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巴巴(怜悯) B.绿树成荫(树荫)
C.手不释卷(释放) D.狂风大作(兴起)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自然界最美的季节,处于这个季节的人,如花朵婀娜多姿,如春雨 ,如春风 ,如白云 ,如蓝天 ,如小溪欢快活泼,如春山充满诗意。
①酥软滋润 ②清澈透明 ③温情和煦 ④缥缈纯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①②
3、下列成语搭配不合适的一组是( )
A.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B.妙手回春 玉洁冰清
C.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 D.同舟共济 枝繁叶茂
4、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
A. 湖畔(bàn) 川芎(xiōng) 心系(xì)乘客
B. 胸脯(pú) 痕(hén)迹 一塌(tà)糊涂
C. 顷(qǐng)刻间 呕吐(tù) 一唱一和(hè)
5、下列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
A.健康——康健 普通——寻常
B.极其——尤其 预防——防备
C.深刻——肤浅 释放——放出
D.研究——钻研 新奇——稀奇
6、下列对三首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
B.《塞下曲》这首诗描写了将军雪夜率兵追敌的壮举,表现了成边将士的英勇。
C.《墨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D.“洗砚池”化用了书法家颜真卿经常洗笔砚,将池塘的水都染黑了的典故。
7、下列几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有( ) (多选)
A.炫耀 旋风
B.花瓣 辨别
C.胆怯 退却
D.污垢 后来
E.跋涉 徒弟
F.晕皱 晕船
8、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纳凉——________ 微小——_______ 柔和——________
寂静——________ 梦幻——_______ 沉睡——________
9、阅读完成练习。
黎明(节选)
艾青
当我还不曾起身两眼闭着
听见了鸟鸣
听见了车声的隆隆听见了汽笛的嘶叫
我知道
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
黎明,
为了你的到来
我愿站在山坡上, 像欢迎
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
向你张开两臂——
因为你,
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
和那使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
我怀念那:
同着伙伴提了篾篮
到田堤上的豆棚下
采撷豆荚的美好的时刻啊——
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
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
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
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
我将狂欢而跳跃……
【1】将文中的词换成近义词。
叩开——(______) 疾奔——(______) 抚慰——(______)
【2】“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这里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你”指的是_____,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是_______。
【3】“我将狂欢而跳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
【4】发挥想象,在原诗的基础上补充一句,意思及风格与原诗尽量接近。当我还不曾起身,两眼闭着,听见了____________。
【5】诗人描绘出这样一幅生活场景:在孩提时代,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我”曾和小伙伴去采豆荚,“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充满深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多么动人啊!试着用两三句话描写你孩提时代的快乐时光吧。
________________
10、短文
在我国青海省,有一条倒淌河。它发源于日月山,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真可谓“众河皆东流,惟我独西去”。
关于倒淌河有许多离奇的传说。有人说它是文成公主的思乡泪汇成的……地质学家揭示了它倒流的奥秘。
当青海湖刚形成时,位于湖西北的布哈河滔滔不绝地穿过青海湖,向东经现在的倒淌河注入古黄河。大约在13万年以前,湖水的出口处在新构造运动中强烈隆起,致使东部山脉突出,原来的河湖通道被堵死,布哈河下游的河道逐渐干涸成为谷地。而在东部新隆起的日月山上,无数条涓涓细流慢慢汇集起来,沿着干涸了的古河道,向低洼下去的青海湖流去,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由东向西流的著名的倒淌河。
【1】在我国青海省,有一条倒淌河。它发源于_________,由____向____流入________,真可谓“众河皆东流,惟我独西去”。
【2】这是一篇________文,主要介绍了________的形成过程。
【3】这条河为什么叫做“倒淌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藏羚羊的跪拜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老猎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身拿来猎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饶命。但是,打猎的生活早已使他的心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猎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时的样子。那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久久难以入睡,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后来,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阅读片段二,联系上下文,推断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忐忑不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藏羚羊“跪了下来”,并且流出了“泪水”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打得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儿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是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了。”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我怔住了。半晌,我喃喃地说:“噢……怎么能打中呢?”“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了。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儿,打一弹,再移一点儿,然后再慢慢移回来。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儿蹦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往回走去。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第2自然段中,作者站在小男孩身后不远的地方,以下选项中不是他看到的情景是( )
A.小男孩弹弓打得很差。
B.有位妇女不停地给男孩递石子儿。
C.小男孩不停地打弹弓。
D.小男孩打中了瓶子。
【2】为什么作者认为那位妇女是孩子的母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坐在孩子的身旁。 B.她给孩子递石子儿。
C.她不断地提醒孩子。 D.她的眼神中满含着慈爱之情。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下列对其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点明时间已近傍晚。
B.美妙的傍晚景色暗示成功即将到来。
C.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明蛐蛐的歌声十分动听。
D.表明小男孩在母亲的陪伴下练习的时间之长。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母亲说:“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关键是他做了没有。”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歪牙老师
两颗大门牙,竟能把错误“铲”出来,给予一一纠正……哈哈,就是这么神奇!
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树时抡着的斧子。这两颗大门牙“姿态不一,形象各异”,歪歪扭扭地向外暴着。说句实话,第一次见到他,我就心急如焚:这两颗大门牙顶着,怎么教我们语文呢?
没想到这两颗大歪牙还很爱挑(tiāo tiǎo)剔人呢。上课了,老师喜欢让同学挨个朗读。而不管谁读了,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被“铲”出来,给予一一纠正。我从一年级就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朗读时吐字不清,含含糊糊。这两颗大门牙可就对我大铲特铲了:“你这样不是朗读,而是说梦话。如果你长大了当局长,还是这样给大家作报告,大家都会打呼噜的。”打他上第一节课开始,我就不得不对那两颗门牙刮目相看了。背地里,我曾偷偷地问:“林老师,您的门牙怎么歪的?”他嘿嘿地笑着说:“我从小爱笑,不小心笑歪了。”开始我还半信半疑,后来我便深信不疑。
课堂上,这两颗门牙常常会说出一些使人忍俊不禁(jìn jīn)的话来,令我们开怀大笑。费超同学老是要在老师和组长的催促下才写作业,老师就对他说:“费超,你这种学习方式像挤牙膏,总要在屁股上捏一下才挤出一点点。你以后要不停地捏一捏自己的屁股。”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费超的老毛病从此就改掉了。
我真担心有一天我也会笑歪门牙。不过门牙歪了也好,你看,我的心不是被这两颗大门牙死死地钳住了吗?
【1】圈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摘录文中两个描写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并试着自己也写两个描写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对林老师的两颗大门牙,起初“我”______,后来,由于林老师“铲”出了“我”朗读吐字不清的错误,而让“我”______;他还“铲”出了费超______毛病,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林老师两颗大门牙的______。
【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林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树时抡着的斧子。”这是一句比喻句。( )
(2)“两颗大门牙,竟能把错误‘铲’出来,给予一一纠正。”这句话中的“给予”一词的读音是“gěi yǔ”。( )
(3)“我真担心有一天我也会笑歪门牙。不过门牙歪了也好。”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也想像林老师一样有两颗歪歪扭扭的大门牙。( )
(4)“姿态不一,形象各异”这两个词语写的是林老师的大门牙长得歪歪扭扭,不整齐。( )
(5)“深信不疑”的“疑”意思是“不能解决的”。( )
【6】你认为林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写出你这样想的理由。(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大海中的“医生”
最早发现海洋鱼类中有专门充当“医生”角色的鱼的人,是科威特的海洋生物学家克拉达·兰普。
一次,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沿海潜水观察时发现:一条大鱼离开它的同伴向一条小鱼游去,看来小鱼难逃厄运了。然而奇怪的是,大鱼靠近小鱼后,却顺从地一动不动,而小鱼则在其身体周围巡游一圈,用自己尖尖的嘴巴咬住大鱼身体的某一部位,几次啄咬之后便游回海藻丛中。与此同时,大鱼也一摆尾鳍,精神抖擞地向游远的伙伴追去。这可真是个有趣的场面。
经过克拉达·兰普等科学家坚持不懈的( ),他们终于发现了这个大鱼不吃小鱼的原因。
原来,在海藻丛中生长着的尖嘴小鱼,是这里的“医生”,它们用自己的尖嘴为伤病鱼( )伤口,把大鱼身体上因感染或受伤形成的腐肉除去,以防大鱼的病情恶化致传染给鱼群。有趣的是,小鱼在给大鱼“治疗”时,大鱼必须规规矩矩地头朝下尾朝上,不这样做,小鱼就会袖手旁观。如果大鱼嘴巴里有病痛,它就得把嘴巴张开,让小鱼游入为之清理伤口。治疗过程中若遇到鲨鱼来袭,大鱼会让小鱼先从自己嘴里游出来,然后再迅速避开。
小鱼治病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在6个小时的观察中,科学家们发现一条小鱼竟连续为300条大鱼治病疗伤。进一步研究证实,小鱼是以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病变组织为食的,这也许可以( )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有趣的是,小鱼有时还会为没有伤病的大鱼“美容”,让它们看起来显得更加健康、漂亮。
【1】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研究 处理 解决 B.研究 清理 解释
C.探究 处理 解释 D.探究 清理 解决
【2】最早发现海洋鱼类“医生”的人是( )的海洋生物学家克拉达·兰普。
A.美国 B.挪威 C.英国 D.科威特
【3】海洋鱼类的“医生”是( )
A.大鱼 B.鲨鱼 C.尖嘴小鱼 D.鲸鱼
【4】文中画“_______”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作比较 C.列数字 D.分类别
【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大鱼不吃小鱼的原因是小鱼有毒。(______)
(2)小鱼在给大鱼“治疗”时,大鱼必须规规矩矩地头朝下尾朝上。(______)
(3)大鱼是以小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病变组织为食的。(______)
(4)小鱼有时还会为没有伤病的大鱼“美容”。(______)
【6】文中画“﹏﹏”的句子中“有趣的场面”指的是什么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句子,学会提问。
太阳暖暖地照着。/太阳照得火热。/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根据这三个句子我会提问:为什么课文多次写到太阳?这样的想象有依据吗?
我会回答:因为只有太阳火热,松树才会流出松脂,而琥珀就是松脂球形成的。
根据这三个句子我还会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下面一段话。
西阳西下,晚霞应红了天边。我们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高高兴兴愉快地返回学校,同学们的书包里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矿石标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因为增长了知识,所以锻炼了意志。
17、修改病句。
1.这段话在文中是很极其重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节体育课上我们踢了足球和羽毛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天下雨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上海的春天真是个迷人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坐敬亭山》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安门城楼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要写出这种动物的特点。题目自拟。
要求: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