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名言。
1.《彩色的梦》一课中,“我”的彩色梦境里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还有紫葡萄的叮咛,在溪水里流动……。
2.《左传》里的名言“_______不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无信。
3.《韩非子》里的名言“小信成则__________”告诉我们诚信要从小事做起。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羊(_____)牢 (_____)大地 (_____)图强
(_____)斑斓 (_____)无边 笨(_____)笨(_____)
3、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削 ②霄 ③宵 ④消
(1)过完春节之后,很快就到元( )节了。
(2)前面发生了火灾,( )防员很快到达了现场灭火。
(3)妈妈,我学会( )苹果了。
(4)飞机起飞速度很快,穿过云层直上云( )。
①陪 ②赔 ③培
(5)损坏了东西要( )钱,这是常识。
(6)植树要经过很多过程,选苗、栽苗、( )土、浇水……
(7)周六日,我经常去敬老院( )伴那里的老人。
4、补全古诗。
咏 柳
碧 | 玉 |
|
|
|
|
|
|
|
| 垂 | 下 |
|
|
|
|
|
| 细 | 叶 |
|
|
|
|
|
|
|
|
|
|
|
|
5、按课文填空。
①聂耳是我国杰出的_____。他一生创作了许多____。我国的国歌________________就是他谱曲的。
②傍晚,天空忽然________,下起了_______。聂耳________地吹着笛子,似乎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
6、看拼音写词语。
xǐ zǎo róng yì shuǐ bēi shī qù mù tǒng
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
看书的时候,学会看目录,对我们的阅读很有帮助。(______)
8、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背”的第二笔不是横,是点。(______)
【2】“暖”的左边是“日”,不是“目”,右边是“爱”。(______)
【3】“味”的右边是“未”,不是“末”。(______)
【4】“贝”字共4笔,最后一笔是 乀。(______)
【5】“骨”字的下部 “月”第一笔是丿。(______)
9、读一读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打“√”,错误的在后面的括号内改正。
曾(zēng)经(______) 蒙(méng)蒙(______) 面粉(fěng)(______)
异(yì)常(______) 演(yǎng)员(______) 拾(sí)起(______)
10、我能判断。
(1)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
(2)“炒、烤、蒸、煮”中带偏旁“火”与“灬”,多与“火”有关。( )
(3)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 )
(4) 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中的。( )
(5)“明亮”和“寻找”的构词方式是一样的。(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课内阅读
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
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雪特别怕太阳,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
看看哪边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
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
【1】从语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指示一(_________) 辨别一(__________)
【2】这两个小节分别写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种天然的指南针。
【3】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__________方,化得慢的一面是__________方。
【4】我还知道(_________)也是天然的指南针,它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 必需)学习怎么生活。
太阳开始学发光,学习怎么上山下山。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锐 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学发光吗?白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的是不断变化。
水开始学习流动。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种方式,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1】给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打上“√”。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譬如——( ) 主意——( )
反义词:粗糙——( ) 成功——( )
【3】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太阳学习 _______ 和 _______,月亮学习 _______ ,水学习 _______。
【4】“它也试过做别的事情,但是都没有成功。”(用加点的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三月播种。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四月插秧。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五月、六月、七月。
追肥、拔草、治虫。
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横线。
稻种(zhòng zhǒng) 觉得(jué jiào)
【3】选文写的是村民们辛苦种植( )的过程。
A.粮食 B.稻子 C.小麦
【4】村民们辛苦种植的过程是播种—_____—_____ —_____—_____—侍候。
14、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小松树和大松树
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
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在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1】这篇文章一共_____个自然段。
【2】小松树长在(_____),大松树长在(_____)。
A.山上 B.山下
【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 )。
A.小松树长得高,也很谦虚 B.小松树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4】小松树比大松树看得远是因为( )。
A.小松树比大松树长得高 B.大山把小松树托高了
【5】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回答问题。
神农尝百草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靠打猎(liè)生存。有一位神农,他帮助人们做出了各种农具,教人们种庄稼,使人们生存下去。
人们不知道什么食物有害,因为乱吃东西经常生病。神农看到了,心里很焦急,决定亲自尝遍百草,这样,就能知道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了。于是,神农做了两只大口袋,挂在身体两侧(cè)。他每尝一样东西,觉得可以吃的,就放在左侧的口袋里,将来给人吃;觉得能治病的,就放在右侧的口袋里,将来当药用。
过他的努力,人们摆脱了我病和饥(jī)饿(è)。为了纪念神农劳,人们奉(fèng)他为药王神。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经常——_______ 焦急——_______
【2】神农尝百草的原因是什么?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3】神农做了两只大口袋,_______侧的口袋里放_______的食物,_______侧的口袋里放_______的药物。
【4】读了短文,你会怎样称赞神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加工厂。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
2.门前开着鲜花。→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山坡上种着果树。→山坡上种着_____________________果树。
3.谁 我家门前 花 这是 在 种的(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鼹鼠先生回家后打开包裹。→鼹鼠先生回家后把包裹打开。
邓爷爷走上前扶正树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1)泉水跑下山去。 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
小猫跳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写比喻句。
1.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
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云,雪白雪白的,好像一群小绵羊。
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
1.不改变原意,换个说法。
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排成一句通顺的话,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它 味道 的 很 特别 难道 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糕 很多很多 这 做成 要 人 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一块糕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有谁?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想一想,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想好后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