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积月累。
(1)轻诺________。
(2)唯德学,________,________,当自砺。
(3)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
(4)________,农夫犹饿死。
(5)黄河奔,________,________,珠峰耸。
2、解释字或词语
1.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______
2.二月春风似剪刀: _______________
3.万条垂下绿丝绦:___________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______
5.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__
6.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
3、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再填空。
1.月:___、___、___。这些字多与“______”有关。
2.心:___、___、___。这些字多与“______”有关。
3.火:___、___、___。这些字多与“______”有关。
4、填写近义词。
奇怪——_______ 知道——_______
美好——_______ 五颜六色——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迷( ) 跑( ) 卖( ) 匹( ) 摘( )
谜( ) 炮( ) 买( ) 四( ) 滴( )
6、比一比,再组词。
弓 此
昨
注
引 些
作
住
7、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 (_____)
【2】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_____)
【3】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 (_____)
8、根据课文《小马过河》内容判断对错。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 (____)
(2)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 (____)
(3)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____)
(4)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____)
9、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村居》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_____)
【2】“煎、 蒸、 煮” 部首是四点底(灬),都与“火”有关。 (_____)
【3】“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中“寻觅”的意思是“寻找”。(_____)
【4】糖只能用甘蔗汁和甜菜汁熬制。(_____)
10、判断题。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唐代诗人杨万里写的。(_____)
【2】“黑”字第六画是竖。(_____)
【3】“搏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体育馆”这组词中没有错别字。(_____)
【4】航天员在飞船里洗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_____)
11、这片草地真美丽(节选)
星期天,城市里的人开车到乡下,想在他们喜爱的地方好好休息。
汀汀先生说:“这片草地真美丽!空气清新,花儿芬芳,有大树和云朵遮阴,有乌鸦、蝴蝶和蚯蚓伴我们入梦。”
其他城里人也都说:“没错!这片小小的草地真美丽!我们要待在这里。”
“没有汽车,也没有马路。”汀汀先生说:“没有灰扑扑的房屋,也没有臭哄哄的工厂。”
“统统都没有,”其他城里人也说,“这里只有草地,这样的情形应该保持下去。”
“可是,”汀汀先生说,“这里地方这么小,人这么多,不太方便了。一个不小心,就会踩到别人的脚。该怎么办才好呢?啊,有啦!我们可以围篱笆。”
“没错!”其他城里人也说,“围个可爱的小篱笆。篱笆真方便,大家都有自己的地方,这片草地反正够大。”
“可是。”汀汀先生说……
【1】读短文,并把词语补充完整。
空气______ 花儿______ ________的房屋 ________的工厂
【2】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把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草地美丽的句子用“ ”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这片草地没有汽车,没有马路,没有房屋,没有工厂,特别干净,清新。_____
(2)为了方便,这些城里人开始破坏这片草地。_____
(3)根据短文结尾,我们可以猜出,这片草地将被人们破坏掉。_____
【4】你能写出几句关于保护草地的警句吗?试试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天快暖和了,连队里发放夏天的衣服,每人两套单军装,两套衬衣,两双胶(jiāo)鞋。大家喜滋(zī)滋地从司务处领来了衣服。发到雷锋的时候,他却说:“我只要一套军装、一件衬衣和一双胶鞋就够了!”
司务长奇怪地问道:“为什么只要一套?” 他说:“我身上穿的军装,缝(féng)缝补补还可以穿,我觉得现在穿一套打补丁的衣服,比我小时穿的要好上千万倍呢!剩下的衣服交给国家吧!”
雷锋生活很俭朴,从来不乱花一分钱组织上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他留下一角钱交团费,两角钱买肥皂,再用些钱买书,好扩充他的“小图书馆”,其余的钱,全部存入银行。他穿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完全改了样,还舍不得丢。他用的搪(táng)瓷脸盆、漱(shù)口杯,上面的搪瓷几乎掉光了,他也舍不得买新的。
【1】我能用加点词写句子。
大家喜滋滋地从司务处领来了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务长为什么对雷锋的话感到奇怪?请在原文中用“ ”画出来。
【3】雷锋是个怎样的人?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内画“√”。
A. 俭朴( ) B. 小气( ) C. 节约( )
13、读文段,完成练习。
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清朝时滇南蒙自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常在岛上读书。秀才贤惠勤劳的娘子常常做了他爱吃的米线给他送去,但等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有次送鸡汤的时候,秀才的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的那层厚厚的鸡油犹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并且等吃的时候再放配料和米线,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用肥鸡、筒子骨等熬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再将米线烫好,将配料切得薄薄的;到了岛上,用滚油烫熟配料后再加入烫好的米线,吃起来果然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放。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米线叫作“过桥米线”。
【1】过桥米线已有_________的历史了。
【2】鸡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叫“过桥米线”?在文中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4】小朋友,你的家乡在哪里?有什么美食?请写一写。
我的家乡在_________,家乡的美食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救 蜻 蜓
一天,小鸭子和小乌龟在池塘里游泳,忽然,他们看见一只蜻蜓好像飞不动了,她的肚皮时不时落在水面上,好像随时都会掉进水里。
小乌龟( )说:“不好,蜻蜓要落水了!”小鸭子说:“是啊,我们去救她!”他们( )游过去,蜻蜓看见他们,很疑惑地问:“你们做什么啊?”小鸭子扑腾着翅膀,说:“你快到我背上来,我救你上岸。”蜻蜓笑了,她扇动翅膀飞到小鸭子的背上,说:“( )孩子,你们竟然说要救我,可我并没有落水啊!”
这下,小乌龟奇怪了,他抓抓脑袋,说:“可是我们明明看你都飞不起来了,一下一下掉在水里啊!”
蜻蜓被他们的好心打动了,她指着水面上那些看不清的黑点告诉他们:“你们看到水面上那些黑点没,那是我的宝宝,我点水是为了把宝宝产到水里!”
小鸭子和小乌龟害羞地说道:“看来是我们误会了!”
【1】读短文,把下列短语填入句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焦急地 B.迅速地 C.善良的
【2】小鸭子和小乌龟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只蜻蜓在水面上飞来飞去。(_____)
(2)一只蜻蜓飞不动了,随时都会掉进水里。(_____)
【3】见到别人有困难,小鸭子和小乌龟是怎样做的?用“ ”画出来。
【4】如果一位老奶奶买的菜太重了,你看到了会怎么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做什么事最快乐
小青蛙想,做什么事最快乐呢?
他跳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说:“________最快乐。”
他跳到田野里问水牛:“爷爷,做什么事最快乐?”水牛说:“________最快乐。”
他跳到花丛中问蜜蜂:“妹妹,做什么事最快乐?”蜜蜂说:“________最快乐。”
他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蜜蜂妹妹说的不一样呢?”
妈妈笑着说:“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最快乐。”
【1】选一选。(填序号)
A.耕地 B.采蜜 C.捉虫子
(1)啄木鸟说:“________最快乐。”
(2)水牛说:“________最快乐。”
(3)蜜蜂说:“________最快乐。”
【2】请按照第二至四自然段的格式,自己设计一问并回答。
他跑到________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
【3】读了青蛙妈妈的话,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什么事最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发挥想象,照样子,写一写
春天来了!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哇摇;她在喜鹊、杜鹃 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她在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
17、照样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1.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
寻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像个害着的小姑娘。
像……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练兵场。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焚:用火烧。
若:像,似。
等闲:平常。
清白:品行纯洁。
1. 根据注释和诗句解释加线的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2.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后两行诗的意思。
3.这是一首咏物诗。歌咏的对象是( )。
4.诗的前三行都是写石灰经受的磨难和考验,面对这些磨难,石灰“若等闲”“全不怕”,石灰为什么会这样呢?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把城堡给轰塌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仔细看图,图上是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用几句通顺的话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