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平顶山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叶圣陶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游记。

    B.作者游览的地点是金华的双龙洞,时间是4月14日。

    C.作者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记叙的。

    D.“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段话描写了“我”过孔隙时的心理感受,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孔隙窄小的特点。

  • 2、“少年不知勤学苦”的下一句是(  )

    A.一日不读十日空 B.只要迈步总不迟

    C.老来方知读书迟 D.学海无涯苦作舟

  • 3、选词填空。

      的   地   得

    (1)蔚蓝色( )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 )点头微笑。

    (3)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 )很开心。

    (4)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紧张( )收割麦子。

    (5)助人为乐( )小华被市少工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6)由于李红同学学习勤奋,这次语文测试,她考( )特别出色。

     

  •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的马门溪龙。( )

    A.不锋利,不快 B.笨,不灵活

    2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降落。( )

    A.极快地前进 B.

    3它们从此开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

    A.从无到有地开发建设 B.透彻

  • 5、下列成语与古人读书求学故事无关的一项是(   )

    A.凿壁偷光 B.愚公移山

    C.手不释卷 D.铁杵成针

  • 6、《老人和鸟》的作者是(

    A. 朱自清 B. 吴然 C. 吴敬梓 D. 贾平凹

  • 7、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语补充完整。 

    ______如痴 浮想_______ 不求______

    _______肠挂肚   千篇一 ______   流光溢_______  

     ______离合 不言而______ ________然神伤 

    _____身手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

    【2】选文写了“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最后一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写出了“绿”随风摇曳的姿态。

    【4】诗中的“绿”指的是(       

    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5】仿照第一节,写一写还有什么是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片段阅读

    一路(  )溪流。(  )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日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  )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 ),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补全短文

    2写一小段你自己去过的山洞。(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精彩阅读。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冲毁的劫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都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救援人员挥手致谢,两手做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一定能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来。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那一刻仿佛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夺去人的生命,却夺不去——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信念和精神!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般飘散。

    1文中“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什么?请用“﹏﹏”在文中画出来。

    2这个十四岁女孩精神的可贵之处是(  )

    A.不向命运低头。

    B.在死神降临之际,依然从容面对。

    C.她不惧怕泥石流,特别勇敢。

    D.她很乐观,常常微笑。

    3标题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女孩的微笑蕴含着坚强不屈的信念和精神,深深印刻在人们心中,所以这微笑是穿透灵魂的。

    B.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但不能夺去人的精神。

    C.小女孩喜欢微笑,所以她的微笑穿透了灵魂。

  •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天傍晚,蝉在大树枝上叫着,狐狸从树下走过。唱得多好啊!狐狸一边说一边向树枝间窥视。你有这样一副好嗓子,一定长得非常漂亮。下来吧,那我就不仅能倾听你悦耳的声音,还能欣赏你美丽的形体了。狐狸说得虽然好听,但心里却想:蝉,你可以做我饭后的美味小吃了。蝉从前见过狐狸,它没有跳下来,却摘了一片小树叶,让叶子飘落到地上。狐狸贪婪地向叶子扑去。蝉得意地说:哈哈哈,你露馅了,狐狸。有一天,我看见你的洞外有一堆蝉翅膀,我就不相信你了,现在我知道,我对你的看法没有错。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欣赏我的歌喉,可我是不会接近你的。

    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

    窥视:___________________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相信--______

    接近--______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你露馅了,狐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我知道,我对你的看法没有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上“√”

    1)蝉比狐狸聪明。(

    2)狐狸的确狡猾。(  

    3)不能相信像狐狸那样狡猾的人。(

  • 13、语段二

    ( )是在院里,( )在院外,它( )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①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②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如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1】在语段中的( )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在□内填上标点符号。

    【2】读画线部分①和②,分别仿写句子。

    ①爸爸真是粗心:___________

    ②大黄狗守护着我家的院子,像_________似的。

    【3】选段写出了母鸡_______的特点。作者用词严谨,是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__________”,我还读过他的作品《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剪贴报

    我有一个爱剪贴报的习惯。

    这是受了表姐的启发。去年寒假的一天,我到表姐家去玩。表姐让我欣赏了她的剪报本。我翻开了第一页,哇,我大叫起来,太漂亮了,太棒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封面上三个鲜艳的大字剪报本,上方几朵七色花,两角几张小金纸剪贴的小星星金光耀眼,使整个画面显得美观、生动。翻开内页,里面简直是知识的海洋,一篇篇全是从报纸上剪贴下来的。有小说,有名人名言,有优秀作文,有科学小知识……我看得入了迷,真是爱不释手。我从那时起便下了决心——我也剪报。

    回到家,我找了个硬皮本,学着表姐的样子,精心地布置了封面。内页贴什么呢?我想了想,还是把跟我同龄的小学生写的优秀作文和作文指导从报上剪下来贴上吧!

    这一剪不要紧,越剪越觉得有意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剪报本一天天了起来。

    我天天看我的剪报本,从中吸取那些好作文的优点,从中积累好词好句,我的剪贴报也就成了积累知识的仓库。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剪贴本子上有不少空白处,我就注意收集小插图,如小鸭子、米老鼠、花束这类,把它们剪下来贴在空白处补白。另外,我还学会了分类,每剪下一篇材料,我都要想一想,根据内容贴好。剪贴报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而且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我的作文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这都是得益于剪贴报。

    1.联系上下文理解爱不释手这个词语。

    爱不释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是( )。

    (1)表示声音被打断。

    (2)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3)表示文中的省略的部分。

    3.这篇短文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句子练习。

    1.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鸟类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下面这段话。(共5处)

    五月份,我们四年级学生集体阅读了党史故事,并组成了一只只队伍,进入到社区、公园、长辈家里等地点,开展了一次党史宣传活动。宣讲过程中,大家不仅讲得枯燥无味,还分享了自己从伟大人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和品质。另外,我们还一起阅读了“敬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了解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党史人物。每周升旗仪式上,教师也会给我们讲一讲伟大人物身上从前有趣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

  • 17、修改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父亲十分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兰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这次没考好,难过得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把教室里的桌椅排列得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花园里开满了桃花、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有趣的一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没追上。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吃饭很爽朗。”带他的保姆这么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铜一家,老老少少,将几乎所有空闲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作文。

      题目:童年趣事

      要求:(1)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这个中心,记童年的一件趣事。

    (2)语句要通顺,叙述要真实、具体。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