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长春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不积跬步 B.日削月割

    C.籍吏民 D.抑本其成败之迹

  •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②.国家为互联网金融正名,但互联网金融业还没到弹冠相庆的时候,对于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市场成熟了,竞争也会随之而来,面临的各种挑战还在后头。

    ③.为了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在庭审过程中,这位犯罪嫌疑人故作镇静,面不改色,一口咬定自己睡着了,什么也不知道。

    ④.盛夏时节,位于张掖市扁堵口风景区的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田野变成一片金色的花海,大批游客如影随形,前来赏花拍照。

    ⑤.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地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⑥.这是他第三次参加高考,前两次他都名落孙山,心理压力大,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寄希望于这次高考的背水一战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⑤⑥   D. ②④⑥

  •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身处高二的我们踌躇满志,意气昂扬,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父母亲人的期待而做着不懈的努力。

    B. 泰戈尔的著名诗集《吉檀伽利》,意为献给神的诗,使他成为亚洲首当其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C. 开篇善写忧国忧民文章者,敢称自己是中国的托尔斯泰;下笔爱编个长短句现代诗的,则欣然以东方泰戈尔自恃:有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作者可真是大言不惭啊!

    D. 你对我们只是个举足轻重的、有害的人!你领导我们,把我们弄得筋疲力尽了,因此你就该死!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令我着迷,我真怕听久了这些便不能再听得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

    ②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转眼就是毕业季,朝夕相处、情同手足的同学也有劳燕分飞,各奔东西的一天。

    ③面对着铁一般的证据,他虽然表面上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地为自己开脱,实际内心已经开始空虚恐惧了。

    ④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论述,不仅出现在浩瀚的历代典籍中,而且在传统家训家教、民俗礼仪中俯拾皆是。

    ⑤如果想让真相生根发芽,使谣言在纷坛的网络生态中无立锥之地,就需要政府、媒体、网民协调努力,共同维护真相的尊严。

    ⑥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让他们告别了逐水草而居、马放南山的游牧生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定居房,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 5、对下面语段的主旨观点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如今,许多年轻人沉陷“美颜”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一味追求完美,却忽视了对自己的认知,照片可以被修改得面目全非,而真实的面目无法改变,真实的虚妄在于对现实和幻想混淆一谈。而你就是你,那个不完美却真实的自己。

    A. 浮华年代,真实不再。

    B. 真实之美,美在它的坦诚率真。

    C. 人的颜值与其价值不成正比。

    D. 真实生活正美在它的残缺与遗憾。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1)北平的天又高起来!八一三!上海的炮声把久压在北平人的头上的黑云给掀开了!

    祁瑞宣的眉头解开,胖脸上拥起一浪一浪的笑纹,不知不觉的低声哼着岳武穆的《满江红》。

    瑞全扯着小顺儿,在院中跳了一个圈,而后把小妞子举起来,扔出去,再接住。弄得小妞子惊颤的尖声笑着,而吓坏了小顺儿的妈。

    “老三!你要是把她的嫩胳臂嫩腿摔坏了,可怎么办!”小顺儿的妈高声的抗议。

    祁老人只晓得上海是个地名,对上海抗战一点也不感兴趣,只慨叹着说:“劫数!劫数!这又得死多少人呀!”

    天佑在感情上很高兴中国敢与日本决一死战,而在理智上却担忧自己的生意:“这一下子更完了,货都由上海来啊!”

    “爸爸,你老想着那点货,就不为国家想想!”瑞全笑着责备他老人家。

    “我并没说打日本不好哇!”天佑抱歉的声辩。小顺儿的妈莫名其妙,也不便打听,看到大家都快活,她便加倍用力的工作,并且建议吃一顿茴香馅的饺子。歪打正着,瑞全以为大嫂是要以吃饺子纪念这个日子,而大加夸赞。“大嫂我帮着你包!”

    “你呀?歇着吧!打惯了球的手,会包饺子?别往脸上贴金啦!”

    天佑太太听到大家吵嚷,也出了声:“怎么啦?"

    瑞全跑到南屋,先把窗子都打开,而后告诉妈妈:“妈!上海也开了仗!”

    “好!蒋委员长作大元帅吧?”

    “是呀!妈,你看咱们能打胜不能?”瑞全喜欢得忘了妈妈不懂得军事。

    “那谁知道呀!反正先打死几万小日本再说!”

    ……

    (2)中国的飞机出动!北平人的心都跳起多高!小瞿的耳边老像有飞机响似的,抬着头往天上找。他看见一只敌机,但是他硬说是中国的,红着倭瓜脸和孙七辩论:“要讲剃头刮脸,我没的可说;你拜过师,学过徒!说到眼神,就该你闭上嘴了;尊家的一对眼有点近视呀!我看得清楚极了!飞机的翅膀上画着青天白日,一点错没有!咱们的飞机既能炸上海,就能炸北平!”孙七心中本来也喜欢咱们的飞机能来到北平,可是经小瞿一说,他就不能不借题抬几句杠。及至小崔攻击到他的近视眼,他认了输,夹着小白布包,笑嘻嘻的到铺户去作活。到了铺户中,他把小崔的话扩大了一些,告诉给小商人们。他一手按着人家的脸,一手用刀在脸上和下巴底下刮剃,低声而恳切的说:“我刚才看见七架咱们的轰炸机。好大个儿!翅儿上画着青天白日,清楚极了!”人家在他的剃刀威胁之下。谁也不敢分辩。

    小崔哼唧着小曲,把车拉出去。到车口,他依然广播着他看见了中国飞机。在路上,看到日本兵,他扬着点脸飞跑;跑出相当的远。他高声的宣布:“全杀死你们王八日的!”而后,把咱们的飞机飞过天空的事,告诉给坐车的人。

    李四爷许久也没应下活来——城外时时有炮声。有几天连巡警都罢了岗,谁还敢搬家呢。今天,他应下一档儿活来,不是搬家,而是出殡。他的本行是“窝脖儿”。到了晚年,他也应丧事:他既会稳当的捆扎与挪移箱匣桌椅,当然也能没有失闪的调动棺材。在护国寺街口上,棺材上了杠。一把纸钱像大白蝴蝶似的飞到空中,李四爷的尖锐清脆的声音喊出:“本家儿赏钱八十吊啊!”抬杠的人们一齐喊了声“啊!”李四爷,穿着孝袍,精神百倍的,手里打着响尺,好像把满怀的顾虑与牢骚都忘了。

    李四大妈在小羊圈口上,站得紧靠马路边,为是看看丈夫领殡——责任很重的事——的威风。擦了好几把眼,看见了李四爷。她含笑的说了声:“看这个老东西!”

    棚匠刘师傅也有了事作。警察们通知有天棚的人家,赶快把棚席拆掉。警察们没有告诉大家拆棚的理由,可是火家都猜到这是日本鬼子怕中央的飞机来轰炸:席棚是容易起火的。刘师傅忙着出去拆棚。高高的站在房上,他希望能看到咱们的飞机。

    小文夫妇今天居然到院中来调嗓子,好象已经不必再含羞带愧的作了。

    连四号的马老寡妇也到门口来看看。她最胆小,自从芦沟桥响了炮,她就没迈过街门的门坎。她也不许她的外孙——十九岁的程长顺——去作生意,唯恐他有什么失闪。她的头发已完全白了,而浑身上下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手指上还戴着四十年前的式样的,又重又大的,银戒指。她的相貌比李四妈还更和善;心理也非常的慈祥,和李四妈差不多。可是,她在行动上,并不象李四妈那样积极,活跃。因为自从三十五岁她就守寡,不能不沉稳谨慎一些。

    今天,长顺告诉外婆:“不要紧了,我可以出去作买卖啦!上海也打上了上,咱们的飞机,一千架,出去炸日本鬼子!咱们准得打胜!上海一打胜,咱们北平就平安了!”

    外婆不大信长顺的话,所以大着胆子亲自到门外调查一下;倒仿佛由门外就能看到上海似的。老太太的白发,在阳光下,发着一圈儿银光。大槐树的绿色照在她的脸上,给皮肤上的黄亮光儿减去一些。有皱纹的地方都画上一些暗淡的细道儿。胡同里没有行人,没有动静,她独自立了一会儿,慢慢的走回屋中去。

    “怎样?外婆!”长顺急切的问。

    “倒没有什么,也许真是平安了!”

    “上海一开仗,咱们准打胜!外婆你信我的话。准保没错儿!”长顺开始收拾工具,准备下午出去作生意。

    (有删改)

    [注]①八一三,是指“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七七事变以后,1937年8月13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②祁老人,近80岁,《四世同堂》的代表人物。儿子祁天佑,布店掌柜。长孙祁瑞宣,二孙祁瑞丰。三孙祁瑞全。曾孙小顺儿,祁珊宜之子;曾孙女小妞子,祁瑞宣之女。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了上海“八一三”抗战的消息传来时祁家人的反应,既写出了大家的高兴心情,也写出了祁天佑对生意的担心,场景真实。

    B.小说中的瑞全怀着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他将上海开仗的消息跟母亲分享,还郑重批评了父亲只想着生意不想着国家的自私思想。

    C.小说中写李四爷找到出殡的活儿,棚匠刘师傅找到拆棚的活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平沦陷后普通百姓的生活陷人了困顿之中。

    D.小说中马老寡妇和李四妈不同,她胆小,沉稳,谨慎。自从卢沟桥响了炮,她就没迈过街门的门坎,她也不许她的外孙长顺去做生意。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眉头解开,胖脸上拥起一浪一浪的笑纹……哼着岳武穆的《满江红》”。主要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再现了祁瑞宣此刻的心情,

    B.小说节选部分篇幅虽短却内涵丰富,通过人物对话再现了抗战时期沦陷区北平小羊圈胡同的生活场景和普通民众的心理状态。

    C.小说节选部分塑造了祁天佑、祁瑞全、小崔、李四爷、长顺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但主要叙写的人物是祁天佑和长顺。

    D.小说语言具有明显的“京味儿”特色,如“一档儿话”“窝脖儿”“准保没错儿”等都带有北京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印记。

    【3】请分别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4】有评论认为:老舍《四世同堂>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能在平和的自然状态中,呈现出正的力量,表现出了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不屈。请以选文为例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山则山崖散乱,高插云霄,写水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奇伟的景观为下文的写人抒情做好了铺垫。

    (2)古诗中常直接用“弓”来刻画戍边将士的英雄形象,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南方的乡村文化,美丽乡村不该被历史遗忘。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乡村春社之日的祭祀场面,抒发对简朴风气的赞美之情。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曾子曰:“________,任重而道远。_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3)《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4)________。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________,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5)白日不到处,________。苔花如米小,________。(袁枚《苔》)

  • 9、填空。

    (1)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夕阳下,_________,两三航未曾着岸。(元·马致远《双调·寿阳曲·____________》)

    (3)《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感伤皇帝被奸臣蒙蔽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当年的琵琶女无论是技艺还是容貌都出类拔萃。

    (3)欧阳修《伶官传序》通过李存勖的兴亡总结出“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这也就是《尚书》所说的“满招损,谦得益”。

  • 11、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判断文化常识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_______)

    (2)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_______)

    (3)先秦寓言有的是民间传说的故事,有的是历史传说,有的则是作者为论理而创造的故事。(_______)

    (4)中国历史上,“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其老师叫“太傅”或“少傅”,俗称“师傅”。(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咏赤壁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赤壁诗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铜雀台,建安15年曹操建于魏国都城。二乔:乔公之女,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1)下面对两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这两首七绝都是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周瑜以火攻破曹的史实。

    B.李诗宏观地描写了周瑜火攻的气势及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结果。

    C.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操军剑断戟折的苦战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D.李诗客观地述说了瑜胜操败的历史,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性。

     

    E.杜诗则暗含对操军兵败的惋惜,慨叹偶然因素对历史的影响。

    2)就杜诗的后两句,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

    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郤。

    归,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匈奴王徐卢降,景帝欲侯之。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亚夫因谢病,中元三年,以病免相。

    后条侯子坐买官器,事连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惜其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

    B.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

    C.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

    D.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尉,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西汉早期,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有关。

    B. 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大都是其后裔,从唐中期开始,就与中原征战不休,也是后人诗句中的“胡虏”所指。

    C. 官器,指皇家专用的器物,臣民百姓非特旨允许或赏赐不得使用。比如定窑、景德镇官窑等,就是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官窑”,烧制的瓷器就是官器的一个种类。

    D. 史公,即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文中史公为司马迁,他继任父职,写出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亚夫性情刚直,宁折不弯。景帝怀疑他谋反,指使吏卒逼迫,周亚夫不服,最终绝食而死。史家肯定其用兵才能,而对他因性格弱点导致的穷途困窘表示了惋惜。

    B. 周亚夫谋事有方,贯彻有力。吴、楚叛乱,周亚夫事先与皇帝制定用梁国吸引敌兵、断敌粮道的战术,后虽梁孝王求救、景帝诏令救梁,仍不改战术而最终平乱。

    C. 周亚夫固执己见,不知恭顺。在废弃太子、匈奴王徐卢封侯事上他未与景帝保持一致,加上梁孝王向太后进言,使其逐渐失去景帝的信任,后来被免丞相职务。

    D. 周亚夫治军严格,赢得赏识。文帝曾到细柳营慰劳军队,见到周亚夫的部队戒备森严,纪律严明,称赞他是“真将军”。临终叮嘱太子,周亚夫可以担当重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

    (2)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习主席在2019年贺词中提到了全军英模张超,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称这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和巨大牺牲的英雄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习主席在2020年新年贺词提到,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事业的黄文秀,为救火而捐躯的四川木里31名勇士,用自己身体保护战友的杜富国等,赞扬他们“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习主席在2021新年贺词中说,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华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以“每个人都了不起”为主题,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