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正确的读音后打“√”
2、对寓言的理解,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应主动努力,可以不劳而获。
B.《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
C.《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也要看到事物的短处。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懦弱 娇傲 迫不急待
B.饱胀 脑怒 耕种
C.莲蓬 谦虚 池塘
D.吹佛 倒影 别至
4、《八阵图》:“江流石不转”的下一句是
A.孤蓬万里征 B.遗恨失吞吴 C.今日水犹寒 D.流光灭远山
5、将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源源不(________) 无(________)无虑 相提并(________)
名(________)中外 欣然怒(________) 学(________)五车
(1)上面的词语中表示接连不断的是_______________。
(2)与“学(________)五车”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与“名(________)中外”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3)用“无(________)无虑”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填词语,巧搭配。
(________)的五彩池 (________)的阳光 (________)的丘陵
(________)的山峰 (________) 的宝塔
7、描写花的诗句。
(1)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2)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骆宾王《晚泊江镇》
8、读拼音,写词语,再填空。
mì fēng bāo kuò sū xǐng jiǎn chá
shòu mìng què shí xiū jiǎn mò shēng
mí shī biàn bié cuò wù yán tú
9、阅读短文,按要求做。(18分)
意外的收获
星期天,爸爸带我乘(chénɡ、chènɡ)公交车去少年宫学电子琴。由于车上人多,我只好(站、占)着。那天我很困,真想坐下睡一会儿。我小声对爸爸说:“爸爸,有下车的,帮我(站、占)个座。”爸爸没说什么。一会儿,车到站了,后排有个坐着的阿姨下了车。我眼睛一亮。连忙挤了过去,就要坐下了。忽然,一只大手拉住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他的身边站着一位老爷爷。我生气地说:“爸!您不帮我找座位,还不让我坐,真是的!”爸爸对我说:“岩岩,你怎么能(抢、枪)座位呢?(尊、遵)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遵)老在先,你应该主动让座才对!”听了爸爸的话 我羞得脸上火辣辣的 连忙对身边的老爷爷说 老爷爷 请您坐这儿吧
这次学琴和以往不同,我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我们从小要懂得怎样做人。
(1)找出短文中括号里的错误读音或用错的字,在下面画“ ”。(6分)
(2)在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5分)
(3) “意外的收获”指的是什么?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4分)
①知道了不能和老人抢座。( )
②懂得应该给老人让座。( )
③懂得了怎样做人。( )
(4)文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赵州桥》节选
这座桥( )坚固,( )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着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这座桥是指哪座桥?
___________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___________
【4】用“ ”在文中画出承接上文,启示下文的这个句子。
【5】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买快乐
①从前,有个财主,他年纪轻轻,就(承担 继承)了父母留下的许多财产,财主整天( )香的,( )辣的,( )着绫罗绸缎,( )着鸟笼,( )着小狗……这种生活,财主越过越腻,很不快乐。
②有一天,财主背上钱袋,出门去买快乐。财主逢人便问:“喂,你有快乐吗?卖给我一些吧!”人们都嘲笑他,认为他是个智力障碍者。财主走了许多地方,都没有买到快乐。这天,他正走着,见一个衣着破烂的农民正躺在田边的一片树荫下,那农民边乘凉边哼着小曲儿。财主忙走上前说:“能把你的快乐卖给我一些吗?”
③农民说:“当然可以,你跟我来。”
④农民领着财主走进麦田,说:“你先帮我把地里的草锄完再说。”
⑤财主便(怪力卖力)地锄草。锄啊锄,午饭时分,财主满头大汗,一屁股坐在树荫下。此时,一阵凉风扑来,财主不由得叫道:“真快乐呀!”
⑥农民又递给财主一碗稀饭,财主(畅快 欢快)地大口吃起来。财主终于明白了,他叫道:“我买到快乐了!”
【1】选择恰当的字,把序号填在第①自然段的括号里。
A.穿 B.牵 C.吃 D.提 E.喝
【2】用“√”选出文中括号内用得恰当的词语。
【3】财主不快乐的原因是( )
A.他吃不饱穿不暖。
B.没有人和他玩。
C.他不劳而获,生活没有意义。
【4】请用“ ”画出描写财主帮农民干活的句子。
【5】财主最后买到快乐了吗?他终于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个故事,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
12、读短文,边读边思考,完成练习。
蚂蚁的趣闻
作为动物世界赫赫有名的建筑师,蚂蚁是一种十分有趣的群居性动物。
小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向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或者把食物分成小块,各自衔一块带回去,或是同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巢去。
那么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同伴的呢?其实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的那对触角,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它们就会用触角互相碰撞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可口,蚂蚁头上的触角就会摆动得特别(猛 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 辩)别方向。它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面上留下一种气味,回来的时候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
【1】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字。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 ”画出来。
【3】短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蚂蚁的趣闻?请仿照样子写一写。
蚂蚁的趣闻①蚂蚁经常到离巢很远的地方找食物。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茉莉
苿莉的茎细长而挺拔,那碧绿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叶脉呈白色,清晰可见远远望去,茉莉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楚楚动人。
苿莉一般在夏季开花。它刚长花苞时,人们只能看见龙爪一样半开半合的萼片,而小小的花苞却常常是藏而不露。后来萼片长到了一定程度,慢慢扩散,花蕾便露了出来。这时的花蕾长得很快,不出几天就会慢慢开放。完全开放的花朵很像荷花的花朵,只是很小,花冠比一分硬币还要小。茉莉的花朵雪白雪白的,花瓣尖尖的。茉莉的花朵寿命极短,开了一天后,它就会慢慢变红,变黄而脱落了。
苿莉把自己的芳香和生命无私地献给了人们,人们常常称赞她的心灵像她的花朵一样美丽纯洁。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列词组。
______的叶子 ______的花苞 ______的茎
______的心灵 ______的花瓣 ______的花朵
【2】文中描写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来,句中把_____比作_____。
【4】面对如此美丽纯洁的茉莉,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赏析。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 )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再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不能再生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加点的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2】根据语段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
(2)“浩浩荡荡”、“山崩地裂”体现了大潮的非凡气势。( )
(3)“白色城墙”指的是真正的城墙。( )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每年到了夏天,有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去玩水。可是贸然下水会有不可预知的危险。请你仔细观察右图,想一想,如果你在现场,会怎样劝一劝那个小男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时间在树叶上写下了许多故事,许多故事深深地嵌进了树的年轮。(时间在树叶上写下了哪些故事?猜猜年轮里还会有哪些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针对“小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是王小明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你用修改符号修改这段话中的错误。
20、修改病句。
(1)秋游那天,他穿了一条牛仔裤,一顶小凉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见》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有没有本课小朋友这样的经历?依照第3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