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画横线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盾之坚 坚固
B.问其故 缘故
C.又誉其矛曰 其人弗能应也
D.目瞪口呆 瞪眼
2、选择正确的读音、字义,在下面画“__________”。(8)
⑴沉淀(diàn dìng);倔强(jué juè);裹挟(xié xiá);吮吸(yǔn shǔn)
⑵“神舟”5号载(zài zǎi)人飞船成功发射,将永远载(zài zǎi)入中国史册。
⑶络绎不绝(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气息中止,死亡;④极,最)
⑷成千盈百(①充满;②清澈;③多出来,多余;④轻盈)
3、对号入座。(6分)
顽强 刚强 坚强
①在这次战役中,我军( )作战,终于歼灭敌人,取得了胜利。
②明胆是个( )的孩子,他不会为这件事而流泪。
③、你们参加这次科技活动要大胆点,老师做你们( )的后盾。
忘却 忘记 忘怀
④爸爸工作太忙了,他( )了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⑤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使我终身难以( )。
⑥曾经的亡国之辱是让人不能( )的。
4、读句子,用“施”组词并填空。
1.好吃懒做的人总是指望着别人能_____些东西给他。
2.新颁布的《教师法》从今日起_____。
3.要采取有力的_____,防止传染病蔓延。
4.李老师善于因材_____,指导同学们利用自己的长处弥补不足。
5、写出带有同样部首的词语,例:呜呼 ( )、( )、 ( )、 ( ) 、( ) 。
6、比一比,组词语。
吭(______) 祥(______) 施(____) 衷(______)
坑(______) 样(_____) 拖(_____) 衰(_____)
筹(______) 镯(______) 裆(_____) 争(_____)
寿(______) 蜀(______) 铛(______) 峥(_____)
7、把下面的词语和歇后语补充完整。
摩(______)擦(______) 手(______)眼(______)
(______)(______)起敬 (______)(______)处优
外甥打灯笼——____ 咸菜烧豆腐——____
8、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这句话是对黛玉的_____描写,读完后我知道了古时候放风筝即是_____。
9、短文一。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是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在学校里,我各科成绩都遥遥领先,真可谓是春风得意,很是风光。可是有一件事却总是令我耿耿于怀,觉得自己在大家面前抬不起头来——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就是用平常裁衣服剩余的碎花布拼接成一个个大小相等的花方格,然后再缝在一起做成书包。当时在我眼里,这大约是世界上最美的书包了。
但我却连一个书包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花格子书包了。于是,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新学期即将来临的时候,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成年不做新衣服,平日里连往旧衣服上打补丁的布,妈妈都要翻箱倒柜的找上半天,哪里还会有碎花布给我做书包呢?
然而,我不想没有书包。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然而,妈妈依然全力以赴着——因为,每每从一户人家走出来,她的手里总会分到几块色彩艳丽的碎花布。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的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请仔细阅读文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遥遥领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文章内容,为文章取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没有书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花书包时,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之后是________________ 。
【5】作者得到花书包后,却为什么躺在床上却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语委于2013年推出的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大会邀请来自全国的学生160人,组成32支代表队,以独特竞赛形式构成多场紧张精彩的晋级竞赛框架。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正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材料二
“猜谜语、出谜语”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其中还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流传千年的出灯谜、打灯谜游戏已经成为元宵佳节独特的文化活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元宵节增添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举办首届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
【1】材料一中介绍的电视节目是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介绍的电视节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
【3】对比两份材料,可以得出,这两档电视节目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相同点在于________。
【4】为了号召同学们观看,请你从上面两档节目中任选一档,为它设计一条宣传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我能行。
竹子竹子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破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 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我赞美竹子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舒展身子。春雨一过,它就像一把利 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尽冬 来,迎风斗寒,经霜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 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自古以来,它和松、梅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竞相为诗人所题咏,为画家所描绘,为 艺术家所雕刻,为游人所向往。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 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作者从 、 、 、 、 的用途出发,表现了“青青翠竹,全身是宝”。
【2】短文重点写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请你用“ ”画出表现竹子生命力顽强的语句,用“ ”画出作者由竹子引发联想的语句。
【3】短文在写法上同《白杨》一课相似,都是_______ 的文章。
【4】“息”字的解释有:
A. 呼吸时进出的气。 B. 停止。
C. 消息。 D. 利钱;利息。
短文中的“息息相关”的“息”应属 项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属 项解释。
【5】把文中画“”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这段文字写了竹子的用途和品格。 ( )
(2) “岁寒三友”指的是竹、松、菊。 ( )
(3) 短文把翠竹比作“绿色的宝矿”,用来说明竹子全身都是宝,用途非常广泛。( )
12、 呼兰河传(节选)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
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 把草帽( )下来用帽兜子( )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 )草,我就给他( )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天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就被祖母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
祖 父 把 帽 子 摘 下 来 一 看 , 原 来 那 玫 瑰 的 香 并 不 是 因为 ,而是 。
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想起来,又笑了。
【1】把表示动作的词语按顺序填入短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拔 戴 盛 脱
【2】“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是说闻得到_____,这里用了_______的手法。
【3】根据上下文把短文横线上补充完整。
【4】用“ ”画出两个描写笑的句子。
【5】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爸爸的胳膊长(节选)
小时候,一家人团团围坐,长方形的餐桌旁,爸爸总是坐在最远的地方,什么样的美味佳肴,都搁置在我们兄妹的眼皮底下。
我们吧唧吧唧吃得香甜,从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直到有一天,哥哥读了大学。他第一次从省外回家,带了爸爸爱喝的铁观音。他沏好茶,一圈圈的烟雾飘向坐在餐桌角落里的爸爸。爸爸欣慰地笑着,哥哥说:“爸,你坐中间来吧,这会儿就不用体现你的优势了。”爸爸依然跟平时一样,叨唠一句:①“爸的胳膊长。”坐在那里不移动。妈妈在一旁看了,推推他;“你这老头子,总是仗着胳膊长咋的?快,往前凑凑!”
从此以后,只要哥哥在家,爸爸也不再争夺,幸福地被哥哥推拥到中间的位置。
后来,哥哥带了女朋友回来——不用说,连我这个小妹也得往边儿靠。妈妈在摆放碗筷的时候,依然把爸爸的位置安排得最远,荤的素的香的甜的,妈妈总是堆在哥哥和他女朋友的眼前。直到我嫂子进了门,爸爸依然是因为“胳膊长”而坐得离菜们汤们远远的。
等到我也带了男朋友回家,那时又有了小侄儿,爸爸的胳膊变得更长,坐在最远的角落里,任凭谁劝,他也不换地方。有时,妈妈干脆就专门拿个菜碟,各样菜给他夹一些。“独享”的时候,②他时常停下来笑眯眯地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后来,爸爸比妈妈先离休,他天天上早市采购各样食材,烹调各种美味,把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以神厨自居的爸爸,总是坐在偏席,③看着儿孙们大快朵颐,他花白的眉毛里洋溢着喜悦,④“幸福的人都是胳膊长,爸这辈子都胳膊长哩!”
唉,亲爱的老爸,哪里是您的胳膊长,分明是您和妈妈对我们的爱无边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香甜——( ) 喜悦——( )
【2】文中第①④句是对爸爸的爸爸______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的父亲。
【3】文中第②③句都属于_________描写,体现了爸爸看到孩子们其乐融融共享美餐时______与______的心理。
【4】真的是爸爸的胳膊长吗?读了短文,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理解。
不灭的灯光
①我同我的班主任郑老师是邻居,她家的窗对着我家的窗。一年四季,郑老师家的灯光总要亮到半夜。
②去年秋天,学校开运动会,郑老师不但跑上跑下,组织、照顾同学们,自己也上场参加了比赛。一天紧张的运动会过后,回到家里,我累得一头栽在床上和衣睡去,母亲的呼唤把我从梦中惊醒□小辉□半夜了□脱衣裳睡吧□我向窗外望去,室外一片漆黑,唯有郑老师家的窗户透出明亮的灯光。
③国庆之夜,我看电影回来,多少人家飘出酒宴的浓香,多少人家传出欢声笑语,多少人家传来电视机的乐曲……只有郑老师家仍然亮着静静的灯光。
④严冬之夜,停电了,多少人家正好早睡一会儿。这时我注意到,只有郑老师家的窗前跳跃着烛光。
⑤一个元月的夜晩,我发现郑老师的房间破例没有灯光。我宽慰地对妈妈说:“郑老师今天休息了!”妈妈说:“傻孩子,郑老师的爱人病了,怕影响他休息,郑老师到厨房备课去了。”果然,郑老师家的厨房一灯如豆。
⑥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在我的眼前逐渐扩展,照亮了我的心,照亮了我脚下的路。
⑦啊,老师家那不灭的灯光,给我以温暖和力量,给我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1】在第②自然段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解释下列词语。
(1)和衣: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例: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的内容填关联词。
(1)(______)郑老师经过一天紧张的运动会后很累,(______)她还是照样备课到深夜。
(2)(______)我和郑老师是窗对窗的邻居,(______)我对她家的灯光是那样熟悉。
【4】作者观察细致,抓住郑老师家秋天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国庆之夜_________的灯光,严冬停电时_________________的烛光,一个元旦夜晚_________________的灯光这些细小的不同之处,侧面烘托了一位优秀教师的高大形象。“不灭的灯光”是郑老师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5】用“_______”画出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6】在这几年的小学生涯中,你一定遇到过像郑老师这样的辛勤园丁吧。请你编辑一条手机短信,表达你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牧场之国(节选)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 平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 缓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寂静 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从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这段文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哪里可以看出傍晚时的寂静?请写出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句子中的“铺”字好在哪里?请你简要分析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作者在向人们介绍荷兰的特点。
B.这是全文的中心句,作者反复强调,表达了对荷兰的赞叹之情。
C.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既有总结,也有引出下文,有一咏三叹之效。
D.反复强调“真正的荷兰”,是作者在向读者纠正对荷兰的错误认识。
16、阅读美文,完成练习。
泥人张(节选)
一听这喊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当下,城里城外气最冲的要算这位靠着贩盐赚下金山的张锦文。他当年由于为盛京将军海仁卖过命,被海大人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张五”一称。但人家当面叫他张五爷,背后叫他海张五。天津卫是做买卖的地界儿,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故此,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但是不会儿,就听海张五那边议论起他来。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随后一阵笑,拿泥人张找乐子。
这些话天庆馆里的人全都听见了。人们等着瞧艺高人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儿砍过去?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吃饭的人伸脖一瞧,这泥人真捏绝了!这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走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泥人张头都没回,撑开伞走了。
【1】读一读,体会下面动词的妙处。
只见人家泥人张听也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人张在什么情况下捏海张五的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泥人张捏得逼真的句子。
【4】泥人张捏的样儿很逼真,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两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海张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泥人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短文,完成练习。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朋友一个极深的印象。 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是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钓鱼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达到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很欣慰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走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也更是管得宽。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功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帐单给你,你如数付帐就是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准确—— 安静—— 开放——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再任意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毫不相干:
欣然:
你写的一句话:
(3)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4)你认为这是在管闲事吗?谈谈你的观点。
(5)你喜欢这些爱“管闲事”的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6)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18、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作业。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huàn洗) 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bì)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yǎn)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它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奶奶说:“真看不出!它那么不一般,却怎么连墙也垒不成,台阶也垒不成呢?” “它是太丑了。”天文学家说。 “真的,是太丑了。”
“可这正是它的美!”天文学家说,“它是以丑为美的。” “以丑为美?”
“是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正因为它不是一般的顽石,当然不能去做墙,做台阶,不能去雕刻,捶布。它不是做这些玩意儿的,所以常常就遭到一般世俗的讥讽。”
奶奶脸红了,我也脸红了。
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的寂寞的生存的伟大。
【1】近义词:
细腻:______憧憬:_____
【2】我们对陨石的情感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请从文中选出能体现这种变化的四个词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横线画出作者写丑石“无用”的语句,这些句子作者运用了 ( )的方法突出了丑石的无用。
【4】能准确理解文中语句“眼光立即就拉直了”具体含义的是哪一项?( )
A.要仔细、专心地看一看这块石头。
B.发现这块石头时的惊喜与对它的高度重视。
C.表明发现这块石头后感到莫名其妙。
D.对这块石头的颜色、姿态感到奇怪。
【5】作者所以赞扬丑石“伟大”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又有什么感受呢?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哈尔威船长(节选)
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声和嘈杂声,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被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
“20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快救克莱芒!”船长喊道。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1】选文写了“_______________”这件事,把船遇难后人们的__________和哈尔威船长的__________进行了对比。
【2】文中“伟大的灵魂”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喜欢给别人下命令。
B.表现了哈尔威船长面对灾难时的沉着和冷静。
C.表现了哈尔威船长非常有自信,认为灾难也要听他的。
【4】你认为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的事例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他们的脸上充满着胜利的欢笑。(缩写句子)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陈述句)
3外婆讲故事。(扩句)
4只有善于调查研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用划线的关联词语造句)
21、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2】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3】我们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我们要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上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将句子写具体:
天空真蓝啊,蓝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写成拟人句)
23、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把雷震的《村晚》这首诗改成短文。要求:语言通顺,故事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