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下列说法,对的选A,错的选B。
“腾”字是左右结构,倒数第二笔是“竖横折钩”。 ( )
A.正确
B.错误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骨髓 虱子
鱼刺 敷烫
3、下面哪一项属于无纺布的生产方法?( )
A.黏合法
B.混合法
C.缝合法
4、“籍”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一项相关?( )
A.借口
B.书册
C.地区
D.安慰
5、下列各组修辞手法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雨来牺牲了吗?没有,他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②芦花开的时候,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③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
④小草听懂了我的语言,不住地点头微笑。
A.反问 比喻 排比 拟人 B.设问 排比 比喻 拟人
C.设问 比喻 排比 拟人 D.反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B.各种读书声汇成一支动听的歌声。
C.在党的阳光雨露照耀下,孩子们在茁壮成长。
D.到吃晚饭的时候,母亲终于发现了我的秘密。
7、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树头花落未成阴(树荫) 篱落疏疏一径(小路)深(深远)
B.飞入菜花无处寻(找) 惟(只)有蜻蜓蛱蝶(蝴蝶)飞
C.溪头卧(躺,睡)剥莲蓬 大儿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豆子)溪东
D.中儿正织(编织)鸡笼 最喜(喜欢)小儿亡赖(淘气)
8、识字表写拼音。
构_________冠_________朴_________素_________率_________
倘_________附_________捣_________绘_________谐_________
9、请你朗读甜甜分享的诗歌,完成下面各题,感受诗人表达的情感。
致词(节选)
冰心
假如我去了,
落花般的去了——
母亲!
我的故枝!
明年春日我又回来,
到我生命的根源
参天凌云的你时,
你还认得这一阵微微的芬芳么?
【1】这首诗歌的作者冰心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
【2】反复朗读诗歌,“参天凌云”是指_______,“根源”是指________。通过理解关键词语,能感受到母亲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诗人将自己和母亲分别比作什么?从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很(奇怪 惊奇),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 居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蛋。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短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死鸭→猜测死因→掩埋死鸭。其中的次要内容是________,主要内容是_________。
【3】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
【4】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抄下最能表现思想感情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huo hé)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 优)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píng pín)谁怎么呼(换 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用“/”划掉文中括号里错误的汉字和读音。
【2】这篇选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凝”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_,再查拼音____________。
【4】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5】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了猫的性格古怪。
【6】选文表达了作者对猫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①我曾有过三条狗。
②关于第一条狗,我们家留有它的相片。尖尖的脸,毛发灰黑,也没有光泽,真的丑陋极了。而我喜欢这样一只丑陋的土狗,甚至想要和它一起住在狗棚里。
③有一次,因为在饭桌上不珍惜粮食,爸爸对我发了脾气,勒令我去外面罚站。正午的天空十分阴沉,是要下大雨了,爸爸“砰”的一声摔上了门,只留下我一个人杵在庭院里。后来真的下起滂沱大雨,我哭得简直要看不清窗户。“爸爸,让我进去吧。”但是没有人理我,爸爸那么凶,妈妈仿佛如临大敌,似乎管一管我就要挨打。只有狗从狗棚里钻出来,陪我站在雨地里。它已经变成很大一只了,会吓坏来到家里的客人,爸爸于是不得不不用铁链子将它拴住。它的全身被雨淋湿,扯着脖子想要挣脱铁链,冲到我身边来。它听见我的哭声,开始低低地呜咽,焦急地原地打转。真不知那时,我和它有多幸福,多狼狈。二十岁的我,现在才意识到,在狗的陪伴下,我终于学会了委屈和哭泣。而能与一只动物那样要好,大抵只有年幼的我才可以,受到一丁点儿伤害,便会疼得叹息,爱得扼腕,将这样的情感交付给一条狗,是值得的。
④我没能完整地记住它的死,只知道那是在秋天里,凉凉的夜,生命显得很薄。我们的家是在郊区,房子的对面有一片荒草地,爸爸拿铁锹挖了一个坑,将它葬在了那里。
⑤关于第二条狗的记忆,真是悲凉。它来到我家时,爸爸和妈妈因为经营饭店的缘故,已经变得很忙了,而我也被父母送到了奶奶家住。因此,这条狗是用来看家的。狗的品种很好,是牧羊犬和藏獒杂交生的,叔叔从西藏回来,把它送给了爸爸。我仍记得它刚来我们家时的那一天,一个乌黑发亮的小家伙,兴奋地在院子里窜来窜去,我们纷纷伸出手给它挠挠痒,它于是就牢牢地记住了我们。那是唯一一次,我们一家人和它在一起。1998年,抑或是1999年的春夏之交,真是最后一个还算明亮的季节,从此往后的时光,则显得格外浮躁,爸爸妈妈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最后竟然雇了一个人喂狗,而我,几乎再也没有见过它。中间听闻拴狗的链子松动了,狗逃了出来,咬坏了查水表的人。爸爸垫付了很多医药费。妈妈生气极了,要把它送人,可爸爸因为喜欢它的忠诚,对它还是一如既往地好,隔三岔五就给它吃牛肉。于是它一下子就长得很大,跳跃起来像个真的勇士,电影里的藏犬,也许就是像它这样吧。
⑥一天,喂狗的人跑来对爸爸说狗快要不行了,他们急忙赶回去,看见狗横卧在地上。它痛苦地颤抖着、呻吟着,两只前足做出告饶的姿态。爸爸目睹了这幅场景,心酸极了,仿佛看见了狗从前的影子。它是那么孤独。
⑦我的最后一条狗,我记得它的名字,叫豆豆。狗很小,能被整条放在自行车的前筐,尾巴则从缝隙里露出来,时不时扫着我的大腿,柔柔地,像是才学会了呢喃。我们出门的时候,便带着它玩。弟弟牵着狗,在回忆中奔跑着。狗的鼻子湿漉漉,发出那一下子奶油味的、使人心碎的鼻息。风中有树叶撞击树叶的响动,弟弟流过汗以后结满盐渍的脸颊,我想要凑上前去舔一口。我再也不能铭刻更多了,如果把这种相伴算作是爱的话。最终,爷爷嫌弃它脏,把它送去了乡下。有次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一车被捆住送往饭店的狗,当下便想起我的豆豆,而且有种预感,豆豆肯定是死了。
⑧后来,我再也不喜欢狗了。
【1】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形象地折射出“我”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条狗,在我挨罚遭雨淋时,它有怎样的举动?这样写意在告诉人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条狗,它咬人后,爸爸垫付了很多医药费,妈妈生气极了,为什么爸爸还是不肯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第三条狗时写道“预感”,这里写“预感”有什么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选用典型事例,写出了狗的不同的特点,你能分别概况出三条狗各自的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从前,有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
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他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看谁画的骆驼多。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画完以后,他很得意,以为自己画得最多。
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要画出最多的骆驼,该怎么办?于是他画了许多骆驼的头。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画师看了看他俩的画,没有露出满意的神情,当他拿起小徒弟的画时,禁不住点头称赞。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了脑袋和半截脖子。看到画室称赞小徒弟的画,大徒弟和二徒弟感到很奇怪。
画师说:“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他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两个弟子恍然大悟。
【1】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__________。
【2】如果要我画“花香”,我会画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AABB ___ ___ ABAC___
14、阅读短文。
游庐山漂布
①李白有诗赞道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确,庐山的基布有着(千军万马一泻千里)的气势。
②迈入庐山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无比清新,猛吸两口,今人(心旷神怡 悠然自得)。走着走着,感觉树木越来越密。色彩越来越绿,而瀑布声也是离我们越来越近。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党得有红风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天空,盖过了(门庭若市 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③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瀑布的脚下。凉丝丝的水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像在欢呼,似在嬉戏。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
④忽然,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银珠似的急雨,瀑布更加壮现了。雨水夹杂着瀑布的水花,像赛车在大道上疾驰。
⑤雨过天晴,太阳光折射出一道道彩虹。彩虹仙子大概正坐在彩桥上凝神(欣赏 观看)庐山美景呢!彩虹给庐山瀑布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彩虹下的庐山瀑布更壮观,更动人。
⑥自古以来,庐山瀑布以它无穷的魅力赢得过多少文人墨客的青睐(lài)啊!的确,它的美是那么今人心醉,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1】给第①自然段中空白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选出短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3】短文中有很多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地飘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这句话中,“白绸带”指的是_______。如果你在旁边,你会认为像______。
【4】短文中还运用了其他修辞手法,如:“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短文第②③自然段分别从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瀑布。第④⑤自然段写了两种不同情况下的瀑布,请分别给这两个自然段各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说庐山瀑布是“自然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哈尔威船长告诉大副:“如果有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语文对我产生了兴趣。______________
2.大街两旁五颜六色的红旗迎风飘扬。______________
3.他大概用了一小时左右做完了作业。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我把语文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奖励我们要为国家的富强刻苦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你喜欢小动物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喜欢什么?你和它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赶紧动笔写下来告诉大家吧。
要求:语句通顺,主题明确,字数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