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摔跤》的作者是徐光耀写的。
B.那位大个子叔叔端坐在那里看球赛,看得津津有味。
C.我的朋友容容是助人为乐的一个人。
D.虽然《俗世奇人》这本小说十分精彩,但是我喜欢看。
2、“剜”字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
A.二
B.儿
C.元
D.刀
3、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好像)
B.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的,断了线。咱们拿下他来。”(漂亮)
C.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得意)
D.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反正)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嫉恶________ 恼羞________
5、填字成词
抑_______顿_______ 物_______人_______ 神采_______
_______涛_______浪 风流______________ 风度 _______
6、我能理解。
(1)《稚子弄冰》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描写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冰忽然掉到地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稚子弄冰》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儿童形象,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天性。
7、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填空。
1.甲骨文是刻在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上的文字。
2.金文是铸刻在_________________上的文字,又称为铜器铭文。
8、比一比,组词语。、
尼(_____) 嘶(_____) 艇(______) 艄(____) 姆(_____)
泥(____) 撕(_______) 挺(______) 梢(_____) 拇(_____)
祷(______) 雇(_____) 哗(____) 笼(_____) 纵(_____)
筹(_____) 催(_____) 桦(____) 茏(______) 枞(_____)
9、课外阅读。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①我国明朝的李时珍(1518-1593),是世界上伟大的药学家。他的名著《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 892种,附方11 096则,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日、拉丁等10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的学术见解是高超的,他的分类方法很符合现代的科学原则。该书于1596年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一个多世纪。
②李时珍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在写作过程中,他不辞辛苦,深入实际,“访采四方”,先后到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收集标本与药材。他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例如,为了证实前人所说“穿山甲诱蚁而食”,便亲自动手,解剖穿山甲,结论是:“腹内脏腑俱全,而胃独大,常吐舌,诱蚁食之,曾剖其胃,约蚁升许也。”
③李时珍写《蕲蛇传》,也是一个有益的故事。他父亲李言闻,研究了蕲州的特产艾叶,写成了《蕲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开始他只是从蛇贩子那里观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人被咬后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珍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时珍不顾危险,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的情形,了解了它形体与习性上的特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种研究方法,认为这样可以“一一采视,颇得其真”。
【1】第①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_____________
(2)李时珍不顾危险,……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
_____________
【3】解释第③段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意,并说说它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
【4】文中②③两段中的划线句均引用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经典语句,请你分析引用这些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画香气
宋朝时,有一次画院考试,画题是一句:“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句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归去,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马的蹄儿也变香了。
考生们想:游人、落花、马蹄都是有形的,好画,但“香”呢,只能闻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真不好画;而这句诗最有意境的,就是一个“香”字,非画出来不可。有的考生画出的,无非是满地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却把那个“香”字丢了。
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难啊难!怎么办呢?
终于,有个考生灵机一动,画了一幅。画面上遍地开放着鲜花,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一只后蹄,两只蝴蝶追逐着马蹄飞舞。众人一看,都连连称好。
【1】“考生们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大家对其中一个考生的画连连称好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来画,你会用什么来表现“马蹄香”呢?请写出一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写两个描写香气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毫 豪)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zhuàn zhuǎn)弯。两旁的建筑飞一般地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我能用“/”划掉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和读音。
【2】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3】选文围绕是围绕哪句话来进行叙述的?用了“______”画出来。
【4】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我眼睛忙极了,我看到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还看到____________……
12、课文片段阅读。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高的老树上。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相互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这一段讲松鼠的___________。
(2)松鼠只喜欢住在___________。
(3)松鼠在夏天活动的时间是_____。
13、 海门市图书馆办证须知
一、办证手续
①年满18周岁的读者,带本人身份证原件;未满18周岁的读者,带本人身份证原件或户口簿原件。
②凭有效证件于一楼总服务台领取申请表,填写完整,并选择需要的借阅证类型。交付押金,领取借阅证。二、借阅证类型
借阅证类型 | 使用权限 | 押金 | |
基本借阅证 | 可在图书馆内借阁图书,现场阅读,不得外借。 | 免费 | |
一类借阅证 | (1)可现场借阅; (2)可外借各类图书、期刊。 | 可借图书4册,期刊4册。 | 50元 |
二类借阅证 | 可借图书6册,期刊6册。 | 100元 | |
三类借阅证 | 可借图书10册,期刊10册。 | 200元 |
【1】暑假里,回海门的大学生若是需要办理图书借阅证,需要准备的有效证件是_________,应该至_________办理手续、并交付押金。
【2】爷爷每天下午都会去图书馆看两小时书报,他最适合办理的借阅证类型是________。如果杨老师想一次性借阅8册期刊,则必须办理________借阅证。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海门市图书馆的图书借阅证共分4种。(______)
(2)办理各类借阅证,都需要缴纳押金。(______)
14、课内阅读。
“是啊( )莺儿( )你要好好保存(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选文中的“( )”里加上标点符号。
【2】用“——”画出选文中的排比句。
【3】用“﹏﹏﹏”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4】“秉性”的意思是___,在选文中“梅花的秉性”指___。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打“×”。
(1)这段话表达了外祖父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 ( )
(2)这段话说明了漂泊海外的中国人气节都没有改变。( )
(3)这段话说明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爱就像他对梅花的爱一样,真挚、热烈而永恒。( )
【6】从外祖父的这番话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爸爸的胳膊长(节选)
小时候,一家人团团围坐,长方形的餐桌旁,爸爸总是坐在最远的地方,什么样的美味佳肴,都搁置在我们兄妹的眼皮底下。
我们吧唧吧唧吃得香甜,从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哥哥读了大学。他第一次从省外回家,带了爸爸爱喝的铁观音。他沏好茶,一圈圈的烟雾飘向坐在餐桌角落里的爸爸。爸爸欣慰地笑着,哥哥说:“爸,你坐中间来吧,这会儿就不用体现你的优势了。”爸爸依然跟平时一样,叨唠一句:①“爸的胳膊长。”坐在那里不移动。妈妈在一旁看了,推推他;“你这老头子,总是仗着胳膊长咋的?快,往前凑凑!”
从此以后,只要哥哥在家,爸爸也不再争夺,幸福地被哥哥推拥到中间的位置。
后来,哥哥带了女朋友回来——不用说,连我这个小妹也得往边儿靠。妈妈在摆放碗筷的时候,依然把爸爸的位置安排得最远,荤的素的香的甜的,妈妈总是堆在哥哥和他女朋友的眼前。直到我嫂子进了门,爸爸依然是因为“胳膊长”而坐得离菜们汤们远远的。
等到我也带了男朋友回家,那时又有了小侄儿,爸爸的胳膊变得更长,坐在最远的角落里,任凭谁劝,他也不换地方。有时,妈妈干脆就专门拿个菜碟,各样菜给他夹一些。“独享”的时候,②他时常停下来笑眯眯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后来,爸爸比妈妈先离休,他天天上早市采购各样食材,烹调各种美味,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以神厨自居的爸爸,总是坐在偏席,③看着儿孙们大快朵颐,他花白的眉毛里洋溢着喜悦,④“幸福的人都是胳膊长,爸这辈子都胳膊长哩!”
唉,亲爱的老爸,哪里是您的胳膊长,分明是您和妈妈对我们的爱无边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香甜——( ) 喜悦——( )
【2】文中第①④句是对爸爸的爸爸______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的父亲。
【3】文中第②③句都属于_________描写,体现了爸爸看到孩子们其乐融融共享美餐时______与______的心理。
【4】真的是爸爸的胳膊长吗?读了短文,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按后面要求做。(15%)
今天上午作文课,一打铃,老师就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对我们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昨天晚上在图书馆前的楼道里发现一个疯子。那个疯子把一把钞票向楼下的草坪里扔了下去。老师今天早上捡了两个五角钱,吃了一顿免费的早餐。” 老师说完微微一笑。
听了老师的话,我们都信以为真,真想去捡钱。我想: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是捡不着的话,也能溜达一会儿,呼吸点儿新鲜空气。
我们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去“捡金子”。刚出楼道口,我看见那一排泛绿的松树,就像看到了金子似的。我加速跑了过去,找来一根木棍,弯下腰,仔细地找着。心想:金子呀,金子呀,快快出来吧。我带着这样的心情继续寻找。我用木棍来回扒着树丛里的落叶,看看下面有没有钱。突然,我发现一个黄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金穗穗纸,唉!空喜欢一场。我们怎么也找不到钱,失望地回了教室。
回到教室,只见老师在“幸灾乐祸”地笑。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五个“《愚人捡钱记”,笑着说:“好了,写作文吧。”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上当了,今天是愚人节!哈哈……
今天的课很有意思。我们虽然被老师骗了,却写了一篇非常生动的作文。这节作文课我永远也忘不了。
①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用“//”将短文分成三部分在文中标出来。(6%)
②概括第二部分的段落大意。(2%)
③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在横线上。(3%)
④.联系短文内容解释“兴致勃勃”的意思。(2%)
⑤给短文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2%)
17、课外阅读。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的大业,可是都没有见到。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着:“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都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游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写亮完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祈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用“ ”画出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
【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这句话中的“半里多路”表明刘备距诸葛亮住处还很远就开始步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刘备“轻轻敲门”,表达了他此刻的心情___________。
【3】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A.这句话中把隆中的山冈比作一条卧龙。( )
B.句中“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暗指诸葛亮。( )
C.这句话是指刘备求贤士、待时机,暗示他即将像卧龙腾飞一样完成统一大业。 ( )
【4】“三顾茅庐”中的“顾”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与理解。
草原即景
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①它多么像海啊!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的两匹布那么完完整整,没有隙缝;只有海才这么寂静,广袤得望不到边际,永远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
②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于是,穗头已经发黄的草上掀起一阵波浪,草梗闪出银白色的光亮。偶尔,天边也会出现一根细小的像桅杄似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那原来是骑在马上的牧民手中的杆子,它是用来套马的。看到马背上牧民的雄姿,我心里油然生起敬慕之感。
塔木钦草原过去被称作“旱海”——几亿年以前,它也许就是地道的海。过去,这里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牧人、旅客都视之为畏途。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除了公路旁边偶尔出现的一座土丘,再也找不到任何其他可以做路标的东西了。③那些土丘也许是为搭篝火而堆起的石头。从远处望去,黑黝黝的石堆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以为公路旁边伺伏着什么野兽,而那些牛群、马群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又仿佛是一堆堆巨石。
也许因为这地方海拔接近1000米的缘故,天低得好像可以用手去摸,因而,人们对云彩的变幻也特别留心。④在辽阔无边的蓝天上,云彩有时候团团飞卷着,像一簇狂舞着的雄狮,可是顷刻之间又会化成黑乌乌的一片煤层。这时候,汽车声嘶力竭地跟云彩赛起跑来。忽然,煤层上“吧嗒吧嗒”地掉下雨点。可是把脑袋从帆布里钻出来,朝四下里一望,乌云罩不到的地方却仍然是黃澄澄的一片阳光。骤雨还没住,太阳又嬉戏着,从云隙里投下一道亮光,就像悬在半空的一匹薄纱。
这时候,一个奇丽的景象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道完整的虹,衬着天空和草原,从地面( )了起来,好像一道彩色的巨门。我说“完整”,是因为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虹的两端跟地面衔接的地方。
⑤不一会儿,风把云彩吹散了,雨自然也就停了下来,云彩又驯顺地变成了白色,有的化成一棱棱,好像透视片上的肋骨;有的散成一座座岛屿,上面影影绰绰,似乎还辨得出一些苍松古柏;也有的被吹成细长条,好像半透明的银鱼,在蓝天里逍遥自在地飘浮。
⑥蓝天下面,公路就像一条叠成无数折的黄色带子。每逢汽车“呜鸣”地向上爬行的时候,我们就好像是朝着一条通天的大道开去。不过扑到顶端,就又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
【1】仔细读短文,如果让你用两个词语来概括作者笔下塔木钦草原的特点,最准确的词语是______和______。
【2】如果在“冒、升、挂、拱”中选一个字填在第五自然段中的括号里,你会选择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读第四、六自然段,主要突出了云彩的____________的特点,作者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想象此时校园里的景色,用上你喜欢的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读文中6处画横线的句子,运用静态描写的句子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处,运用动态描写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处,从这样的描写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19、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多发。普通感冒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分散发病,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都能诱发普通感冒。此时,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原来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就可迅速繁殖,从而致人发病,尤其是老幼病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的人更容易患病。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暴发流行。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过接触和飞沫方式传染。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流感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一般是冬季,南方多在冬、夏两季。其特点是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感冒病人,两到三周内达到高峰,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后期呼吸道并发症增多,尤其儿童及老年人并发肺炎,病死率较高,一次流行约6~8周,流行后人群重新获得一定的免疫力。
对易感人群尚未发病者,预防流感的基本措施是接种疫苗。应用与现行流行株一致的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可获得60%~80%的保护效果。预防流感很重要,尤其是在冬季,如果发现流感病人,除了马上把病人送往医院外,还要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共活动,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1】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知识。
【2】根据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 流行性感冒通过接触及飞沫方式传播。( )
(2) 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的人在气候突变时容易患感冒。( )
(3) 流行性感冒的特点是人群集中的地方突然出现大量感冒病人。( )
(4) 接种疫苗之后就不会再得感冒了。( )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感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一般是冬季,南方多在冬、夏两季。”这句话中加点的词语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流感就是普通感冒。即使得了,也没什么。休息几天就好了!”这种说法对吗?请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秋末冬初,上六年级的小芳预防感冒应该注意些什么?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花园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的沉稳性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身体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骆驼咀嚼。(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将下列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注意要求。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决不会忘记。
(2)灾区人民遭受了灾难,我们应该向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3)你办事认真,这件事你去办,我们肯定放心。
22、句子加工厂。
(1)飞机在山势险峻、丛林密布的山区绕圈儿飞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赛结束了,我紧张的心渐渐平稳下来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救援卫星怎能管得了这么具体、这么细的事情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天地。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漫画吗?有些漫画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让我们受到了某种启示。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漫画,写一写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