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无论……都…… 只要……就……
即使……也…… 不是……而是……
1. 飞机装上雷达,( )在漆黑的夜里,它( )能安全飞行。
2. ( )什么地方,( )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3. 放学回家后,我( )先出去玩,( )先做作业。
4. 明天( )不下雨,春游( )会照计划进行。
2、下面带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拂拭( fó ) 繁衍( yǎn ) 炊烟袅袅( niǎo )
B.挣扎( zhá ) 清平乐( yuè ) 胤恭勤不倦( juàn )
C.应和( hè ) 疙瘩 ( gā ) 新冠( guān )病毒
D.引吭大叫(kēng) 徜徉( tǎng ) 最喜小儿亡赖( wú )
3、下列古代文人中,( )被称为“诗圣”。
A.韩愈 B.孟浩然 C.杜甫 D.刘禹锡
4、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察冀(jì) 发愣(lèng) 搓进(cuō) 拇指(mū)
B.捆住(kǔn) 姥姥(lǎo) 雪屑(xiè) 嘴唇(chún)
C.扭动(liǔ) 塞进(sāi) 祈求(qǐ) 倔强(jiàng)
D.扒手(pá) 绑住(bǎng) 遗憾(hàng) 风靡(mǐ)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三月桃花水》一文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B.《三月桃花水》一文是按“总——分”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C.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水映着朝霞向前流淌的情景。
D.“啊,河流醒来了!”“醒”字写出了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惊喜的心情。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诗歌的特点是( )
A.充满奇思妙想,人物形象丰富多样
B.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C.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
7、下列各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顽皮的雨滴在跳舞。
A.昆明湖像一面镜子。 B.我的心激动得好像要跳出胸膛。
C.小红狐愤怒地看着小木偶。 D.长城像一条长龙。
8、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
2.(凤蝶儿)把它五彩的智慧树叶,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
3.在天晴了的时候,应该到哪里去走走呢?到小径中去走走。( )
9、古诗品鉴
墨梅
元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吾家洗砚池头树”是用______的典故。( )
A.王献之 B.王羲之 C.王冕 D.柳公权
【2】这是一首_________,是诗人为自己所花的墨梅所提写的。
【3】这首诗中写墨梅色彩的诗句是________;突出墨梅气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厌恶当时的腐败风气,不媚世俗的气节和品性。
【5】这首诗也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抒发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
10、课内阅读。
①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②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____________;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___________;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______________,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片片花瓣……
【1】把文中的划线处补充完整。
【2】第一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突出了三月的桃花水___________。
【3】为了突出三月的桃花水的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如何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句话的?想象一下,水里还会呈现哪些景物的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又是几千年过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海风(猛烈 强烈 剧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那孩子赤着脚,他踩着了沙里的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他(快活 欢快)地叫起来这是什么
他爸爸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这是琥珀,孩子。”他(快活 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一只苍蝇,一个蜘蛛。这是很少见的。”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 ,还可以想象________,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圆圈)。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________并且可以知道,_______。
【1】在文中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圈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3】根据课文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空。
【4】文中的琥珀有什么特点?把最能说明这块琥珀的特点的一两个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想象这两个小东西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是怎样挣扎的吗?根据想象写一段
话。(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芳草地。
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人体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相应减少。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甲);过少时,可能引起(乙)。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地摄入盐却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克,农村居民为11.1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的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④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含有约1.5克盐。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
⑤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
【1】请联系上文,将下面A、B两个词,分别填入第①段中甲、乙两处,使句子符合文意。甲处应填入(______),乙处应填入(______)。(填序号)
A.脱水B.水肿
【2】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请用“______”画出来。
【3】简要概括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克黄豆酱中含有约1.5克盐”中的“约”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短文后,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解决问题。
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②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这两段选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仿照文中例句,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从画“ ”句子中的“____”这个字,我知道这句话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的动态画面。
【2】选文中作者运用了一些生动有趣的词句,其中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说明理由,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体会描写季节的方法。
(1)选择下列句子描写季节的角度。
A.抓住典型事物。 B.抓住动物的活动。 C.把自然现象当作人来写。
①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 )
②冬天,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 )
③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寒风吹起雪花。( )
(2)照样子,任选其他三个季节之一,从不同角度写一写。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列病句。
1.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18、下列句子正确的打“√” ,是病句的在原句上改正。
1.我估计这道题他一定不会做。 ( )
2.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满天的繁星眨着眼睛。 ( )
3.王老师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 )
19、作文。
题目: 一日游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按照游览的顺序写这个地方,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