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朝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规矩     折除     秩序

    B.蝙蝠     警戒     详细

    C.糟殃     臀部     徜若

    D.绒毛     僻如     博斗

  • 2、给下列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一片冰心在玉壶( )

    A.冰冷的心

    B.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2】欲将轻逐( )

    A.骑兵。

    B.骑马。

    【3】只留清气满乾坤( )

    A.天地间。

    B.男女间

  • 3、下列句子中与其它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不是一样的吗? B.这不是一样的。

    C.这是一样的。 D.谁也不否认这不是一样的。

  • 4、下面作品和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窗》——矛盾

    B.《“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

    C.《海上日出》——老舍   

    D.《绿》——艾青

  • 5、下列句子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国作家柏吉尔在《琥珀》一文中,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推测出几万年前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B.《海上日出》为我们讲述了日出至日落的全过程,从中表达了作者巴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C.《绿》这首散文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诗中描写了绿的丰富颜色,绿色不仅代表着生机盎然,还充满了朝气与活力,青春的萌动,生命力的顽强。

    D.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生动描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时的猫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 6、当桑桑穿着棉衣棉裤出风头的时候,秃鹤却(    )抢了他风头。

    A.穿着新衣 B.骑着车子 C.戴着白帽 D.戴着草环

  • 7、下列词语和“恐龙 翼龙”关系最相似的一组是(   )

    A.医生   病人 B.  码头

    C.文具   钢笔 D.香蕉   苹果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按原文给下列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涛滚滚的黄水,( )没有足够的勇气,(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

    2.( )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 )是那么蓬蓬勃勃。

    3.小女孩( )用手摸,( )咯咯地笑,妈妈也在旁边笑。

    4.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 )是出于无意,( )是出于好奇。

    5.( )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 )怕它一天。 

    6.( )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   )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7.( )刘备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都没有见着。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古诗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2遥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句的

      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内阅读。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1作者把昆明湖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个比喻写出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句中“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下面文章,做后边练习题。

    ___________

    我是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从来没有收到过别人的礼物。上学期,我们要学查字典了,爸爸没有钱给我买。接连好几个星期,教语文的毛老师看我每天早上都不带字典,就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我,我不敢去看毛老师的眼睛。上语文课时,我总是在无奈与失望中度过,总希望早点儿下课。

    一天中午,语文课上又用到了字典,同学们都迅速地查着字典,我不知道是着急还是害羞,不敢正视老师,只好低着头,下意识地数着手指头。这时候,我感到毛老师走下讲台向我走了过来,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跳得更厉害了。我想,这回我一定会挨批评了,我又把头往下低了低,真希望地上有个洞钻进去。近了,到了……没想到毛老师把一本崭新的字典递到我面前,小声说□张健□这是我送给你的□收下吧□我没有立刻去接字典□只是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满眼温柔地看着我,好像在说:“收下吧!这是我对你的希望,懂我的意思吗?”我轻轻地点了点头,双手接过字典,眼前一片模糊,眼泪不听话地流了下来。我连“谢谢”两个字都没说出口,老师又微笑着走上讲台。我双手捧着这重似“千斤”的礼物,心想:老师,我不会辜负您对我的一片希望。

    我的心跳得更厉害了,双手不听使唤地翻着字典,在激动和幸福之中上完了那堂语文课。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一天,不会忘记那堂激动人心的语文课。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本字典都是我最珍贵的礼物。

    1把第二自然段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无奈:__________________   辜负:________________

    3摘录两个描写毛老师神态的词语:_______)(_______

    4摘录两个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收下吧!这是我对你的希望,懂我的意思吗?”毛老师对“我”的希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 12、阅读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如果我提着你那把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了么?我把雨洒在山上的果园里,你就不用挑水去浇了,你高兴吗?

    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么?我拿着月亮照你梳头,你高兴么?

    哥哥,如果我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伍的花裙子不是变成一朵彩云飘来飘去么?你看见了高兴么?

    1第一自然段中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中的两个月亮意思一样么?如果不一样,它们分别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234自然段,以妹妹开头,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1】试着为短文加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

    【3】鬼子毒打雨来的动作有:_____。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敌人的_____。

    【4】“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雨来的鲜血滴到了课本上,把课本弄脏了。

    B.表现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强意志。

    C.雨来的鲜血滴在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几行字上,体现不了雨来的英勇。

    【5】短文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雨来______________的特点。

  • 14、课内阅读。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融洽——______ 辛勤——______

    2在文中的方框中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在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在冬天,乡下人家又会有怎样一道风景线?用几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李大叔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的缸搬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飘着浮云。(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课时,全班同学积极地、认真地、聚精会神地思考问题。(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公园里到处可以听到悦耳的鸟叫和盛开的鲜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我当小医生(修改病句)。

    ①老师如同母亲一样保卫着我们每一个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是晴朗的一个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是一幅美丽而又漂亮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上气不接下气,气喘吁吁地跑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语段。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火烧云”,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萧红写的。天上的火烧云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读了课文之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是啊!只有勤于动笔,善于观察才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的人生刚刚起步,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是否准备好了,我们都要武装好自己,满怀期待地迎上去。请你以“我不再    ”为题目,写一篇习作。

    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天真”“贪玩”“糊涂”“自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过程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