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划线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B.赵州桥因为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以现在依然坚固。
C.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
D.我的家乡漳州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非常美味的海鲜。
2、和其他两项结构不同的词语是( )。
A.源源不断 B.无忧无虑 C.恋恋不舍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
独角仙在昆虫里力气是最大的。
A.正确
B.错误
4、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乘凉(chéng) 海参(shēn) 宁静(níng) 婴儿(yīng)
B.石匠(jiàng) 才干(gān) 将近(jiàng) 冲洗(chōng)
C.水珠(zhū) 性子(xìng) 夸奖(jiǎng) 朝鲜(cháo)
5、看图写成语。
(______) (_______) (______)
6、看拼音,写同音字组词。
líng chéng mì zhuàng
(_____)巧 (_____)长 (_____)书 形(_____)
(_____)铛 (_____)法 严(_____) 茁(_____)
(_____)碎 (_____)市 (_____)蜂 (_____)击
7、量词搭配。
一(________)翅膀 一(________)波纹 一(_________)清香 一(________)画
8、我会默写一首本学期自己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诗。(4分)
9、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这是( )句。
2.海底有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这是( )句。这句话的象声词(声音的词语)有: 、 、 。
10、课内阅读: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cén céng)的枝叶把森(sēn shēn)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lóng nóng)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箭、剑)一样,(射、穿)过树(梢、稍),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chèng shèng)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红的( )白的( )黄的( )紫的( )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拼音和字,打“√” 。
【2】在( )加上标点。
【3】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 比作 。
请你也试着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升——(______)
浓——(______)
【5】这段话主要讲得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1)夏天,小兴安岭的花很多。 ( )
(2)小兴安岭夏天时的美丽景色。( )
(3)夏天,小兴安岭的草地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 )
11、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题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县各村各省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地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
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 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
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
【1】文中第二自然段有三处错误,用修改符号改一改。
【2】和“差不多先生传”的“传”读音相同的是( )
A. 传记 B. 传家宝 C. 传奇 D. 传说
【3】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__________)
A.质地精密 B.细致周密 C.结构严密
(2)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 (__________)
A.争论 B.打算 C.计算比较
【4】和“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意思相同的是( )
A. 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的。
B. 红糖白糖是差不多的。
C. 红糖白糖不会差不多。
D. 红糖白糖不可能差不多。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 表示语意未尽 C. 表示列举的省略
【6】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文章写了差不多先生的五件事:①帮妈妈买糖,颜色不分;②学地理知识,东西不分;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外出办事,时间不分;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文章,你认为作者对差不多先生是持赞扬的态度还是持批评的态
度?你从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拓展阅读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个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选文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引用歇后语说明卢沟桥的(______),第二句话写卢沟桥的(______),第三句话主要写卢沟桥的(______),因此第一自然段的段意是(______)。
A.建造时间 B.狮子多
C.柱子上雕刻的狮子多 D.卢沟桥上雕刻了很多狮子
【2】用“﹏﹏”画出第二段的中心句,并想想,这段话描写了狮子的( )和( )。
A. 形态各异 B. 大小不一 C.性格
【3】选文从哪些句子表现出狮子的形态各异,用“_____”画出来。你画的句子是( )(填序号)
A.比喻句 B.排比句 C.夸张句 D.拟人句
【4】卢沟桥上的狮子还会有什么形状呢?展开想象,写一写。(用上“有的……有的……”)
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
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咦,下雨了。”小逛逛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1】根据意思写四字词语。
①大口大口地啃着。( )
②一丝乌云都没有。( )
【2】下面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中的“!”流露出“我”的伤心。
B.“咕噜噜……”中的“……”的作用是表示列举的省略。
C.“你看,这不好好的嘛。”这句话是小松鼠说的。
14、阅读瞭望塔。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的卢沟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拱形石桥,总长约295米,桥上有281根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要不仔细数,还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象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象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身后,好象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形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
【2】卢沟桥是一座石桥,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找出相关句子,画上横线。
【3】用波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是从( )和( )两方面来介绍”这些狮子真有意思“的。
【4】卢沟桥为什么“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象:卢沟桥柱子上的狮子还会有怎样的形态?试着用“有的……有的……”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根据意思从文段中找出词语。
(1)彼此相处融洽、友好。(_________)
(2)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_________)
【2】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铁罐_________、陶罐________。
【3】文段在表现陶罐和铁罐的特点时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外貌描写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小手工大本领。
做手工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正所谓“心灵手巧”。 请你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写清楚相关的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们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让我想到了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这学期,我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刚的错别字大大退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到夜晚,整个香港成了海洋的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家乡是南京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改进了不守纪律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难忘的
假如我变成了
要求:1.从以上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完成习作;
2.审清题意,叙述清楚,想象合理;
3.语句通顺,书写规范,字数在3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