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________)小树 一(________)小马 一(________)麦子
一(________)小河 一(________)老牛 一(________)松鼠
2、读句子写出下列带点词的近义词。
1.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______
2.我们虽然走了不少路,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______
3.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______
4.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______
5.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______
3、根据提示,说说下列加点的字或词的意思。
1.(青蛙)想把泥塘卖掉,换一些钱搬到城里住。
“搬”是个形声字。“般”的读音是_______,“搬”的读音也是_______;“搬”字是提手旁,我猜它的意思是_______。
2.“卖泥塘喽,卖泥塘!”青蛙站在牌子边大声吆喝起来。
我能根据“吆喝”这个词的形旁猜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同偏旁的字,再组词。
厂(厨)(厨房) _________ _________
又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月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将下列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坛t______ 龄l______ 致zh______ 移y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lǐ léi fēnɡ zhuō zi měi mènɡ
fāng biàn yǐn qǐ jù hào duì yuán
7、口语交际。
课堂上,同学们在讨论“图书借阅公约”。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请你判断,哪些是良好的交际习惯?在括号里打“√”或“×”。
【1】小华说:“同学们,借阅图书,要按时归还呀。”(______)
【2】小玲认真听小华说完了,接着说:“我们要爱护图书。”(______)
【3】小兰没听清小玲说的话,问道:“请你再说一遍,好吗?”(______)
【4】小明和小虎争抢着说自己的想法,谁也不让谁。(______)
【5】小红一直不说话,不发表意见。(______)
8、根据所学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村居》《咏柳》与《找春天》中都写到了儿童在春天里欢乐游戏的情景。______
【2】邓小平爷爷于1987年在天坛公园种下了一棵小柏树。______
【3】我们在需要献出爱心的地方找到了雷锋叔叔。______
【4】《千人糕》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糕点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我们要多吃一些才对得起劳动人民。______
【5】《一匹出色的马》一文中,妹妹得到了一匹真的马,她很高兴。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的是二月的美丽景色。______
【2】“冠必正”的下一句是“纽必结”。______
【3】每年有二十四个节气。______
【4】《悯农》的作者是李白______
【5】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______
【6】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月亮学会的是不断变化。______
10、括号中的词语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吗?相近的画“√”,不相近的画“×”。
【1】我们要多观察自然。(观赏) (______)
【2】大自然中的很多事物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分辨) (______)
【3】遇到事情我们千万不能慌张,要冷静面对。(惊慌) (______)
1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刺猬理发
一只刺猬总觉得自己的刺不如小松鼠的毛柔软、光滑,也没有那种黄黄的美丽的颜色。 于是他决定找理发专家猴子商量个办法。
他来到理发店,向猴子说明来意。自作聪明的猴子把刺猬的刺全拔光,然后用胶水把松鼠的毛粘到刺猬身上,刺猬回到家里,对着镜子前看后看,一身绒毛金黄发亮,他十分满意。
“啊,太阳下山了。”刺猬的肚子饿了,他便来到村边的瓜园里偷瓜。往日,这是很容易的事,他只要就地一滚,身上的硬刺就可以把瓜扎上,可是现在却毫无办法,他还没学会用爪子摘瓜呢!平时拿他毫无办法的看园狗,这下可来了报复的机会,冲上去,一口就把他咬死了。
【1】照样子,用画线字写句子。
他只要就地一滚,身上的硬刺就可以把瓜扎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猴子把松鼠的毛粘在刺猬身上,刺猬感觉怎么样?请用“——”画出来。
【3】看园狗为什么把刺猬咬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世界在慢慢变化,万物在自由生长。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睁开 (______) 美好 (______) 容易 (______)
【2】用选段中带点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
【3】选段介绍了(______)、(______)的自由生长,我觉得(______)、(______)也会自由生长。
【4】根据下面的开头,接着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24分)
晚风
晚风藏在花丛中,
不再呼哨,
不再吵闹,
像睡着了,
静悄悄。
其实,
它和花丛在说话:
我想有间屋,
我想有个家,
我想有个爸爸和妈妈。
绿叶红花一起回答:
绿叶当你的爸爸,
红花当你的妈妈,
这片花丛就是你的家。
⑴晚风跟花丛说什么话呢?用“ ”画下来。
⑵从绿叶红花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绿叶、红花
⑶你知道风儿还藏在哪儿呢?仔细找一找,看一看,听一听,和风儿交朋友,把自己的新发现写下来。
我发现风儿藏在教室里,跟小朋友们一起读书、写字、做习题;我还发现风儿藏在 ,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风已不再刺骨,雨也不再冰凉,太阳晒久了也让人有了汗意。
草地远看还是枯黄,凑近却能发现点点新绿,绿得那么鲜艳,充满了生机。树枝上也冒出了点点嫩( )芽,远远看去,似有若无,就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绿纱。迎春花已开放,黄黄的几点,随风摇( )摆,显得那么活泼,那么秀丽。最有个性的是樟树,将陈旧的老叶大把大把地甩下,迅速地换上翠绿的新装。
冬天已经过去,春天真的来了!
不是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吗?我要赶紧给自己定个学习计划,好好珍惜时间。
【1】在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
【2】短文中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用“ ” 画出来。
【3】春天来了,你有什么学习计划?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放蜻蜓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停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__) 喜爱——(_______)
【2】用“ ” 画出描写蜻蜓外形的句子。
【3】我非常喜欢大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会口语交际。(根据情境,完成对话,注意用上标点符号)
(情境:你把小军最喜欢的书弄坏了,你会怎么和他说呢?)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什么事呢?”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不是吧?怎么会这样?”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军:“好吧!希望你以后能小心一点,爱护好别人借给你的书。”
17、照样子,根据提问给下列句子标上重音符号。
例:种子睡在松软的泥土里。(种子睡在哪里?)
1.孩子们去寻找美丽的春天。(谁去寻找美丽的春天?)
2.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一棵什么样的小柏树栽好了?)
3.我们在教室里认真地学习。(“我们”在教室里干什么?)
18、补充句子。
1、那飘动的柳条,是春天的( )吧?
2、那美丽的荷花,是夏天的( )吧?
3、那纷飞的落叶,是秋天的( )吧?
4、那洁白的雪花,是冬天的( )吧?
19、课文欢乐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自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句诗写出了西湖风光的独特。
2.《绝句》一诗前两句是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后两句是___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3.《雷雨》一课按照时间顺序,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0、写作
仔细观察下面四幅图,想一想,图中是谁?他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请你根据这些写个小故事吧!注意语句通顺、连贯,无错别字。如果你能拟个标题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