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恭勤不倦。( )
A.谦逊有礼 B.恭敬
【2】逢老媪方磨铁杵。( )
A.正在 B.方正
【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A.事业 B.学业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绮丽(qǐ) 不懈(jiě) 渗透(shèn) 栖息(xī)
B.开辟(pì) 杀菌(jūn) 胆怯(qiè) 刹那(chà)
C.率领(lǜ) 绽放(zhàn) 奢侈(shī) 蜿蜒(wān)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风和日丽的一天,我到表姐家去玩。
B.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C.令人惊奇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蚂蚁竟然不能像蜘蛛那样在蜘蛛网上行动迟缓,这是为什么呢?
4、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B.作者游览的地点是金华的双龙洞,时间是4月14日。
C.作者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记叙的。
D.“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段话描写了“我”过孔隙时的心理感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孔隙窄小的特点。
5、下列词语中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赞美 夸奖 赞叹 夸耀
B.唱歌 跳舞 书法 绘画
C.时光 月光 星光 灯光
D.菊花 梨花 礼花 桃花
6、下列选项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鬼子的手像鹰爪一般,扭住雨来的耳朵。
B.大树像勇敢的卫士,守护着我们的校园。
C.小猫在稿纸上踩印了几朵可爱的小梅花。
D.雪花为白桦的树枝绣上了漂亮的花边儿。
7、下面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弧线(fú xiàn) 权利(quán lì) 遵守(zūn shǒu)
B.骚扰(sāo rǎo) 糟蹋(zāo tà) 传承(zhuàn chéng)
C.遗憾(yí hàn) 悄然(qiǎo rán) 泛滥(fàn làn)
8、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津(_________) 蔑(________)
律(________) 篾(________)
9、云之歌
鲁藜
我是云
我轻轻地飘
我爱漫游
忽而东去
忽而西来
早晨
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
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
黄昏
我穿着灿烂的金衣
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迎接——____ 灿烂——____
【2】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
【3】“伫立”的意思是:_______
用“伫立”一词造句:______________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写一写天上的云像什么。
_____________
【5】发挥想象写一写,云还会做一些什么事情?
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信仰的力量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理在了墙角下边。
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权。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可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 它到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权。
掐尖、斧砍、锯杈并没有熄灭杏树心头的火焰。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墙角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满是创伤又弯曲的身躯,不由得惊叫起来:“啊,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又开出这么美丽的花?”
杏树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深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坚硬——____ 弯曲——____
【2】画线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阅读短文,杏树在走过的艰辛道路上受到了哪些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从短文中获得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其实,( )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 )会发现,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会发现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凋谢了;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快中午时便收拢了;五点钟野蔷薇放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和龙葵向你含笑点头;七点钟的芍药开始争妍斗丽;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显示它的美貌;下午六点钟,丝瓜花悄悄地打开花瓣;日落西山以后,夜来香不声不响地开始吐香;月季在皎洁的月夜里,好像美女揭开了面纱……
植物知道时间,小动物也是这样。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日落西山,鸟入林,鸡上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老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关注部编语文学习。
有人认为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了时。但这只是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在条件。在动植物生命的内部还有一个像钟表一样的机构,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神秘的生命之钟,就叫“生物钟”。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括号内。
只有……才…… 只要……就……
【2】文中画线句是_________句,起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短文从哪几方面写了“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自然界的生物能有规律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蚂蚁
生物学家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认识。
蚂蚁经常到离巢穴很远的地方去找食物。它找到食物,要是吃不了,又拖不回去,就急忙奔回巢去“搬兵”,把别的蚂蚁领来,它们同心协力地把食物拖回巢去。
蚂蚁是靠什么来把消息通知给同伴的呢?它招呼同伴就靠头上那对触角。它们用触角互相撞碰来传递信号。( )食物又大又合口味,触角( )摆动得特别(猛烈 热烈)。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景物(辨别 分析)。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在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能准确地认清前进的方向。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蚂蚁就会四散乱跑起来。蚂蚁还可以根据气味认路。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 )它们闻到这种气味( )能确定路线。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研究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价值吗?有。认识蚂蚁的生活习性,对于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提供一些可贵的科学资料。
(1)用“/”将文中( )内不合适的词画掉。(2分)
(2)在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
(3)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请写上序号)(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第三自然段用了 修辞手法。(2分)
(5)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内容是否正确,对的在( )里打“√”。(2分)
①如果把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
②蚂蚁传递消息靠声音。( )
③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 )
(6)读了这篇有趣的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2分)
(7)大自然是十分神奇的,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趣事呢?请介绍一下 (3分)
13、阅读短文。
西汉时侯,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认为,怎么能因为这点因难就放弃看书呢?于是,他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霍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凿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1】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作______。
【2】匡衡认为,怎么能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看书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匡衡为了看书学习克服了三个困难;没钱上学不认字,他就__________________﹔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书。他就___________;晚上想看书但买不起灯油,他就________。
(2)画“——”的句子描写了匡衡的______,这样写突出了他______的品质。
【4】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向匡衡学习什么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成语故事,你想到了本册书上哪些名言警句?(至少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雨中访幽
人们说“青城天下幽”。在盛夏的蒙蒙细雨中,我们步入青城洞天。这里古木参天,真可谓“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错落的群峰,云雾缭绕,我不禁想起两句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里虽没有禅房,却多道观。山回路转,只见天师洞的殿宇掩映在葱郁的古木之中。偶尔两个健步如飞的轿夫抬着一乘滑竿从身旁掠过,一眨眼便消失在翠色里,山雾便立刻掩了上去,只见一片山岚萦绕……这真正是道家仙境!
我们继续向天师洞攀登。雨淅淅沥沥,把树叶洗得更青翠了。岩石上雨水、泉水交汇在一起,静静地流淌着,溅起晶莹的水花。潺(chán)潺的流水声,偶尔的鸟鸣声,更增添了山中的寂静。这不正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吗?虽是雨天,一路上游客却也不少。但游客隐匿在深山幽谷中,听不见他们的欢声笑语,似乎游客们都融进了森林、山岩和源泉。
踏着纷纷雨滴,我们走上了龙桥栈道。侧面凌空,下面是郁郁苍苍的林木,从十几丈的山谷中生长起来,真是幽得深邃,幽得隽(juàn)永。走在栈道上,俯瞰(kàn)幽谷,心里爽快极了,冷不防脖子里掉进几滴凉丝丝的雨水、泉水,那真是爽到心底里去了。
我们夜宿峰巅的上清宫,那里又是一番情趣。深沉的黑夜,静静的道观,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夜半磬(qìng)声,清晰可闻,更让人感觉到峰顶上的寂静。
虽然次日下起了雨,我们未能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和云海。然而我却领略到了雨中青城山的幽趣和雨趣。的确,“青城天下幽”,雨中的青城山更幽,简直是“幽趣横生”!
【1】短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分别描写了青城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下面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曲径通幽处”与“鸟鸣山更幽”两句中的“幽”意思不同。
B.全文是围绕题目中的“访”字来写的。
C.文章首尾呼应,写出了青城山的幽静,让人印象深刻。
【3】下面对青城山特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云雾缭绕
B.幽趣横生
C.山回路转
D.壮丽雄伟
【4】作者没能欣赏到壮丽的日出,心里感到遗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为青城山设计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展示厅。
近年来出现“汉语热”,电视上出现了一批弘扬中华文化的节目,比如《中华好诗词》《汉字英雄》等,你觉得这些节目怎么样?你收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小明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增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的词汇和句子都很通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的错别字大大降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带着锅、碗、瓢、盆、蔬菜等炊具到郊外去野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我站在操场上,认真观察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上海的春天真是个迷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安门城楼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我最好的朋友
要求:1.朋友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小动物。2.写出朋友的特点。3.写出你和朋友相处的事情。4.如果写的朋友是人,名字一律用“小华”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