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惠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小(miǎo) 动(mén) 子(zhì) 提(gòng)

    B.无(yín) 点(zhuì) 火(gōu) 污(diàn)

    C.壳(bàng) 瓜(wěi) 刻(qǐng) 恋(jiàn)

  • 2、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C.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王小夏的歌声非常动听,荣获了学校《校园小歌星》的称号。

    B.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C.四大名著里的形象,我比较喜欢的有孙悟空,诸葛亮,武松……等等。

    D.“嗨!”他对我说:“你怎么不来玩了?”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补充词语

    ____)(____)了事   抓耳挠(____  ___)(___)不绝   一(____)不(____

    ____)面(___)天    ____)头(___)气  极(____)远(____       

    ____)(____)之心

  • 5、比一比,组词

    ______  刑_______________  截_____

    ______  荆_______________  载_____

  • 6、文学常识填空。

    分别写出我国四大名著的作者、书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查字典

    “指”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在字典中1.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巨指(大拇指)。指甲。指纹。指印。屈指可数。

    2.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3.(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指画。指南针。指手画脚。

    4点明,告知:指导。指引。指正。指责。指控(指名控告)。指摘。指挥。指日可待。

    5.直立,竖起:令人发()指(形容极为愤怒)。

    6.意向针对:指标。指定。

    7.古同“旨”,意义,目的。“手指”是_____“指向”是_____

  • 8、找出下列四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并改正

    专心至志(      )   语重心常(      )    狂风瀑雨(       )   

    博博生(      )     坐无虚席(      )    易想不到(       

    惊心动迫(        养遵处优(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15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  shì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 二叔 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 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tiāo  tiǎo)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请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音节,画上  。(2分)

    (2)在文中的缺标点的地方上加上标点符号。(3分)

    (3)   画出三个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4分)

    (4)假如严监生能说的话,他可能对他的侄子(或奶妈、赵氏)说些什么呢?(4分)他也许会对(   )说:

    (5)在这个片断里,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严监生   的描写来刻画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2分)

     

  • 10、课外阅读。

    汉字的魅力及命运

    如果查一查全世界的“文字户口本”,汉字已经五千多岁了。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一切文化的载体,掌握好汉字和汉语,打好汉字语言基础,是进行一切文化再创造的基石。我们的《诗经》《楚辞》和唐诗宋词,都依赖汉字才传承至今。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

    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话听来似乎玄了一点,但汉字的深邃与学问却真的字字如经,意蕴万千,奥妙无穷。这里讲一句成语,看其“文化史”的蕴涵。

    “过门不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它的“文化感”和“历史感”都十分鲜明:上古尧、舜时代,出现过一次洪水泛滥的巨大灾难,这场水灾前后经过了二十多年,受灾地区广,损失严重。先是尧当政,特派过一位治水的总管,名叫蘇,命他平定洪水,拯救灾民。可是他水来土掩,积土阻水,九年不治,因失败而被处死。尧让位舜,舜又任命禹继续治水。《庄子天下篇》用六个字描写禹治水的劳苦:“沐甚雨,栉疾风。”《列子杨朱》说:禹“过门不入,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孟子离娄》也说:禹“三过其门而不入。”对于禹的艰苦卓绝的精神,人们历来都十分景仰。后来“三过其门而不入”或“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成了赞扬公而忘私者的美言,进而简化为“过门不入”。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汉字,也只有汉字具有表音、表意、象形等特征,其自身的结构就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元素,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质。没有汉字就没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可以说汉字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和重要标志。

    数千年发展积淀的汉字书写和传承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键盘敲字使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字,由于丢掉了笔,淡漠了书写,汉字在相当一部分人的笔下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与神韵;还使一些在校的孩子和青少年,把学习掌握外语作为学习语言文字的首选,致使对有五千多年传统的汉字有了生疏感,少了亲切感。作为汉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汉字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汉字很自信。汉字的生存史和发展史,还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任何事物的存在与灭亡,都不是外在力量所能左右和决定的,关键在于自身的生命力。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颠扑不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沐甚雨,栉疾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成语为陈寅恪先生的“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之高论,作了最有力的佐证。你还知道哪两个成语可以为陈寅恪先生的高论作佐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汉字有无穷的魅力,除了文中所提到的内容,你对汉字还有哪些了解?请写出两个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本梳理。

    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 )。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田忌输了,但他( ),-点儿都不着急。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 )。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  ),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场,赢了齐威王。

    1填空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不动声色的含义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毛泽东与周恩来同车联对

    上世纪50年代,有一次毛泽东与周恩来到湖南视察。一日,两人同坐一辆车,浏览长沙市。车驶到湘江的橘子洲,毛泽东触景生情,吟出上联:

    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该联出的都是眼前情景,将穿梭的船只与千古不移的江洲自然地融于一联,而且谐音,一时要想对出下联,实在不易。

    轿车离开橘子洲开往市内,不久到了天一阁。这时,周恩来看见一群鸽子从阁内飞出,受到启发,立即对出下联:

    天一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周恩来对的下联十分工巧,也是一地名,而且谐音,毛泽东听后,很满意地点点头,会心地笑了……

    1给加点字注音。

    子(   音(   天一

    2请写出文中这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联中的地名是______,所写事物是________。下联中的地名是______,所写事物是_________

    4周恩来对的下联妙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现代文阅读。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①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期就热爱学习。他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远远超过一般人。

    ②毛泽东同志酷爱学习,他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的时候,他每天很早就起床, 冷水浴后就到自修室去,对着窗前熹微的晨光,高声朗读英文或古典文学。等天大亮了,同学们都来了, 他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一天六节课,他每天都抓紧课余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作业做好,然后就到阅览室去看书或看报。晚上, 学校规定的两个小时自习时间,他总是阅读从图书馆借来的哲学、历史、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书籍,边读边 做笔记,从不浪费一分一秒。星期天,除了爬山游泳,就去听学术讲座,有时还到一些他敬仰的老师家里 去请教学业,从不白白度过。

    ③毛泽东同志不但抓紧时间读书,而且读得特别认真。凡是他自己的书,遇到重要的、精辟的地方,他都要加圈加点,有时还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看法。在一本只有十万字的书上,他就写了一万二千多 字的批语和提纲。许多地方都用黑红颜色的毛笔加上圈点、单线、双线、三角、叉子等各种符号,标明书的重要之处。可见他读书的态度是多么认真,理解得多么深透。

    ④毛泽东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终于走上了革命路。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精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孜孜不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将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

    【3】把具体介绍毛主席认真读书的句子用“___________ ”画出来。

    【4】找出短文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非连续性文本“一带一路”

    材料一:“一带一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出使西域,开启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我们的先辈郑和开拓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缔造了一段久远的故事,留下了一段让人感怀的沧桑岁月。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瓜果飘香的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椰树芃芃(péng)的东南亚时,又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跨欧亚的铁路、公路已经逐步延伸,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等日益发达。丝路文明走出历史,走下蓝图,走进日新月异的今天。

    【1】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辟陆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_,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是__________,提出“一带一路”构想和倡议的是__________

    【3】“一带一路”的“路”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六路”,把中国和中亚、________________等紧紧地连在一起。

  • 15、拓展阅读。

    橘园

    清晨,站在我家二楼的大厅,放眼橘园,嗬!仿佛是群芳斗艳的花海。一团团,一簇簇绿的苍翠欲滴,白的晶莹透亮。整个橘园绿白相衬,明暗相间,显得生机勃勃。

    走进橘园,一朵朵洁白的橘花,是那么纯洁,那么娇艳。细细观赏,橘花有五个花瓣,花瓣的中间有一圈黄色的花蕊,花蕊顶上沾着花粉,散发出阵阵醉人的芳香。花蕊中央有一根像火柴一样的花柱,花柱头长大了就是橘子。  

        这些橘花,形态不一,婀娜多姿,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那样楚楚动人。有的隐藏在绿叶丛中,就像害羞的姑娘,令人喜受。有的好似久别重逢的朋友,在亲亲热热的聊天,让人羡慕。有的则高立枝头,山风一吹,宛如妩媚秀丽的白衣少女,翩翩起舞。忽然,耳边传来“嗡嗡嗡”的响声,抬眼望去,一群蜜峰正贪婪地采花粉。有的钻进花瓣环抱的花蕊,有的飞来飞去,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多么勤劳的小生灵啊! 

    不管是谁!经过我家的橘园,都会情不自禁地驻足观看,赞叹不已。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群芳斗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楚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段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了橘花外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抄写文中带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发挥想象,想想橘花还会有哪些姿态?动笔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老汪栗子(节选)

    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棠皮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yòu  xiù)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 开口子,偏是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一点儿都不急,非要把刚倒出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地挑出了十几个坏栗子,搁到一边。

    …… 

    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种,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铁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要是有一小部分栗子像控制不住的火药一样迸壳而出,就会溅得一炉栗子都(斑斑点点  斑班驳驳)。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liě  liè)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

    1用“ ”画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或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顾客等得急”是因为_______,从侧面写出_________;“老汪一点儿都不急”说明_________从中看出老汪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

    3文中画“   ”的句子对老汪进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写出了老汪炒栗成功时的_______的心情,突出了老汪_________的特点。

    4刷子李为了让顾客放心,给自己立下了规矩。如果老汪也立下规矩,可以怎么说?根据文意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内阅读。

    清贫(节选)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guā guà)库,与几双féng fèng)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 )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用“__”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传世宝______________

    (2)齿冷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岂不要叫哪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第一自然段是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描写的是   的美丽风光。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来。

    (3)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用   画出来。

    (4)最后一句的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 (   )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喻人,为了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突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无言的父爱(节选)

    父亲是个实干家,他的一生都在忙碌着。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而对我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应该是他亲手为我制作的小玩意儿。他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了对我无限的爱。

    七岁那年圣诞节的前夕,我跟着父亲上街,路上经过一家玩具店。透过橱窗,我看到了个十分奇特的玩具房子,那是我从未见识过的。“房子”的墙上镂出了椭圆形的小窗,里边挂了印花布窗帘,还有精巧无比的阳台。

    “哦,爸爸,多美啊!你说圣诞老人会送我一个吗?”

    父亲看了看一百美元的标价—这在当时是十分昂贵的,他一边习惯地提了提自己的腰带,一边开着玩笑说:“我想,即使是圣诞老人也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子。”

    我有点失望。父亲看见了,摸摸我的头,轻轻地告诉我:“小时候,我也曾向自己的父亲讨过一辆玩具货车,但是他买不起。”

    “那你怎么办?”

    我用木块和找来的旧轮子自己做了一辆。你知道吗?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

    “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木头房子。”

    “爸爸会做,我们可以一起干。”

    第二天,他果然搁下了家里的许多事情,和我忙乎起木头“房子”来。为了这木头“房子”,父亲陆续花了四个月的辛苦劳动。它实在是一个孩子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礼物了。

    多年以后,我(A)早已不再是玩玩具的年龄了,(B)还会不时地把这木头“房子”找出来,(C)为了欣赏,(D)借以回顾往昔——我眼看着父亲用他的双手将我的梦想变为现实的那段岁月。

    待我上了大学,自己有了家之后,就更加体会到自己是多么地依恋着他,不愿意离开他。可是父亲说:“我能够为你提供许多方便,但是不能造就你的生活。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帮助你创造自己的天地。”

    我父亲没有给我写过信,也常记不起我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甚至有时连我今年几岁也不清楚,但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充溢着他对我的爱——无言的父爱。实际上我身上最紧要的部分,都是他亲手培养和改善的,他把最珍贵的财富给了我。

    【1】在文中的括号中写上合适的关联词。

    A._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

    【2】“骄傲”的意思有两种:①自满,看不起别人;②自豪,自己感到光荣。文中“多年劳作的成果,足以让父亲感到骄傲”一句中“骄傲”的意思是第_______种。请你也以这个意思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我来说,那比店里买来的任何玩具都要贵重呢。”这句话中的“我”指的是谁?“那”具体指的是什么玩具?为什么它比任何玩具都要贵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具体描写父亲以双手而不是以言语传达对“我”无限的爱的句子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在生活中也感受着亲人给你的爱,你能用几句话写出亲人对你的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改写成被动句。

    小丽把红红的苹果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写。

    狡猾的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写成反问句。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写成拟人句。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直接引用改为转述。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改为肯定句。

    诸葛亮不是不知道三天交不出十万支箭的严重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题文)居里夫人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改写句子)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   ),他(她)         

    提示与要求:①括号中可填表示喜怒哀乐的语气词,如“哎” “嘿”“啊”“呀”等,横线上可填“怎样”的内容,如“哭了”“错了”“好紧张”“好高兴”等;②注意通过描写这个人当时的样子,来具体表现人物的内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