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锤定音。(选择正确的读音)
腮帮(sāi sài) 混过(hūn hùn)
捂着(wǔ wú) 吹竽(yū yú)
2、读句子,请给加点的词语选择一个可以替换的词语,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
先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给我们增添了无穷的力量。
A.增强
B.增生
C.增加
D.增大
3、下面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尽情——尽兴
B.永恒——永久
C.锋利——锐利
D.忍受——难受
4、下列句子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任凭谁怎么互换,他也不肯回来!
B.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C.不是你向那个女同学承认错误,而是我请求她原谅你。
D.即使遭到敌人的毒打,雨来也绝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
5、下列句子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交叉描写的方法,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B.“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嫩笋写得非常形象生动,让人感觉到春笋的勃勃生机。
C.“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的美好生活。
D.前面三项都正确。
6、选词填空。(14分)
健美 优美 俊美
(1)这里的景色非常( )。
(2)她的长相十分( )。
(3)经过锻炼,他的身体十分( )。
结果 效果 后果 成果
(4)比赛( ),中国队赢了日本队,获得了冠军。
(5)这幅画是我们小队共同努力的( )。
(6)她如果不抓紧时间住院治疗。( )不堪设想。
(7)我们每天预习将要学习的功课,( )很好。
7、“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一句的写法是( )。
A. 排比 B. 比喻 C. 拟人 D. 夸张
8、课文小精灵。(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1、“ , 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 这富有 的语言,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 的感情色彩。
2、是的,春天是美好的, 那蓝天白云, 那 , 那 ,那流水人家, 怎么不叫人陶醉呢?这句话采用 的方式,好处在于 。
3、当人们想到这个失明的老人,一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 不曾看到, 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9、重点片段品析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1】根据诗歌片段填空。
______的枝头 ______流苏 ______寂静 ______金晖
【2】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从词语“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这段话是按(______)(填序号)来写的。
A.时间变化的顺序 B.空间方位顺序 C.事情发展的顺序
【2】选段描绘了“鲜花________”“绿竹________”和“春笋________”这三幅画面。
【3】读画“ ”的句子,把对话框中的批注补充完整。
【4】仿照第3题中的批注,抓住选段中的关键词句说一说你体会到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琥珀》片段,回答问题。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这块琥珀的特点是( )。
A.美丽
B.硕大
C.透明
D.圆润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先是可以看见苍蝇和蜘蛛的 ,然后可以想象苍蝇和蜘蛛是怎样 琥珀的,接着可以推测 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最后可以知道在 时代已经有了苍蝇和蜘蛛了。
【3】从哪里可以看出苍蝇和蜘蛛当时在松脂里挣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
(1)天气热,松树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苍蝇这两个小虫,形成松脂球,松脂球埋于地下几千年,形成了琥珀。( )
(2)这块琥珀的价值在于它非常珍贵,可以做成漂亮的首饰。____
12、读短文,并完成下列各题。(14分)
为闯祸负责
那是1920年。一天,美国一位12岁的小男孩正与他的小伙伴们玩足球,一不小心,小男孩将足球踢到了邻近一户人家的窗户上,一块窗玻璃被击碎了。
一位老人立即从屋里跑了出来,勃然大怒,大声责问是谁干的。伙伴们纷纷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然而,老人同意小男孩回家拿钱赔偿。
回到家,闯了祸的小男孩怯生生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过了不知多久 父亲才冷冰冰地说道 既然是你闯下的祸 就应该由你自己对过失行为负责 停了一下,父亲掏出了钱,(严格 严肃)地对小男孩说:“这15美元我暂时借给你,不过,你必须想法还(hái húan)给我。”小男孩从父亲手中接过钱,飞快地跑去了老人家里。
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利用空闲时间打工挣(zhēnɡ zhènɡ)钱还父亲。由于他人小,不能干重活,他就到餐馆帮助别人洗盘刷碗,有时还捡捡破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挣到了15美元,并(自豪 自满)地交给了父亲。父亲欣慰地拍着儿子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有出息。”
许多年后,这位男孩成了美国总统,他就是里根。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请在文中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打上“√”(2分)
3.根据意思,写出文章相应的词语。(2分)
①形容胆怯畏缩的样子。 ( )
②喜欢而心安。 ( )
4.读句子,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4分)
①伙伴们纷纷逃跑了,小男孩却走到老人跟前,低着头向老人认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男孩是一个 的小孩。
②从此,小男孩一边刻苦读书,一边利用空闲时间打工挣钱还父亲。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男孩是一个 的小孩。
5.你闯过祸吗?父母是怎样对待你的?你认为里根父亲的做法好吗?为什么?(4分)
13、照样子,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例:狼慌慌张张地对东郭先生说:“先生,救救我吧!猎人快追上我了,让我在你的口袋里躲一躲吧!躲过了这场灾难,我永远忘不了你的恩情。”
狼慌慌张张地要求东郭先生救救它,说是猎人快追上它了。让它在东郭先生的口袋里躲一躲!躲过了这场灾难,它永远忘不了东郭先生的恩情。
1.猎人追上来找不着狼,就问东郭先生:“你看见一只狼没有?它往哪里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在口袋里说:“先生,我可以出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农对东郭先生说:“对狼讲仁慈,你真是太糊涂了,应该记住这个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神奇的克隆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这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有删改)
【1】短文介绍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中不包括( )
A.马铃薯
B.柳树
C.仙人掌
D.玫瑰花
【2】“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分类别
【3】文章开头以孙悟空为例,这样写的好处是( )
A.使文章言简意明。
B.使读者一目了然。
C.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D.增加神秘感和趣味性。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起了什么作用?( )
A.总述作用
B.承上启下
C.归纳作用
D.总结作用
【5】克隆技术有着哪些诱人的前景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挽救一些濒危物种。
B.培植人体器官。
C.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
D.使恐龙重生。
【6】“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一句中“装配”的意思是移植,如果把“装配”一词直接换成“移植”,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克隆技术一定能给人带来好处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改为反问句。
这是一次幸福的航行,一次终身难忘的航行,我不会忘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可以从中有所发觉,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谢皮罗进行了许许多多次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这次考试小明可能考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上海的春天真是个迷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安门城楼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我敬佩的人
要求:①内容具体。②语句通顺。③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