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栅(zhà)栏 B.破碎(cuì) C.承(chén)认 D.绽放(dìng)
2、“儿”的读音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画儿
B.花瓣儿
C.女儿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妹妹非常喜欢家里的小花狗,总爱轻轻地抚摸小狗的脑袋用她的小手。
B.春天到了,校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
C.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参加建造并设计的。
D.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背着书包开心地走出了教室。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B.在东汉时代,人们就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C.到了东汉时代,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造纸方法就被传承了下来。
D.造纸术首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后来又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影响了全世界。
5、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1.虽然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们不可以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是你们的辛苦付出,我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尽管沿途都是陌生的风景,但是蜜蜂还是飞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鹿没精打采地看着自己的四条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模仿——( ) 出色——( ) 醒悟——( ) 摇晃——( )
思索——( ) 探测——( ) 欢呼——( ) 嘱咐——( )
7、读一读,找规律,再写几个这样的词语。
唠叨 议论 ______ ______ ______
吞吐 呼吸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把下面名句抄写在田字格内。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正确、规范、美观。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9、课内阅读。
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
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
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
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
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
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1】仿写词语。
例:清爽 清清爽爽
____ ________
【2】钻出土的小蘑菇像________。我觉得蘑菇还像_______。
【3】选文中的“谁”指的是____,“__________”写出了他们的快乐。
【4】这段话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①孩子们慢慢地长大了,想出了许多帽子的式样,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夏天戴宽边的香蕉形的草帽,冬天戴圆筒形的呢绒帽,春天和秋天戴碗形的布帽。
②后来,方帽子店对面,又开了一家帽子店,橱窗里放着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方的。方帽子店里摆放着方方正正的帽子,却没有一顶是圆的,玻璃橱窗里还贴了一张广告:“专卖从不改变的方的好帽子。”对面的新帽子店里也贴了一张广告:“专卖各式各样的舒服的好帽子。”
③顾客们在方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又到新帽子店门前站一会儿,不知道买哪一种好。他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
【1】第①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____________,请继续补充相关内容: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的两则广告,你认为哪一则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顾客们在两家的橱窗前“看了好久”,他们在思量什么?为什么“最后还是进了新帽子店”?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黄鹤楼送别》片段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jìng yǎng,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yǒu yì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1】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yǎng yǒu yì
(_________) (_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内容用李白的一句话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李白连用了个“您”,可以感受到他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孟浩然引用这句诗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1】对画“__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穿上白衣裳,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
B.“我”看得人了神,和荷花融为了一体,好像自己也成了一朵荷花
C.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我”和荷花的美丽形象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这段话描写的是“我”在欣赏荷花时真实发生的情景。 (______)
(2)这段话写出了“我”快乐的心情。 (______)
(3)因为“我”既能变成蜻蜓又能变成小鱼,所以能听懂它们的语言。 (______)
【3】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还会有谁过来,会告诉“我”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提升。
周处除三害
古时候,有个人叫周处。周处年轻时,性情暴烈,仗着自己力气大、武功高,横行霸道,欺侮百姓。因此,周处一上街,人们就远远地躲开他。
背地里人们都抱怨说:“山间的猛虎,河里的恶龙,还有地上的周处,是天下三害。三害不除,百姓永远没有安宁的日子!”
有人出主意:“干吗不想办法叫周处上山杀虎,下河剁龙呢?这样三害如果能除两害,不也好么?”有人壮着胆子去找周处,见面就夸他胆子大,功夫好,上山能伏虎,下水能降龙,没有谁能比得上他!周处听了十分得意,拍拍胸脯,说:“那猛虎和恶龙只敢欺负你们弱小的,看我收拾它们!”
清晨,周处上山了,傍晚,他把一只断气的大老虎拖下山。街坊们拍手称快,都夸周处本领大。
第二天,周处提着宝剑下河了。恶龙可不那么容易对付。它忽而浮出水面,跃到半空;忽而潜入水底,东奔西突。周处和它搏斗了三天三夜,搅得大河惊涛拍岸,浊浪冲天。三天以后,大河突然平静了,没有浪涌,没有涛声。恶龙不见了,周处也不见了。
这下好了!猛虎死了,恶龙死了,周处也和它们同归于尽了!人人奔走相告,个个喜气洋洋。哪知就在这时,周处水淋淋地从河里爬上岸来。他听到人们的欢呼声,呆住了。他实在想不通:我除害有功,为什么乡亲们反倒希望我死呢?他想找个人问一问,可是人们只是远远地朝他点点头,就赶紧躲开了。
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心里十分惭愧。
从此以后,周处痛改前非,成了一个受人敬重的人。
【1】“拍手称快”一词中“快”的意思是( )
A.赶紧
B.灵敏
C.高兴
【2】短文题目“周处除三害”指的是周处除掉哪“三害”?想一想,写一写。
除掉__________ 除掉__________ 除掉__________
【3】“人们的举动引起了周处的深思”中“人们的举动”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中的“道理”指的是( )
A.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B.人们对周处的恶行痛恨至极,把周处也当作一大祸害。
14、课内阅读。
①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
②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段落①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段落①“慢慢地”“轻轻地”等词语,可以看出“我们”吹肥皂泡______________。
【3】肥皂泡“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A.我读出了肥皂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B.从四个“那么”中,我读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____”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画面,寄托着作者的美好愿望。
B.这句话真实地描写了肥皂泡在空中飘飞的样子,表明“我们”吹的肥皂泡很结实,可以飘过大海,飞跃山巅。
15、阅读《春的消息》片段,回答问题。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
它牵引着我的双脚;
我高兴地捕捉住它,
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
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
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
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
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再去唤醒沉睡的溪流,
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捕捉( ) 雀跃( ) 奔跑(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牵引——( ) 等待——( ) 呼唤——( )
【3】读第二小节应该用_________语气来读。
A. 欢快 B. 自豪、亲切
C. 渴望、欣喜 D. 伤心
【4】比较句子,注意带点的字。
①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吐出新的绿苞。
②来到去年叶落的枝头,等待它长出新的绿苞。
你认为第_________句写得好,因为它运用了__________修辞手法。
【5】第一小节中“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怜”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三个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选文,你体会到了( )。
A. 大自然中的景色很美丽。
B. 我爱蝴蝶、小花、溪流和小草。
C. 小朋友与大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以及投身大自然中的情趣。
16、用自己的话说说《池上》这首诗的意思。
17、给句子加加工。(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1.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注意加点的部分把句子补充完整。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和角呢!”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这次可麻烦了!”
19、修改病句。
(1)星期天,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从小就要养成懂文明、讲礼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我能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我是一又小又黑的种子。春天来了,我用尽全力,从又黑又暗又硬的泥土里挤了出来。过了日子一段,我身上长满了翠绿的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这段话写了小作者是怎样做柳笛的。先读一读,注意加横线的词语,然后仿照它的样子,写写自己做一件东西的过程。
春天,我们折下一根小手指粗的柳枝,拿小刀切割齐整,然后拧一拧,使绿色的树皮略略松动,猛一下把它褪出树枝,一管柳笛就温驯地呈现在手中,愿意怎么吹就怎么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