàng)铺去修理。没过多久,毛毛的长鼻子上就挂着修过的铜壶慢慢悠(yōu)悠地回来了。主人见了,连忙往铜壶里灌上水,发现壶还是滴滴答答地漏水,就让毛毛送回去。
路上,毛毛一边走一边想:怎么才能让铜匠看到壶漏水的地方呢?有办法啦!毛毛先用鼻子吸了一些水,然后往铜壶里灌水,最后小心地把壶往鼻子上一挂,扑踏扑踏地向 走去。
毛毛来到铜匠面前,用长长的鼻子把铜壶高高地举起。钢匠看见铜壶还在漏水,立刻就明白了。他用手拍拍毛毛的头,说:“你真聪(cōng)明!”于是他取下铜壶仔仔细细地把壶重(chóng)新修好了。
小象毛毛用长鼻子挂着修好的铜壶,高高兴兴地往回走,它把铜壶举得高高的,好像在告诉路上的行人:“你们瞧,我多有办法呀!”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自然段写了小象帮助主人取回漏水的壶后,主人发现壶没修好,又让它送回去。
【2】照样子,从文中摘抄词语。
例:慢慢悠悠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小象用什么办法让铜匠看到壶漏水的地方?请你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在( )里画“√”错的画“×”。
(1)小象只去了一次铜匠铺,铜壶就修好了。(______)
(2)“驯养”在短文中的意思是:动物经过训练(liàn),能听从人的指挥,帮助人们做事。(______)
(3)短文第④,⑤自然段都写了小象把铜壶举得高高的,它是想告诉铜匠壶还在漏水。(______)
(4)许多事情都需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完成。(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而且只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再组词。
漂(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猜字。
_____
【3】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____、____。
【4】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____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贵——(______) 喜欢——(______)
保护——(______) 漂亮——(______)
15、课内阅读
小马甩甩尾巴,跑回家去。妈妈问:“怎么回来啦?”小马难为情地说:“有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小马说:“是啊!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妈妈说:“那么河水到底是深还是浅?你仔细想过他们的话吗?”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妈妈亲切地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1】在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马为什么难为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最后说的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做什么事都要听别人的
B.遇事要学会动脑筋,并大胆尝试
C.遇事要多向别人请教,听别人的意见
16、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1)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草。
(2)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跑到了屋子里。
17、口语交际。
你一定很喜欢自己的家乡吧,你最爱家乡的哪里?说说为什么爱它?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18、用加点字造句。
(1)曹操的儿子才七岁。
_______
(2)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________
19、《七色花》中的小姑娘珍妮[nī]用七片花瓣实现了七个愿望。你还记得她分别实现了哪些愿望吗?请你回想一下,在空白的花瓣上把缺少的愿望写下来。
20、看图写话。
图中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仔细观察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