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张新参加自然竞赛,经常偶尔得奖。
B. 我们今天特别玩得高兴。
C. 不管困难多大,他总是毫无畏惧地前进。
D. 我断定前面走的那个男同学大概是吴宇的哥哥。
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对应的季节是:( )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3、奥芝(奥兹)的真面目是( )
A.一个小老头
B.一只怪兽
C.一个大脑袋
4、下列句子朗读正确的是(______)
A.兔/不可复得。
B.因释/其耒而/守株。
C.宋人有耕/者。
5、按课文内容填空
才下过几阵(________)的细雨。微风吹拂着(___________________)的柳丝。(____)的草,(____)的叶,(_________)的花,都像(_______________),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春天。
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_________)。
6、经典诗句默写。
(1)迟日江山丽,________。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杜甫《绝句》)
(2)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7、用“静”字组成三个不同的词,再填空,使句子通顺连贯。
(1)早晨,同学们纷纷来到学校,( )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
(2)在( )的山谷里,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3)做事必须( ),才能做到急中生智。
8、看拼音,写词语。
fēn fāng sū xǐng xiū jiàn cháng shòu
mì fēng zǔ zhǐ jiǎn chá lù tú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圆圆的肥皂泡(节选)
“圆圆,你……干什么?”
“要送礼物啦爸爸,注意飞机下面!”
市长刚才就发现,飞机机腹下面吊着一个大环,那环的直径比飞机还长,显然是升空以后才展开的。整体看去,飞机和大环组成了一个在空中飞行的戒指。后来知道,那大环的结构同圆圆破吉尼斯纪录时用的环一样,由轻型金属管制成,管内充满了那种叫飞液的魔鬼液体。环面上罩着一层飞液的液膜,环上有无数的小洞,使飞液能够不断地从围成大圆环的细管中流出。
令人震惊的景象出现了,在那个大环后面,吹出了一个大肥皂泡!它反射着阳光,形状时隐时现。肥皂泡在急剧膨胀,很快,飞机与它相比只是透明西瓜上的一粒小芝麻。
飞机拖着巨泡在城市上空缓缓盘旋,肥皂泡的膨胀速度大大减慢,但仍在继续着,最后,它脱离了飞机下的大环,独自在空中飘浮着。巨泡渐渐占据了半个天空,缓缓从空中降下来,当它降到足够低时,地面上的人们竟然在泡壁上看到了城市的高楼群的镜像,由于泡壁在风中的波动,高楼群扭曲变形,像是海中的植物林。这广阔的泡壁从上方气势磅礴地压下来,人们不由得捂住了脑袋。当巨泡接触地面时,地面上暴露在外的人们在身体穿过泡壁时感到脸上痒了一下。
巨泡没有破碎,而是成一个直径近十公里的半球形立在大地上。这座城市,连同边缘的一个火力发电厂和一个化工厂,全被巨泡扣在其中!
【1】圆圆用怎样的装置给爸爸做了一个“礼物”?( )
A. B.
C.
D.
【2】画“______”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这句话通过把飞机和“它”相比较,突出了“它”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展开想象,发电厂被巨泡扣在其中,可能给人类带来什么麻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 ) 争论( )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小白鸽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燕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麻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黄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这段话描写的是火烧云的另一个特点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描写。(静态 动态)
【2】这段话中表示时间很短的词语有( )、( )我还能写出这样的词语:( )、( )。
【3】请你展开想象,仿照语段写一段话。
这时,天空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了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蚂蚁的趣闻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liǎo le),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bēn bèn)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chǔ chù)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如果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摆动得(de dé)特别猛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方向。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气味确定路线。
【1】用“/”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经常——______ 特别——________
反义词:经常——_______ 特别——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设问句。
【4】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_”出。
【5】短文分别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了蚂蚁的趣闻。
【6】蚂蚁是如何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又是靠什么认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松树和杨树
从前,大路的旁边有两棵小树,一棵是松树,一棵是杨树。
人们从它们身旁走过时,总要议论一番:“嗬!这棵小松树长得挺直又漂亮,真不错!这棵小杨树弯弯曲曲的,可不怎么样!”
听了这话,小松树心里甜丝丝的,神气得直摇晃。而小杨树( )很难过,( )它不灰心,想方设法克服自己的不足,下定决心往上长。 一天,林业工人来了,要给它们修枝打杈,小松树立刻皱起了眉,生气地说:“我长得多好,还用得着修理?”林业工人知趣地走开了。而不远处的小杨树央求道:“快给我修修吧!”于是,林业工人细心地将它修理了一番。小杨树顿时觉得轻松了,身子往上挺了挺。
一天,啄木鸟大夫飞来了,说要给它们捉虫。小松树瞪着眼睛说:“我这么强壮,怎么会有虫子?赶紧走开!”啄木鸟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飞到了小杨树身上。小杨树挺直身子说:“快来给我检查检查吧!”于是啄木鸟大夫把它身上的虫子吃得一干二净。小杨树身子不断往上蹿,长得更加茂盛了。
数年后,小杨树又高又壮,成了栋梁;而小松树,又矮又瘦,渐渐枯死了。
【1】阅读第三自然段,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小松树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
A. 骄傲自大 B. 又矮又瘦 C. 林业工人没修理 D. 啄木鸟没捉虫
【3】读完全文,你想对小松树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填空。
| 小松树 | 小杨树 |
一开始的样子 |
|
|
对林业工人的态度 |
|
|
对啄木鸟的态度 |
|
|
最后的样子 |
|
|
14、米斯是一位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他被穷苦的父母卖给了一个马戏团。( )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 )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在船上,三个游客乘着酒兴,对遍体鳞伤的米斯产生了怜悯,给了他少许的银币和大把的铜币。
那三个人继续喝酒,最后竟露骨地攻击米斯的祖国。“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拿回去!我不要说我祖国坏话的人的东西!”
【1】选择一组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只要……就……,因为……所以……,一……就……
【2】给划线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乘:①坐 ②就着 ③一种计算方法
①他乘船回家。(_________)
②乘着酒意,他诗兴大发。(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现米斯非常气愤的句子。
【4】填空。
米斯当时遍体鳞伤,他肯定需要__________,但当他听到________,立即把钱币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这说明了米斯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15、阅读。
小小蚂蚁本领大
①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②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③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 摆动得特别猛烈。
④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 它们闻到这种气味 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⑤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你认为短文③④段空白处最合适的关联词依次是( )
A.只有……才…… 如果……就……
B.如果……就…… 只要……就……
C.虽然……但是…… 只要……就……
D.如果……就…… 只有……才……
【2】短文是按( )的顺序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分——总——分
【3】短文没有对蚂蚁的( )进行介绍。
A.寻找食物
B.如何进食
C.传递信号
D.怎么认路
【4】和⑤自然段划线部分句式相同的是( )
A.你是谁?竟敢盯着我!
B.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C.难道彼得不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
D.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5】对短文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把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也不会四散乱跑起来。
B.蚂蚁传递消息靠声音。
C.所有蚂蚁都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D.我们只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没有必要花时间去研究它的习性。
16、小练笔。
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她简直成了新闻人物。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她。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17、解释词语并造句。
雄伟: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
创举: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是一幅有趣的图画。(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
(2)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把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请你把铁罐对陶罐说的这句话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
(4)我推测蜜蜂大概可能找不到家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这学期,我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刚的错别字大大退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成了海洋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家乡是南京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改进了不守纪律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我克服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约在6500万年前,这种动物突然神秘地消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件事让他几乎差不多失去了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请用下面的词语,写成一个100字左右的小短文。
五彩缤纷 深红 淡紫 舞蹈 生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