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揭阳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给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透:A.渗透,穿透;B.暗地里告诉;C.透彻;D.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E.显露

    1“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  

    2敌人毒辣顶的“扫荡”被粉碎了。(

    3这朵花白里红,美极了。( 

    虚:A.空虚;B.空着;C.虚假;D.虚弱;E.虚心;F.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

    4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盖着。(

    5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6为了掩饰内心的恐惧,敌人只能张声势。(

     

  • 2、下面关于名著、文中人物及经典故事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猪八戒——《西游记》——吴承恩

    B.赵子龙——《水浒传》——施耐庵

    C.鲁子敬——《三国演义》——罗贯中

    D.秦可卿——《红楼梦》——曹雪芹

  • 3、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A.《凉州词》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杨柳”指的是古代的曲子《折杨柳》。

    B.《青山处处埋忠骨》为我们展示了伟人毛主席作为父亲平凡的一面。

    C.《田忌赛马》讲述了孙膑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赢得比赛的故事,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D.《童年的发现》中,作者小时候经过反复提问、思考,发现了关于胚胎发育的规律,启示我们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大胆创新。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照样子,各写三个词语。

    动静: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葡萄灰: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五光十色: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闻名——______ 灵活——______ 新鲜——______

  • 6、感受下面汉字的风韵,想一想,填一填。

    例:休-一个人累了,依靠大树一下

    (1)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我是拼写小能手。

      唐玄宗时期,dà chén(   )在朝廷敢于shí huà shí shuō(      ),民间dào zéi(    )不起,人民ɡuī ɡuī jǔ jǔ(     ),过着ān jū lè yè(      )的生活,不愧是开元盛世。

  • 8、按要求完成句子。

    1.猜字谜: 

    1)我没有他有,天没有地有。______

    2)有水哗啦啦,有口笑哈哈,有土不平整,有人不知啥。______

    2.新学期,我们班来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师。(填形容年轻

    帅气的四字词语)

    3.柳条醉了,摆动着纤柔的腰肢。(注意带线的句子,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课外积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吐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的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的,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地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的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轻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 贵如油的春雨。你看吧,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苗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 

    (1)照样子,写词语。(3分)  

    亮晶晶: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断断续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你还能再写2个这样的词吗?(3分)

    (文中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       )比作了(         )。(2分) 

    (4)“——”画出文把河流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你也能写一个拟人句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双横线画出文章的中心句。(1分) 

    (6)你能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1分)

     

  • 10、课外阅读。

    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栗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yòu  xiù)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儿都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满是(斑点  斑驳)。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liě  liè)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

    1用“   ”画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或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顾客等得急”是因为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___________;“老汪一点儿都不急”说明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老是个____________的人。

    3刷子李为了让顾客放心,给自己立下了规矩。如果老汪也立下规矩,可以怎么说?根据文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只见两个孩子猛追着一只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断了线的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对,人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一个“飞”向空中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行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20多年前,奋力追赶飘荡在空中的断了线的风筝的那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世界上第一架螺旋桨飞机诞生于__________年,发明者是__________

    2“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中的“这番情景”指的是_______

    3请仔细地读短文,把描写莱特兄弟努力把自己的幻想变成现实的语句用“____”画下来。

    4读了短文,你想对当初挖苦莱特兄弟的过路人和莱特兄弟分别说什么?请写下来。

    对过路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莱特兄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综合训练。

    跟祖父学诗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里。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读《千家诗》,但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所以很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里的人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听了这笑话,我笑了一会儿,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我也是照样地喊,母亲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

    【1】仔细阅读短文,按照提示梳理短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文中画“____”的话语蕴含着祖父怎样的情感?用“√”选出最合适的一项。

    责怪□                    疼爱□                    嘲讽□                    生气□

    【3】对“房盖被你抬走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写出了“我”童年念诗的声音特别大

    C.祖父在责怪“我”不认真学习

    D.祖父心疼“我”,怕“我”喊坏了喉咙

    【4】“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此时,面对如此调皮任性的“我”,祖父可能有哪些语言、神态和动作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跟祖父学诗,“我”感到非常____,由此表达了“我”____的情感。

  • 13、课内阅读。

    临别时,渔民朋友请他写几个字,他(提 题)笔写了:

    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做(纪 记)念。

    1划去括号里使用错误的字。

    2石碑,应查___部,再查___画。

    3文中的他指的是( ),字( ),号( ),为扬州八怪之一。他在《竹石》一诗中写到,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 。

  •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的教诲

      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导。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由于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  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   ),“骄傲”的反义词是(   )。

    (2)用“   ”在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写出短文第2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第1自然段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导”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_______”在文中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清贫(节选)

    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了我是什么人,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被激怒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着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企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搜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外之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第一段两个国民党兵士动作的词语,品读思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对那两个兵士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生前所作,读完文章后,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祖父的园子(节选)

    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两段话中哪个词语出现的频率最高?从这个词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读文中画线句子,用自己的话写下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景物描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描写了哪些事物在园子里是自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试着完成片段填空。

    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的乐园。

    我是个淘气的小女孩。祖父种小白菜,我就____地瞎闹;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却往往把_____当作_____割掉,把_____当作________留着……

    我是个自由的小女孩。我在园子里可以摘_________吃,可以追________玩,还可以趁祖父浇菜的时候,抢过水瓢,___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而自由地成长着。

  • 17、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写,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第4、5两句与后面几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按文后要求去做。

         ___________

    爷爷是个医生。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给我们小辈树立了好榜样。

    爷爷工作的医院,风景可美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四季不谢的花朵,还有一个小小的人工湖,在我眼里成了不收门票的公园。可偏偏医院规定:本院职工家属(特别是小孩)不准进去玩。我试着去了几次,都被门卫挡住了。我从一次次的“失败”中想了一个好办法:以找爷爷为借口混进去玩。门卫果然被我瞒过了。

    我像个获得自由的小鸟,在“公园”里尽情地玩着,还为自己的“小聪明”暗暗得意。谁知,我却被爷爷瞧见了。他喊住我说:“你怎么进来的,快回去。”我的高兴被一盆冷水浇灭了,只得悻悻离去,我担心会挨爷爷的批评。果真,爷爷一到家,便叫我到身边.我知道爷爷的脾气,什么事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只好照实说了。爷爷见我认错了,便语重心长地说:“爷爷是个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则,医院的环境虽美,但这不是一般的公园,你不应该随便进去。如果别人看见干部的孙女进去玩,也让自己的子女进去玩,那还像个医院吗?你在班级里也是个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才好。”听了爷爷的话我羞愧极了,后来听说爷爷为这件事,还在医院的一次会上作了检讨呢。

    这件事以后,我下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任何事情都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我能够这样,不正是爷爷给我树立了好榜样吗?

    1给短文加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2用“△”给短文分段,并写出各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

    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短文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田园诗般的乡村

    ①小屋前面是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地牧场,小河湖泊。小屋两旁花园里显然没有经过特别的整理,随意长着稀疏的树木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草。在最大的一块地方,放了一个木质的圆桌和四把椅子,大概是想让来这里的人享受一下这里的空气和安静。一条小小的溪流穿过石桥,叮叮咚咚地流着。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溪流给看上去有些荒凉和寂寞的花园增添了生机和趣味,让人感觉到了它的纯朴和自然。小屋后面是长满青草的小小山坡,其间开着各色的小野花,还有一片片开着紫色花朵的灌木丛,不远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子里依稀还能看见有小木屋。环境童话般幽静而雅致。

    ②站在小山坡上,放眼望去,满眼的绿色。寂寂的田野,远远近近,层层叠叠,诗意盎然,清雅浪漫,接近一种童话般的单纯,一种田园牧歌的意象。眼前的景色完全成了文森特的一幅作品,我也成了画中人。

    ③不知不觉中,夜幕降临。天空出奇地晴朗,一轮又圆又大的满月挂在天空,水洗般的清亮。洗去一身浮尘,躺进软软的被窝里。我的灵魂舞蹈着,扇动轻盈的翅膀,在银蓝色的云彩上飞翔,去寻找《小意达的花儿》里鲜艳的郁金香、蓝色的风信子,还有小小的白色樱草花……

    【1】在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的花园       ( )的满月       ( )的树林       ( )的云彩

    【2】文末省略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B.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

    C.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D.表示静默或思考

    【3】短文的第①段作者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小屋的,它先写小屋的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其中写得较详细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一条小小的溪流穿过石桥,叮叮咚咚地流着。”这句话的描写属于(       )(填序号)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缩写句子。

    (1)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请以 的人为题介绍一个人,并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注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