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长春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诗句都是就菊花特点展开的吟咏,其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B.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C.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D.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远东杯”2012年斯诺克锦标赛决赛今天在宜兴准时开赛,经过8盘对决之后丁俊晖不孚众望,在家乡获得本次冠军。

    B. 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马克·扎克伯格,于2006年创办自己的公司facebook,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C. 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 因为出版社催稿催得很紧,他把自己关在小屋里,夜以继日,手不释卷,终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这部十余万字的小说。

  • 3、下列关于《红与黑》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连聪颖过人,精通拉丁文,在19岁那年被聘为维立叶尔市长孩子们的家庭教师。

    B.瑞那夫人见到腼腆的于连后,就消除了孩子们会因功课不佳而被他训斥的思想顾虑。

    C.在玛娣儿特的主动示爱下,于连在深夜借助长绳爬进了她卧室,两个人开始了交往。

    D.瑞那夫人受了枪伤后并没有死,在身体稍好后,就买通了狱吏,让于连在狱中免受虐待。

  • 4、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人的内心关乎思维,也关乎情感与意志,但它在解剖学上又不存在。        

    它是人的一种无形器官。

    ①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感觉到它的存在

    ②内心是一种不存在之存在

    ③所以我要说

    ④它就是那么神奇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城际铁路是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专线铁路,它的列车设计时速在200千米及以下。

    B. 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发展快,管理能力迅速提升,在拉美国家的城市安全等领域的管理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C. 南水北调到华北地区,将缓解这一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的现状,对缓解水资源形势、改善生态环境带来深远影响。

    D. 现在许多年轻人感受不到传统节日的欢乐,这是由于他们不了解节日内涵,又没人分离民俗活动的欢乐所导致的。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诗与厕所

    南帆

    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一天重温柳宗元的小诗,心情怪异一一在高速公路的一个服务区,进入厕所后,突然在立式小便槽上方的墙壁读到了这一首《江雪》。

    ③诗彩印在一张淡青的硬纸片上,并且用镜框镶起来。我猜这是文化机构与卫生机构的共同创意。若干七绝、五绝高悬于厕所的每一个小便槽之上。尽管如此,厕所墙上的诗词还是让我错愕不已。

    ③古代的诗词多半口口相传,某些诗人也喜欢把诗词发表于墙壁,逮住名胜古刹的一堵粉壁墨迹淋漓地题上新作,豪迈之意自不待言。墙壁举足轻重,当代文学攻占墙壁的一个著名例子是,一个名叫卢新华的“七七级”大学生将他的小说《伤痕》张贴于复旦大学教学楼走廊的墙上,这种不同寻常的发表形式诱发出一个命名为“伤痕文学”的潮流。可是,尽管墙壁在文化传播体系之中占有一席,厕所怎么能挤到前排,开始大模大样地接纳唐诗宋词?

    ④厕所可以是一个有文化的所在,我知道。可是,我从未想到这些文化竟然敢与柳宗元或者王维衔接起来。马桶里的水再干净也没有人愿意喝,是不是?我也知道现今的“碎片化阅读”是一个时髦的概念。但是,那些诗词是相当于一泡尿时间的文化碎片吗?咄!小子无知!我仿佛听到了诗人的威严喝斥。

    ⑤我所认识的许多诗人无不坚定地认为,诗充当了各种类型文化的轴心。浪漫、神秘、庄严,还有后现代,总之,众多话语都将在诗之中找到始源。诗人是一个奇特的文学部落。他们睥睨天下,气宇轩昂地念出一串串铿锵的诗句,这时,整个世界的毛孔都竖了起来,犹如听到了美学魔咒,上帝曾经说,要有光,还要有日月星辰和天地万物,于是世界开始生气勃物地现形;尾随上帝出场的或许就是诗人,他们吟风弄月,拈花惹草,于是生气勃勃的世界开始赏心悦目。因此,担任一个诗人,肯定比担任武士、厨师或者会计体面得多。

    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李白的诗句,这个奇持的文学部落从来不肯低估自己对于世界的贡献,扭捏作态或者不必要的谦逊形同虚伪,他们旁若无人地载歌载舞,结伴旅行,奔赴各地高声朗诵自己的作品,我曾听到一则轶事:几个文人相聚闲聊。因为有了些酒意,一个诗人目光炯炯地要求众人承认,诗是所有文学门类的第一把交椅,一个绝对的结论。怀疑这个观点就可以考虑拳脚相见。几个写小说的不由得笑了起来,慷慨地满足了诗人的要求。天之骄子,气吞牛斗,竟然把他们祖师爷写出来的诗搁在厕所里,是可忍就不可忍?

    ⑦然而,几个月过去了,没有听说厕所收到抗议,诧异之余,我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后现代”。也许可以将这个厕所设想为一个后现代驿站。万物齐一,“怎样都行”,后现代革命就是抛弃各种文化等级。又有什么理由贬低厕所?道在厕所,诗亦在厕所。诗人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娇嫩。诗可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不论是电视台还是厕所,诗人可以盛装出行,也可以乱头粗服,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诗愿意接受沐浴焚香的祭拜,也不会因为哪一个家伙撒一泡尿就丧失自信,厕所里的刺鼻秽气怎么可能掩盖诗的伟大?“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种诗句可以在历史的任何一个角落熠熠发光。诗人不会害怕什么。阿多诺曾经悲憤地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是现代主义的沉痛;如果改换为后现代主义的俏皮,可以颠倒一下内容与句式:高速公路的厕所之后,还有什么地方诗不能涉足?

    选自《文学报》(2018.10.15)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思路。

    2请结合文章内容,阐释“整个世界的毛孔都竖了起来,犹如听到了美学魔咒”的内涵。

    3为什么说“诗人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娇嫩”,请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对比,总结了后唐庄宗先兴后亡的原因,并借此对执政者提出告诫。

    ⑵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乐曲的清脆悦耳写起,表现了乐曲的丰富多变和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

    ⑶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认为,正确判断事物需要深入实际调查,文中用比喻形容考察途中巨石阴森恐怖之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8、按要求填空。

    (1)屈平正道直行,__________,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3)《老子·第十一章》中通过对车子、器皿、屋室的分析总结出“有”与“无”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李白在《蜀道难》先以“六龙回日”的神话极写山势的高峻,又以“____________”描写激浪回旋的河川,再以“____________”一句用拟人的手法衬托山之高峻。

    ⑵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为了正义和理想,纵使死去多次,也不会后悔的坚定态度。

    ⑶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军营中分享牛肉、奏响军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表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西晋文学家张载《剑阁铭》中的“一人荷戟,万夫趑趄”。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游人和自己不同的乐趣,从而表现自己“与民同乐”的志趣。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现了新旧相映、生机勃勃的景象,透露出作者刘禹锡豁达的襟怀。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作者与友人在月出之前的江面上饮酒诵诗的情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诉衷情近

    柳永

    景阑昼永,渐入清和气序。榆钱飘满闲阶,莲叶嫩生翠沼。遥望水边幽径,山崦孤村,是处园林好。

    闲情悄。绮陌游人渐少。少年风韵,自觉随春老。追前好。帝城信阻,天涯目断,暮云芳草。伫立空残照。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即以简练笔墨写出时令特征:春意阑珊,白昼渐长,正是清和四月天。

    B.榆钱飘落,嫩荷初生,有忧伤,有欣喜,两相对举,特点鲜明,意蕴丰富。

    C.上阕末句赞叹眼前处处好风光,既总结了景物特征,又引出了下阙的抒情。

    D.词人在残阳夕照里仁立,这一形象直接表现出词人情感,留下回味的空间。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抒发了哪些“闲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铸字伯寿,余杭人。登政和五年进士第,历官州县,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秘书郎。御史中丞廖刚荐铸操履劲正,可备拾遗补阙之选。即命对。铸首陈:“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诚孝既至,则归梓宫于陵寝,奉两宫于魏阙,绍大业,复境土,又何难焉!”帝嘉纳之。

    拜监察御史,寻迁殿中侍御史。上疏论:“士大夫心术不正,徇虚以掠名,托名以规利。言不由衷而首尾向背,行险自售而设意相倾者,为事君之失。怀险巇之谋,行刻薄之政,轻儇不庄,慢易无礼者,为行己之失。乞大明好恶,申饬中外,各务正其心术,毋或欺诞。”盖有所指也。

    先是,秦桧力主和议,大将岳飞有战功,金人所深忌,桧恶其异己,欲除之,胁飞故将王贵上变,逮飞系大理狱,先命铸鞫之。铸引飞至庭,诘其反状。飞袒而示之背,背有旧涅“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里。既而阅实俱无验,铸察其冤,白之桧。桧不悦曰:“此上意也。”铸曰:“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强敌未灭,无故戮一大将,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桧语塞,改命万俟 。飞死狱中,子云斩于市。

    桧衔铸。时金遣萧毅、邢具瞻来议事,桧言:“先帝梓宫未反,太后銮舆尚迁朔方,非大臣不可祈请。”乃以铸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为报谢使。铸曰:“是行犹颜真卿使李希烈也,然君命不可辞。”既返命,桧讽万俟 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欲窜诸岭表,帝不从,止谪徽州。

    时有使金者还,言金人问铸安在,曾用否。于是复使知温州。未几,以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召赴行在,力辞。乃再遣使金,使事秘而不传。既归报,帝复许以大用,除资政殿学士、知徽州。居数月,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卒,年六十五。

    (选自《宋史•何铸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命铸鞫之   审问

    B. 桧衔铸   怀恨

    C. 太后銮舆尚迁朔方  农历初一

    D. 铸察其冤,白之桧  告诉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铸“操履劲正”和“桧衔铸”的一组是

    A .铸岂区区为一岳飞者   欲窜诸岭表

    B.动天之德莫大于孝 非大臣不可祈请

    C.言不由衷而首尾向背 诘其反状

    D.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长计 此上意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何铸为人正直,经御史中丞廖刚的举荐,得以当面回答皇帝的问话,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以“诚”、“孝”治国的主张。

    B. 何铸曾给皇帝上书,指出士大夫们心术不正互相倾轧,希望皇上分清好坏,这可能是专指某些人的。

    C. 秦桧要除掉岳飞,就胁迫万俟告岳飞谋反,逮捕岳飞后,让何铸审案,何铸没有按照秦桧的意图行事,秦桧怀恨在心,伺机加害何铸。

    D. 秦桧想杀害何铸,让他作为“报谢使”出使金国,何铸心知此行的危险,但君命不能推辞,后归复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2)既返命,桧讽万俟使论铸私岳飞为不反,欲窜诸岭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完成作文。

    乡土社会中,对“家”的理解是“伸缩自如”的,小到只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大到“天下可成一家”。其实,对很多词语的理解也是这样:“朋友”可以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也可以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快乐”可以是“自歌自舞自开怀”,也可以是“后天下之乐而乐”;“成功”可以是个人的修身立业,也可以是开万世之太平。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些词语的内涵更加丰富。请以“我是这样理解________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体验与感悟,或认识与思考。

    要求:从“家”“朋友”“快乐”“成功”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