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对这节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A.这些绿舞动得非常优美,而且动作很整齐,所以想象成舞蹈教练在指挥。
B.大自然的绿既是静止的,也是动态的,本节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所有的绿”随风而动,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
D.动态的绿是风带来的,但也离不开诗人生动的想象和描绘。
2、“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连附近的狗都了解鹅吃食的规律,可见它吃饭多么三眼一板。
B.作者把鹅称作“鹅老爷”,意在指鹅像老爷一般难伺候。
C.作者把鹅称作“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亲昵,表现出对鹅的爱意。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屋詹 率领 天高地阔
B.闪烁 擦式 生气勃勃
C.低碳 花穗 欣喜若狂
D.涂沫 遭殃 扬长而去
4、“雨过天晴,一轮彩虹挂在天空,像一座七彩桥"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5、读完《细菌世界历险记》我们知道了“菌儿”最不喜欢什么温度?( )
A.高温 B.低温 C.正常
6、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组是( )
A.他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公园。
B.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们感叹不已。
C.面对爸爸的批评,他一声不吭
D.跑完800米,他是满头大汗。
7、“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到处”一词可以体会到诗人眼前铺满了绿色的场景。
B.这是一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绿色的墨水瓶打翻了,所以眼前到处都是绿色。
C.墨水瓶里流出的绿色染绿了大地,真的是太神奇了。
8、照样子写词。
(1)近义字组成的词语,如:疼痛、 、 、 。
(2)反义字组成的词语,如:是非、 、 、 。
(3)AABB型词语,如痛痛快快、 、 、 。
9、回答问题我最棒。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垂”的读音为(_____)。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借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小儿”钓鱼的样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路人借问遥招手”改为“路人借问遥摇手”可以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0、阅读理解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来笑容:“我是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只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 它掉进河里 同伴们打算救它 它说 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 不, 我在游泳 话没说完 它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1】请你来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成语替换第一自然段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容易——( ) 掩饰——( ) 惊异——( )
【4】那只猫用几件事来掩饰自己的过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句中“这办法”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缺标点的地方加标点。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寓言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天窗(江南月)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 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 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 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 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niù)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chán)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茫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仿佛倏(shū)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角。 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都一一洒进心房。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连续不断地低声说话。(______)
(2)自然界的声音,物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______)
【2】短文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B.第二自然段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三自然段“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4】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在大森林里,一只豹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伤得很厉害。他一连好几天躺在床上,哎呦哎呦地叫着:“我不能再捕猎了,得赶快想个办法,我要饿死了。”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豹装出快要死的样子,对树上的猴子说:“亲爱的猴子,你快去通知所有的动物,就说我得了重病,快要死了,让他们一个个来看我。我想和他们做最后的告别。”
猴子把豹的口信很快传给了森林里的动物们。大家都可怜豹,便一个一个地去看望豹。
鹿去了,袋鼠去了,野猪去了……乌龟因为住得远,走得又慢,所以落在了后边。当他慢慢地爬到豹的家门口的时候,突然发现地上动物的脚印都朝着一个方向——只有进去的,没有出来的。他想了想,一下子明白了:“噢,原来豹的家是进得去出不来的呀!哼!我还是别去看他吧!”
躺在床上的豹听见门外轻轻的脚步声,心里暗暗高兴。但是,过来一会儿,脚步声越来越远,终于听不见了。
【1】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豹摔伤了,为什么“哎呦哎呦”地叫?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进得去出不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任选一个提示,给短文加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提示①:豹后来怎么样了? 提示②:乌龟会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理解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1】“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为什么说雾气是“阴惨惨”的?作者为什么把哈尔威船长比作“黑色的雕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说说哪些地方体现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一名获救的乘客,你会对徐徐沉进大海的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蚂蚁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 )摆动得特别(猛烈 热烈)。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 (辨别 分析)。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 )它们闻到这种气味( )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用“/”将文中( )内不合适的词画掉。
2、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请写上序号)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第三自然段用了 修辞手法。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内容是否正确,对的在( )里打“√”。
(1)如果把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
(2)蚂蚁传递消息靠声音。( )
(3)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
6、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7、大自然是十分神奇的,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趣事呢?请介绍一下。
15、读一读,照样子写两段关于你熟悉的小动物的小练笔。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__________的性格实在有些__________。说________吧,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段。
今天我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的安徒生写的。小女孩的命运实在是太悲伤了。读了童话以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这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竞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不是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大约有八十左右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到齐了,只有张莉没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快乐动笔。流泪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反映,婴儿饥饿时会含泪啼哭;小朋友失去心爱的玩具会伤心流泪;我们为委屈而流泪,为痛苦而流泪,为惊惧恐慌而流泪,也会兴奋、感动而流泪……请以“我的眼泪在飞”记录一次童年成长过程中的流泪经历。注意把事情写清楚,把主要意思表达明白,要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