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友情的诗句是( )
A.桃花河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下列谐音歇后语表述准确的一组是( )。
A.外甥打灯笼一照旧(舅)
B.梁山泊的军师-无(乌)用
C.四月的冰河-开动(洞)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识天气,知道第三天有大雾。
B.《红楼春趣》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事。
C.《猴王出世》里石猴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
D.《景阳冈》里的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想炫耀自己的勇武。
4、填空。
1.噩耗的“噩”第四笔是(____);脊梁的“脊”第二笔是(____)。
2.下面是“当”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dāng()
当1(當)dāng➊相称:相~|门~户对|罚不~罪。❷应当:该~|理~如此|能省的就省,~用的还是得用。❸面对着;向着:~面|~众宣布|首~其冲。❹正在(那时候,那地方):~今|~初|~地|~场。
dàng()
当1(當)dàng➊合宜;合适;恰~|妥~|得~|用例不~|举措失~。❷抵得上:割麦子他一个人能~两个人。❸作为;当做:安步~车|不要把我~客人看待。❹以为;认为:~真|我~你回去了,原来还在这儿。❺指事情发生的(时间):~时|~天|~年。
(1)在“我当这幅画是老师画的呢,原来是你的大作呀?”这句话中,“当”字的读音是____;意思是_____。
5、读一读,写一写。
zuò ǒu shí xuè kāi qiào mián páo lǎng sòng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chéng rèn(______) xiōng táng(______) háng xíng(______) yuè yuè yù shì(______)
7、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银( )素( ) 废( )忘( )
不( )而( ) 严( )以( )
始( )不( ) ( )水( )薪
8、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 )
(2)更严重的是,天空中难以形成云雾,也难以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 )
(3)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 )
(4)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
(5)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
(6)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
(7)老师也走了过来,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 )
(8)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 )
9、阅读理解。
秘密
①有一天,一个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讲了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②他7岁,上小学二年级。他有一双非常水灵的大眼睛,乌黑的、不谙(ān)世事的、清澈的眼睛。凝视他的眼睛的时候,老师常常会有一种错觉,以为那里面正含着眼泪,像一潭水似的,晃动着,但不涌出来。
③他是一个可怜的孩子,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只有菲薄(fěi bó)退休费,祖孙两人有了吃的就没有穿的,总有一样要凑合。“这个孩子特别懂事一个小男孩呀,你们不能想象他有多么细腻的内心世界。”
④朋友感慨着举了一个例子:小学生的作业本通常都是用得很快的,用不了多久就要买新的。没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有一次,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吧,所有的同学都在操场上玩,只有他,嗫(niè)嚅(rú)着走到讲台旁,仰着小小的脸,伸出小小的手,递给老师一支铅笔。他说:“老师,我想让您以后用铅笔给我判作业。这样,作业本用完了,我用橡皮一擦,就像新的一样了。”
⑤当老师的朋友对我说:当时我注视着这个孩子的眼睛,他的脸特别圣洁。你知道吗?那种天使一样的小孩子,充满了对世界的悲悯(mǐn)和谅解。我看着他,看着看着就要掉眼泪。我拿过了那支铅笔,我说,这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我一定用只有我们俩能看清楚的符号来批改你的作业。孩子特别开心,跑出教室,冲进同学当中。此后,有好几个星期的时间,老师真的用铅笔给他改作业,而且悄悄地告诉他:“如果你都做对了,老师只写上“优秀”两个字,擦的时候也好擦了。”这样,孩子一直保持了优秀的成绩,老师和他一直共有着这个秘密。
⑥过了几个月,孩子的生日到了,老师买了整整100个小学生常用的作业本给他。老师说,这是对他作业一直优秀的奖励。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解释。(在序号前面画“√”)
菲薄:(1)微薄(指数量少、质量次) (2)瞧不起
【2】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有疑义
B.全体同学对这件事都没有疑义
C.只有一个同学对这件事有疑义
【3】短文第______和第______段围绕“秘密”具体写了一件事。
【4】短文写谁与谁之间的秘密?“秘密”的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6】想象小男孩长大以后又见到这位老师,他会说什么?(不少于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整本书阅读。
金铃现在的同桌叫尚海,个子比金铃整整矮了肩,体重也只有金铃的一半,是个袖珍型的“男子汉”。两个人走到一块儿,金铃像只胖胖的大白鹅,尚海就像具围着大白鹅跳米跳去的小公鸡。
【1】以上片段选自作家__________的儿童长篇小说《____________》。
【2】片段中的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金玲__________但尚海__________的体型特分。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兄逼弟赋诗
曹操有好几个儿子,按照封建正统思想,曹操的君位应当传给二儿子曹丕,可是有的大臣反对,主张立曹丕的弟弟曹植为太子,理由是曹植有远大的抱负、宏伟的志向,也比曹丕有才能。但支持曹丕的人势力很强。最后曹操作出决定,确立曹丕为太子。曹操死后,曹丕继位,称魏文帝。从此以后,曹植的处境一天比一天危险,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曹丕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常常想方设法迫害几个弟弟。
一天,曹植从封地回到京师朝拜皇上。曹丕决心要置自己的亲弟弟于死地。于是等曹植上朝时,曹丕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命令曹植走七步路必须作出一首诗,作不出就判处死刑。朝廷上一片沉寂,气氛很紧张。有几个一向同情曹植的人也替他捏了一把汗。
人们把目光投向曹植,只见他举止从容,面不改色,文思敏捷,随口说出的话都成文章: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就是著名的《七步诗》。其意是说,豆萁(即豆茎)和豆子本是同根所生,可是如今一个在锅(即釜)底越烧越旺,一个却在锅里受尽煎熬。曹植面对曹丕不择手段的迫害,发出了弱者凄厉的呼喊。
曹丕听弟弟吟完这首诗后,非常窘迫,一副狼狈相,终于不敢加害曹植,朝廷上的气氛这才轻松了许多,几个同情曹植的人,心里也暗暗替他庆幸。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支持—____ 安全—____
慌张—____ 紧张—____
【2】把文中画“ ”的部分换成成语,依次是______、______ 、______。
【3】曹丕为什么命令曹植走七步必须作出一首诗?
______
【4】曹丕终于不敢加害曹植是因为( )
A.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曹丕不敢杀弟,恐招人耻笑。
B.曹植在七步内作出了诗,而且巧妙地用豆萁、豆子作比,认为兄弟不该互相残杀。
C.曹植文才出众,曹丕很欣赏他。
【5】你认为曹植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
12、课内阅读。
最后的常春藤叶(节选)
第三天,苏艾静静地走进琼珊的房间,坐在她的床边,轻轻地握着琼珊的手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去世了,他也得了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他们在那棵常春藤下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别处挪来的梯子,还有几支散( )落( )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和( )了黄色和( )绿色的颜料。”苏艾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看看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它在风中不飘不动,你不觉得纳闷吗?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贝尔曼究竟到什么地方?干什么了?你觉得贝尔曼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赞美一下狼牙山五壮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感悟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 急)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极 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文中的( )里选择恰当的词。
【2】第二自然段中哪个词能概括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威尼斯小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是对(____________)的描写:①小艇的静态 ②小艇的动态 ③新月的静态
【4】第二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是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了船夫的驾驶技术好
【5】《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作者在描写威尼斯的时候运用了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采用了_________的写法进行描写。
1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1】《景阳冈》一文节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 )。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虎的三招是:( )( )( )。
【4】在文中用“﹏﹏﹏”画出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并说说从中感受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非连续性文本(7分)
最近小明对汉字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打算开展简单的研究,他找到了下面这本书,请你和他一起找找有用的信息。
版权页:
目录页:
书本内容:
【1】通过阅读版权页,我了解到这本书书名是《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出版社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小明想了解“书法”,通过阅读书的目录,他应该去“_____________”寻找相关内容。(1分)
【3】小明通过阅读作者对欧阳询的介绍,了解欧阳询书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欣赏法帖__________________感受欧阳询书法的魅力。(3分)
17、名著阅读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①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②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
……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③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店。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④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1】上文选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小说,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作者名)。
【2】文中画“ ”句子体现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体现了他的这一性格特点?请找出来,也画上“ ”。
【3】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分别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性格?选一选。
A.疾恶如仇 B.侠肝义胆 C.勇猛干练 D.不畏强权
句①(______) 句②(______) 句③(______) 句④(______)
【4】上文是这部名著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一节的故事叫作_____________。(用简要的语句概括)
【5】鲁智深,外号“花和尚”,在《水浒传》中是一个性格张扬,故事较多的人物,请你再写两个与他有关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一句歇后语是“林冲落草——逼上梁山”,从中可以看出林冲不是自愿上梁山的。下列不能体现一点的是( )
A.对欺凌自己的两个公人忍气吞声。
B.仍称陷害自己的高俅为高太尉,保持官场习惯。
C.答应鲁智深护送自己到沧州。
D.不让鲁智深杀死押送他的两个公人。
18、课内阅读。
跳水(节选)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抢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读读画线句子,三个“!”连用加强了船长命令的语气,说明了船长______。
【2】“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一样扎进了海里。”
(1)“扎”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_____。
(2)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孩子落水的冲击力______,也从侧面说明跳水的位置______。
【3】为什么“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段,请你说说船长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17分)
勇敢的孩子
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动。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因此失控,并在美国第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突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撞在车窗上。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使汽车猛然刹住。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学生一起把司机拖起来,并立即报警。过了一会儿,几辆救护车闻讯赶到,将司机和五位受伤的学生送到医院,其余的学生换乘另一辆大客车返回学校。在车上,孩子们泪流满面,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后,拉里平静地对表扬他的校长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总是想方设法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6分)
①形容事态极其危险。( )
②形容人多嘴杂,讲个不停。( )
③乱冲乱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分)
A.拉里这样做是逞能,是为了炫耀自己。
B.拉里在危急时刻这样做,是为了救助同学。
(3)第1自然段段末的省略号省略了孩子们的话语,请展开想象,补写几句同学们说的感激的话。(3分)
同学们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岁的拉里为什么能成功救助一车小学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花园
1.我承认自己佩服骆驼的沉稳性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身体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骆驼咀嚼。(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改进了自己的缺点。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1、修改病句。
(1)夏夜,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3)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2、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训练
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请写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情,把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的瞬间写具体。题目自拟,字数4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